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4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内皮细胞受损与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89例,按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分为眼底正常组(NDR组,n=30)、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BDR组,n=32)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n=27);同时选取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比较阿罗洛尔、拉西地平和西拉普利治疗 79例高血压病的疗效 ,及对血压负荷与晨起后血压高峰的影响。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用药前后 2 4h动态血压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均能显著地降低血压 ,阿罗洛尔和拉西地平降低日间血压幅度明显大于夜间 (P <0 0 5) ,西拉普利对日、夜间血压的降压幅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阿罗洛尔和西拉普利能有效地控制晨起血压高峰。 2 4h血压负荷值于治疗前均大于 50 % ,治疗后显著下降 (P <0 0 1)。阿罗洛尔、拉西地平和西拉普利都具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 ,阿罗洛尔和西拉普利可较好地控制晨起急剧升高的血压 ,血压负荷值可以作为判断治疗高血压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肥胖伴隐性高血压(MH)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诊所血压正常的肥胖患者80例和体质指数正常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24h动态血压(ABP)监测,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和血脂水平。根据ABP结果计算AASI,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MH组的AASI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MH组的AASI最高(0.51±0.09),对照组和肥胖组的AASI分别为0.41±0.05和0.43±0.05,与M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H组的HOMA—IR(4.70±0.96)高于肥胖组(2.46±0.65),肥胖组(2.46+0.65)高于对照组(1.98±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H组AASI与HOMA—IR呈正相关(r=0.497,P〈0.01)。结论肥胖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与肥胖伴MH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2016 年10 月经多导睡眠图 (PSG)检测诊断为OSAHS 患者80 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0 例作为对照组。均行24 h 动态血 压(ABP)监测,分析日、夜间平均收缩压(dSBP、nSBP)和日、夜间平均舒张压(dDBP、nDBP)。采用酶联免 疫吸附法试剂盒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HIF-1α、VEGF 水平,并对OSAHS 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血清HIF-1α、VEGF 水平及血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HS 组血清HIF-1α 和VEGF 水平 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且升高水平与AHI 程度呈正相关(P <0.05);OSAHS 组的nSBP、nDBP 也均高于 对照组(P <0.05),而dSBP、dDBP 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HIF-1α 和VEGF 水平分 别与nSBP、nDBP 均呈正相关(P <0.05)。结论 OSAHS 患者血清HIF-1α 和VEGF 水平的高表达可能是影 响患者夜间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葵花胃康灵胶囊治疗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浅表性胃炎和(或)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葵花胃康灵胶囊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4粒,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A组25例治疗1个疗程(6盒),B组20例治疗2个疗程,C组15例治疗3个疗程。比较患者治疗结果的有效率,病理改变。结果 A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的有效率96%;B组90%;C组9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改变、胃镜下检查情况3组有效率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根据患者资料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可知在6盒药物范围内,患者随所用药物单位量的增加,药效逐渐增强,>6盒的患者,药效与药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葵花胃康灵治疗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时候,是随药量、疗程的延长使药效增强,6盒为1个疗程,3个疗程的治疗剂量下可以保证最佳的药效。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2型糖尿病患者(DM)血清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真胰岛素(TI)和瘦素(LEP)之间的调节失衡现象.分别用放免法和BA-ELISA法测定39例2型DM患者和31名对照者IRI、TI和LEP水平,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2型DM组IRI(16.87±1.22 mIU/L)较对照组(12.33±1.31 mIU/L)明显增高(P<0.05),IRI/TI明显增高(11.10±1.98),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下降.对照组IRI、TI和LEP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性(r值:IRI与TI为0.553,IRI与LEP为0.631,LEP与TI为0.483;P均<0.001),2型DM组三者间则未见明显相关性.提示:正常人群IRI、TI和LEP之间有很好的互调作用,而2型DM患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IR)、TI相对不足和胰岛素-LEP轴的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与单纯性运动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SCANFT)(以下简称神功试验)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组(38例)和单纯性糖尿病(SDM)组(42例),与自主神经功能检查阴性的40例健康组作对比分析,并分析其静态血压,运动负荷后血压及动态血压变化。结果 三组静态血压无明显差异,DAN组运动负荷后的血压及运动性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SDM组及对照组(均P<0.01)。动态血压显示:糖尿病患者2h SBP,dSBP,nSBP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DAN组的24h DBP,dDBP,nDBP及心率较SDM组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运动负荷后的血压明显升高,运动性高血压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合并自主性神经病变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肥胖伴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患者血清中期因子(midkine,MK)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诊所血压正常的肥胖者100例和体质量正常的健康体检者47例(对照组),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MBPS结果肥胖患者分为血压晨峰组(MBPS≥35 mm Hg)42例和单纯肥胖组(MBPS<35 mm Hg)5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清MK含量,并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浆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ence index,HOMA-IR)来评价胰岛素抵抗,同时分析血压晨峰组患者MK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1MK: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比较,血压晨峰组的血清MK明显升高[(0.86±0.11)、(0.90±0.15)比(1.44±0.32),P均<0.01];单纯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OMA-IR水平比较:血压晨峰组(5.23±0.96)高于单纯肥胖组(2.72±0.37)和对照组(1.8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单纯肥胖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压晨峰组MK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494,P<0.01)。结论肥胖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合并血压晨峰的肥胖患者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加重MK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与血清MK可能共同参与了肥胖合并MBPS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肥胖伴隐匿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患者血清中期因子(midkine,MK)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诊所血压(CBP)正常的肥胖者100例和体质量正常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按日间血压监测结果,肥胖组被分为肥胖MH组(诊所血压正常,日间动态血压高于正常值)41例和单纯肥胖组5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测外周血MK含量.对比分析两组血清MK水平及其与日间血压的关系.结果 (1)MK比较: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比较,肥胖MH组血清MK明显升高(P均<0.05);单纯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血压比较:肥胖MH组的dSBP、dDBP均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肥胖MH组血清MK水平与dSBP、dDBP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肥胖患者MH与血清MK水平有关,MK可能参与了肥胖患者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方法2 619例中老年人年度健康体检,测血压,检查心电图,并对其中75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人群ECG异常率与非高血压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人群中ECG异常者脉压差大于ECG正常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脉压水平,随着脉压差的增加ECG异常率、收缩压相应增加(P<0.01),舒张压增加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收缩压增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ECG异常率逐渐增加(P<0.01).结论高血压人群脉压与ECG改变相关,脉压应作为评价高血压危险度和降压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