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内固定选择、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5例尺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26例、女19例;年龄19~65岁,平均40.8岁;致伤原因:摔伤25例,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伤8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的特点和类型分别选择克氏针张力带、解剖钢板或两者联合的方法固定骨折,恢复骨性结构的稳定性。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采用袢钢板固定。合并桡骨头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固定或金属桡骨头置换。合并韧带损伤时均采用带线锚钉缝合固定修补。 结果45例患者获15.6个月(12~24个月)随访。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1.2周(8~16周)。末次随访:肘部屈曲活动80°~135°,平均121°;肘部伸直活动0~30°,平均8°。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50~100分,平均88.2分,其中优26例,良1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91.1%。 结论尺骨近端骨折形态各异,应该根据受伤机制、骨折特点及患者情况进行骨折严重程度的评估和分型,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式,积极进行术后康复,恢复良好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钩钢板钩端深度与肩峰高度的差值对术后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13例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人,根据术后是否出现SIS分为两组,SIS阳性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为(30.24±6.98)岁(19~48岁),左侧11例,右侧14例;SIS阴性组88例,男49例,女39例,年龄为(33.24±9.27)岁(21~54)岁,左侧31例,右侧57例。基于冠状面CT测量病人的肩峰高度,记录病人所用钩钢板的钩端深度,并计算两者的差值。结果 SIS阳性组与SIS阴性组的肩峰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5,P=0.587)。SIS阳性组钩钢板的钩端深度与肩峰高度的差值为(8.063±1.150) mm(5.5~10.4 mm),SIS阴性组的差值为(6.715±1.820) mm(3.68~10.1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4,P=0.001)。钩钢板钩端深度与肩峰高度的差值>6 mm的病人中SIS的发生率(29.11%)与差值≤6 mm的病人中SIS的发生率(5.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6,P=0.006)。结论 锁骨钩钢板的钩端深度与肩峰高度的差值大于6 mm可能是锁骨钩钢板术后发生SIS的影响因素。术前测量肩峰高度可以对术中选择钩钢板的型号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结合术后临时引流管夹闭对减少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行肘关节松解术的65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静脉组(23例)、关节腔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静脉组在松止血带前5~15 min给予总量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关节腔组给予1 g氨甲环酸关节腔灌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关节腔灌注和静脉滴注,三组术后引流管均临时夹闭4 h。记录并比较各组凝血指标(D-二聚体),出血量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引流量和失血量],术后切口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和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度。结果 三组止血带使用时间、术后第3天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病人均未接受异体输血。三组术后第1天Hb、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组和关节腔组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静脉组和关节腔组术后24、48、72 h VAS评分,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肘关节MEPS评分,术后1、3个月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度范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静脉滴注或关节腔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结合引流管夹闭均能有效降低术后引流量和失血量,减少术后疼痛、红肿渗出、纤溶亢进,提高功能锻炼配合度,获得更好的早期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受遗传和环境影响的复杂疾病。已有诸多研究证明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与深静脉血栓具有相关性,但尚无研究对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模型系统地筛选对深静脉血栓有因果效应的细胞因子。方法 基于细胞因子和深静脉血栓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的数据,分别用IVW和MR-Egger两种两样本MR (Mendelian randomization)方法评估了包括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及其他类共计41个细胞因子与深静脉血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果关系,并利用多种方法检验多效性。结果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12p70对深静脉血栓存在显著的正向因果效性(IVW: OR = 1.03; 95% CI: 1.01 ~ 1.04; P<0.001),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也有潜在的促进作用(IVW: OR = 1.02; 95% CI: 1.01 ~ 1.04; P = 0.008)。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12p70会促进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陇中损伤散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钝性打击器对40只3月龄健康SD大鼠制造闭合股骨干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观察组每日以1.6 g/kg陇中损伤散拌食,对照组正常喂食,于2、4、6、8周每组各处死动物5只,行X线摄片,观察右股骨骨折愈合情况,并对患肢进行micro-CT测量分析。结果:X线摄片显示自2周开始即有骨痂开始形成,至8周骨痂塑形改建,骨折愈合,观察组骨痂形成、骨折愈合较对照组明显;micro-CT三维重建分析表明,在2、4、6周时观察组在骨小梁立体测量学的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6、8周时观察组的BMD、BMC分别比对照组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陇中损伤散治疗能促进骨折部位骨小梁较早的形成和改建,促进矿盐的沉积,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不连翻修手术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3月至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下肢病区采用翻修手术治疗的62例肱骨干骨不连患者资料。男43例,女19例;年龄20~73岁,平均42.3岁。骨不连类型:萎缩型19例,缺血型14例,肥大型29例。记录并分析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临床数据、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并通过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和简明疼痛度量表(BPI)评价肱骨干骨不连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患者肘关节功能。结果入院时患者SF-12中的生理总评分(PCS)评分为(24.3±5.2)分,SF-12中的心理总评分(MCS)评分为(26.3±3.8)分,BPI中的中严重程度(BPI-S)评分为(6.5±1.9)分,BPI中的疼痛干扰(BPI-I)评分为(6.7±2.5)分。术后1年随访时,PCS评分平均(43.6±8.1)分,MCS评分平均(34.7±4.4)分,BPI-S平均(4.9±1.2)分,BPI-I平均(4.4±1.4)分。以上四组指标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EPS标准,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2%(59/62)。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肱骨干骨不连患者术后PCS评分与Barrentt食管、原发性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硅肺患者的P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CS与脑卒中患者M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干骨不连是一种破坏性的慢性疾病,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负面影响。虽然对肢体疼痛的影响可以通过翻修手术来缓解,但整个治疗过程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68.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对于任何创伤骨科医师都是一个挑战。在诸多问题上仍然需要通过研究提供更高等级证据,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引入以及循证医学的发展,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做出多方面的改进,以使患者的主观体验及客观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经过全国创伤骨科专家的讨论后达成本共识,为在急诊情况下处理开放性骨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相继收治多个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1]。患者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重症患者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病死。2020年1月7日,我国研究人员首次从患者标本中检测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2020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0年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疫、控制[3]。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4]。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后内侧及腓骨截骨双切口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08—2012-09采用后内侧及腓骨截骨双切口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12例,塌陷骨块复位后造成的骨缺损区以人工骨或自体骨植骨充填,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L形钢板塑形后置于后外侧与腓骨小头之间,软骨下排钉技术支撑塌陷骨折块。结果本组获得12~38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3.5周。Rasmussen放射评分14~17分,平均16分,根据标准均达到解剖复位。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5°-0°-135°,平均运动范围123.5°。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22~30分,平均25.3分。结论后内侧及腓骨截骨双切口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显露充分,复位及固定满意,不会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