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IL-1β的基因表达与血清内毒素的相关性,分析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MODS)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 将5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脑出血组42只,分为4、8、12、24、36、48和72h时相点的7个亚组,每亚组6只.尾状核内注射Ⅶ型胶原酶0.8U建立脑出血致MODS模型;采用偶氮显色法定量测定血清内毒素的含量,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肺、肝、小肠和肾组织IL-1β mRNA水平;使用CMIA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检测IL-1β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 脑出血组血清内毒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P<0.001),血清内毒素于术后8h开始升高,24~36h达高峰,72h仍维持较高水平.脑出血组肺、肝、小肠和肾组织IL-1β mRNA的表达自8h开始升高,24~36h达高峰,12~48h各器官组织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肝、小肠和肾组织中IL-1β mRNA的表达与血清内毒素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1)脑出血致MODS模型存在内毒素血症;(2)IL-1β mRNA的异常表达与血清内毒素显著相关,提示内毒素血症刺激炎症因子IL-1β的异常释放,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前脑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血清内毒素含量及其受体在各脏器基因表达的规律,分析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MODS)的发生机制.方法随机将54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8只)和前脑缺血组(40只),后者又被随机分为12 h、24 h、36 h、48 h和72 h时相点的5个亚组,每亚组各8只;建立大鼠急性前脑缺血模型;分别测定肺、肝、肠和肾组织CD14 mRNA水平;检测CD14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后12 h血清内毒素升高,24 h达高峰,72 h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肺、肝、肠和肾组织CD14 mRNA的表达也在缺血后12 h升高,24 h~36 h达高峰,48 h后下降,并以肺变化最显著(P<0.001);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CD14 mRNA在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肺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内毒素与其受体在各脏器的表达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均P<0.01),其中与肠、肺组织CD14 mRNA表达相关最显著(P<0.001).结论急性前脑缺血致MODS大鼠存在内毒素血症;急性脑血管病→应激反应→肠道黏膜屏障损害→内毒素易位→内毒素血症→内脏器官功能障碍→MODS是CMODS发生的重要过程,肠道机制是CMODS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模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时CD14m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缺血模型内毒素受体CD1 4mRNA在肺、肝、肠和肾组织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机制。方法 通过阻断双侧颈总动脉 30min建立急性前脑缺血模型 ,随机将 5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缺血后 5个亚组 ( 1 2h、2 4h、36h、4 8h、72h组 ) ,依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MODS的诊断标准判断SIRS、MODS的发生率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缺血后肺、肝、肠和肾脏器CD1 4的基因表达。结果 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后SIRS发生率为 1 0 0 % ,MODS发生率为 53 1 % ;缺血后 1 2h、2 4h、36h、4 8h、72h时相点动物肺、肝、肠和肾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以肺脏和小肠改变为著 ;缺血后 1 2h肺、肝、肠和肾组织CD1 4mRNA表达升高 ,2 4~ 36h达高峰 ,4 8h后下降 ,以肺脏变化最显著 (P <0 0 0 1 ) ;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中肺、肝、肠和肾组织CD1 4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其中两组肺脏CD1 4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结论 脑缺血后肺、肠、肝和肾组织CD1 4mRNA的异常表达和病理改变为肠道内毒素易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提供条件 ,为研究脑缺血后MODS的发生机制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前脑缺血后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内毒素受体CD14mRNA在肺组织的表达变化规律及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通过阻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30 min建立急性前脑缺血模型,随机将5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缺血后5个亚组(12 h、24 h、36 h、48 h、72 h组),依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的诊断标准判断SIRS、MODS的发生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缺血后肺组织CD14的mRNA表达.结果 (1)缺血后12 h肺组织CD14mRNA表达升高,24 h~36 h达高峰,48 h后下降,各时相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2 h、24 h和36 h时相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缺血后各时相点大鼠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但以24 h~48 h时脏器病理变化较显著,与CD14的mRNA表达峰值一致;(3)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后SIRS发生率为100%,MODS发生率为53.1%;(4)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肺组织CD14mRNA有少量表达.结论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可成功建立脑缺血致MODS的动物模型;内毒素受体的异常表达是脑缺血后肺脏发生炎症反应和炎性损伤的重要基础,可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大鼠急性前脑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前脑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MODS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阻断双侧颈总动脉30分钟建立急性前脑缺血模型,随机将5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缺血后五个亚组(12h、24h、36h、48h、72h组),记录大鼠缺血后各时相点的症状、体征及体温、呼吸变化,检测外周血WBC及肝、肾功能状态,光镜下观察肺、肝、肠和肾组织的病理变化,依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的诊断标准判断SIRS、MODS的发生率。结果:1.65%的缺血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缺血组中动物的体温、呼吸、ALT、BUN及Cr变化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24h~48h之间变化最大;2.大鼠前脑缺血后各时相点动物的肺、肝、肠和肾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24h到4Rh时相点的脏器病理变化较显著,72h时相点有所减轻;其中以肺脏的病理改变为著;3.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后SIRS发生率为100%,MODS发生率为53.1%。结论: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可成功建立脑缺血并发MODS的动物模型;急性肠道粘膜和肝组织的病理改变,为肠道内毒素易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
大鼠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简便易行的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方法:(1)采用两种剂量胶原酶+适量肝素注入大鼠尾状核构建脑出血模型,96只Wistar大鼠随机被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出血1组(胶原酶0.4u,肝素钠3.2IU),出血2组(胶原酶0.8u,肝素钠3.2IU),后2组又分成4h、8h、12h、24h、36h、48h和72h时相点的7个亚组,每组各6只大鼠:(2)记录大鼠脑出血后各时相点的症状、体征变化,检测外周血WBC、血浆内毒素、肝功、肾功、心肌酶学及各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依据诊断标准判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的发生率。结果:(1)出血1组、2组动物的体温、呼吸、心率、WBC、血浆内毒素及各生化指标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血2组与出血1组比较,上述指标亦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尤其以外周血WBC、血浆内毒素差异更加明显(P<0.01)。(2)大鼠脑出血各时相点动物的器官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损害,出血1组在24~36小时的脏器病理变化达到高峰,72小时基本恢复正常;出血2组较出血1组炎性损害更加明显持久,在24~48小时的脏器病理变化达到高峰,72小时仍可见炎性损害。(3)出血1组SIRS发生率75.4%,MODS发生率21.4%。出血2组SIRS发生率100%,MODS发生率67.9%。结论:以0.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简便易行的颅脑外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方法采用改进自由落体法建立颅脑外伤致MODS模型,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颅脑外伤不同时间后6个亚组(4,12,24,36,48,72h组),记录各时相点大鼠颅脑外伤后的症状、体征,检测外周血WBC、肝肾功能、心肌酶学改变。光镜下观察肺、小肠、肝和肾组织病理变化,依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MODS的诊断标准判断SIRS和MODS的发生率。结果(1)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呼吸、心率、体温及外周血WBC、ALT、AST、BUN、Cr、CK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颅脑外伤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P〈0.01),并且在24~36h变化最明显;(2)大鼠颅脑外伤后各时相点各脏器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损害,颅脑外伤组在24~36h时相点的脏器病理变化最显著,在48h稍有减轻,72h时相点仍可见炎性损害;(3)颅脑外伤组SIRS的发生率为100%;MODS发生率为69.4%,病死率为38.9%。结论(1)采用大鼠改良自由落体法可成功建立颅脑外伤致MODS的实验动物模型;(2)颅脑外伤后存在重要脏器的炎性改变及SIRS,提示SIRS是颅脑外伤致MODS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MODS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CA)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参照Longa等的线栓法,采用阻断大鼠MCA后再灌注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MODS模型。按随机化原则将54只Wistar大鼠分为3个组: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及缺血再灌注后7个亚组(2h、6h、12h、24h、48h、72h、5d),每亚组6只。记录各组大鼠各时相点的症状、体征及体温、呼吸;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糖、肝功和肾功;光镜下观察脑与各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依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MODS的诊断标准,判断SIRS和MODS的发病率。结果(1)缺血组大鼠的体温、呼吸、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血糖变化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24~72h达到高峰。(2)大鼠脑缺血后各时相点的肺、肝、小肠及肾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3)大鼠急性脑缺血后SIRS的发生率为100%,MODS的发生率为57.1%。结论阻断MCA可成功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MODS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血尾状核注入法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将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和脑出血组(30只),脑出血组又分为6、12、24、48h和3、5d6个亚组;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脑出血周围组织与肺组织的炎症反应情况及炎症细胞计数;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TFmR-NA在脑和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脑出血6h可见轻度脑水肿,12h脑水肿明显,24h血肿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增多,48h脑水肿及炎症反应最重;脑出血6h即有间质性肺炎表现和局灶性肺气肿,48~72h炎症反应达高峰,肺泡结构破坏明显。脑出血6h在脑血肿周围组织中TFmRNA表达增高(P<0.01),12h达高峰(P<0.01),3~5d表达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肺中TFmRNA于12h表达开始增高(P<0.01),24h表达最高(P<0.01),2~3d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5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可导致急性肺损伤,TF在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凝血反应和炎症反应可能共同参与了脑出血后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前脑缺血后肠、肝组织 CD14 m RNA的表达变化规律 ,分析其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关系。方法 采用阻断双侧颈总动脉 3 0 min的方法建立急性前脑缺血模型 ,5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缺血后 12 h、2 4h、3 6h、48h、72 h 5个亚组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组织 CD14的基因表达。结果  (1)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后 12 h肠、肝组织 CD14 m RNA表达升高 ,2 4h~ 3 6h达高峰 ,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48h后下降 ;(2 )缺血后各时相点动物肠、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但以 2 4h到48h时脏器病理变化较显著 ,与 CD14的基因表达峰值一致 ;(3 )缺血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发生率为10 0 % ,MODS发生率为 53 .1%。结论 通过制作急性前脑缺血大鼠成功建立了 MODS的动物模型 ;缺血后肠道粘膜和肝组织的病理改变 ,可促使肠道内毒素易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内毒素诱发脑缺血后 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颅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对照组(n=25)和EPO治疗组(n=25);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改进的Feeney等人的方法制作脑创伤模型,根据伤后处理时间点每组再分为5个亚组,即伤后6h、24h、48h、72h和168h组,每亚组5只动物。检测各组动物在EPO处理前后不同时间点神经行为评分和脑含水量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脑损伤后24~48hEPO治疗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增加(P0.05),在伤后48~168h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在颅脑损伤后6~168hEPO治疗组血清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β的含量在伤后24~168hEPO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EPO对大鼠脑损伤后的神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①探讨脑出血(CH)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模型下丘脑、延髓内脏带(MVZ)及迷走神经的作用;②揭示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MODS)时下丘脑、延髓内脏带及迷走神经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8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迷走神经切断(SDV)组(10只)、CH组(20只)、脑出血+迷走神经切断(CH+SDV)组(20只)、脑出血+迷走神经刺激(CH+SIV)组(20只).尾状核胶原酶注入法制作大鼠CH模型,偶氮显色鲎试验法定量测定血清内毒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下丘脑FOS蛋白及延髓内脏带(MVZ)内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的表达.结果 CH+SDV组、CH+SIV组和CH组的肝、肾功能,心肌酶异常程度均重于假手术组和SDV组,CH+SDV组重于CH组,而CH+SIV组明显轻于CH组;CH组血清内毒素含量(EU/m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3±O.25与0.18±0.03,t=10.61,P<0.01);CH+SDV组下丘脑内FOS蛋白的表达(9.3±2.6)明显多于假手术组(2.5±0.4,t=8.17,P<0.01)和SDV组(2.9±0.5,t=7.64,P<0.01),但明显少于CH组(48.6±18.1,t=6.80,P<0.01),CH+SIV组明显多于CH组(74.3±6.3与48.6±18.1,t=4.23,P<0.01);CH+SDV组的MVZ内CHAT的表达(138.5±11.8)明显多于假手术组(108.2±9.5,t=5.39,P<0.01)和SDV组(110.7±9.9,t=4.83,P<0.01),但明显少于CH组(164.4±12.4,t=3.53,P<0.01),CH+SIV组明显多于CH组(189.4±15.0与164.4±12.4,t=3.14,P<0.05).结论 ①下丘脑与CH致MODS的神经免疫调节有关;②下丘脑-延髓内脏带-迷走神经通路机制可能是CMODS的特性;③迷走神经可能是CH致MODS的双向调节通路.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he hypothalamus, medullary visceral zone (MVZ)and vagus in cerebral hemorrhage (CH) in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rat model.To reveal the possibl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the hypothalamus-MVZ-vagus pathway in CMODS.Methods 80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operative group (n = 10), subdiaphragmatic vagotomy group (SDV, n = 10), CH group (n = 20), CH + SDV group (n = 20) and CH + vagus stimulation group (CH +SIV, n = 20).Rat CH model was made by stereotaxis injection of collagenase in caudate nucleus.Its endotoxin in serum was evaluated with a test kit.The expression of FOS in the hypothalamus and CHAT in the MVZ in the rats were examin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s.Results Abnormality of 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 myocardium enzyme in CH + SDV group, CH + SIV group and CH group were more severe than those in sham-operative group and SDV group; CH + SDV group more severe than CH group.CH +SIV group were much milder than CH group.The serum endotoxin level (EU/ml) in CH group,compared with the sham-operat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1.03 ± 0.25 and 0.18 ± 0.03respectively, t = 10.61, P <0.01).The expression of FOS in hypothalamus of CH + SDV group (9.3 ±2.6)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ham-operative group (2.5 ± 0.4, t = 8.17, P < 0.01) and SDV group (2.9 ±0.5, t =7.64, P <0.01), but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H group (48.6 ± 18.1,t =6.80, P<0.01); was higher in CH +SIV group than those in CH group (74.3 ±6.3 and 48.6 ± 18.1,t=4.23, P <0.01).The expression of CHAT in MVZ in CH + SDV group (138.5 ± 11.8)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ham-operative group (108.2 ±9.5, t =5.39, P <0.01) and SDV group (110.7 ±9.9, t =4.83, P <0.01), but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H group (164.4 ± 12.4, t =3.53, P <0.01); was higher in CH + SIV group than in CH group (189.4 ± 15.0 and 164.4 ± 12.4, t =3.14, P < 0.05).Conclusion Hypothalamus may be related to the nerve immunity adjustment in MODS after cerebral hemorrhage.The hypothalamus-MVZ-vagus pathway may be distinctive in CMODS.Vagus nerve may be a Bi-directional Channel of the rats following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MOD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尼莫地平及血府逐瘀注射液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0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尼莫地平组、血府逐瘀组,各20只;后5组大鼠再按伤后不同时间点(伤后6h、24h、48h、96h)随机均分,每个时间点5只。采用SD大鼠打击伤模型,按相应分组使用地塞米松、尼莫地平和血府逐瘀注射液进行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打击伤后各时间点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致伤后48h内,地塞米松组TNF-α的表达较模型组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96h,地塞米松组TNF-α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在不同时间点,血府逐瘀组与尼莫地平组TNF-α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血府逐瘀组TNF-α表达量最低,与尼莫地平组和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地塞米松的作用具有迟发性,在颅脑损伤早期不能减轻炎症反应而在晚期能减少TNF-α的产生。尼莫地平与血府逐瘀注射液均可减轻颅脑损伤后的继发性炎症反应,且血府逐瘀注射液的效果强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及其递质在大鼠脑出血(CH)致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MODS)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80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0只)、迷走神经切断(SDV)组(10只)、脑出血(CH)组(20只)、CH+SDV组(20只)和CH+迷走神经刺激(SIV)组(20只)。采用尾状核立体定向注射胶原酶和肝素钠制作CH大鼠模型,制模后出现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血常规及生命体征异常达标的大鼠为CMODS模型。CH+SDV组大鼠在制模前4周行膈下SDV术;CH+SIV组大鼠在制模后行SIV,每次20min,每4h1次,共6次。各组大鼠于CH后24h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检查和主要脏器(肺、肝、肾、小肠)病理检查,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延髓内脏带(MVZ)内FOS蛋白、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并与假手术组及SDV组比较。结果CH+SDV组、CH+SIV组和CH组的肝、肾功能,心肌酶异常程度以及肝、肾、小肠病理改变均重于假手术组和SDV组(均P<0.01);CH+SDV组又重于CH组(均P<0.01),而CH+SIV组明显轻于CH组(均P<0.05)。CH+SDV组的MVZ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参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人工合成E-选择素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手术组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术前从股静脉注射人工合成E-选择素;假手术组仅将线栓插到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分叉处,其余步骤同手术组。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TNF-α和MMP-9的表达,RT-PCR检测MMP-9mRNA的表达。结果:手术组TNF-α、MMP-9和MMP-9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TNF-α、MMP-9和MMP-9mRNA表达水平比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表明,MMP-9mRNA分别与TNF-α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能够在转录水平诱导MMP-9的表达。人工合成E-选择素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MMP-9表达的机制可能是抑制TNF-α对MMP-9mRNA合成的诱导,从而降低了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清及颅内血肿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这些炎症因子与脑出血病灶及外周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后24h,72h,7d和14d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清及血肿液检测IL-1β、IL-6、TNF-α的含量(实验组),并与30例正常体检的患者(对照组)对比。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液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静脉血,并且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自身静脉血。实验组患者静脉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静脉血清,且病情越重几种炎症因子水平越高。脑出血不同时期静脉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比较,在72h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IL-1β、IL-6、TNF-α参与了脑出血的炎症反应,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基底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以及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方法制作大鼠SAH模型,HE染色观察基底动脉的血管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基底动脉TNF-α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分别从蛋白、基因水平分析TNF-α在SAH后基底动脉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SAH后大鼠基底动脉逐渐出现痉挛,从1 d开始,5~7 d时最明显,炎性细胞浸润也最明显,以后逐渐减轻,14 d基本恢复正常。TNF-α阳性的内皮细胞数及TNF-α蛋白水平逐渐增高,术后7 d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14 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TNF-αmRNA表达在注血后1 d明显增加,7 d时达高峰,持续到14 d,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①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血后基底动脉呈现痉挛状态;②基底动脉TNF-α表达变化与动脉痉挛程度呈正相关,表明TNF-α可能导致SAH后基底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颅脑损伤后损伤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成年Wistar大鼠分为假损伤组、颅脑损伤组及rhEPO组。采用改进Feeney法制作大鼠颅脑损伤模型,rhEPO组伤后即刻腹腔注射rhEPO(3000IU/kg);伤后3h、12h、24h、48h、72h、5d和7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的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伤后3h,损伤脑组织NF-κB表达明显升高,伤后24h达最高峰,随后其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至伤后7d仍明显升高(P〈0.05);rhEPO治疗后,每个时间点损伤脑组织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伤后3h,血清TNF-α水平也明显升高,伤后12h迅速达到最高峰,随后其水平逐渐下降;伤后3d,其水平又再次升高,随后又逐渐下降,至伤后7d仍明显升高(P〈0.05)。rhEPO治疗后,每个时间点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NF-κB和TNF-α可能在颅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rhEPO可能通过抑制NF-κB和TNF-α的表达而减少损伤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后激活腺苷A2A受体对中性粒细胞浸润、TNF-α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CH组、CGS组、CGS+ZM组、ZM组。应用胶原酶脑内立体定向注射制作ICH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ul,CGS组、CGS+ZM组、ZM组在ICH模型制作前15min,脑内立体定向分别注射CGS1μg,CGS1μg+ZM1μg,ZM1μg。模型制作后24h处死动物,应用HE染色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TNF-α蛋白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ICH组可见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TNF-α蛋白的表达及凋亡的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1)。CGS组中性粒细胞浸润、TNF-α的表达及凋亡的细胞数目明显降低,与ICH组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1)。CGS+ZM组中性粒细胞浸润、TNF-α的表达及凋亡的细胞明显增高,与ICH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GS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选择性的腺苷A2a受体激活可降低ICH后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ICH后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