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基底动脉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表达变化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的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方法制作大鼠SAH模型,注血前预先给予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分别从蛋白、基因水平分析抑制p38MAPK途径后发生SAH时基底动脉中HMGB1的表达情况.结果 SAH后大鼠基底动脉逐渐出现痉挛.抑制p38MAPK途径后基底动脉HMGB1蛋白、基因水平在SAH后升高,于5~7d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14 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与枕大池二次注血组基底动脉HMGB1蛋白、基因水平相比,SB203580干预后基底动脉HMGB1浓度相比对照组每个时间点均降低.结论 SB203580能下调枕大池二次注血后基底动脉HMGB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直接参与SAH后HMGB1的诱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基底动脉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情况以及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方法制作大鼠SAH模型,以免疫组化方法和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分析,分别从蛋白、基因水平分析SAH后基底动脉中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 SAH后大鼠基底动脉逐渐出现痉挛。基底动脉磷酸化p38MAPK表达逐渐增加,3 d时达高峰并持续至第5 d,14 d时恢复正常。p38MAPK基因表达在注血后1 d明显增加,逐渐增加,于5 d时达高峰,14 d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SAH后大鼠基底动脉中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激活,可能诱导CVS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血管壁的表达及关系。方法将30只大鼠按照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模型,然后分别于建立模型后的1 d、3 d、5 d、7 d、14 d将大鼠处死,取出基底动脉制作石蜡切片在光镜下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基底动脉血管壁PDGF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中PDGF在基底动脉血管壁上的表达,3 d和5 d组最明显,与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变化是一致的。结论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能够成功的模拟SAH后CVS的发生。PDGF参与了SAH后CVS的过程,并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宝齐  陈罡  王中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18(5):275-278,305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基底动脉壁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1只,并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SAH组,应用枕大池一次注血法制成SAH动物模型,对照组和SAH组大鼠在SAH后1 d,3 d,5 d,7 d,14 d时间点通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基底动脉的病理学变化,测定血管壁厚度及血管腔内径,以此评价脑血管痉挛;应用免疫组化法评估大鼠基底动脉管壁中MMP-9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SAH组基底动脉管腔狭窄,管壁增厚,3 d时最明显,之后狭窄程度渐减轻,14 d时基本正常;SAH后基底动脉壁MMP-9表达增加,表达高峰为注血后3~5 d,随后开始下降,14 d恢复正常。结论大鼠SAH存在明确的CVS,SAH后MMP-9在基底动脉壁中的表达上调,并与CVS的时相一致,提示MMP-9可能参与了CVS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AH组及姜黄素+SAH组,每组20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大鼠模型,姜黄素组在造模后给予一次姜黄素注射液(100mg·kg~(-1))腹腔注射治疗评定大鼠的神经生物功能,每组在造模后3d和7d处死,灌注固定后取大鼠基底动脉,印度墨水灌注,测量基底动脉内径、血管壁厚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酶(i NOS)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大鼠在造模后3d和7d基底动脉内径均显著缩小,基底动脉血管壁厚度显著增加,神经生物功能评分明显升高,血浆i NOS水平显著增高,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与SAH组相比,使用姜黄素治疗后3d和7d基底动脉内径均显著增加,基底动脉血管壁厚度显著减小,神经生物功能评分降低,血浆i NOS水平显著降低,TNF-α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姜黄素可以改善SAH大鼠CVS,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抑制TNF-α和i NOS的信号通路,降低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SAH(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 factor,PDGF)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为临床治疗SAH后CVS(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5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对照组(即SOR组,假手术组,Shamoperated rats,枕大池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和SAH模型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液中PDGF的水平;同时保存对应标本,观测大鼠基底动脉的形态学改变,测定血管壁厚度及血管内径。比较血清PDGF含量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之间的关系。结果模型组基底动脉痉挛于第1 d就出现,第3d表现最为明显,第5,7d以后明显减轻,但仍比SOR组明显,第14 d基本正常。大鼠SAH后血清PDGF浓度于第1 d就明显升高,至第3 d达到顶峰,至第7天时仍高于SOR组,第14 d时基本正常。SAH后血清PDGF水平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的变化是一致的。结论二次枕大池注血后,基底动脉发生了明显的细胞形态改变、管壁的增厚以及管腔的狭窄,提示SAH后有CVS的存在。SAH后血清PDGF水平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的变化是一致的,呈正相关。提示PDGF可能参与了CVS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简便可靠的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模型,并运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基底动脉痉挛进行评价比较.方法 新西兰纯种家兔36只,随机分为第一次注血后3 d,5 d,7 d,10 d,14 组(n=6),经颈枕部切开行枕大池二次注血来制作SAH模型,另6只为假注血组,并用DSA及TCD对基底动脉的管径及血流速率进行检测.结果 兔二次注血SAH模型很好地模拟了人类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病理过程,DSA和TCD的结果 郁显示基底动脉狭窄随时间逐渐加重,7 d左右到达高峰,而后义逐渐减轻,两者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经颈枕部切升枕大池二次注血兔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制作简便、易行、可靠,TCD对兔基底动脉痉挛程度的评价比DSA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枕大池注入凝血酶(TM)后大鼠基底动脉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与基底动脉痉挛的关系。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A(对照)组、B(单纯TM)组和C(全血+TM)组。A组大鼠枕大池内注入生理盐水,B组大鼠枕大池内注入TM 3U,C组大鼠枕大池注入自体血后再注入TM3U。术后3 d处死大鼠,测量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并检测PAR-1和TNF-α的表达。结果 1 B组较A组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小,PAR-1和TNF-α的表达高(P=0.000);2 C组较B组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小(P=0.002),TNF-α表达低(P=0.037),PAR-1表达差异不显著(P=0.42)。结论 TM可致血管缩窄、PAR-1和TNF-α的表达增高,并受SAH存在与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不同时间点基底动脉表达情况及其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72只,随机分成两组:(1)对照组(12只);(2)SAH组(60只).SAH组进一步按时间随机分为术后1d、3d、5d、7d、10d5个亚组,每组12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二次注血后在各个时间点采用灌流固定法处死动物,测定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判断有无脑血管痉挛.应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观察eNOS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成功制作SAH模型,基底动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Western blotting观察到eNOS在对照组大量表达,实验组第1天表达开始减少,第5天表达水平最低,之后表达逐渐增加.结论 SAH后eNOS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发展的时相性具有一定的一致性,eNOS蛋白减少可能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诱发脑血管痉挛时,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在兔脑基底动脉中表达的变化及在诱发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方法35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AH组。SAH组根据第一次注血时间又分为四组,分别为第一次注血后第1、4、7、14天。以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构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采用RT—PCR法观察兔基底动脉中细胞因子IL-8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IL-8mRNA在SAH组第一次注血后第4—7天升高,14天趋于正常。SAH组IL-8的表达水平与基底动脉的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642,P〈0.01)。结论IL.8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水平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紧密相关,提示IL-8可能作为免疫/炎症因素因素参与了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诱发脑血管痉挛时,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在兔脑基底动脉中表达的变化及在诱发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方法 35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AH组。SAH组根据第一次注血时间又分为四组,分别为第一次注血后第1、4、7、14 天。以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构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采用RT-PCR法观察兔基底动脉中细胞因子IL-8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IL-8mRNA在SAH组第一次注血后第4- 7天升高,14 天趋于正常。SAH组IL-8 的表达水平与基底动脉的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 = 0.642,P < 0.01)。结论 IL-8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水平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紧密相关,提示IL-8可能作为免疫/炎症因素因素参与了SAH 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重组骨桥蛋白(r-OPN)的抗炎机制对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安慰剂组(n=12)、SAH+安慰剂组(n=12)、SAH+r-OPN 0.03(0.03μg)组(n=12)和SAH+r-OPN 0.1(0.1μg)组(n=12)。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首次注血后72 h取脑脊液,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测量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和管壁厚度,判断脑血管痉挛情况,Western blot测定基底动脉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与SAH+安慰剂组相比,SAH+r-OPN 0.1组大鼠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明显增加,管壁厚度明显减轻,基底动脉p-JNK表达明显降低,脑脊液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结论r-OPN能有效缓解SAH后CVS,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JNK的表达,从而抑制TNF-α及IL-1β的产生,抑制SAH后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动脉中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变化,同时评价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的防治效果。方法中国白兔48只,体重2~2.5kg,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n=8),不做枕大池穿刺注血,Day0处死;B组:SAH组(n=24),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SAH模型,即在Day0和Day2第一、二次枕大池注血,并分别在Day4、Day7和Day14分三批处死,每批8只;C组:SAH+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组(n=8),枕大池注射ICAM-1单克隆抗体10μg,耳缘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30mg/kg,并在Day7处死;D组:SAH+生理盐水组(n=8),用等量37℃生理盐水代替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第一次注血后Day7处死。结果A组动物基底动脉组织结构正常。B组动物基底动脉在Day4、Day7时出现血管痉挛,Day7时最严重,Day14时血管痉挛缓解。C组动物基底动脉痉挛明显缓解(P<0.05)。而D组动物基底动脉脑血管痉挛无缓解。B组动物基底动脉壁ICAM-1表达于day4开始增加,day7达到高峰,day14降至正常水平。C组ICAM-1表达明显减弱,与B组(day7)和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兔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ICAM-1表达变化与DCVS炎症反应时相一致。应用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可抑制炎症反应的启动和进展,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DCV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新的家兔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方法 采用单侧颈动脉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制成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实验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组(L组)、枕大池二次注血组(SAH组)、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组(L-SAH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动物神经功能改变、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变化以及基底动脉和海马形态学变化。结果 SAH组和L-SAH组均出现了神经功能症状,SAH组较轻,L-SAH组较重且持续时间长。SAH组和L-SAH组枕大池二次注血后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根据平均血流速度计算的基底动脉痉挛程度:SAH组在二次注血后1d、3d、7d分别为32.70±5.81、21.29±7.98、4.21±6.55;而L-SAH组为29.97±6.37、21.51±10.25、12.40±7.46。结论 兔单侧颈动脉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可制成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可用于研究SAH后神经功能损害及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兔脑血管病理结构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病理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建立可靠的脑血管痉挛模型。方法实验分正常组、对照组(枕大池注入等量生理盐水)、SAH3d组、SAH5d组、SAH7d组、SAH10d组和SAH14d组,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应用脑血管造影、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等方法观察SAH后基底动脉形态改变。结果脑血管造影发现SAH后第3d基底动脉狭窄,第7d达高峰。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显示出血后第3d开始出现血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变性,并随时间推移加重,第5d和第7d病理改变更明显,尤以第7d为著,10d后缓解。结论兔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是可靠的SAH后脑血管痉挛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中血管壁增殖的影响.方法 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常规饲养并枕大池二次注入0.9%生理盐水;②SAH组,通过二次枕大池注血建立SAH模型;③辛伐他汀+SAH组,每日胃灌辛伐他汀5 ms/kg,连续7 d后建立SAH模型.各组兔模型前后行两次脑血管造影.灌注后取基底动脉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分别于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显微以及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基底动脉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量的变化,同时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基因表达量的变化.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脑血管造影可以观察到二次注血后兔基底动脉出现明显的痉挛,管径变细;而给予辛伐他汀后,痉挛减轻.SAH组兔基底动脉壁略有增厚,电镜显示平滑肌细胞内合成旺盛;而给予辛伐他汀预处理后这些变化明显减轻.SAH组兔基底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内α-SMA、PCNA、PDGF-B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给予辛伐他汀后三者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迟发性CVS中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来缓解SAH后迟发性CV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枕大池直接注入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后,基底动脉是否出现痉挛,建立HMGB1动物模型。方法应用3种剂量的HMGB1(10 ng/只、100 ng/只、1 000 ng/只)枕大池给药,应用组织H.E染色方法,观察给药后基底动脉管腔面积以及管壁厚度的变化。结果枕大池内注入HMGB1(三种剂量10 ng/只、100 ng/只、1 000 ng/只)大鼠基底动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以术后第1 d开始出现痉挛,5 d最为明显,之后逐渐减轻,14 d时恢复正常。10 ng/只的HMGB1诱导大鼠基底动脉痉挛均明显较100 ng/只组、1 000 ng/只组轻;而100 ng/只组、1 000 ng/只组基底动脉痉挛差别不明显。结论枕大池注入HMGB1后导致基底动脉痉挛,100 ng/只HMGB1是最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基底动脉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15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3只)和SAH组(12只)。采用枕大池一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建模后第3、7、14和21天观察基底动脉大体和组织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基底动脉血管内皮细胞HSP70的表达。结果 SAH后第3、7和14天HSP70在基底动脉内皮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第21天恢复正常。结论 SAH后基底动脉中HSP70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提示SAH后脑血管痉挛可能与血管中HSP70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基底动脉病理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SAH大鼠模型,对照组同法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大鼠基底动脉血管腔内周长、血管壁厚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大鼠基底动脉腔内周长、血管壁厚及其超微结构正常,SAH组大鼠血管腔内周长明显缩短,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变性、内弹力膜增生变性、平滑肌细胞变性。结论大鼠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基础是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内弹力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变性。  相似文献   

20.
p38MAPK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 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SAH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免疫组织化学、测量基底动脉横截面积的方法分别检测兔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及平滑肌细胞p38MAPK的表达与CVS程度变化的关系。结果 TNF—α浓度在注血后第3天达高峰,持续到第5天时,与注血前有明显差异(P< 0.01);平滑肌细胞p38MAPK表达增强;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则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应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干预后,TNF—α浓度显著降低到注血前水平,平滑肌细胞p38MAPK表达也明显减弱,基底动脉横截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AH后继发性的CVS可能是激活的p38MAPK通过对细胞因子增量调节机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