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引起不同区域脑挫裂伤灶周围脑组织水肿区体积差异性的因素,为治疗脑水肿提供相关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脑挫裂伤患者的资料,根据CT资料,分为皮层大静脉区域脑挫裂伤组(静脉组)47例、其他部位脑挫裂伤组(非静脉组)66例,应用3D-Slicer软件分别计算伤后第1次CT脑挫裂伤的体积、第5 d脑挫裂伤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关系,并分析其在血肿周围脑水肿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012-05—2013-11于我院住院治疗的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及入院3~4d后行血清铁蛋白及头颅CT检查,计算入院时及入院3~4d后血肿体积、脑水肿总体积及经校正后的相对水肿体积,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相对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与血清铁蛋白的关系。结果与入院当天比较,入院第3~4天后血肿体积增加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水肿体积增大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的比值即相对水肿体积增加1.13倍。入院当天,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和相对水肿大小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入院后第3~4天时相对水肿体积与血清铁蛋白呈正相关(r=0.67,P=0.006)。结论血清铁蛋白是反映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在血肿周围继发性脑水肿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脑挫裂伤后AQP4和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在脑水肿形成中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特征,探讨脑水肿的形成机制。方法取脑挫裂伤区组织标本60例(观察组),10例非功能区正常脑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正常组及观察组伤后2~72 h相应时间点水肿区AQP4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脑水肿含水量,血脑屏障指数,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脑挫裂伤组在伤后2 h后AQP4表达开始增加(P<0.05),6 h、8 h、12 h明显增加(P<0.01),24~72 h达到最高(P<0.01)。AQP4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趋于一致(r=0.912,P<0.01);血脑屏障(BBB)指数与脑含水量的变化趋于一致(r=0.877,P<0.01);水通道蛋白4表达与BBB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908,P<0.01)。伤后早期血脑屏障结构即发生改变,随后血脑屏障结构被明显破坏,24 h、72 h血脑屏障破坏最为严重。结论脑挫裂伤后AQP4表达明显增强,BBB的通透性增加,提示AQP4在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脑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32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按发病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6h、6~24h、24~72h和〉72h组。取术中获得的脑组织做病理标本,检测AQP4的表达变化,并观察其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6h组脑组织轻微水肿,AQP4表达呈弱阳性,6h后水肿逐渐加重,AQP4表达开始增强,至24~72h达高峰。此后,AQP4表达下降,水肿减轻。结论:脑出血后AQP4表达呈动态变化与脑组织水肿程度一致,提示AQP4在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与脑水肿的影响,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外伤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其中外伤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均分为致伤后12h、1 d、3d及5 d4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测定AQP-4的表达.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较外伤对照组明显减少,但较假手术组增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4在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均有表达,假手术组呈低表达;颅脑损伤后12 h伤灶周围水肿区星形胶质细胞足突AOP-4表达开始增高,1 d达到高峰,3 d后降低;高压氧组治疗大鼠各时间点伤灶周围AQP-4的表达与外伤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能通过AQP-4表达的减少来减轻脑水肿的发生,从而保护病灶周围脑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44例,其中合并OSAHS患者78例.不合并OSAHS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空白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脱水降颅压、降压、保护脑细胞治疗.在入院时行头CT检查并于24h内行夜间多导睡眠图(polymonography,PSG)监测.入院后24 h及第4天均复查CT,测量脑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动态观察脑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变化.结果 伴或不伴OSAHS两组在年龄、性别组成、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相对水肿体积指数(relative edema index,REI)在入院时和24 h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4天,OSAHS组水肿体积变化指数为0.96±1.35,明显高于对照组(0.40±0.45,t=4.149,P=0.000).不同程度OSAHS患者的水肿体积及水肿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不同程度OSAHS的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OSAHS组和轻、中、重组分别为1.05士0.65、0.84±0.48、1.20±0.54、1.10±0.40,F=1.061,P=0.374);入院24h和第4天时,随着OSAHS严重程度的增加,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增加.水肿体积变化差异性分析显示,重度OSAHS合并症的患者,水肿体积增加更明显.水肿变化指数与OSAHS程度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明显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52(P =0.000).结论 OSAHS可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水肿恶化程度,且恶化程度与OSAH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基因3号外显子C/T多态性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56例SAD患者和75例正常老年人的ApoE基因多态性和LRP基因3号外显子C/T多态性,并对SAD与ApoE和LRP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D患者等位基因ε4频率显著升高(x2=11.36,P<0.01),SAD患者与等位基因ε4均呈正关联(OR=3.29,CI1.36~7.95)。SAD患者与LRP等位基因C呈正关联(OR=1.83,P<0.05),与等位基因T呈负关联(OR=0.55,P<0.05)。结论ApoE等位基因ε4和LRP等位基因C可能是SAD发病的危险因素,ApoE和LRP基因多态性与SAD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与MRI各项指标变化,探讨AQP4的表达变化规律与出血性脑水肿形成之间的关系. 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5)及出血组(n=30),每组又均分为造模后l、2、3、5、7 d组.采用苍白球注射胶原酶造成大鼠脑出血模型,在造模后1、2、3、5、7d行MRI扫描,测量计算血肿周围水肿体积以及水肿区T1WI、T2WI及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比,成像后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AQP4的表达. 结果 各时间点出血组大鼠血肿周围AQP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4表达与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呈线型正相关关系(r=0.687,P<0.05),AQP4的表达与血肿周围水肿区T2WI、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比呈线型正相关关系(r=0.640,P<0.05;r=0.662,P<0.05). 结论 AQP4表达与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AQP4的过度表达可能促进了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11C-PIB PET和18F-FDG PET显像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和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与葡萄糖代谢之间的关系,联合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进一步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ET显像对阿尔茨海默病(14例)、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10例)和正常对照者(5例)脑组织Aβ沉积和葡萄糖代谢变化进行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ApoE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11C-PIB标准化摄取比值在下顶叶、颞叶外侧、额叶、后扣带回皮质和楔前叶、枕叶和纹状体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组患者脑组织11C-PIB结合水平呈双峰形。11C-PIB+aMCI亚组与阿尔茨海默病组、11C-PIB-aMCI亚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11C-PIB标准化摄取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显像显示,3/5例11C-PIB+aMCI亚组患者双侧顶叶、颞叶和楔前叶代谢减低,其中2例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随访期间进展至阿尔茨海默病;3/5例11C-PIB-aMCI亚组患者双侧额叶和前扣带回代谢减低。结论11C-PIB PET显像是筛查具有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特点的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有效工具。具有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特征的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可伴有顶叶、颞叶外侧皮质和楔前叶代谢减低,其中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更易进展至阿尔茨海默病痴呆。  相似文献   

10.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和脑出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ApoE)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313例脑出血患者和35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脑出血组ApoE基因型频率E3/3、E3/4、E3/2、E2/4、E4/4和E2/2型分别为69.0%、15.00%、11.5%、2.9%、1.0%、0.6%。ApoE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出血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未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aquaporin 4 expression and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t 2–72 hours following cerebral contusion injury, and correlate these changes to the formation of brain edema. Results revealed that at 2 hours after cerebral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injury, aquaporin 4 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rain water content and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in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pinocytotic vesicles in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creased. In addition, the mitochondrial accumulation was observed. As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injury became aggravated, aquaporin 4 expression continued to increase, brain water content and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gradually increased, brain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 and astrocytes swelled, and capillary basement membrane injury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above changes were most apparent at 12 hours after injury, after which they gradually attenuated. Aquaporin 4 expression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rain water content and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dex. Our experiment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creasing aquaporin 4 expression and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after cerebral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injury in humans i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brain edem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及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半年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 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CT影像学变化,及时的双侧开颅减压,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骨窗开颅在不同分型颞叶脑挫裂伤手术中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9-08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颞叶脑挫裂伤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和CT影像表现分为Ⅰ型、Ⅱ型、Ⅲ型,采用以岩骨脊为中心的更低位大骨窗开颅。比较不同分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观察不同分型挫裂伤脑组织清除及弥漫性脑肿胀缓解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Ⅰ型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1±0.76)h、(19.45±3.98)d,均少于Ⅱ型、Ⅲ型患者,术中出血量(610.75±85.34)mL,低于Ⅱ型、Ⅲ型患者(P<0.05);Ⅱ型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4.58±0.65)h、(25.31±4.32)d,均少于Ⅲ型的(5.13±0.71)h、(30.12±3.87)d,术中出血量(671.34±92.56)mL,低于Ⅲ型患者的(745.87±80.45)mL(P<0.05)。Ⅰ型、Ⅱ型、Ⅲ型的挫裂伤脑组织均清除,弥漫性脑肿胀均得到缓解。GOS评分显示,5分14例,4分28例,3分5例,2分3例,1分1例,预后良好率82.35%。结论对颞叶脑挫伤根据分型情况选择大骨窗开颅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挫裂伤脑组织清除效果,有效缓解弥漫性肿胀,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IF-1调控Ngb、VEGF在脑挫裂伤后促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脑挫裂伤患者和非颅脑创伤患者额叶组织的差异蛋白质,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鉴定差异蛋白。然后运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检测差异蛋白HIF-1、Ngb及VEGF在脑组织以及血清中的表达。结果建立了脑挫裂伤患者和非颅脑创伤患者组脑组织的2-DE图谱,鉴定了7种差异蛋白,其中有HIF-1、Ngb及VEGF。HIF-1、Ngb及VEGF在脑挫裂伤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非颅脑创伤患者。HIF-1、Ngb及VEGF在脑挫裂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颅脑创伤患者。结论脑挫裂伤后,HIF-1通过调控Ngb和VEGF两个靶基因的释放,在新的脑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IF-1,Ngb和VEGF在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可为临床评估和监测缺氧缺血脑病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对脑挫裂伤的诊断、治疗以及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局限性脑挫裂伤继发脑疝早期手术保留骨瓣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单脑叶为主的局限性脑挫裂伤早期脑疝手术治疗中能否保留骨瓣问题.方法 回顾我科2000年1月至2003年3月收住78例单脑叶为主的局限性脑挫裂伤继发早期脑疝病例,行损伤脑组织及脑内血肿清除术,其中观察组40例保留骨瓣治疗,对照组38例行去骨瓣外减压术.术后对颅内压进行临床观察半月,随访半年.结果 78例患者均安全度过高颅压期,保留骨瓣与去骨瓣无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后随访,观察组并发症少,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脑叶为主的局限性脑挫裂伤早期脑疝,术中保留骨瓣是可行的,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脑脊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损伤类型、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颅脑损伤手术患者60例,按颅脑损伤分型及手术方式分为3组,Ⅰ组:单侧硬膜外血肿开颅手术组23例;Ⅱ组:单侧硬膜下血肿开颅手术组22例;Ⅲ组:广泛性脑挫裂伤开颅组15例。采集颅脑损伤患者术中至术后3周的脑脊液,以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脑脊液hs-CRP的含量,分析其预测各组预后的效果,并与相应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0d3组脑脊液hs-CR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含量与脑损伤类型密切相关并可预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预后,hs-CRP的变化与影像学改变亦密切相关。结论脑脊液hs-CRP的含量与不同脑损伤类型、预后密切相关,对判断病情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CT观察脑挫裂伤时第三脑室及基底池形态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时第三脑室及基底池影像学征象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6例脑挫裂伤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首次CT扫描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改变分为4组,Ⅰ组(33例):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正常;Ⅱ组(31例):第三脑室呈条形或基底池轻度受压;Ⅲ组(32例):第三脑室呈线形和基底池明显受压;Ⅳ组(30例):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均消失。观察第三脑室及基底池改变与GCS评分、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与GCS评分、治疗方案密切相关,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改变越明显,恢复越差,病死率越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的改变与脑挫裂伤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探讨提高临床诊疗效果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时机,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间脑期组34例和非间脑期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4,P=0.002),间脑期组好于非间脑期组。结论 早期识别脑中心疝间脑期并积极开颅手术,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爆炸性武器冲击波原发效应致伤颅脑后的cT诊断价值。方法将1gTNT当量的球型爆炸源置于距右颞顶部不同距离(5mm、9mm、13mm)对犬的颅脑部引爆致伤,制造动物模型,伤后即时、6h后、12h后、24h行头颅CT冠状扫描,观察CT表现。结果伤后即时扫描发现了额窦积血、脑挫裂伤、硬膜下出血、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气颅及颅骨骨折等阳性表现,动态CT扫描追踪到了脑挫裂伤病灶的低密度范围扩大趋势。结论通过首次CT检查,可以确定颅脑爆炸伤的具体伤情,连续CT扫描可以追踪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病灶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大鼠脑挫裂伤半暗带水肿与血-脑屏障破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挫裂伤半暗带的水肿变化与血-脑屏障(BBB)破坏的关系。方法将1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挫裂伤组和给药组,采用Feeney法制作脑挫裂伤模型,给药组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合剂腹腔给药,分别用伊文思蓝(EB)染色法和干湿法观察BBB的变化和脑组织的水肿情况,同时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EB染色显示:挫裂伤组和给药组在伤后1 h EB开始漏出,6 h最严重。水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挫裂伤组和给药组伤后6 h水含量开始增加,72 h增至高峰。与挫裂伤组比较,给药组脑组织EB溢出量、水含量降低(P<0.05)。结论大鼠脑挫裂伤半暗带BBB通透性改变早于脑水肿的发生,提示BBB破坏可能是早期创伤性脑水肿的结构基础。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合剂可通过改善BBB等多种途径治疗脑挫裂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