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次小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使用分次小剂量钱蛋拮抗拮外循环后体内残存肝素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瓣膜替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鱼精蛋白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大剂量组鱼精蛋白总量为4.5mg/kg分为首剂和追加量,间隔30min。  相似文献   

2.
探讨异丙酚和苏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全麻诱导期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29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9例)用异丙酚1.5mg/kg.第2组(10例)用异丙酚2.0mg/kg,第3组(10例)异丙酚1.5mg/kg加苏芬太尼0.8μg/kg。注入异丙酚后4min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插管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WAP)及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显示,第1组患者插管后各项指标显著升高,第2组患者插管后1min30s血压急剧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第3组患者插管前后各参数无明显波动。结果提示单独应用小剂量异丙酚不足以对抗插管时的高血流动力学反应,加大剂量可导致循环功能过度抑制,与苏芬太尼小剂量联合应用,可有效而又安全地维持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压宁定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择期手术的全麻病人,随机分A组(对照)、B组(02mg/kg压宁定)和C组(04mg/kg压宁定)各10例。全麻诱导均静注硫喷妥钠50mg/kg,芬太尼30mg/kg,琥珀胆碱15mg/kg。压宁定B和C组诱导前5min先静注压宁定。结果:气管插管期间三组血压较诱导前均增高,A组升高显著(P<001),B、C组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A、C组较诱导前升高显著(P<001或<005),B组变化较小(P<005)。结论:压宁定对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有效,但不能完全消除该反应,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可反射性地增加插管期间的心率。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和氟哌啶对吸入七氟醚快速麻醉诱导的影响。分别于吸入七氟醚后5min(第1组)和吸前2min(第2组)静注小剂量芬太尼(2μg/kg)及氟哌啶(0.1mg/kg)。结果:病人意识消失时间第1组(87±37)s,第2组(39±11)s(P<0.01);深呼吸次数第1组(14.0±5.3)次;第2组(4.0±0.7)次(P<0.01)。2组病人诱导及插管过程中循环反应相对较小。提示:在小剂量芬太尼及氟哌啶静注基础上吸入七氟醚继续行麻醉诱导其临床效果更佳,插管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5.
γ-氨基丁酸(GABA)10mg/kg静脉注射使豚鼠的收缩压(SAP)、舒张压(DAP)迅速下降,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和<0.01),而左室压最大变化速度(±dp/dt_(max))和左室舒末压(LVEDP)也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神经肽Y(NPY)0.2μg/kg静脉注射,可使以上心功能指标迅速上升(P<0.01),但持续时间较短,10min即恢复正常,预先给予GABA30min后,再注射NPY,其正性作用未见减弱,提示外周GABA对NPY无直接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和苏芬太尼联合用药对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异丙酚和苏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全麻诱导期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29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9例)用异丙酚1.5mg/kg,第2组(10例)用异丙酚2.0mg/kg;第3组(10例)异丙酚1.5mg/kg加苏芬太尼0.8μg/kg。注入异丙酚后4min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插管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显示,第1组患者插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鱼精蛋白中和体外循环(CPB)机器余血的量效观察,寻找安全有效的鱼精蛋白临床应用剂量。方法 择期心脏手术病人36例,取其CPB停机后2ml机器余血,分别用鱼精蛋白0.005mg、0.0075mg、0.01mg、0.015mg、0.02mg、0.04mg(体积均为0.1ml)进行中和,测定各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确定鱼精蛋白最小有效剂量。同时测定体外转流中的血细胞比容(Hct),观察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更合适的异丙酚诱导给药方案,本文观察了异丙酚不同给药方法对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22例成年患者,ASA1~2级,常规术前用药后随机分为2组。A组(n=12)预先静注2μg/kg芬太尼(Fentanyl)后先以4ml(40mg)/10s的速度静注异丙酚(Propofol),当异丙酚用量达到15mg/kg体重时停止给药10s,观察患者反应,若患者入睡则静注肌肉松驰剂,否则继续以2ml(20mg)/10s的速度静注异丙酚直至患者入睡及眼睫毛反射消失后静注琥珀胆碱(2mg/kg)。B组(n=10)仅以异丙酚及琥珀胆碱完成气管插管,两组患者均于静注完异丙酚后2min实施气管插管。分别于诱导前(T0),注完异丙酚后1min(T1),2min(T2),气管插管即刻(T3)及气管插管后的3min(T4)观察并记录HR,SBP(收缩压),DBP(舒张压),MAP(平均压),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以之间接反映心肌耗氧量。结果:A组诱导后各时期HR,SBP,MAP,DBP及RPP无显著改变。B组诱导后HR呈逐渐上升趋势,T3时显著高于T0(P<005);T3及T4时RPP显著高于T0(P<001),S?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静脉联合应用维拉帕米和利多卡因与两药单独应用降 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选8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A组:生理盐水组;B组: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1mg/kg+生理盐水);C组:维拉帕米组(维拉帕米0.1mg/kg+生理盐水);D组:维拉帕米复合利多卡因组(维拉帕米0.1mg/kg+利多卡因1mg/kg+生理盐水)。均于气管拔管前2min给药,拔管时和拔管后均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A组HR、SBP、DBP于气管拔管后显著增加,B、C、D组和A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其中D组效果最好。结论:维拉帕米、利多卡因拔管前2min给药均能降低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两药联合应用优于单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选择房缺、室缺修补术患者与心脏瓣膜转换术患者,应用小剂量抑肽毒,观察其减少术后失血量的效果并加以比较,探讨抑肽酶的作用机制。方法 40例房缺、室缺修补术患者分为对照组(A1 n=20),小剂量抑肽酶组(A2 n=20),38例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B1 n=20),小剂量抑肽酶组(B2 n=18),于麻醉后(T10、转机后10min(T2)、鱼精蛋白拮抗后10min(T3)、体外循环后2h(T4)各时间上测定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纤维蛋白)、ACT(全血激活凝固时间)、血小板计数。结果 FDP、Fib在T2、T3、T4时A2明显优于A1(P〈0.01),在T2时B2与B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渗血量B2明显多于A2(P〈0.01)。结论 小剂量抑肽酶在减少术后渗血量方面  相似文献   

11.
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莉  解雅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2):1158-1160
因小儿耳鼻喉手术刺激强,时间短,且常与气道相关,故麻醉的控制有一定难度,现对国内外现阶段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改良方法及新观点进行评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鼠脑出血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内糖原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只,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细菌胶原酶注射制作纹状体脑出血模型,对照组采用相同方法在相应部位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脑出血后24h病变局部及其周围和对照组超微结构的变化和糖原的水平变化.结果:电镜观察到在脑出血动物出血灶周围区,不同类型的细胞内均可见到各种各样的超微结构改变.最为醒目的是在脑内血肿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和突起内有大量的糖原颗粒聚集,尤其在毛细血管周围的胶质细胞突起内非常明显;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内均未发现明显糖原颗粒存在.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相应部位的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正常;而且神经元、各种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均无明显糖原颗粒聚集.结论:脑出血周围糖原含量增高,局部存在明显的糖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2006年登革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云南省登革热的疫情动态、人群抗体水平、媒介伊蚊种群(包括成幼虫孳生和密度变化)的动态变化、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各级医疗、卫生、检疫机构的医务人员对疑似、临床病例进行及时发现和诊断;在流行季节前随机抽取正常人群血清,-20℃保存,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在6~10月采用定时、定点调查法,对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的种群、孳生环境、伊蚊幼虫指数和成蚊密度进行监测,每月1次。结果2006年云南省发生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8例;健康人群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8.09%。伊蚊幼虫密度布雷图指数(BI)、容器指数(Cl)分别在14~98、4.7~73.68之间,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在3.5~34只,人工小时之间。结论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人群抗体水平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较高,提示当地人群中可能存在该病毒的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媒介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均较高。对登革热传播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4.
15.
黄芪在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水提物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生物活性。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天,采血后,迅速取出肝组织,制成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黄芪可减少MDA含量,增强SOD活力。结论:黄芪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具有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器官损伤和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昆明市某高校大学生失眠情况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对昆明市某高校957名学生进行睡眠质量和失眠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27.3%的同学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女生失眠率高于男生(P〈0.01);本科生的失眠检出率高于研究生(P〈0.05);三年级学生失眠率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P=0.01).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学生失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年级、学历是影响高校学生睡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莪术中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素的血药浓度。色谱柱:L ichrospher-5-C18(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5%醋酸水(45∶55);体积流量:1 mL/m in;检测波长:420 nm。结果姜黄素在6.5~104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2.41%(n=5)。采用药动学计算程序处理,姜黄素的药动学参数:ka为0.53/h、ke为0.10/h、t1/2ka为1.32 h、t1/2k为6.89 h、tpeak为3.89 h、Cm ax为93.15 ng/mL、AUC为1 369.38 ng/mL。结论本法稳定、简单、可靠,可用于姜黄素的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西藏林芝地区藏族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藏族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为防治高原高尿酸血症和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尿酸酶法对在某院体检的2867例藏族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不同性别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结果2867例中高尿酸血症782例(27.3%);男性646(22.50%),女性136例(4.74%),男女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之比为4.75∶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χ2=85.5,P<0.01)。2867例血尿酸水平平均为(369.7±126.8)μmol/L,其中男性、女性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89.4±141.5)μmol/L和(316.7±89.5)μmol/L,男性明显高于女性(t=16.4,P<0.05)。结论林芝地区藏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了藏族群众的健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应针对藏族饮食和民族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以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Increased heart rate is a normal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occurring during pregnancy. Some women have severe tachycardia requiring medical attention.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women with benign symptomatic palpitations who receive treatment.

Methods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of all women who were referred to our obstetric-medicine clinic for evaluation of palpitation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09 in one major maternity hospital in Kuwait.

Results

A total number of 27 women were identified. Of these, only 7 (25.9%) were given treatment for palpitation. Two were started on digoxin, 3 given propranolol, 1 woman on both propranolol and digoxin and 1 was started on verapamil. Eighteen women had normal deliveries with healthy babies.

Conclusion

Palpitation is a common symptom during pregnancy. However,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atients receive treatment despite safety of drugs that are used to control tachycard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