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对分离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ATP受体P2X3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DRG神经元,给予外源性ATP诱导出瞬时型内向电流,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方法观察P2X3和P2X2/3受体特异性阻断剂TNP-ATP对这一电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观察PKA和PKC激动剂对ATP诱导的瞬时型内向电流的调节作用.结果 在分离培养的DRG神经元上,ATP诱导的瞬时型电流可以被TNP-ATP抑制,其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21.7±7.6)nmol/L.PKA激动剂forskolin(1 μmol/L)和PKC激动剂PMA(1 μmol/L)均可以快速、可逆地抑制ATP诱导的瞬时型电流.结论 在大鼠分离培养的DRG神经元,PKA和PKC可能通过磷酸化调节抑制P2X3受体的功能,从而抑制ATP诱导的瞬时型内向电流,提示蛋白激酶对P2X3受体的调节作用可能参与痛觉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研究P2受体介导对大鼠的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上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VGCC)的作用。方法急性分离大鼠TG神经元细胞,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电流,分别灌流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及P2X、P2Y受体的激动剂,观察其对VGCC电流的作用。结果 ATP对大鼠TG神经元细胞的VGCC电流有可逆的抑制作用(P<0.05),P2X受体激动剂αβ-meATP能够显著抑制TG神经元的VGCC电流(P<0.05),而P2Y受体激动剂2-MeSADP对VGCC电流无明显作用。结论 P2受体介导对大鼠的TG神经元上VGCC电流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2X受体各亚型在不同年龄大鼠海马CA1区的表达及低压缺氧的影响。方法应用低压缺氧动物模型,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对大鼠海马CA1区P2X受体进行染色和细胞记数,观测P2X2、4、6受体亚型的表达及缺氧的影响。结果P2X2、4、6受体亚型在大鼠海马CA1区有大量的表达,且受体表达量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低压缺氧使各个受体亚型的表达上调。结论大鼠海马有P2X受体多个亚型的广泛表达,而低压缺氧使大鼠海马CA1区P2X受体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μ型阿片肽受体(MORs)介导大鼠癫痫敏感性形成过程中海马NMDA2B受体(NR2B)表达变化。方法红藻氨酸(KA)皮下注射建立大鼠癫痫发作模型,采用脑立体定位及微渗透泵技术,海马内微量注射MORs激动剂PL017,或和拮抗剂β-FNA。7d后通过阈下剂量KA检测大鼠癫痫发作敏感性,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及齿状回颗粒细胞NR2B表达变化。结果PL017可显著增加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颗粒细胞NR2BmRNA(+)神经元数及平均灰度。β-FNA则明显降低两个脑区的NR2BmRNA(+)神经元数及平均灰度。结论MORs介导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机制与NR2B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受体TrKB、P75NTR表达的变化.方法:4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戊四氮点燃法制备癫(癎)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第2周及第4周,2组各取10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结构内TrKB、P75NTR的表达水平.结果:第2周及第4周,对照组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层及齿状回和门区可见TrKB阳性神经元和纤维;CA1、CA3 区锥体细胞层、齿状回及门区可见大量P75NTR阳性神经元.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海马相应部位TrKB的表达升高(P<0.05),P75NTR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在癫(癎)形成过程中,BDNF的2类受体TrKB 、P75NTR可能参与了癫(癎)后海马异常苔藓纤维出芽及突触重建过程;2类受体可能相互拮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大鼠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体外培养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观察ATP对大鼠TG神经元上电压敏感性钾离子电流IA的调节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TG神经元急性分离,体外培养4 h后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 在TG神经元上ATP可以诱导三种型式的电流, 即T型、S型和B型。ATP可以抑制T型神经元IA(P<0.05),这种作用可以被P2X3受体拮抗剂TNP-ATP拮抗, 在S型神经元上ATP对IA无作用。在ATP未能诱导出内向电流的TG神经元, ATP仍然对IA有抑制作用, 而且这一作用可以被P2Y受体的拮抗剂suramin拮抗。结论 ATP对分离培养的TG神经元上IA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这一作用可能通过P2X3受体或P2Y受体来完成, 但ATP对IA电流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这一研究将为进一步阐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红藻氨酸对海马CA1区突触传递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激活海马红藻氨酸(kainate,KA)受体对CA1区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递质的作用。方法对成年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采用“盲法”全细胞电压钳记录,分别检测和分析KA (10 μmol/L)对CA1传入纤维引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结果KA受体的激活不仅显著性抑制抑制性突触后电流(P<0.01),而且同时显著性抑制兴奋性突触后电流(P<0.01)。结论KA受体通过激活同时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的传入,对海马神经元动力学的平衡产生影响,从而促进癫痫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永久性前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 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永久性前脑缺血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对大鼠大脑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海马CA1区BDNF以及TrkB的定位、相对定量表达.抽提大鼠海马CA1区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对BDNF以及TrkB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永久性前脑缺血8周后,大鼠海马CA1区BDNF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锥体细胞的胞浆、胞核及轴突;模型组大鼠的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鼠海马CA1区TrkB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神经元的胞浆及轴突内;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TrkB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的永久性前脑缺血可增加大鼠海马CA1区BDNF蛋白表达水平,而对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VPA)孤独症模型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神经元表达及锥体细胞形态学改变.方法 按Schneider方法制作VPA孤独症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模型鼠海马CA1区BDNF阳性神经元表达水平及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孤独症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CA1区锥体细胞BDNF阳性神经元表达水平增强,孤独症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00±1.60)/视野和(3.00±1.04)/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015);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学显示,孤独症模型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发生凋亡增加.结论 孤独症的发病可能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BDNF表达水平以及锥体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离体大鼠海马脑片上,通过激活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或阻断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诱导癫痫样放电.方法 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暴露于Ⅰ型mGluR特异性激动剂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或GABA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MI),利用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海马CA3区域单个锥体细胞的电活动.结果 暴露于DHPG或BMI中的海马脑片CA3区域的锥体细胞均产生癫痫样放电,且两者的放电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离体情况下,破坏神经兴奋性和抑制性系统的平衡可以诱导产生癫痫样放电活动.  相似文献   

11.
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c-FOS蛋白表达及钙拮抗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致痫后大鼠的海马锥体细胞、齿状回颗粒细胞c-FOS蛋白表达情况,和钙拮抗剂尼莫地平对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PTZ 60mg/kg建立急性癫痫动物模型,测定痫性发作潜伏期、发作强度,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2h和4h后c-FOS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无癫痫发作,干预组痫性发作潜伏期较致痫组明显延长(P<0.01),且发作强度明显减弱(P<0.01);对照组海马各区c-FOS仅低水平表达,致痫后表达明显增高(P<0.01),干预组2h比致痫组2h的c-FOS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4h干预组与致痫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PTZ可诱发大鼠全面阵挛发作,诱导海马锥体细胞、齿状回颗粒细胞c-FOS表达增高,海马结构涉及PTZ致痫引起阵挛发作的发展或传播的病理生理机制,尼莫地平可延缓癫痫的发生,减轻发作强度,降低c-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GluR1在大鼠海马结构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马莉  韩太真  杨东伟 《医学争鸣》2003,24(20):1849-1850
目的:观察AMPA受体亚单位GluR1在大鼠海马的表达.方法:在多聚甲醛固定的海马切片上,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GluR1在正常成年大鼠海马结构的表达与分布。结果:GluR1在正常大鼠海马有广泛表达,在CA3区的起层、锥体细胞层和透明层及齿状回门区内的中间神经元表达最强,阳性表达在CA1区主要见于神经元的胞膜和突起,而在CA3区还可见于胞质。结论:GluR1在海马CA1区和CA3区的表达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与海马不同区域具有不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CI)致神经病理性痛后大鼠背根节神经元P2X3受体的表达和电生理学特性的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CI后不同时间相应节段(L4、L5、L6)脊髓及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CCI后不同时间L4、L5、L6节段背根节神经元ATP反应电流的变化.结果 CCI后7、14 d,损伤同侧L4、L5、L6节段背根节P2X3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而且染色加深,相应节段的脊髓背角浅层P2X3免疫反应性亦明显增加.CCI后7、14 d,损伤同侧相应节段背根节产生ATP快反应电流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电流幅度亦增强.应用非选择性P2X受体拮抗剂Suramin能明显抑制ATP反应电流.结论 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致神经痛后同侧对应节段的背根节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明显增加,ATP快反应电流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巴胺对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方法 :实验在培养的新生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上进行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出ATP和多巴胺激活的电流。结果 :在被检的DRG细胞中 ,有 6 2 % (39/ 6 3)的神经元对ATP和多巴胺都敏感。在预加 10 -8,10 -7,10 -6和 10 -5mol/L多巴胺后 ,ATP的激活电流分别增加到 139.7% ,141.5 % ,149.9% ,149.1% ;呈剂量依赖性。用D1的拮抗剂SCH - 2 3390能取消此增强作用 ;在电极中灌注H - 7(PKC ,PKA抑制剂 )也能取消此增强作用。结论 :多巴胺对ATP激活电流的增强作用是多巴胺作用于D1受体 ,通过胞内第二信使 ,使P2X受体通道复合体胞内磷酸化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BCL-2、BAX、caspase-3的异常表达及胰岛素干预后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每日长效胰岛素应用制备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高血糖组(DM组)、胰岛素治疗组(PDM组)、对照组(NC组)。12周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分别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DM组BCL-2的表达较NC组显著下降,BAX、caspase-3显著升高(P〈0.05),出现锥体细胞退变的典型病理改变。PDM组BCL-2的表达较DM组有所增高,BAX、caspase-3有所下降(P〈0.05),病理改变较DM组有所改善。结论高血糖可引起海马神经元凋亡,胰岛素通过逆转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BAX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对糖尿病脑病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慢性应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观测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白松片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松片组、氟西汀组,采用连续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颗粒细胞BDNF、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上升,分别为107. 73±3. 43、119. 40±6. 36、109. 20±4. 65;与模型组相比,白松片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下降,分别为105. 80±3. 32、109. 87±4. 82、105. 00±2. 56。结论白松片增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的表达,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多巴胺 (DA)对ATP -激活电流 (IATP)的调制作用。方法 :在大鼠新鲜分离的DRG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记录DA对IATP的影响。结果 :大部分受检细胞 (89.5 % ,77/86 )对ATP敏感 ,10 -6~ 10 -3 mol/LATP可引起剂量依赖性呈明显去敏感的内向电流。在此 77个细胞中 ,预加DA对IATP的影响如下 :在 5 0 .6 % (39/77)的细胞产生抑制作用 ,2 8.6 % (2 2 /77)的细胞产生增强作用 ,其余的无明显作用 (2 0 .8% ,16 /77)。在浓度 10 -7~ 10 -3 mol/L范围DA对IATP的抑制或增强作用依赖于多巴胺的浓度。胞内透析GDP - β -s上述抑制或增强作用可完全被取消。结论 :DA对IATP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多巴胺受体激活后经G蛋白偶联使ATP(P2X)受体磷酸化所致  相似文献   

18.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华  阮怀珍  蔡文琴  吴喜贵  张金海 《重庆医学》2007,36(11):1051-1052,1054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段L4~L5节段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损伤2d组和损伤7d组,分别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在2d、7d后按照组化方法常规取材、切片、染色,观察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段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损伤2d组、损伤7d组DRG神经元P2X3受体阳性神经元百分比率分别为31.73%、35.26%、42.93%.坐骨神经损伤2d后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坐骨神经损伤7d后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段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慢性低水平铅暴露对发育期大鼠海马NMDAR-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发育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低水平铅后发育期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1(NMDAR-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铅暴露组大鼠海马区锥体细胞层NMDAR-1 mRNA与对照组相比在16d时CA1区、CA3区分别增加18.75%和13.2%(P<0.05),而在齿状回颗粒细胞层表达却降低14.29%(P<0.01);在32、64d除齿状回野粒细胞层表达降低9.67%、10.67%外(P<0.01)外,其余各海马区未见有明显的光密度变化。结论:发育期铅暴露能导致NMDAR-1 mRNA表达的改变,进而影响NMDAR-1的表达,这可能是铅暴露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