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Zn2 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ATP激活电流(IATP)的调制作用。方法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Zn2 对IATP的影响。结果Zn2 对IATP(尤其是D1部分)的影响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3×10-5mol/L(30μmol/L)Zn2 可使IATP幅值增加(117.6±8.21)%,显著高于对照值(P<0.01);并使IATP量-效曲线左上移,但并不改变反应的最大幅值。结论Zn2 对ATP-激活电流调制效应可能是通过改变配体和受体的亲和力而实现的变构调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物质(SP)对大鼠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膜H+-门控电流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急性分离TG神经元,通过排管快速换液装置行胞外给药,电极内灌药行胞内透析后,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膜H+-门控电流.结果 依照我们在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分类的方式,同样可将TG神经元H+-门控电流也分为四型,即T-型、S-型、B-型、O-型;共加SP和H+能浓度依赖性增强S-型H+-门控电流,SP受体拮抗剂GR82334不能阻断此作用;共加SP和H+能增强B-型H+-门控电流,GR82334和胞内透析GDP-β-S能阻断SP对B-型H+-门控电流的这一增强作用,而预加SP则抑制B-型H+-门控电流,并以短暂成分尤为明显,此抑制效应不能被GR82334阻断.结论 SP对H+-门控电流的调制依ASIC亚基组成不同,其作用机制有所不同:S-型H+-门控电流的ASIC分子膜外结构上可能存在SP的别构位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蟾蜍及新生大鼠离体背根神经节神经细胞膜电位及诱发动作电位的细胞内记录方法以及膜电导,翻转电位等电学特性的测量。应用上述方法测得蟾蜍DRG细胞膜输入电阻为30~40MΩ,新生大鼠的输入膜电阻为45~70MΩ;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引起DRG细胞膜去极化反应时,膜电导减小.而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引起细胞膜电位超极化反应时,膜电导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引起DRG细胞膜去极化反应的平均翻转电位值为-88.5mV。这些方法为神经细胞的某些电学特性、神经递质及受体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4.
应用全细菌膜片钳技术在大鼠新鲜分离DRG神经元上观察多巴胺D1、D2受体选择性激动剂SKF38393和R(-)-NPA对GABA受体激活电流的影响。在60个对GABA反应的细胞,预加SKF3839 30s后观察到对GABA-激活电流值的影响:多数为抑制(53/60),少数为增强(1/60)和无明显作用(6/60)。另外对GABA敏感的50个受检细胞,预加R(-)-NPA 30s后对GABA-激活电流幅值的影响也是多数为抑制(38/50),少数为增强(1/50)和无明显作用(11/50)。SKF3839及R(-)-NPA对GABA(10^4mol/L)-激活电流的抑制作用为浓度依赖性的,上述抑制可为胞内透析蛋白激酶抑制剂H7所翻转。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多种受体,而且这些受体彼此可以共存,如DRG细胞膜不仅有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受体亚型(NMDA,KA,QA/AMPA),也有抑制性氨基酸GABAA和GABAB受体,而且还有肽类递质SP受体。这些受体既然可以共存,它们之间是否能相互作用?本文目的是研究SP对NMDA及GABA受体的调制。实验在大鼠新鲜分离的DRG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行记录,在预加SP后观察其对NMDA及GABA激活电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电生理记录和行为学观察研究了外周初级传入神经元对单独和联合使用ATP及缓激肽(BK)的反应及其机制。方法在大鼠新鲜分离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ATP激活电流(IATP)以及BK对IATP的调制作用,并结合痛行为实验进行整体行为观察。结果在大鼠新鲜分离的DRG细胞上预加BK后再加ATP,则IATP明显增强,其增强程度依赖于BK的浓度(10^-6~10^-4mol/L)。预加BK后ATP的量-效曲线上移.其电流最大值与对照相比增加20.75%,而BK预加前后ATP量-效曲线的EC50值非常接近(1.65×10^-5 vs 2.0×10^-5mol/L)。在大鼠后肢掌底皮下分别注射BK和ATP均引起浓度依赖性的痛行为(抬腿)反应,当联合应用BK(10^-6mol/L)和ATP(10^-5,10^4and10^-3mol/L)时,后爪抬腿时间随ATP浓度的增大而急剧地增强。结论炎性介质BK、ATP等在外周感觉神经末梢疼痛信息的产生、传递和调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ATP和BK具有协同作用,这种作用是非竞争性的,BK能明显增强IATP=预加BK后,随着ATP浓度的增高所诱导的痛行为反应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7.
有关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P物质(SP)受体的报导极少且数据资料不全(Dray和Pinnock,1982)。最近我室应用细胞内记录确证了此一事实(司军强和李之望,1994)。本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SP激活电流,并分析探讨了其离子机制。实验在大鼠76个新鲜分离的DRG细胞(直径l5~65μm)进行。大部分受捡细胞对外加SP敏感(68/76,89.5%),只有少数细胞无反应(8/76,11.8%)。SP激活电流为一幅值较小,浓度依赖性(10^-8M~10^-4M)的内向电流。  相似文献   
8.
在蟾蜍离体背根神经节标本上,用标准微电极方法,通过改变胞外离子成份及浓度,结合应用离子通道阻滞剂,分析胞体动作电位各离子成份。结果表明:5μmol/L河豚毒灌流6min后,动作电位幅值及去极相斜率均明显减小;无Ca(2+)(0mmol/L)和高Ca(2+)(10、20mmol/L)液灌流15min后,动作电位时程(APD)分别较对照值减小和增大;无K+(Ommol/L)和高K+(6mmol/L)液灌流15min后,APD的改变与上述相同;2mmol/LMn(2+)和10mmol/L四乙胺亦可分别使APD较对照值减小和增大。实验表明胞外Ca(2+)的改变与APD值的大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回避反应为指标,检测了19只24月龄老年Wistar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于老年大鼠双侧海马或第三脑室移植新生大鼠颈上神经节后2周,观察到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海马内移植后以避暗反应检查,进洞潜伏期自17.5±15.5s延至376.7±270.8s(p<0.01)。同期非移植或假移植术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第三脑室内移植后以跳台法检测,大鼠为回避电击在平台停留5min所需电击时间为11.7±6.3s,与移植前对照值64.7±32.3s比较p<0.01。行为实验后对移植区进行了荧光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结果表明,应用脑内移植技术改善老年大鼠的记忆损害可能与补充单胺类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陆续有报导: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谷氨酸(Glu)受体(周小萍等,1991)及其亚型NMDA(Lovinger & Weight,1988;李之望,1994;司军强和李之望,1994;Satoetal,1994;Liuetal,1994),KA(Wong et al.1993,1994)及QA/AMPA(Huetmer et al,1990;Wong et al,1993,1994;Sato et al 1994)。本文的目的是研究DRG神经元膜Clu受体亚型的分布及其共存。实验在酶(Trypsin,Collagenase,DNase)和机械分离的大鼠DRG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NMDA-,KA-和QA/AMPA-激活电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