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筛选建立裸小鼠人胃癌肝靶向高转移模型。方法采用原位移植技术,将组织学完整的MKN-45肿瘤组织块移植至裸小鼠胃壁上,按照胃原位移植→肝转移→皮下扩增→胃原位移植方法进行反复筛选,观察肿瘤原位移植成瘤率、侵袭和转移及形态学特征(光镜、电镜)。结果筛选出一个裸小鼠人胃癌肝靶向高转移模型,将其命名为MKN-45sci,已传至第5代。肿瘤的原位移植成瘤率、肝转移率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皆为100%,部分动物伴发肺、脾、膈等脏器转移及血性腹水。组织病理学和电镜观察结果证明其特征与原肿瘤相似。结论建立的裸小鼠人胃癌肝转移模型完整地再现了胃癌患者的临床过程,为探讨人胃癌肝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BNX小鼠生物学特性及肿瘤生长转移情况,为BNX小鼠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定期测定BNX小鼠体重、统计繁殖特性和检测BNX小鼠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方法,初步探索BNX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原位移植和皮下移植的方法分别研究BNX小鼠在人胃癌(MKN-45)和人黑色素瘤(SCI-375)肿瘤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结果4~30周龄BNX小鼠的体重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常规指标中BNX小鼠的白细胞数只及正常小鼠的25%,而外周血清生化指标与正常小鼠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人胃癌(MKN-45)BNX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和人黑色素瘤(SCI-375)BNX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转移率分别高于T细胞免疫缺陷的裸小鼠和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SCID小鼠。结论BNX小鼠比一般的免疫缺陷动物更适合应用于肿瘤转移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观察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SGC-7901)悬液种植于小裸小鼠胃壁,观察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原位移植成功率(成瘤率)为67%。移植瘤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85%,远处淋巴结转移率50%,肝转移发生率30%。荷瘤鼠的中位生存期为16周,晚期出现消瘦和全身衰竭。结论 该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具有人胃癌自然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小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结果.方法将肾癌完整组织块和肿瘤细胞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肾包膜形成原位移植瘤,并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建立模型的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肾癌完整组织块接种的原位成瘤率达75.0%,肾、肺门淋巴结转移率均73.3%,肺转移发生率53.3%;细胞悬液种植的原位成瘤时间较组织块法延迟10 d,成瘤率为40.0%,肺、肾门淋巴结转移率均12.5%,肺脏无转移.结论两种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均具有人肾细胞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肾癌完整组织块原位移植模型优于细胞悬液原位接种模型,为研究人肾细胞癌转移机制和抗转移实验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胃肠安对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小鼠66只,其中41只制作原位移植瘤模型,另25只制作皮下移植瘤模型.两种模型的裸小鼠分别随机分为3组:胃肠安组,5-FU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胃肠安组予以含生药0.12 g/ml的胃肠安煎剂0.5 ml灌胃,1次/d;5-FU组以5-FU 50 mg/kg行腹腔化疗,1次/周;生理盐水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0.5 ml/d灌胃.原位移植瘤裸小鼠于造模后第64天处死;皮下移植瘤裸小鼠于造模后第41天处死.观察各组的抑瘤率,原位移植瘤各组肿瘤的转移情况,皮下移植瘤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抑瘤率分别为40.82%和37.92%;皮下移植瘤模型中两组的抑瘤率则分别为48.70%和60.10%.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裸小鼠胃周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肝门淋巴结转移、横膈转移和腹膜转移比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3组的总转移率分别为30.77%、28.57%和71.43%(P <0.05).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的PCNA总阳性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胃肠安组和5-FU组瘤重、总转移率和PCNA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胃肠安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5-FU组(P<0.05).结论:健脾中药复方胃肠安具有抑制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胃肠安对胃癌细胞的体内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实现,对其抑制转移的机制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MDA -MB2 31乳腺癌细胞致瘤块和人肺腺癌 1Ax - 83细胞系 ,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BALB c裸鼠的乳房垫和腋背侧皮下移植。结果表明 ,SCID小鼠对两株人体肿瘤细胞系成瘤率为 10 0 % (2 1 2 1)高于BALB c裸鼠 57 1% (8 14)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SCID小鼠比BALB c裸鼠潜伏期明显缩短、且肿瘤生长较快。MDA -MB - 2 31乳腺癌细胞致瘤块移植组 ,SCID小鼠乳房垫接种者肺转移 10 0 % (5 5)、淋巴结转移 2 0 % (1 5) ,腋背侧皮下移植肺转移 50 % (2 4 )、淋巴结未见转移 (0 4 ) ;而BALB c裸鼠乳房垫接种者未见转移 (0 4 ) ,腋背侧皮下接种者仅 2 0 %(1 5)有肺转移。人肺腺癌 1Ax - 83细胞系移植组SCID鼠无自然消退 ,而BALB c裸鼠消退率 50 %(1 2 )。结论 :SCID小鼠比BALB c裸鼠更适宜做某些肿瘤移植模型 ,尤其是乳腺癌原位移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能很好模拟人体内生物学行为的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方法 采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在裸鼠皮下经反复传5代形成实体瘤的完整组织块,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生长和转移模型16个.观察所建立的模型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胃癌原位移植瘤、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情况.电镜下观察肿瘤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诱导型环氧化酶-2(COX-2).结果 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块再次原位移植的原位成瘤率达100%(16/16),淋巴结广泛转移率为87.5%(14/16),肝转移发生率为75.0%(12/16),腹腔积液形成率为12.5%(2/16).结论 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均具有人胃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具有人胃癌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人胰腺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CFPAC-1接种于裸鼠皮下,并将皮下肿瘤组织原位移植于裸鼠胰腺,比较两种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与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体内成瘤率、生长情况及形态学上均无显著差异.皮下移植瘤模型呈局限性生长,无一例发生远处转移;原位移植瘤模型远处转移率高达87.5%,发生75.0%腹膜转移,37.5%肝转移,12.5%肺转移,37.5%淋巴结转移,并保持分泌CA19-9的特性.结论:人胰腺癌裸小鼠原位种植瘤模型明显优于皮下移植瘤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胰腺癌自然生长和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过程,是胰腺癌体内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并比较三种不同方法的结果。方法:将胃癌肿瘤细胞悬液、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块和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块种植于裸鼠胃壁,形成原位移植瘤,观察和比较三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常规HE染色,观察胃癌原位移植瘤、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病理切片。结果:细胞悬液种植的原位胃癌成瘤率为50%,淋巴结广泛转移率为37.5%,肝转移发生率为25%;皮下瘤块的原位成瘤率为100%,淋巴结广泛转移率为62.5%,肝转移发生率为50%,腹水形成率为6.25%;而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块再次原位移植的原位成瘤率达100%,淋巴结广泛转移率为87.5%,肝转移发生率为75%,腹水形成率为12.5%。细胞悬液成瘤时间较皮下肿瘤组织块和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块再次移植延迟2—3周,而后两者无差异。结论:三种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均具有人胃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以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块再次移植为最优,且更具有人胃癌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0.
人胃癌裸鼠胃原位移植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 .方法 :用人胃癌细胞悬殊液接种于裸鼠皮下 ,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移植瘤 ,将皮下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裸鼠胃浆膜下 ,称为间接胃原位移植模型 ,并与直接用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胃浆膜下、皮下、腹腔、尾静脉的移植瘤模型比较 ,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及组织学变化及细胞动力学改变等生物学特性 .结果 :肿瘤组织块保留了人胃腺癌的组织学特片 ,尾静脉注射与直接原位接种成瘤率均为6 0 % ,间接原位接种模型移植成瘤率为 80 % ,皮下与腹腔接种成瘤率均为 10 0 % .间接胃原位移植模型肝脏转移率为6 0 % ,直接胃原位移植模型肝脏转移率为 33.3% (P <0 .0 5 )尾静脉移植瘤模型仅见肝脏转移 ,实验过程中裸鼠衰竭处死后的肺脏经连续组织切片未见瘤细胞侵袭 .移植瘤细胞具有分泌CEA的功能 ,细胞动力学检测显示以五倍体细胞为主 .结论 :人胃癌裸鼠皮下 -胃原位移植瘤模型的生物学行学与人胃癌自然生长和转移过程相似 ,为研究人胃癌转移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模型 .  相似文献   

11.
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工程小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基因工程小鼠是当今生命科学中集成度最高的综合性研究体系之一,在认识“基因-蛋白质-生命现象”、制备人类疾病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以及新药开发的评价体系等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生命科学中功能基因组学的兴起和模式生物时代的到来,使得生物医药研究对基因工程小鼠的需求日趋增加,同时也促使基因工程小鼠技术体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基因工程小鼠的产生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它们的解决,则需加强一些与基因工程小鼠直接相关的基础问题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分别对7、14、21、28、35、60、90日龄的BALB/c-nu/nu、BALB/c-nu/+和BALB/c-+/+三种基因型小鼠的胸腺进行检查。结果发现BALB/c裸小鼠(nu/nu)缺乏胸腺,杂合子小鼠(nu/+)的胸腺重量和胸腺皮质厚度均明显低于纯合子正常小鼠(+/+)。提示突变小鼠胸腺的表现型受裸基因及基因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Utrophin +/- mdx鼠子代的基因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utrophin基因+/-mdx鼠(简称杂合子鼠)的子代进行基因鉴定。[方法]从杂合子鼠子代鼠尾提取DNA,对其正常和异常的utrophin基因片段扩增,电泳后观察结果。[结果]27只杂合子鼠子代鼠中,鉴定出7只mdx、14只杂合子、6只dystrophin/utrophin基因双敲除鼠,依次约占总数的1/4、1/2和1/4。[结论]本实验方法能够精确鉴定出mdx、杂合子和dko鼠,为DMD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反向溶血空斑法(RPFC),对BXSB、NZW两种鼠的自身免疫状况做了较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BXSB、NZW的抗核抗体(ANA)滴度以BXSB雄民最高,且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高。NZW鼠的ANA水平接近BXSB雌鼠,其雌鼠的滴度高于雄鼠。BXSB鼠脾中和骨髓中的免疫球蛋白分泌细胞(IgSC)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豫医无毛小鼠与昆明小鼠血液生化特性有无差异。方法: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 谷氨酰转肽酶(γ GT)、碱性磷酸酶(AKP)均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常规微量检测方法。结果:豫医无毛小鼠AL和ALT测定值显著高于昆明小鼠(P<005)。结论:豫医无毛小鼠具有某些独特的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心肌中Toll样受体4 (Toll like receptor 4,TLR4)通路分子靶点激活的时间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LPS处理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处理后5 min、10 min、30 min、1 h、2 h、6 h、12 h、24 h各时间点(n=3)心肌TLR4通路各分子靶点的激活.结果:TLR4-MyD88-IκBα通路5 min即被激活,2 h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P<0.05).MAPKs 5 min被激活,6 h达峰值,随后开始下降(P<0.05).Akt 10 min被激活,6 h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P<0.05).结论:LPS诱导心肌TLR4通路的激活与时间变化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rd和rds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病理变化探讨盐酸川芎嗪对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可能的治疗作用。方法rd和rds新生鼠各84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只小鼠。实验组小鼠从出生当天开始,ip盐酸川芎嗪80mg/kg,每日2次,至出生后35d;对照组ip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0d和注射后3、7、14、21、28、35d取眼球,立即经10%中性甲醛固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水平视网膜近赤道部位光感受器细胞的厚度。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经盐酸川芎嗪治疗后14、21、28、35d,与未用药的对照组相比较,rd和rds小鼠光感受器细胞层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川芎嗪可延缓rd和rds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手机辐射孕小鼠,观察胎鼠在孕期中的发育情况和子鼠在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方法将手机连续辐射孕鼠至子鼠出生,观察两组小鼠受孕成功率和胎鼠的发育情况。子鼠出生5周左右,两组随机挑选20只子鼠进行穿梭箱行为学实验,分析子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受孕率分别为80%和90%,剖宫产胎儿均未出现死胎和畸形胎,分别只有1只和2只吸收胎,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穿梭箱行为学试验,两组子鼠随着训练时间的推移,受电击次数逐渐减少,主动逃避时间逐渐增加,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小鼠在手机辐射下,胎鼠发育正常,对子鼠学习记忆能力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娟  傅颖媛  黎健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3):289-291,F0003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CagA+VacA+Hp1级杂系昆明小鼠感染模型,观察感染小鼠的胃粘膜病理改变.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n=6),经胃给40%乙醇0.2ml,禁食12h,模型一、二组经胃给菌液0.5ml/只(浓度为109CFU/ml),对照一、二组给生理盐水,每间隔12h重复一次,共三次.另设置1组作为对照三组(n=6),不作任何处理.距末次感染后的第4周和第8周分别处死小鼠,取胃粘膜组织标本进行涂片检查、尿素酶试验、常规病理学HE染色和WS染色.结果模型一、二组感染率为100%.所有感染动物胃粘膜细胞表面和胃小凹有Hp定植,固有层出现慢性炎症细胞的浸润,模型二组出现腺体萎缩.结论高浓度(1×109CFU)SS1多次经口感染1级昆明杂系小鼠可制备稳定、可靠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感染动物胃粘膜组织有SS1定植并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部分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豫医无毛小鼠的无毛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部分DNA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国外公布的小鼠、大鼠及人无毛基因的cDNA序列做同源性比较和分析,确定该鼠无毛基因的特异性.结果:克隆测序结果为一923 bp的片段,相当于Genbank上公布的小鼠无毛基因cDNA序列的3 150~3 565 bp位置,包含4个外显子(外显子13~16)及3个内含子(内含子13~15);与本室以前所测昆明小鼠无毛基因部分DNA序列100%同源,其外显子部分共416 bp,可编码138个氨基酸,与国外公布的小鼠、大鼠、人的无毛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100%、95%、84%,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97.8%、84%.结论:①克隆定序了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部分DNA序列;②排除了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突变发生于本段序列的可能;③无毛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同源性很高,应属保守基因,其蛋白质产物可能在一些基本的调节途径中起重要作用,推测豫医无毛小鼠的无毛基因可能也位于14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