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分析其与临床病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上皮膜抗原(EMA)单克隆抗本为探针,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中EMA表达阳性细胞。结果:58例乳腺癌患者有33例骨髓中找到EMA表达阳性细胞,阳性率为57%;晚期患者阳性细胞检出率显著增高;术后复发及有骨转移的患者较无复发及骨转移的患者阳性细胞检出率高;该方法与骨髓常规涂片检查比较,其阳性细胞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骨髓中EMA表达阳性细胞的检测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病情、了解有无复发及骨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患者骨髓上皮膜抗原(EMA)阳性表达细胞,分析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112例肺癌患者中36例骨髓检出EMA阳性细胞,阳性率为32.1%。EMA阳性细胞的检出率与病期及远处转移有关,晚期及已发生转移的病例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骨髓EMA表达阳性细胞的检测,可作为评价肺癌患者病期及转移倾向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ELISA、酶谱电泳等方法 ,对NSCLC肿瘤病理标本、血清、尿液和骨髓等进行检查 ,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概率模型。 结果 :免疫组化指标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 (I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白细胞分化抗原变异型 (CD4 4v6 )、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与NSCLC淋巴结转移危险有关 (P <0 .0 5 )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MP 2 )、上皮型钙粘素 (E cad)与NSCLC淋巴结转移危险下降有关 (P <0 .0 5 )。血清MMP 2、MMP 9,尿液MMP 2、MMP 9及骨髓上皮膜抗原 (EMA)阳性细胞与NSCLC远处转移危险有关 (P <0 .0 5 )。其中免疫组化指标CD4 4v6、IMVD、E cad及尿液MMP 2、骨髓EMA阳性细胞对NSCLC转移有显著回归效果而分别被选入概率模型 1和 2 ,其预测准确率分别为 81.1%和 72 .7%。 结论 :组织标本中CD4 4v6、IMVD、E cad以及尿液中MMP 2及骨髓EMA阳性细胞检查 ,可预测绝大多数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状况 ,为NSCLC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有助于NSCLC的个体化治疗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上皮膜抗原(EMA)、表皮糖蛋白基因(EGP-2)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探讨EMA、EGP-2和CK19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指标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乳腺癌患者和37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EMA 、EGP-2和 CK19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TNM分期、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ER和PR表达状态等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EMA、EGP-2和CK1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阳性细胞表达率与TNM分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明显相关(P<0.05)。3指标联合检测相对于2项或单项检测敏感度及准确性升高(P<0.05)。 结论联合检测EMA、EGP-2和CK19可提高诊断正确率,有可能在乳腺癌预后预测和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erane antigen,EMA)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与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5例食管鳞癌标本的EMA表达.结果:在所检测的135例食管癌标本中,EMA阳性者25例,阳性度18.52%. EMA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血型、肿瘤浸润的深度、肿瘤分化的程度等无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EMA表达与CK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EMA在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一定作用,EMA的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EMA和CK的表达有助于了解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评估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微转移及诊断体会.方法 对80例早期胃癌的手术标本进行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胃癌组织和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包括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和癌胚抗原(CEA).结果 80例早期胃癌中肠型有22例,弥漫型有35例,混合型有23例.位于粘膜内有62例,浸润至粘膜下层有18例.伴局部淋巴结转移有8例,均为弥漫型或混合型胃癌的微小转移.结论 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使弥漫型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提高,弥漫型早期胃癌更容易发生淋巴结的微小转移,免疫组化有助于淋巴结微小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体内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雌性C57BL/6J小鼠全身一次性接受10Gy 60Coγ射线照射后立即接受同品系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后1周、1、3个月取骨髓嵌合小鼠肝脏,石蜡切片行GFP抗体免疫组化,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阳性细胞在肝内分布.石蜡切片行GFP抗体和白蛋白(albumin,Alb)抗体以及GFP抗体和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抗体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以此检测GFP阳性细胞在受体小鼠肝内的分化情况.结果 移植后1周、1、3个月骨髓嵌合小鼠肝内皆可见GFP阳性细胞,且有随时间减少的趋势,并都可见GFP和Alb双阳性细胞.结论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骨髓嵌合小鼠体内分化为表达Alb和CK18的肝细胞,为肝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角蛋白阳性细胞检测在肿瘤转移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建立早期诊断肿瘤转移的方法。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症患者的骨髓涂片中的角蛋白阳性细胞。结果:21株人的癌细胞株中,凡上皮来源者均呈阳性反应,非上皮来源者均呈阴性反应。24例癌症患者中,18例骨髓中有角蛋白阳性细胞,其中1/3的患者淋巴结没有转移,另外冰冻检查发现,分化不明显的癌细胞角蛋白表达更多,染色更深,结论:骨髓中角蛋白阳性细胞检测技术,可用于某些癌症血行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形态分化不明确,病理难于确定的补充诊断。  相似文献   

9.
EMA和CK在上皮肿瘤微转移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皮膜抗原(EMA)和细胞角蛋白(CK)在上皮肿瘤微转移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EMA和CK在上皮肿瘤微转移的研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结论:EMA和CK是上皮肿瘤较好的标志物,应用于上皮肿瘤微转移的研究中,提高微转移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向上皮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和基本条件.方法:抽取成年健康杂种犬的骨髓,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BMSCs,培养扩增后,取第2代BMSCs在以下不同培养液中诱导培养:K-SFM EGF BPE、DMEM EGF、K-SFM BPE、DMEM FBS,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诱导培养后第7、14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鉴定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CK)和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EMA)的表达.结果:K-SFM EGF BPE组诱导培养第7天,少量细胞形态变为圆形或椭圆形,有突起,第14天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明显增多;诱导培养过程中DMEM EGF、K-SFM BPE、DMEM FBS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CK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提示:K-SFM EGF BPE组诱导培养第7天,少量细胞呈阳性表达,第14天,阳性细胞明显增多;DMEM EGF、K-SFM BPE、DMEM FBS组细胞均呈阴性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K-SFM EGF BPE组诱导培养第14天,部分细胞CK和EMA呈阳性表达(>7%),DMEM EGF、K-SFM BPE、DMEM FBS组细胞均为阴性.结论:本实验提示K-SFM EGF BPE联合培养液能够在体外诱导犬BMSCs向上皮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乳头状癌3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点。②方法对534例经我院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病变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Tg),高分子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等的表达特点。③结果534例中共检出乳头状癌38例,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的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毛玻璃样核、核沟、核内包涵体、砂砾体。免疫组化标记38例Tg( ),28例高分子CK( ),25例EMA( )。④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上皮主要以乳头状结构异常增生并伴有毛玻璃样核为形态结构特点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肉瘤样癌(PS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17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PSC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SC发病部位以右肺上叶多见,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改变与其他类型肺癌相似。病理类型:10例为肉瘤样癌伴上皮癌成分混合组成,其中上皮癌成分包括腺癌、大细胞癌、鳞癌及细支气管肺泡癌;其余7例为单一肉瘤样癌。免疫组化示:波纹蛋白(Vimentin)阳性11例,细胞角质蛋白(CK)阳性8例,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3(AE3)阳性4例,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1(AE1)阳性3例,上皮细胞膜抗原(EMA)阳性2例。结论PSC确诊需要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CK、AE1/AE3及EMA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儿童期特发性男性乳腺发育(CIG)的性质。方法对37例儿童特发性乳腺进行临床病理学形态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妊娠中特异β-1-糖蛋白(SP1)、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和角蛋白(KT)的表达。结果 SP1、CEA、EMA、KT在CIG与正常乳腺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乳腺癌比较,上述指标SP1、CEA、KT在二者中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EMA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述结果提示CIG是一种近似正常的良性增生。  相似文献   

14.
工具避孕     
%肠51长期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子宫内膜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于红丽…才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一1卯5,29(6)一474一476 本研究以放置6一11年TCu220C子宫内膜及放置6一11年YCu22OC子宫内膜各10例为实验组,以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腺癌各10例为对照组。选用瘤胚抗原(C EA),上皮膜抗原(EMA),角蛋白(Keratin)3种上皮性肿瘤标记物作为研究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定位分布,以细胞内出现粽色或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带铜宫内节育器子宫内膜Cn、EMA、Ket’atin的分布状态一与正常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围手术期检测CMV-PP65抗原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围手术期检测CMV-PP65抗原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法对94例肾移植受体(recipient,R)术前、术后1个月和供体(donor,D)CMV-PP65抗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 R-组26例,发生CMV感染20例(76.9%),CMV病6例(23.1%);D R /D-R 组50例,发生CMV感染37例(74%),无CMV病发生;D-R-组18例,无1例发生CMV感染或CMV病.D R-和D R 组供体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术后D R-组患者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D R 组.D R-组中发生CMV病与CMV感染者之间供体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但CMV病患者的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CMV感染患者.结论CMV-PP65抗原阴性受体接受CMV-PP65抗原阳性供体后发生CMV感染和CMV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术前检测CMV-PP65抗原对减少患者术后发生CMV感染或CMV病有指导意义.术前受体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可能是影响术后患者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的一个因素,术后患者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MV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固定液及抗原修复液pH值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固定液pH值和抗原修复液pH值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皮肤、胃粘膜、子宫肌瘤、乳腺癌组织 ,分别用 pH值 3.0 ,5 .0 ,7.0 ,8.0 ,10 .0的缓冲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选用EMA、SMA、ER、CK(AE1/AE3 )为一抗 ,Evin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染色时分别用 pH值 6 .0 ,7.0 ,8.0的抗原修复液或用市售pH值 8.0的EDTA作微波抗原修复。结果 :不同条件可造成阳性细胞数量及染色强度变化 ,本实验得知CK (AE1/AE3 )、ER是以阳性细胞数目改变为主 ,SMA、EMA是以染色强度改变为主。结论 :(1)使用 10 %中性或微碱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液 ,固定效果最佳。 (2 )本实验所用的 4种组织 ,抗原修复液选择pH值 7.0、8.0均优于 pH值6 .0 ,皮肤组织选择EDTA(pH值 8.0 ) ,雌激素受体选择 pH值 8.0时染色效果最佳。 (3)固定液pH值 >8.0容易造成背景染色 ,修复液 >8.0影响切片附着 ,造成脱片  相似文献   

17.
对子宫内膜腺癌中几种细胞膜抗原表达的研究、探讨在诊断子宫内膜腺癌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表明: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角蛋白(KT)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染色分布特点是诊断子宫内膜癌、判定组织分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应用一组抗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和不同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抗体,对123例不同组织学类型鼻咽癌上皮性标志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鼻咽癌上皮性标志的表达既存在明显异质性,也存在一定规律性。鼻咽癌上皮性标志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均可分别归纳为4种表达组型。这些表达组型与鼻咽癌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一定的组织学类型总是显示一定相应的上皮性标志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组型。在鼻咽癌的角化性鳞癌与腺癌、角化性鳞癌与非角化性癌、非角化性癌与鼻咽型未分化癌的鉴别中,抗细胞角蛋白单抗的应用是有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上皮膜抗原(EMA)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53例初发GBM患者,用免疫组化法分析EMA在GBM中的表达,用生存分析探讨EMA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EMA表达阴性共有30例(54.5%),弱阳性7例(12.7%),强阳性18例(32.7%).EMA阴性、EMA阳性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4和11个月,EMA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EMA阳性患者(P=0.022).结论 EMA在GBM中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具有相关性,EMA阴性患者的预后优于EMA阳性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体外培养不同代数流产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和HLA-Ⅱ类抗原表达情况以及经过不同浓度干扰素γ(IFN-γ)作用后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为建立干细胞库进行细胞移植提供体外实验证据.本研究经北京大学医学部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胎儿MSCs取自23~24周流产胎儿,体外培养后取第5和第12代的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的表达水平.经过终质量浓度为5 μg/L或50 μg/L的IFN-γ处理后,于24,48,72,96,120 h 检测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的表达;并用RT-PCR方法定性分析第13代细胞HLA-E和HLA-G的mRNA表达.结果:胎儿骨髓MSC表达HLA-Ⅰ类抗原,几乎不表达HLA-Ⅱ类抗原.IFN-γ可以上调MSCs的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流式细胞分析显示HLA-Ⅰ类抗原阳性细胞占总细胞的比例超过50%,但HLA-Ⅱ类抗原阳性细胞不到10%.经过50 μg/L的IFN-γ处理后,第5代细胞HLA-Ⅰ类抗原阳性细胞百分率及荧光强度与未经处理的细胞相比明显增加,且荧光强度随时间延长呈现递增趋势.第12代细胞HLA-Ⅰ类抗原阳性细胞百分率及荧光强度的上调幅度明显低于第5代细胞.相同浓度IFN-γ(50 μg/L)作用于第5代和第12代细胞均可上调HLA-Ⅱ类抗原,第5代细胞于48 h开始上调(59.9%),第12代细胞于72 h开始上调(48.1%).第12代细胞HLA-Ⅱ类抗原上调幅度低于第5代细胞.不同浓度IFN-γ(5 μg/L和50 μg/L)处理后,HLA-Ⅰ类抗原和HLA-Ⅱ类抗原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加.RT-PCR结果显示,胎儿骨髓MSCs有HLA-E和HLA-G抗原的mRNA水平表达.结论:胎儿骨髓MSCs可以被IFN-γ诱导上调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表达.体外培养传代能减低IFN-γ作用后的抗原上调幅度.胎儿骨髓MSCs具有HLA-E和HLA-G抗原的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