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在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将4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和5-羟基癸酸+缺血预处理组(5-HD+IP组),测定各组的心律失常评分和心肌梗死面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各组心肌Cx43的表达水平.结果 IR组和5-HD+IP组的心律失常发生多于IP组,评分明显高于IP组(P<0.01);IR组和5-HD+IP组的IS/AAR比值明显大于IP组(P<0.01);与IR组和5-HD+IP组比较,IP组Cx43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IP可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增强Cx43的表达,5-羟基癸酸可以阻断IP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 IP通过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保持Cx43磷酸化,进而实现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2.
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时刺激迷走神经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作为心肌缺血组(MI,n=25)、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MI-VS,n=25)、缺血+迷走神经刺激+阿托品组(MI-VS-Atr,n=25)和假手术组(SO,n=20)。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Western blot分析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磷酸化蛋白及总量表达变化。RT-PCR分析Cx43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Cx43表达分布情况。结果:MI-VS组室速/室颤发生率(16.0%,4/25)较MI组(52.0%,13/25)显著降低(P<0.05)。冠脉结扎30 min后,与SO组相比,MI组磷酸化Cx43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迷走神经刺激明显抑制了缺血所致的Cx43脱磷酸化(P<0.05);而阿托品明显阻断了迷走神经刺激对磷酸化Cx43的保护作用。MI组Cx43 mRNA表达均较SO组显著减少(P<0.05);而MI-VS组Cx43 mRNA表达较MI组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发现缺血能够诱导Cx43的分布发生改变,而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缺血引起的Cx43的分布改变。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时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主要与迷走神经刺激抑制了Cx43的脱磷酸化及其分布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对大鼠肝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thase,NOS)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建立70%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12),IPO组于再灌注恢复血流前,给予多次短暂复灌复停处理。再灌注3h后,比较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肝脏组织内皮型NOS(eNOS)mRNA、诱导型NOS(iNOS)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eNOS、iNOS蛋白表达,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O组相比,其余两组血清ALT、AST、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组织eNOS、iNOS表达均明显增强。与IR组相比,IPO组ALT、AST明显降低(P<0.01),NO明显升高(P<0.01),eNOS、iNOS表达增强。光镜下,IR组、IPO组呈现典型缺血再灌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水提物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和丹参水提物组(1/R+DS)。I/R+DS组给予丹参水提物(1g/kg)腹腔注射预处理7 d,Sham组和I/R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复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模型,动态II导联心电图监测缺血15 min和再灌注5 min内室性早搏(PVBs)次数,室性心动过速(VT)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心室颤动(VF)的发生率和大鼠病死率。伊文思蓝与红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左心室梗死面积,蛋白免疫印迹(Weslern b1ot)法检测心室缺血区缝隙链接蛋白43(Cx43)含量的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I/R+DS缺血期和再灌期的PVBs次数减少(P<0.01),缺血期VT持续时间缩短(P<0.01),但VT首次出现的时间无明显差异,VF的发生率和大鼠病死率降低,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梗死面积缩小(P<0.01);心室缺血区磷酸化Cx43(P-Cx43)升高(P<0.05)结论丹参水提物能明显改善大鼠心肌缺血,降低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室缺血区P-Cx43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I/R)后肺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阻断肾下腹主动脉建立大鼠双侧后肢I/R损伤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及I-postC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n=8),并分别于再灌注后12 h,24 h取标本.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湿/干重比、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原位杂交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CAM-1蛋白表达.结果 IPC组和I-postC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减少,与I/R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I-postC能减轻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与IPC可能存在共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6)、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16)和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锌原卟啉组(ZnPP组)(n=16)。采用结扎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o组在结扎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0 s,缺血10 s,重复3次后,完全恢复心肌血流。再灌注2 h后开胸,每组8只取心尖部缺血心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心肌中HO-1蛋白表达。I/R组I、Po组和ZnPP组另取8只大鼠测定心梗面积。结果:与S组比较,I/R组缺血心肌中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1),I/R组HO-1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I/R组比较,IPo组缺血心肌中MDA降低,SOD活性升高且心梗面积明显减小(P<0.01),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IPo组比较,ZnPP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1),HO-1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和增加血红素加氧酶(HO-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磊  刘修恒  陈晖  陈志远  翁小东  邱涛  刘林 《医学综述》2014,(15):2805-2806
目的探讨臭氧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n=8)、缺血/再灌注组(n=8)和臭氧后处理组(n=8)。假手术组的大鼠在切除右肾后即缝合腹壁;缺血/再灌注组的大鼠用无创伤血管夹夹闭左肾动、静脉45 min后开放血管夹进行再灌注;臭氧后处理组:再灌注后10 d内,每日对大鼠经直肠吹入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2.53.0 mL[臭氧浓度为50 mg/L,0.5 mg/(kg·d)],余同缺血/再灌注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情况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Smad-7的表达变化。结果臭氧后处理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值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19.36±7.24)mmol/L vs(31.63±13.14)mmol/L、(79.27±19.93)μmol/L vs(151.36±27.26)μmol/L,P<0.05]且臭氧后处理组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较缺血/再灌注组轻,仅部分刷状缘消失、部分管腔明显扩张、偶见管型。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IRI组Smad-7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而臭氧后处理可以明显上调Smad-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后处理可能通过上调Smad-7的表达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是否通过增加再灌注期间内源性抗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7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8):操作同I/R组,但不阻闭腹主动脉;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0):阻闭腹主动脉20 min后再灌注;缺血后处理组(PostC组,n=30):阻闭腹主动脉20 min,再灌注即刻行30 s再灌注/30 s缺血,3个循环,其他同I/R组.在再灌注的30 min、1、3、6、24和48 h分别取材,采用分光光度法行脊髓抗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虽测定(各时间点n=5,Sham组n=3).再灌注6、24和48 h在取材前分别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①再灌注6、24和48 h时PostC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I/R组(均P<0.05).②PostC组脊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再灌注早期(30 min~6 h)显著高于I/R组(均P<0.05).PostC组各时间点脊髓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ostC组脊髓组织MDA含量在再灌注24 h和48 h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通过上调脊髓SOD及CAT活性,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
程明锦  刘志勇 《现代医学》2009,37(3):196-199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及腺苷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通过阻断右肺门建立大鼠在体右肺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假手术组:持续灌注165min;(2)缺血再灌注组:缺血45min,再灌注120min;(3)腺苷后处理组:缺血45min后,予腺苷1.5mg·kg-1右心室弹丸注射,然后再灌注120min;(4)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5min后,短暂再灌注10s,缺血10s,反复5次,然后再全面恢复灌注120min.实验结束时取各组肺组织测湿/干重(W/D)值,HE染色行组织学检查,ELISA测定IL-6、IL-10含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与腺苷后处理组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类似.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缺血后处理组与腺苷后处理组W/D显著降低(均P<0.05),SOD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MDA显著降低(P<0.05),IL-6含量有所降低而IL-10含量有所升高(均P<0.01),光镜下肺损伤亦有所减轻.结论 缺血后处理和腺苷后处理可能通过脂质抗氧化作用,灭活氧自由基,抑制致炎细胞因子IL-6,上调保护性细胞因子IL-10,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猪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滇南小耳猪15只,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组(S组,n=5),未行冠脉封堵及心肌缺血; (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5),心肌缺血60 min后,不行缺血后处理,直接撤除球囊; (3)缺血后处理组(Postcond组,n=5),心肌缺血60 min后,通过球囊充气和放气造成8次30 s/30 s短暂缺血再灌注.再灌注72 h采用2,3,5氯化三苯基氯四氮唑(TTC)染色确定心肌梗死面积;在猪非心肌梗死区,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及免疫组化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再灌注72 h,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塞面积、非心肌梗死区细胞凋亡指数及Bax的蛋白表达和Bax/Bcl-2的比值明显低于再灌注组(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减轻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n=36),丙泊酚后处理分为三个亚组(P1,P2,P4组)。制作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与Bax,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各组Bcl-2、Bax蛋白含量、AI均增加(P〈0.01);与IR组比较,P1、P2、P4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1);与P4组比较,P1、P2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1)。病理检查显示P1、P2、P4组肝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小于IR组。结论丙泊酚后处理可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肝细胞凋亡,临床剂量丙泊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voflurane preconditioning and postconditioning on 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and apoptosis in rat.Methods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four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组(8只)和尼可地尔后处理组(10只)。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ISO组大鼠腹腔注射ISO 5 mg/kg,每隔24 h重复注射1次,连续注射3 d;尼可地尔后处理组于注射ISO 1 h后尾静脉注射尼可地尔(1 mg/kg),每日1次,连续3 d。于第3次注射ISO后24h断尾取血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磷酸激酸(CK)活性;常规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肌组织形态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尼可地尔后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LDH和CK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均低于ISO组(P<0.05)。HE染色,ISO组大鼠局部心肌组织变性坏死,伴有炎细胞浸润;尼可地尔后处理组大鼠坏死心肌细胞明显减少,炎症反应轻微;对照组大鼠心肌无异常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SO组大鼠大量心肌细胞胞浆表达Caspase-3,对照组和尼可地尔后处理组大鼠Caspase-3无表达。尼可地尔后处理组细胞凋亡指数(AI)较ISO 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尼可地尔可减轻大鼠M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激活、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肌钙蛋白Ⅰ的影响,从而探讨其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Post组),舒芬太尼后处理组(LS组,MS组,HS组).于缺血前即刻(T0,基础值)、缺血30 min(T1)、再灌注30 min(T2)、60 min(T3)、90 min(T4)和120 min(T5)时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再灌注120 min末,随机取6只按照ELISA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IS/AAR),另外6只进行光镜及电镜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HR在各组各个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在T3、T4和T5时MAP均降低(P<0.05),而LS组在T3和T4时均降低(P<0.05);与I/R组相比,Post组、MS组和HS组血清中的cTnI、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舒芬太尼后处理能够减轻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中cTnI,从而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依托咪酯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探讨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机制及依托咪酯脑保护的适宜剂量。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依托咪酯后处理1,2,3组(Eto1,2,3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依托咪酯)。除Sham组外,其他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脑缺血造型,缺血20min后给予相应处理并恢复血流,24h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测定其MDA含量以及SOD活性,并取脑组织视交叉平面在HE染色下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MDA含量显著增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与I/R组比较,Eto1,2,3组可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P均〈0.05);Eto3组与Eto1、2组比较,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P均〈0.05)。结论依托咪酯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自由基有关,Eto1、2组的脑保护作用强于Eto3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方法]夹闭左侧肾动脉60 min后再灌注6 h法制备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6),假手术组(Sham组,n=6)。测定血肌酐(Cr)浓度、尿素氮(Bun),检测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取左肾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血Cr浓度和血Bun浓度上升,达到(93.02±13.44)μmol/L和(15.58±0.56)mmol/L(P〈0.01),SOD活性下降为(185.87±17.68)U/mgprot(P〈0.01),MDA含量和MPO活性增加分别达到(4.09±0.34)nmol/mgprot、(0.90±0.07)U/g(P〈0.01)。与Sham组比较IPO组血Cr、Bun浓度、MPO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损伤明显,肾脏组织中NF-κB表达增强。与IR组比较,IPO组血Cr和血Bun浓度降低分别为(58.98±8.02)μmol/L(P〈0.01)、(9.45±1.03)mmol/L(P〈0.01),SOD活性升高为(230.90±9.19)U/mgprot(P〈0.01),MDA含量降低为(3.67±0.20)nmol/mgprot(P〈0.01),MPO活力降低为(0.78±0.06)U/g(P〈0.01),病理损伤减轻,肾脏组织NF-κB表达减弱。[结论]缺血后处理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肾脏抗氧化能力,减轻肾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抑制肾组织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中大鼠心肌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A组,n=10),缺血再灌注组(B组,n=10),缺血后处理组(C组,n=10),结扎左冠状动脉制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监测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收集手术后心肌组织,计算其心肌梗死面积,采集开胸前(T0),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1),手术结束时(T2)的新鲜血,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B组相比,C组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C组中的TNF-α,IL-1,IL-6在相同时点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对I/R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与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尾静脉注射2%链脲佐菌素溶液(45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正常组:正常大鼠自由饲食水,不做任何手术处理;假手术组:糖尿病大鼠开胸后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下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IR)组:结扎糖尿病大鼠LAD造成缺血30min,再灌注2h;缺血后处理(IPostC)组:结扎糖尿病大鼠LAD 30 min,再灌注30 s,阻断30 s,重复3次,再灌注2h.采用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与IR组比较,IPostC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凋亡指数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够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后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和2型糖尿病SD大鼠各选30只,随机分为6组(n=10),正常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定后处理组(DP组);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假手术组(DM-S)、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M-IR组)和糖尿病右美托咪定后处理组(DM-DP组).监测各组大鼠基础状态、缺血30 min、再灌注30 min及120 min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心率-血压乘积.TTC双染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再灌注120 min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浆,检测血浆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10及白介素-1β浓度.结果 与S组相比,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IR组和DP组缺血30 min、再灌注30 min及120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心率-血压乘积降低(P<0.05),血浆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10及白介素-1β浓度升高(P<0.05).与IR组相比,DP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心率-血压乘积缺血30 min,再灌注30 min降低,再灌注120 min回升,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血浆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及白介素-1β浓度降低(P<0.05),IL-10浓度升高(P<0.05);与DP组相比,DM-DP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心率-血压乘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梗死面积、血浆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及白介素-1β浓度增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对正常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对抗炎症的发生,糖尿病状态下右美托咪定不能改善炎症介质的释放,心肌梗死面积无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细胞凋亡及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依托咪酯后处理组(E1、E2、E3组)五组。I/R组和E1、E2、E3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SH组只暴露双侧颈总动脉。E1、E2、E3组分别于缺血20min、再灌注前3min经股静脉给予依托咪酯0.3mg、0.9mg、2.7mg/kg,I/R组和SH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五组均于再灌注24h处死,断头取脑组织切片,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SH组比较I/R组和E1、E2、E3组脑细胞凋亡指数(AI)升高,Fas/Fasl蛋白表达上调(P均〈0.01)。与I/R组比较E1、E2、E3组AI降低,Fas/Fasl蛋白表达下调(P均〈0.01)。E1、E2与E3组比较,AI降低,Fas/Fasl蛋白表达下调(P均〈0.01)结论依托咪酯后处理可以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细胞凋亡以及fas/fasl蛋白表达,其作用以中、小剂量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