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亚低温(维持沙土鼠鼓膜温度在33℃,持续4h)对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沙土鼠海马CA1区细胞损伤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研究亚低温减轻脑损伤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双侧颈总动脉阻断5min。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假手术低温组(HSH组),再灌注常温组(IR组),再灌注低温组(HIR组),根据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2h、4h、1d、3d、5d)每组又分为5个对应的亚组(每亚组n=6)。在预定时间点行行为学检查,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检测Hsp70在海马CA1区的动态变化。结果亚低温处理4h可减轻缺血沙土鼠的行为学异常,减少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促进Hsp70蛋白1d后的表达。结论 4h亚低温增加沙土鼠5min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Hsp70的表达,可能是其减少凋亡细胞产生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p38MAPK在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38MAPK在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神经元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动脉阻断前脑缺血模型 ,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sham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对照组 (control组 )、SB2 0 2 190组及P7935 0组 ,后 3组分别侧脑室注射 1%DMSO、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 0 2 190和激动剂P7935 0。每组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再分为 1天、3天和 5天 3个亚组 ,每亚组 6只动物。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行为学检查 ,显微镜下计数海马CA1、CA3区存活神经元数目 ,TUNEL法检测CA1区凋亡细胞。结果 SB2 0 2 190可以显著减少沙土鼠再灌注 3天、5天的探索活动 ,增加存活海马神经元数目 ,减少CA1区神经元的凋亡 (P <0 .0 5 ,vsIR组 ) ;而P7935 0可以显著增加沙土鼠再灌注 1天、3天、5天的探索活动 ,减少海马CA1、CA3区存活神经元数量 ,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 (P <0 .0 5 ,vsIR组 )。结论 抑制p38MAPK的激活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托吡酯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沙土鼠 30只 ,随机分为⑴假手术组 ,⑵缺血再灌注组 ,⑶预防性托吡酯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复制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术后 3d处死动物取材 ,石蜡切片 ,光、电镜观察海马CA1 区神经细胞形态的改变 ;TUNEL法显示凋亡细胞。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CA1 区神经细胞呈缺血性改变 ,预防性应用托吡酯能明显减轻海马CA1 区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 ,细胞凋亡的表达明显减少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托吡酯能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及凋亡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全脑缺血后海马 CA1区神经元凋亡及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胰岛素对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产生中枢直接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利用 4-VO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造成脑缺血 15 min后行再灌注 ,于再灌注后即刻经脑室注入 1U胰岛素 ,利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标记法分别于全脑缺血后 1和 3d观察海马 CA1区Bcl- 2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情况 .结果 全脑缺血后 1d,缺血组及胰岛素治疗组鼠海马 CA1区未见原位标记阳性细胞 .治疗组鼠海马 CA1区可见呈阳性表达的 Bcl- 2蛋白 ,而缺血组鼠海马 CA1区 Bcl- 2蛋白的表达则呈阴性 .全脑缺血后 3d,缺血组鼠海马 CA1区 Bcl- 2蛋白的表达仍呈阴性 ,海马 CA1区原位标记阳性细胞计数为 143.5± 11.6 .治疗组鼠海马 CA1区 Bcl- 2蛋白呈阳性表达 ,海马 CA1区原位标记阳性细胞计数为 75 .6± 6 .7.结论 全脑缺血后脑室内注入胰岛素可促进海马 CA1区 Bcl- 2蛋白表达 ,减少神经元的凋亡 ,这可能是其对全脑缺血后海马 CA1区神经元产生中枢直接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  相似文献   

5.
赵丽薇  聂莹雪 《重庆医学》2013,42(12):1377-1379
目的采用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观察丁基苯酞(NB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沙土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再灌注组、NBP治疗组,采用Nissl染色和Western blot法分别于1、3、7d测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锥体细胞的变化和p-ERK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再灌注组神经元数量大量减少,NBP治疗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NBP治疗组较再灌注组p-ERK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BP能通过调节p-ERK的表达起到改善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培高利特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即早基因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HE染色法、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沙土鼠前脑缺血5min再灌注1、3及7天,不同时间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c-jun的表达。结果 沙土鼠短暂脑缺血再灌注3天,海马CA1区约95%的锥体细胞凋亡;再灌注7天,海马CA1区仅残存约5%的存活锥体细胞;再灌注1天,海马CA1区c-jun表达增高,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弱。预先应用培高利特可抑制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提高存活锥体细胞数、显著抑制c-jun的表达。结论 培高利特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抑制c-jun的表达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亚低温(33℃,4h)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海马CA1区Bax表达变化的关系,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5min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常温再灌注组(IR)、低温假手术组(HSH)、低温再灌注组(HIR),每组根据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2h、4h、1d、3d、5d)又分为5个对应的亚组(/Z=6)。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迷宫检查,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海马存活细胞,免疫组化检测Bax在海马CA1区的动态变化。结果4h亚低温可显著减少缺血沙土鼠1d、3d、5d的探索活动及CA1区的凋亡细胞,增加存活细胞,抑制脑缺血后海马CA1区Bax的早期表达(2h、4h、1d)。结论4h亚低温对沙土鼠5min前脑缺血有确切的保护作用,抑制海马CA1区缺血/再灌注早期Bax的表达可能是其减少海马细胞凋亡、产生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孕酮对沙土鼠前脑缺血海马受损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同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制成沙土鼠前脑缺血动物模型,测定腹腔注射孕酮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 前脑缺血组沙土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数目明显丢失,CA3区和齿状回相应层次的神经元数无明显变化。前脑缺血再灌注后腹腔注射孕酮可使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丢失明显减少。结论 孕酮对脑缺血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GF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最佳给药时间窗。方法采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NGF侧脑室注射法。蒙古种沙土鼠3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A)、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NGF预处理48h、24h、12h组(C、D、E),B、C、D、E各组分别行脑缺血20min再灌注72h后处死取标本。TUNEL法观察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I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NGF预处理各组可显著减少沙土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数目(P〈0.05);其中以NGF预处理48h组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最低。结论NGF预处理能明显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明显脑保护作用;而以NGF预处理48h脑保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海马CA1区热休克蛋白(Hsp)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脑缺血再灌注组(IR)、姜黄素组(CU)、溶剂对照组(SC);每组据再灌注时间点不同又分6 h、1 d、3 d、5 d及7 d 5个亚组,每组6只动物.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行为学检查,以TUNEL法行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检测,免疫组化ABC法测定Hsp70、Hsp27基因表达产物Hsp70及Hsp27蛋白在海马CA1区的动态变化.结果:姜黄素可显著减少沙土鼠探索活动及海马CA1区凋亡锥体细胞数量(与IR组相比,P<0.01),进一步诱导Hsp70蛋白表达并抑制Hsp27蛋白的表达(与IR组相比,P<0.01).结论: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调控热休克基因hsp70和hsp27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缺血再灌注兔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15只兔随机均分至 :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硫酸镁处理组。阻断兔脑血管 6分钟 ,诱导全脑缺血。缺血再灌注 3天后 ,分别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 ,检测海马CA1 区神经元密度和凋亡神经元密度。结果 :缺血 +硫酸镁处理组海马CA1 区正常神经元密度为 140 .5 2±16 .2 3个 mm ,显著高于缺血组 (P <0 .0 1) ;缺血神经元密度为 2 4.18± 3 .16个 mm ,显著低于缺血组 (P <0 .0 1) ;凋亡神经元密度为 18.40± 8.0 8个 mm ,显著低于缺血组 (P <0 .0 1)。结论 :硫酸镁具有减轻兔缺血再灌注性全脑损伤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同抑制缺血后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注后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80~300g,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组(IHHP);缺血/再灌注组(I/R);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2次+全脑缺.血/再灌注组( IHHP2+ I/R);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4次+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HHP4+I/R);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6次+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HHP6+ I/R).采用四血管闭塞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全脑缺血后8 min行再灌注.硫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组织学分级及锥体神经元密度;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 与Sham组相比,单纯性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对海马组织形态和神经元凋亡率均无明显影响;I/R组大鼠海马CA1区组织损伤明显,存活的锥体细胞稀疏,排列紊乱,细胞明显缺失.I/R组与Sham组相比,组织学分级明显升高,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加;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2次、4次和6次+ I/R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损伤均明显改善,组织学分级明显降低,存活神经元密度值均明显增加,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降低,其中IHHP4+ I/R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间歇性低压缺氧本身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无明显损伤作用,但可对其后短期内发生的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适当的预处理是诱导有效脑保护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缺血性脑损伤引起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影响。方法 采用Pulsinelli闭塞大鼠四动脉全脑缺血模型 ,应用光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染色法 )观察模型组和NGF治疗组动物脑缺血 30min再灌注 7d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所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UNEL染色法显示模型组有大量凋亡细胞 ;给药B、C组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接近正常组 ,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 <0 0 1。结论 给予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能明显抑制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 ,减少缺血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信号转导及细胞凋亡角度,研究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72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亚低温组(M组),每组24只;三组缺血10min后分别按再灌注12h、24h、48h,再分为3个亚组,各亚组动物均为8只。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采用改良四血管阻滞法,免疫组化SP法动态观察各个时间点海马CA1区caspase-3蛋白的变化;光镜和电镜分别观察再灌注48h亚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1)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2h海马CA1区caspase-3即有明显表达,24h达高峰,48h后仍有较高表达;(2) IR组和M组各时间点caspase-3表达水平比S组明显升高(P<0.05);24h亚组线粒体超微结构和神经细胞形态受损严重;(3) M组各个时间点caspase-3表达水平较IR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24h亚组线粒体超微结构和神经元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亚低温对caspase-3依赖的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干预作用,通过维持线粒体膜稳定,抑制释放和激活caspase-3蛋白,保护线粒体的形态功能,从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脑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生成量及质子转移性三磷酸腺苷合成酶(F0F1-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CA)的大鼠局灶性IR模型.用Clark的Fi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纯化的线粒体,用生化方法测定线粒体F0F1-ATPase活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测定脑线粒体腺苷酸含量.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ormal)6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12只,高压氧治疗组12只.IR组、HBO组缺血时间均为2h,两组均等分为再灌注2h、24h(I2hR2h、I2hR24h、HBO-I2hR2h、HBO-I2hR24h2组;IR组用1个大气压(ATA)O2治疗;HBO组用2.5ATAO2治疗.结果:HBO治疗后ATP生成量及F0F1-ATPase活性增加;IR组ATP生成量、F0F1-ATPase活性明显低于HBO组.结论:HBO可能是通过恢复F0F1-ATPase的活性,增加ATP合成而改善脑线粒体有氧代谢,减轻缺血性脑损害,保护脑组织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转导通路角度,探讨长托宁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n=3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2)、长托宁干预组(P组,n=32),3组按再灌注时间再分为4个亚组,即缺血10 min后分别再灌注3,12,24,48 h,每个亚组动物均为8只。采用四血管闭塞法制造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动态观察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细胞色素C(CytC)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电镜和光镜观察再灌注24 h亚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CytC在再灌注3 h即有明显表达,于再灌注12h达高峰,以后表达逐渐降低;Caspase-3在再灌注3 h开始表达,12 h明显升高,24 h达高峰,48 h仍有较高表达。②与S组比较,IR组和P组各时间点海马CA1区的CytC、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再灌注24 h亚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和线粒体形态结构受损明显;③与IR组比较,P组各时间点海马CA1区的CytC、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再灌注24 h亚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和线粒体形态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长托宁对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干预作用,通过保护线粒体的形态功能、稳定线粒体膜、抑制CytC和Caspase-3的释放和激活,从而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发挥脑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铜对沙土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min或20min后再灌7d或1d,造成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观察阿司匹林铜对沙土鼠脑组织钙、水含量的影响,及对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阿司匹林铜(7.5mg/kg)即能减轻脑组织钙累积,剂量15mg/kg能增加脑缺血后海马CAI区的神经元密度.提示阿司匹林铜对缺血再灌脑组织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CA1区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酶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脑缺血再灌注6h、2d、4d海马CA1区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应用高效液相紫外监测器测定海马ATP、ADP、AMP含量.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海马CA1区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再灌注4d时降至假手术组的51%(P<0.01).海马ATP含量的变化与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一致.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下降导致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及海马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用线栓塞SD大鼠右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HBO和高压空气(HBA)治疗下,观察不同时间点脑梗死体积和海马中NO含量的改变。结果:脑缺血1h后出现明显梗死灶,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扩大,海马中NO含量明显增高(P<0.01);经HBO治疗后,明显地抑制梗死灶的扩大(P<0.05),NO含量明显降低(P<0.05);HBA对脑梗死灶扩大和NO含量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HBO可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梗死灶的扩大和降低NO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在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梗死侧大脑半球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方法:运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采用液体闪烁法检测NOS活性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海马CAI区梗死灶体积,并运用t检验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缺血2h后,NOS活性较正常大鼠明显增高(P<0.01),腹腔注射L-硝酸精氨酸(L-NA,60mg/kg)后,NOS活性显著降低,海马CA1区梗死灶体积缩小(P<0.01)。缺血再灌注2h后,NOS活性和缺血2h时相比再次增高(P<0.01),注射L-NA后,NOS活性明显受到抑制,海马CA1区梗死灶体积扩大(P<0.01)。结论:NO可能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又对缺血后的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