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亚低温(维持沙土鼠鼓膜温度在33℃,持续4h)对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沙土鼠海马CA1区细胞损伤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研究亚低温减轻脑损伤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双侧颈总动脉阻断5min。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假手术低温组(HSH组),再灌注常温组(IR组),再灌注低温组(HIR组),根据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2h、4h、1d、3d、5d)每组又分为5个对应的亚组(每亚组n=6)。在预定时间点行行为学检查,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检测Hsp70在海马CA1区的动态变化。结果亚低温处理4h可减轻缺血沙土鼠的行为学异常,减少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促进Hsp70蛋白1d后的表达。结论 4h亚低温增加沙土鼠5min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Hsp70的表达,可能是其减少凋亡细胞产生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缺血预处理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海马CA1区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预处理对照组 (IC)、预处理缺血组 (IP)及脑缺血再灌注组 (IR) ;每组据再灌注时间点不同又分 1、3、5及 7d 4个亚组 ,每组 6只动物。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行为学检查、TUNEL法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测定Bcl -2、Bax蛋白在海马CA1区的动态变化。结果 IP可显著减少沙土鼠探索活动及海马CA1区凋亡锥体细胞数量 (与IR组相比 ,P <0 .0 1) ,诱导Bcl-2蛋白及抑制Bax蛋白表达 (与IR组相比 ,P <0 .0 1)。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 ,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亚低温(32℃,3h)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5天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保护作用及P13K抑制剂LY294002的作用,探讨亚低温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15min全脑缺血后再灌注5天。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再灌注组、低温缺血/再灌注组、低温缺血/再灌注给药组和低温缺血/再灌注溶剂对照组。给药方法为缺血前20min脑室注射。复灌5天后用焦油紫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的细胞。结果3h亚低温可有效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5天后海马CA1区细胞的死亡;缺血前20min脑室注射P13K抑制剂LY294002显著抑制了3h亚低温对海马CA1区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3h亚低温对大鼠15min全脑缺血有确切的保护作用。P13K/Akt信号通路介导了亚低温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GF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最佳给药时间窗。方法采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NGF侧脑室注射法。蒙古种沙土鼠3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A)、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NGF预处理48h、24h、12h组(C、D、E),B、C、D、E各组分别行脑缺血20min再灌注72h后处死取标本。TUNEL法观察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I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NGF预处理各组可显著减少沙土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数目(P〈0.05);其中以NGF预处理48h组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最低。结论NGF预处理能明显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明显脑保护作用;而以NGF预处理48h脑保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制作沙土鼠全脑缺血模型,96只沙土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沙土鼠随机分为四组:SH组:假手术对照组,未行脑缺血预处理;IC组:预处理对照组,予2min脑缺血后来再次缺血;IP组:预处理缺血组,予2min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再次脑缺血10min;IR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予脑缺血10min后行再灌注。每组据再灌时间点的不同又分为Ⅰ(1d)、Ⅱ(3d)、Ⅲ(5d)、Ⅳ(7d)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动物。呆用TUNEL法检测沙土鼠脑海马CAI区神经细胞凋亡数目。结果 IP可显著减少沙土鼠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数量(与IR组相比P〈0.01)。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可显著提高机体对后续缺血的耐受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缺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巴曲酶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冉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时间效应关系,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5min后再通建立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模型,在不同时间点腹腔注射巴曲酶(8BU/kg)对其进行治疗,运州未端脱氧核仔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沙土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中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及凋广相关基因Bcl-2、Bax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结果:治疗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海马CA1区Bcl-2表达明显增加,Bax表达降低.尤以缺血再灌注前6h、即刻、缺血再灌注后1、3及6h最明显(P〈0.01)。结论:巴曲酶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其作用存在明显时效关系.机制可能是增强Bcl-2的表达及抑制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全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内途径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蒙古沙土鼠全脑缺血5 min再灌注模型,在3 h、6 h、1天、3天和7天5个不同的时间点动态观察海马CA1区组织结构、TUNEL阳性细胞以及Bcl-2、Bax、CytC、Caspase-3在常温组和亚低温组以及假手术组的表达和变化.结果同常温组相比,亚低温组CA1区各时间点的TUNEL标记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且其高峰出现延迟;Bax在3 h、6 h、1天时,CA1区表达明显减少(P<0.01);CytC的动态变化与Bax相一致;Bcl-2在3 h、6 h两点无明显变化,但在1天、3天和7天点显著升高(P<0.01);Caspase-3的动态变化与Bcl-2相似,即早期无变化,后期表达的免疫强度增加(P<0.05).结论亚低温可减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和减少线粒体释放蛋白CytC有关;也可能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上调有关,而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可能无关,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托吡酯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沙土鼠 30只 ,随机分为⑴假手术组 ,⑵缺血再灌注组 ,⑶预防性托吡酯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复制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术后 3d处死动物取材 ,石蜡切片 ,光、电镜观察海马CA1 区神经细胞形态的改变 ;TUNEL法显示凋亡细胞。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CA1 区神经细胞呈缺血性改变 ,预防性应用托吡酯能明显减轻海马CA1 区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 ,细胞凋亡的表达明显减少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托吡酯能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及凋亡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沙土鼠30只,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2)缺血再灌注组,(3)亚硒酸钠预防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复制沙士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48h取材测定血清、脑组织匀浆中GSH-Px活力;光、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的改变;TUNEL法显示凋亡细胞。结果:亚硒酸钠组脑组织GSH-Px活力明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光、电镜观察亚硒酸钠组能使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损伤明显减轻,细胞凋亡的表达明显减少,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亚硒酸钠对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缺血预处理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海马CA1区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造成前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预缺血组(IA组,前脑缺血3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预处理组(IP组)?后3组末次缺血后再分为再灌注15 min?2 h?6 h?1 天和5 天时间点,每时间点8只动物?前4亚组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1区p-p38MAPK含量?再灌注1 天?5 天2亚组观察行为学变化和海马CA1区形态学存活细胞数目?结果:IA组?IR组?IP组沙土鼠海马CA1区再灌注15 min?2 h?6 h和1 天 p-p38MAPK表达均多于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IR组沙土鼠海马CA1区再灌注15 min?2 h?6 h和1 天 p-p38MAPK表达均多于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IP组沙土鼠海马CA1区再灌注15 min和2 h p-p38MAPK表达多于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再灌注2 h?6 h和1天 p-p38MAPK表达较IR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组与SH组沙土鼠行为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R组沙土鼠再灌注1天和5天探索活动均较IA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IP组沙土鼠再灌注1天?5天探索活动均少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IR组沙土鼠海马CA1区再灌注1天和5天存活神经元少于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IP组沙土鼠海马CA1区再灌注5天存活神经元多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3 min预缺血可引起海马CA1/3区p-p38MAPK水平轻度升高,但能降低24 h后5 min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CA1区p-p38MAPK水平的上升程度?同时缺血预处理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并改善沙土鼠行为学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ATP水平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的影响,以探讨低温减少延迟性神经元死亡(DND)的机制。方法采用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10 min。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低温组,3组动物又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进一步分为再灌注6 h、48 h、96 h 3个亚组。所有沙土鼠脑缺血期间脑温均维持(38.0±0.2)℃,再灌注6 h内,低温组脑温维持(30.0±0.2)℃,常温组脑温维持(38.0±0.2)℃。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目。ATP、ADP、AMP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法,CCO活性测定采用酶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再灌注96 h,低温组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常温组(P〈0.01)。除再灌注6 h外,低温组海马ATP和腺苷酸池(ATP+ADP+AMP)含量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低温组各再灌注时间点海马CA1区CCO活性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结论低温可通过保护CCO活性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减少DN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Mod组)、依达拉奉组(Eda组),每组再分为再灌注2h,4h、12h、24h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各时间点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测定血清Bax数值,计数海马CAl区的神经元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观察12h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Sham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NDS为0;Mod组和Eda组大鼠均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与Mod组比较,Eda组NDS显著降低(P〈0.05)。②各时间点Mod组和Eda组Bax和Caspase-3的表达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与Mod组比较,Eda组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Bax和Caspase-3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动物分为IPC加缺血再灌组(IPC组)、单纯缺血再灌组(IR组)和对照组。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IPC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显著多于IR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Bcl-2呈强表达,Bax表达不明显。结论:IPC诱导Bcl-2表达上调和Bax蛋白表达下调,可抑制凋亡的发生,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塞全脑缺血模型,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15mg/kg,缺血15 min后再灌注5天,断头取脑,石蜡切片,焦油紫染色,图像分析测定单位面积内焦油紫染色细胞总和,并与I/R组、生理盐水组及假手术组比较,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盐酸法舒地尔明显减少了脑I/R所致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与I/R组比较存活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棕榈油(palm oil,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棕榈油的脑缺血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PO处理组。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每组12只大鼠,缺血再灌注组与PO处理组再分为再灌注2 h、6 h、12 h、24 h、72 h、7 d等6个亚组,每亚组12只大鼠。TTC染色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损伤体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转移电泳(westernblotting,WB)检测Bcl-2、Bax的表达水平并观察PO的保护作用。结果①TTC染色: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未见缺血失染区域,缺血再灌注组与棕榈油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后2h均未见明显的缺血失染区,在缺血再灌注6 h、12 h、24 h、72 h、7 d各时间点,PO处理组梗死质量百分比与对应的IR组数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O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缺血梗死脑区质量百分比减少;②WB:缺血再灌注组及棕榈油组从再灌注6 h开始Bcl-2、Bax在半暗带区表达增强,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Bcl-2于缺血12 h达高峰,Bax于缺血24 h达高峰。各时间点PO处理组与相应缺血组相比,Bcl-2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Bax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①棕榈油可以减小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缺血受损范围;②棕榈油能够增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作用,降低凋亡基因Bax表达作用,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ATP和羟自由基(OH·)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二者的变化与延迟性神经元死亡的关系。方法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10min。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低温组,后两组又分为再灌注6h、48h、96h三个亚组。每组13只动物,其中5只用于海马组织形态学观察,另8只用于ATP、ADP、AMP和OH-含量测定。ATP、ADP、AMP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法,采用水杨酸捕捉法结合高效液相及电化学检测器法测定OH·含量。结果再灌注96h,常温组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目仅为假手术组的5%(P〈0.01),而低温组为假手术组的45%,明显多于常温组(P〈0.01)。常温组各再灌注时间点海马ATP含量和腺苷酸池(ATP+ADP+AMP)含量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除再灌注6h外,低温组海马ATP和腺苷酸池含量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常温组再灌注6h,海马2,3-DHB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低温组(P〈0.01或P〈0.05),但再灌注48h和96h,三组间海马2,3-DHBA含量已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延迟性神经元死亡主要与脑缺血后持续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有关,而低温可通过减轻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起到减少延迟性神经元死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万汶130/0.4)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脑缺血再灌注兔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其中假手术组(S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血液稀释-缺血-再灌注组(HIR组,n=8)。假手术组行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组和血液稀释缺血再灌注组经右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成2小时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照ZeaLonga的线栓法。血液稀释缺血再灌注组从右股动脉放血,同时从股静脉补入等量6%羟乙基淀粉,20min内完成,稀释目标Hct值为30%。于缺血前30min(To)、再灌注即刻(T1)、再灌注3h(T2)、再灌注6h(T3)、再灌注24h(T4)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颈静脉血清IL-1、IL-6、TNF-α、S100-β含量。结果①在T1~T4时间点,IR组和HIR组的血清TNF-α、IL-1、IL-6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5),并且IR组比HIR组更高②与T0时比较,三组T1~T4时TNF-α、IL-1、IL-6浓度显著高于T0时(P0.05)。③在T1~T4时间点,IR组和HIR组的血清S100-β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1),且IR组比HIR组更高(P0.05)。结论应用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血清TNF-a、IL-1、IL-6、S100-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曾斌  贾瑞  杨丽君  许洛伊  罗本燕 《浙江医学》2009,31(9):1257-1260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和复灌不同时间对海马神经元损伤、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以及JNK激活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法(4-vessel-occlusion,4-vo)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将51只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JNK的表达和P-JNK的含量。另取9只大鼠缺血10min或缺血20min后复灌7d,甲醛灌注固定后取海马组织用于组织学评价。结果JNK在全脑缺血10min表达明显增加,缺血20min时达到峰值;全脑缺血20min复灌阶段JNK在复灌6h表达明显增加并达到-高峰,复灌12h到达最高峰;P-JNK含量在全脑缺血20min后复灌1h达到高峰,复灌12h再次出现高峰。结论20min全脑缺血后JNK高表达持续时间延长,JNK激活时间更早,更为显著,表明长时间缺血时JNK通路介导的损害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预缺血对SD雄性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四动脉结扎法构建大鼠预缺血模型和全脑缺血模型,缺血6 min后分别灌注6 h或5天.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缺血/再灌注组、预缺血/再灌注溶剂对照组和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腹腔注射5 mg/kg MK801.主要运用SDS-PAGE、免疫印迹和焦油紫染色法等技术检测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活化水平及神经元细胞的死亡情况.结果 大鼠缺血/再灌注6 h,预缺血/再灌注组和预缺血/再灌注溶剂对照组的GluR6的巯基亚硝基化水平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而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较缺血/再灌注组没有明显变化;各组间GluR6的蛋白表达量并没有明显变化.大鼠缺血/再灌注5天后,预缺血/再灌注组和预缺血/再灌注溶剂对照组海马CA1区细胞的存活数量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增加,而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较缺血/再灌注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预缺血通过NMDA受体下调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KA受体亚基GluR6的巯基亚硝基化,从而发挥拮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CA1区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 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再灌组和低温再灌组,后两组又各分为再灌注6h、48h、96h3个亚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微管相关蛋白-2活性,观察再灌注48h、96h海马CA1区细胞膜、核膜完整,核仁清楚的锥体神经元数目。结果 常温再灌注6h、48h、96h海马CA1区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活性分别为假手术组的81%、69%和51%(P<0.01)。低温再灌注6h、48h、96h海马CA1区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活性分别为假手术组的93%、86%和71%,均明显高于常温再灌组(P<0.05或P<0.01)。再灌注96h时,常温再灌组海马CA1区细胞膜、核膜完整,核仁清楚的锥体细胞数目仅为假手术组的5%(P<0.01),低温再灌组为假手术组的47%,明显多于常温再灌组(P<0.01)。结论 低温减轻脑缺血后延迟性神经元死亡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微管相关蛋白-2的活性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