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对症状性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症状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外周动脉金属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VAS评分)与间歇性跛行距离、Rutherford分级、最小管腔直径(MLD)及晚期管腔丢失(LLL)、患肢踝肱指数(ABI)、一期通畅率、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VAS评分、与间歇性跛行距离、术后12个月Rutherford分级、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MLD与LLL,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ABI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ABI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无新发坏疽导致的大截肢,两组患者死亡率、截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对症状性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期疗效与普通外周动脉金属支架相当,但术后1年ABI和再狭窄率优于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9,(4):432-434
目的: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CB)在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应用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因心绞痛或其他不典型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65例,随机分为DCB组和DES组,比较两组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MLD)、晚期管腔丢失(LLL)、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即刻MLD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且DES组高于DCB组[(2.06±0.24)mm对(1.62±0.38)mm,P<0.001];术后9个月DCB组靶病变LLL小于DES组[(0.06±0.43)mm对(0.37±0.47)mm,P=0.02];两组术后9个月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B可减少DM患者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LLL,MACE发生率与DES相似,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66-69
目的探讨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使用药物涂层球囊(DCB)开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0例开展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25例患者使用普通球囊开展PTA术治疗(研究1组),另外25例则选择药物涂层球囊开展PTA术(研究2组),评估两组患者踝肱指数(ABI)、下肢动脉最小管腔直径(MLD)、下肢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晚期管腔丢失(LLL)值等指标改善情况,并统计Rutherford分级3级与≤3级人数占比、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发生率、再狭窄率、截肢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2组术后3个月患者ABI为(0.78±0.19)、下肢动脉MLD为(3.57±0.56)mm、下肢动脉狭窄程度为(24.82±7.19)%、LLL值为(0.45±0.09)mm,均优于研究1组的(0.53±0.15)、(2.01±0.35)mm、(58.26±6.18)%、(1.67±0.24)mm(P0.05);Rutherford分级情况中研究2组Rutherford分级3级人数占比为24.00%,显著低于研究1组的60.00%(P0.05);再狭窄率、TLR发生率及截肢率分别为12.00%、8.00%、4.00%,均低于研究1组的68.00%、56.00%及12.00%(P0.05)。结论 DCB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PTA术中合理应用,能够显著提高ABI值、改善动脉狭窄情况,促使患者下肢动脉血流恢复,有效避免再狭窄情况发生,避免截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药物涂层球囊应用于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101例老年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扩张,观察组51例给予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术后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一期通畅率、再狭窄率、晚期管腔丢失值、最小管腔直径、踝肱指数(ABI)、内皮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再狭窄率、晚期管腔丢失值低于对照组,一期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最小管腔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最小管腔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观察组ABI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ET-1水平、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2周,观察组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B扩张应用于ASO患者治疗中,短、中期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一期通畅率、扩大血管直径、避免术后再狭窄,能够有效降低血管内皮损伤,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与POBA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药涂球囊在治疗下肢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DCB球囊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相关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靶血管病变长度,晚期管腔损伤(LLL)、再狭窄率、踝肱指数(ABI)、Rutherford分级...  相似文献   

6.
司超  黄健元  卿明  李伟   《四川医学》2021,42(3):272-277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药物涂层球囊(DCB)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CB)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期刊网(VIP)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507例患者(其中DCB组271例,CB组236例)。术后6、12个月时DCB组的支架内再狭窄率、临床驱动靶病变血运重建率、Rutherford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CB组,但是术后6、12个月时两组ABI、死亡率及主要不良事件(MAEs)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B相比,DCB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狭疗效更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和普通球囊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疗效。 方法选择4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涂层球囊组(DCB组)20例和普通球囊组(CB组)22例。DCB组病人采用紫杉醇释放高压分流球囊扩张成形术,CB组病人采用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前后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并比较术后1、6、12个月动静脉内瘘初级通畅率和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2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2组病人术前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1),但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12个月,2组病人动静脉内瘘初级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DCB组初级通畅率高于CB组(P < 0.05)。2组病人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相比,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在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病变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可作为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安全、有效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对比普通球囊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20例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DCB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球囊(POBA)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影像学指标、病情严重程度、NLR和CRP值、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91.82%(P<0.05);观察组下肢动脉靶血管最小直径(MLD)大于对照组(P<0.05);靶血管晚期管腔丢失情况(LLL)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utherford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RP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影像学指标情况,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同的腔内治疗方式在短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74例应用不同腔内治疗方式的短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管腔内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涂层球囊(DCB)、金属裸支架植入术(BMS)、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POBA)3种方式。根据腔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DCB组、BMS组、POBA组,对比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Rutherford分级、踝肱指数、一期通畅率及再狭窄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再干预率。结果 3组术后踝肱指数及Rutherford分级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12个月,DCB组、BMS组的Rutherford分级、踝肱指数、一期通畅率均优于POBA组(P<0.05);术后12个月,DCB组、BMS组较POBA组一期通畅率高,DCB组较BMS组、POBA组再狭窄率低(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12个月内再干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B与BMS治疗短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期效果相当且均优于POBA,DCB相较于BMS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浅动脉支架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股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球囊治疗,研究组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免于靶病变血运重建率、踝肱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3个月、6个月,两组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24个月,研究组踝肱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个月,研究组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免于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浅动脉支架后再狭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自1988年2月至7月,我们对8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患者(1例用双球囊)施行了球囊扩张成形术。肺动脉瓣口由术前的平均8.4扩张至术后的16.4mm,右室至肺动脉收缩压阶差由112.4降至49.4mmHg,右室收缩感由127.8降至68.7mmHg,心排血指数由3.2增至5.1L/min/m~2。患者术后次日下床,4~5天出院,安全可靠,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有效方法。方法 :3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 ,经股静脉穿刺 ,心导管测量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造影后 ,插入一定外径的球囊导管 ,以 4atm的压力在3~ 5s内充盈球囊 ,扩张肺动脉瓣至球囊腰状征消失。结果 :经球囊扩张后 ,病人的右心室压和肺动脉跨瓣压差均下降至正常 ,右心室造影显示肺动脉瓣狭窄征象消失。无并发症发生。随访 2~ 1 0个月 ,疗效进一步提高。结论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扩张术可以替代外科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 ,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 ,易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近期疗效及可靠性.方法:29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具有PBMV的适应症.采用Inoue法单球囊,以Ross法结合左心房-脊柱定位点定位房间隔穿剌点行PBMV.于PBMV术前,术后,测定二尖瓣口面积(MVA),跨二尖瓣压力阶差(MPG),肺动脉压(PAP),左房压力(LAP),左房内径(LAD)心输出量(CO),心功能(NYHA分级)的变化,及瓣膜杂音的改变.结果:术后二尖瓣口面积明显增加,平均增加0.67cm2,血流动力学因素及心功能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如病例选择适当,操作技术熟练,近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行胸前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对二尖瓣病变行Wilkin法评分(16分制),合并心房纤颤(AF)患者,再行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评分≤11分入选.手术采用改良Inove法,术前、后48~72 h分别测定二尖瓣口面积(MVA)、二尖瓣口跨瓣压差(MVPG)、左房内径(LAD)、二尖瓣返流(MR),术中测左房压力(LAP).AF者术后口服乙胺碘呋酮基础上电复律.结果术后MLAP及MVPG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均<0.01),MVA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而LAD在手术前后无显著变化(WT5"BX P).结论PBMV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有效而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n counterpulsction,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rtic shock,CS)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AMI合并cs患者均行IABP治疗。结果AMI合并CS患者经IABP治疗可使心率、血压、尿量得到明显改善,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3例。结论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AMI患者院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研究本院350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远期疗效及再狭窄。 方法:采用改良的Inoue 方法。 结果: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即刻成功率为98.3% (344/350),术后二尖瓣面积明显增加,为(1.11±0.29)~(2.19±0.40)cm 2 。105例随访9个月~8 年6 个月,二尖瓣再狭窄率为11.4% (12/105),死亡率为2.9% (3/105),二尖瓣置换术为3.8% (4/105)。 结论:研究提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近、远期疗效均很好。  相似文献   

17.
18.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ng,IABP)共8例,3例为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为二尖瓣置换术;3例双瓣膜置换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相关并发症和意外情况进行临床总结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安贞医院进行IABP治疗的患者,对其在安装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73例IABP患者中,发生相关并发症与意外情况35例(5.20%),主要是下肢缺血、置管困难、误入股静脉、球囊破裂、腹膜后血肿、误入对侧股动脉、管路漏气、机器故障。死亡12例(34.3%)。结论 IABP是一种有创治疗,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因IABP并发症而导致的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方法的疗效。方法139例临床证实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三腔二囊管联用垂体后叶素组54例,善宁组4l例,垂体后叶素组44例。结果三腔二囊管联用垂体后叶素组、善宁组、垂体后叶素组显效率分别为81.48%、60.97%及61.36%。有效率分别为87.04%、68.29%、65.91%;联用组明显高于善宁组和单用垂体后叶素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善宁组和单用垂体后叶素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三组的再出血率无差异。结论兰腔二囊管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高。尤其适用于不能进一步施行介入和手术止血的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