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常规剂量比卡鲁胺(50 mg/d)治疗我国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a)患者的疗效。方法 遴选AIPCa患者44例,采用常规剂量比卡鲁胺(50 mg/d)进行二线内分泌治疗。以血清前列腺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作为主要疗效评估指标,PSA下降≥50%为治疗有效,同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常规剂量比卡鲁胺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SA总有效率为38.6%(17/44),中位有效时间5个月。治疗前出现氟他胺撤除综合征(flutaminde withdrawl syndrome,FWS)者以及入组PSA水平较低者(≤20 ng/mL),有效率高于无氟他胺撤除综合征者和PSA较高者(64.7% vs. 7.4%,61.1% vs. 23.1%)。另外,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无氟他胺撤除综合征者和入组PSA水平较高者(>20 ng/mL)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度(P=0.044 9,0.025 2)。结论 常规剂量比卡鲁胺(50 mg/d)作为二线内分泌治疗方案应用于中国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治疗前是否有氟他胺撤除综合征及入组PSA水平可能是预测疗效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和比卡鲁胺片联合治疗前列腺癌患者去势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于该院泌尿外科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单药组术后予比卡鲁胺片口服治疗,联合组术后予比卡鲁胺片和戈舍瑞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的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PSA及P504S水平均低于单药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戈舍瑞林和比卡鲁胺片联合治疗前列腺癌患者去势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PSA及P504S水平,且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finasteride)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去势等综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就诊的6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5,随机分为两组(n=30).常规治疗组行TURP、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口服氟他胺250 mg,每日3次;非那雄胺组在前者基础上,加服非那雄胺5 mg,每日1次.比较两组6月内临床疗效、并发症、肿瘤血清标记物(PSA)浓度变化,药物治疗有效期限,以及生活质量等.结果:两组6月内尿动力学、IPSS、前列腺体积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相近(P>0.05).非那雄胺组6月内PSA最低谷值低于常规组(P<0.05),血清PSA正常例数明显多于后者(P<0.05).两组平均随访时间28.6月,非那雄胺治疗期限长于常规治疗(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良好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URP、去势等综合治疗改善晚期前列腺癌合并尿路梗阻的疗效和生活质量,非那雄胺阻断细胞内雄激素途径,能更好地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激素治疗有效的期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晚期前列腺癌全雄阻断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3例,去势手术+口服氟他胺250 mg,3次/d;治疗组44例,去势手术+口服氟他胺250 mg,3次/d,同时口服辛伐他汀20 mg,2次/d。分别记录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术后6月和1年远处转移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1年治疗组血清PSA、IPSS评分、QO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3个月开始辛伐他汀对晚期前列腺癌的PSA抑制作用较强,PSA下降速率治疗组大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从术后6个月开始PSA值开始上升,同治疗组有相反趋势;治疗组术后1年远处转移率1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9%(χ2=4.381,P<0.05)。两组治疗中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辛伐他汀增加了晚期前列腺癌全雄阻断的疗效,改善了患者的排尿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王中容  徐巍  殷振超 《当代医学》2021,27(10):120-121
目的 探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PS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4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1、3、6、12个月的血清PSA值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PSA值低于对照组(P<0.05),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结论 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能明显提高转移性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患者PSA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分泌疗法在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内分泌疗法进行治疗的48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包括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比卡鲁胺50mg/次,1次/d,口服;醋酸戈舍瑞林3.6mg/次,1次/月,皮下注射,联合比卡鲁胺50mg/次,1次/d,口服;单纯应用醋酸戈舍瑞林3.6mg/次,1次/月,皮下注射。结果: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者41例;采用药物去势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者4例;单纯药物去势治疗3例。进行1~3年的随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PSA下降至正常范围内,病情得以控制。1年生存率为95.83%,2年生存率为87.50%,3年生存率为81.25%。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前列腺癌的3年生存率为90.24%,明显优于另外两种治疗方法,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疗法对于改善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满意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是治疗老年前列腺癌的主要途径。其中以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手术去势后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4例(C1、C2、D1、D2期分别为2、6、10、6例),做睾丸去势手术后,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氟他胺服用3~6个月,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达到相对稳定水平(0.2~13μg/L)并维持2个月后停药,停药期间定期影像学检查及PSA监测,当PSA水平超过稳态水平2~3倍时进入下一周期氟他胺治疗,以此类推;抑那通在手术去势后18~24个月,当PSA大于稳态水平2~3倍时开始使用,1次/月,3次/疗程,以后每3年1疗程。结果 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7±14.3)月,22例生存,生存率91.7%;3例氟他胺耐药。停药间歇期〉9个月,87.5%患者重复用药后仍能有效控制,重复用药后平均治疗时间(5.0±1.1)月。与单纯手术去势或持续内分泌药物治疗比较,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可明显延长肿瘤对雄激素依赖的时间。结论手术去势后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可延缓患者向雄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的进展,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手术治疗后,在常规应用非类固醇类雄激素受体阻断剂(氟他胺)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雄激素生物合成阻断剂(非那雄胺)的治疗效果。方法晚期前列腺癌患者59例分为2组,在经手术去势治疗后应用氟他胺基础上,加用非那雄胺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31例为非那雄胺组,未应用非那雄胺的患者28例为对照组。年龄67~82岁,平均73.8岁。Gleason评分2~4分5例、5~6分14例、7~10分40例。临床分期C期27例、D期32例。治疗组口服非那雄胺5mg/d,疗程6~24个月。比较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尿流动力学、前列腺体积、肿瘤体积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非那雄胺治疗组PSA最低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70±0.75)vs(2.80±0.80)μg/L,P<0.05〕,6个月内维持PSA值在正常水平以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3%vs61.2%,P<0.05),尿流动力学指标及前列腺体积缩小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临床症状、前列腺内低回声结节治疗后的变化及治疗有效持续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非那雄胺作为前列腺癌去势后辅助用药,对延缓前列腺癌疾病的进展及缓解下尿路梗阻有一...  相似文献   

9.
沈玲  邓刚 《浙江医学》2010,32(9):1431-1432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去势和化学去势,均需联合服用比卡鲁胺(商品名康士得)或氟他胺等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但一些患者常不能耐受治疗的不良反应[1],甚至放弃或自行中断治疗.我们将53例接受雄激素全阻断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综合护理干预组(实验组)进行比较研究,以探索提高护理效果的途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收集并整理在我院泌尿外科治疗中心应用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确诊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包括PSA缓解率、药物不良事件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等早期疗效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经验。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受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12周以上的55例有效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长期随访并记录治疗期间血清特异性前列腺抗原(PSA)、血清睾酮水平以及复查全身骨显像等其他影像学检查资料来动态观察患者疾病变化情况,分析其中。结果:数据分析后,按照PSA工作组(PSA workgroup,PSAWG)标准,55例患者PSA总体缓解率56.4%,低于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实验COU-AA-302所报道的未经化疗的患者PSA缓解率(68%),有明显PSA缓解的31例患者均出现血清PSA值下降超过基线值50%,部分患者甚至下降达到90%以上,而临床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按照基线情况不同分为:PSA基线值的不同可以分为PSA<20 ng/mL、20~80 ng/mL、>80 ng/mL,其PSA缓解率分别为63.6%、59.1%、55.6%;Gleason评分不同分为<8分、8分、>8分,其PSA缓解率为30.7%、58.1%、81.8%;有效内分泌治疗时间的不同可分为<18个月、18~36个月、>36个月,其PSA缓解率为63.2%、52%、54.5%。另外在早期使用阿比特龙的初期,我院泌尿外科治疗中心共观察并记录到15例(15/51,27.2%)患者出现PSA Flare现象。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生存分析得出使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的CRPC患者PFS明显获益(17.06个月vs. 11.68个月)。结论:大部分使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的CRPC患者都在其中受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除Gleason评分外,不同基线值患者的预期疗效并无关联,使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的CRPC患者PFS明显获益,并且发现PSA Flare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肿瘤对药物的应答产生更积极的反应,影响患者达到PSA缓解的水平,对于不良事件的发生也应该严密监测,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双睾丸切除结合内分泌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68例开放手术摘除与及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PKRP)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行双睾丸切除结合口服氟他胺的联合雄激素阻断的内分泌治疗方法,术前测定PCa患者血清PSA,以及术后内分泌治疗后3、6、12、24个月血清PSA. 结果 PCa患者双睾丸切除结合内分泌治疗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血清PSA下降明显.治疗后3~6个月达到PSA谷值. 结论 血清PSA可作为判断PCa去势治疗效果的标准,血清PSA变化是监测PCa肿瘤复发与疗效的可靠瘤标,血清PSA再次升高(>4ng/ml)提示肿瘤发展为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是预测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 31例前列腺癌晚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及睾丸切除术 ,术后 3~ 5 d口服氟他胺及氟他胺加达菲林行雄激素阻断去势治疗。 结果 :随访 3~ 4 2个月 ,生存者 2 9例 ,其中 7例骨转移病灶减少 ,6例骨痛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31例患者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均下降 ,其中 5例术后 3个月 PSA降至 0 .6 4 ng/ml,6个月后降为0 .2 7ng/ml。B超、胸片、骨扫描未见新的转移灶。 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癌电汽化切除加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1998年 1月 - 2 0 0 1年 12月 ,我科对 32例晚期前列腺癌(Pca)患者采用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 ,其中 12例进展为激素对抗期前列腺癌 (HRPC)。 12例 HRPC中 ,7例停服氟他胺 ,5例在停服氟他胺无效情况下改服比卡鲁胺 ,均取得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73.4 2± 6 .6 4岁(6 0~ 82岁 ) ,均有不同程度排尿困难 ,伴血尿者 7例 ,伴骨痛者 6例。直肠指诊 :前列腺 度 5例 , 度 7例 ,均可触及硬结。经行直肠前列腺 B超、全身骨 ECT扫描等检查 ,临床分期为 C期 4例 ,D期 8例。全部病例经前列腺穿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影响激素敏感转移性前列腺癌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预测因子。方法纳入北京积水潭医院2006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激素敏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收集此5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对这些患者进行规律门诊和住院随访。将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患者的预后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生存函数分析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并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34(9~83)个月。随访期间有17例患者进展为CRPC。患者内分泌治疗无进展生存时间曲线结果显示: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4(9~83)个月,1、2及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58%及4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leason评分(P=0.003)、基线PSA值(P=0.049)、碱性磷酸酶(P=0.021)、四肢骨转移(P=0.005)、内脏转移(P=0.006)为激素敏感转移性前列腺癌进展为CRP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Gleason评分、基线PSA、碱性磷酸酶、四肢骨转移及内脏转移为激素敏感转移性前列腺癌进展为CRPC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西他塞加顺铂治疗晚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均经去势手术或(和)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患者血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呈逐渐上升趋势.全身骨扫描证实均有多发性骨转移灶,其中2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转移灶疼痛.多西他塞75 mg/m2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第1d用;顺铂100 mg/m2加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第1d用.结果:治疗后患者血.PSA值降至正常水平(<4 mg/ml)8例,PSA值下降>50%13例,11例PSA值变化不明显,总有效率65%.26例骨转移灶疼痛者化疗后9例疼痛缓解,17例仍有疼痛.随访8~49个月,平均26.2个月,21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期18.6个月.疼痛缓解期平均13.9个月.常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红蛋门降低及血小板减少等.但均在耐受范嗣.结论:多西他塞联合顺铂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毒副反应较轻,可作为晚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内分泌治疗联合手术去势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手术去势,联合应用内分泌治疗,其口服氟他胺治疗(0﹒25mg P o Tid)32例,口服康士得治疗(50mg Po Qd)24例,门诊每月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血常规、肝肾功能,连续治疗12个月之后,期间会根据血清PSA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包括间歇性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结果:经内分泌治疗后,其中48例患者的PSA均下降。随访12个月时,有23例达到0﹒1 ng/m L以下;另外8例下降不满意,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无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患者。所有患者排尿症状以及疼痛症状明显改善,3例因心肺多发疾病死亡,1例因远处转移死亡。结论:内分泌治疗联合去势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效果显著,是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分泌联合维生素D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3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3例),治疗组治疗方案如下:氟他胺,250mg,每日3次口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蛋白3.75mg,每月1次,皮下注射;1α-羟基维生素D3,1μg,每日1次口服;3个月为1个周期。对照组接受内分泌治疗而不加用1α-羟基维生素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降低反应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QOL)、近期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病灶控制。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PSA降低反应总有效率分别为86.95%、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原发病灶和(或)转移灶有效控制率分别为86.95%、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QOL评分[(31.86±4.12)分1显著高于对照组[(28.16±5.3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他胺、亮丙瑞林联合维生素D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8.
李俊  杜鸿  熊国兵  黄建林  安宇  廖勇  邱明星   《四川医学》2018,39(6):646-649
目的分析我院泌尿外科治疗中心确诊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的患者在应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的早期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探索患者部分基线值情况对不良反应出现概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析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受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用药12周以上的55例CRPC有效病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长期随访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疾病变化情况。结果 5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14例,占比25.5%。按年龄、Gleason评分、基线PSA值、骨转移情况以及是否行二线内分泌治疗的基础情况不同,人数分布也具有较大差异,通过统计学计算方法得出上述基线值对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无显著影响。同时与COU-AA-302对比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有部分差异。结论对于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CRPC患者来说,不良反应的出现不受患者年龄、PSA基线值、Gleason评分等基线不同情况的影响,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呈较低水平且可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入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的预测因素,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和提高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确诊前列腺癌并且初始治疗为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共185例,收集并整理分析的临床信息包括患者年龄、前列腺癌TNM分期、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 GS)、前列腺癌危险度、内分泌治疗开始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水平、经过内分泌治疗后的PSA最低值、PSA下降速率以及降到PSA最低值的时间。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CRPC进展时间的差异,应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来分析评估这些因素对CRPC进展时间的影响。结果:185例患者平均年龄(71.02±8.67)岁,CRPC进展的中位时间为38个月(4~158个月)。单因素分析中,前列腺癌T分期、N分期、前列腺癌危险度、内分泌治疗前是否发生远处转移、PSA下降速率和PSA最低值均与CRPC进展时间显著相关(P值均小于0.01)。在多因素分析中,内分泌治疗前已发生远处转移(HR=6.030,95% CI:3.229~11.263,P=0.001)、较高的PSA最低值(HR=1.185,95% CI:1.080~1.301,P=0.001)、PSA下降速率>11 μg/(L·month)(HR=2.124,95% CI:1.195~3.750,P=0.001)以及到达PSA最低值的时间≤9个月(HR=3.623,95% CI:1.640~4.817,P=0.004)均是CRPC进展时间较短的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经过内分泌治疗后,PSA下降速率越快,进入CRPC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初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氟他胺治疗后癌症特异生存(CS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8—200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初次诊断并收治的100例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4~88岁,中位年龄为74岁,T3NxM1期81例,T4NxM1期19例。所有患者接受双侧睾丸切除联合氟他胺治疗,术后随访3~1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比较不同PSA水平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血清PSA值、前列腺B超和骨扫描检查结果及生存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根据PSA水平分为3组:A组(PSA<20 ng/mL)25例,B组(PSA≥20且<50 ng/mL)11例,C组(PSA≥50 ng/mL)64例。3组患者间前列腺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方面,A组高级别肿瘤的构成比虽高于B、C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3.9%、100.0%和95.2%,2年生存率分别为39.1%、77.8%和83.9%,5年生存率分别为21.7%、33.3%和58.1%,10年生存率分别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