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露醇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及应用甘露醇后脑组织含水量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及其与脑损伤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应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重度颅脑损伤模型(TBI组)、假手术组(SO组)及TBI加注甘露醇(实验组)。每组于伤后8h取出小鼠损伤脑组织采用干湿重法、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的变化。结果损伤后8h实验组脑组织含水量较TBI组降低,但仍高于SO组。实验组AQP4表达较TBI组降低,但也高于SO组。结论AQP4与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在探索治疗脑水肿的新型脱水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灯盏花素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建立自由落体脑挫裂伤模型 ,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 ,采用生化检测的方法分别测定伤后 4h、2 4h和 48h及各自的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ATP酶活性水平及SOD和MDA水平。结果 :颅脑损伤后大鼠脑组织线粒体Na K -ATP酶 ,Ca2 -ATP酶 ,Mg2 -ATP酶活性及SOD水平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灯盏花素治疗后 2 4h和 48h脑组织线粒体ATP酶活性及SOD水平均高于各自时间点对照组 (P <0 0 5 ) ,而MDA水平则明显低于各自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灯盏花素治疗可以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而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继发性脑损害 ,从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氧化应激是创伤性颅脑损伤后重要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新近研究发现,Nrf2-ARE信号路径具有抗氧化作用。文中拟验证Nrf2诱导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 lhydroquinone,t-BHQ)预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给药组,每组18只。给药组大鼠颅脑创伤前24h腹腔预注射t-BHQ,采用改良的Feeney′s自由落体方法制作颅脑外伤模型,伤后24h应用干湿重比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局部损伤脑组织含水量、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d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t-BHQ可降低大鼠脑损伤后脑皮质含水量,病理学检查结果也证实,t-BHQ预处理可显著减轻损伤神经元的凋亡指数。结论t-BHQ预处理可有效地保护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损伤脑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损伤后急性期局部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法制造大鼠脑损伤后,于相应时间点取出脑组织测定其含水量、NO及Ca^2 浓度。结果 在损伤后急性期脑组织含水量、NO及Ca^2 含量均升高,其中Ca^2 浓度和NO含量分别于损伤后4h、8h达高峰,且Ca^2 升高趋势持续时间长。经检验,NO含量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结论 NO在脑损伤急性期参与了脑水肿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5.
大鼠急性脑损伤后脑局部代谢磁共振波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实验研究鼠急性颅脑损伤局部脑组织代谢的情况,以找出颅脑损伤与恢复过程中局部脑组织各种代谢成分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自由落体致鼠脑损伤模型,伤后30min,3,24,168h取材,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颅脑损伤局部脑组织代谢的变化.各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颅脑损伤后伤区脑组织乳酸含量于伤后3h已显著增高(P<0.01),伤后24h仍然明显高于正常.胆碱于伤后3h已有明显升高,24h达高峰(P<0.01).N-乙酰门冬氨酸含量自伤后3h明显降低,伤后24h~168h仍然显著低于正常(P<0.01).谷氨酸自伤后30min开始明显降低,3h降到最低水平(P<0.01).结论:实验表明颅脑损伤后3h伤区脑组织已显著呈缺血性改变,伤后24h达高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测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损伤组(n=10)和脑损伤组,损伤组按伤后1、6、24、48、72和168 h观察时间点分为6个亚组(n=10).用Feeney氏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荧光探剂2,7-二氯氢化荧光素(H2DCFDA)与碘化丙啶(PI)标记的活体脑片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的动态变化和细胞死亡程度.结果 ①1、6、24 h损伤组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增加(P<0.05),48 h达到峰值,之后下降,72 h已显著下降(P<0.05),168 h恢复正常水平.②1、6 h损伤组神经细胞死亡明显增加(P<0.05),24 h达到峰值,之后维持不变,24、48、72及168 h各损伤组之间细胞死亡无明显差异(P>0.05).③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神经细胞死亡.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早期(<72h)脑组织即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神经细胞死亡,并且将持续一周.脂质过氧化物在创伤性脑损伤的继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甲状腺素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及血清FT3、FT4的改变,探讨甲状腺素对重型颅脑损伤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左甲状腺素钠片低剂量组、左甲状腺素钠片中剂量组、左甲状腺素钠片高剂量组5组,每组各18只,参照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造模法复制动物模型;于伤后6h灌胃.灌胃后24、72、168 h分别通过TUNEL法、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血清NSE、IL-6及血清FT3、FT4水平.结果 (1)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受伤后血清FT3、FT4水平低于正常水平,FT4在168h降到最低,甲状腺素可使FT3、FT4水平升高.(2)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受伤后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凋亡,这种凋亡持续至168 h.中剂量及高剂量甲状腺素在24 h即可以改善神经细胞凋亡,低剂量甲状腺素在168 h才可以改善神经细胞凋亡.(3)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NSE、IL-6于伤后明显升高,一直持续到168 h.中剂量及高剂量甲状腺素在72 h即可以降低血清NSE、IL-6水平.结论 外源性甲状腺素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兔脑损伤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取成年灰色家兔采用自由落体法制成兔脑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段抽取动物静脉血和枕大池CSF,分析CK-MB的表达情况;而后将动物断头处死,取受伤区域脑组织进行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切片镜下观察组织的微观改变。结果:伤后6、24、72和168h实验组动物血清及CSF中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动物伤后3、6、24和72h可见损伤区神经细胞水肿明显,微血管密度降低,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168h水肿的神经细胞和微血管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脑损伤后血和CSF中CK-MB的表达上调,其表达和脑损伤相关联,提示CK-MB可能参与了脑水肿的调控过程,CK-MB测定可能成为判断病人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机械性颅脑损伤后PAFR、COX-2和GluR2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脑损伤时序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D大鼠复制Marmarou's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于损伤后4、8、12、24和48h用RT—PCR检测大鼠大脑海马中PAFR、COX-2和GluR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脑损伤后,PAFR和GluR2表达减弱,12h达最低,损伤后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P〈0.01);COX-2表达增强,8h达最高值,损伤后4、8、12和24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PAFR、COX-2和GluR2三者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关系密切,共同参与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卫平  章翔  易声禹  方宏  费舟  付洛安  程光  顾建文 《医学争鸣》2000,21(12):1506-1509
目的 研究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的改变,以找出影响颅脑损伤与恢复变化的规律。方法 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采用自由落体致大鼠脑损伤,伤后0.5,3.24和168h取材,研究脑微血管形态学变化,并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颅脑损伤局部脑组织代谢的变化。结果 大鼠实验性脑损伤后0.5~24h大脑皮层微血管减少,并有“微无血管区”,微血管内可见微血栓形成;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模型,以研究造模后不同时点脑组织病理学的病理改变,为临床对其诊治及修复提供依据。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再将实验组按造模后4、8、12、24和72h不同时点分为5个亚组。利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并进行缺氧的方法制备模型,以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脑组织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但不同亚纽的病理改变有所不同。4、8和72h亚组的病理改变无明显差异,而12h和24h亚组与其他亚组相比病理改变明显加重。结论成功地建立了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后,不同时点的脑组织的病理改变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大鼠自由落体颅脑损伤动物模型,并探讨静脉内注射神经干细胞(NSC)对大鼠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仿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用50 g的击锤沿导引杆从30cm高处自由坠落冲击撞杆,造成大鼠右顶叶皮质运动感觉区脑挫裂伤,24h后通过大鼠尾静脉移植GFP转基因小鼠NSC,1周后行神经功能评分并行N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NSC移植后1周,移植细胞在损伤区域聚集;NSC移植组认知功能评分和NGF阳性细胞数[(226±27)分,(23±4)个]与单纯脑损伤组[(300±36)分,(15±3)个]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SC移植明显促进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恢复,NGF可能是修复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大鼠外伤性脑损伤急性期的保护作用。方法27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亚低温组和常温对照组。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模型,体表降温法在伤后30 min内达到亚低温目标,检测三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含水量以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亚低温组大鼠脑组织在治疗后24 h的含水量较对照常温组显著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见亚低温组大鼠脑损伤较常温组改善;亚低温组大鼠在6 h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结论亚低温具有减轻大鼠外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兔脑损伤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取成年灰色家兔采用自由落体法制成兔脑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段抽取动物静脉血和枕大池CSF,分析CK—MB的表达情况;而后将动物断头处死,取受伤区域脑组织进行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切片镜下观察组织的微观改变。结果伤后6、24、72和168h实验组动物血清及CSF中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动物伤后3、6、24和72h可见损伤区神经细胞水肿明显,微血管密度降低,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168h水肿后神经细胞和微血管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脑损伤后血中CK—MB的表达上调,其表达和脑损伤相关联,提示CK—M西可能参与了脑水肿的调控过程,CK—MB测定可能成为判断病人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闭合性脑损伤后GluR2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部位、时序性特点【方法】采用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损伤后1 h组、2 h组、4 h组、8 h组、12 h组、24 h组、2 d组、3 d组、5 d组、7 d组,复制marmarou's落体打击脑损伤模型。免疫组化SP法检测SD大鼠脑组织GluR2的表达情况。采用Mias 2000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并计算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面积。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的水准。【结果】对照组顶叶皮层、海马等部位均有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损伤后阳性细胞表达减少,12~24 h达最低值,顶叶皮层、海马CA4、CA3、脑底皮层阳性细胞面积、阳性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脑损伤后,GluR2表达逐渐减少,提示其参与颅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型脑损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及其与脑损伤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创伤性脑损伤(TBI)组和各假手术(SO)组。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致重度脑创伤模型。于伤后4h、8h、12h、1d、3d、5d、7d取出大鼠脑组织,免疫组化(IHC)和原位杂交(ISH)检测AQP4的表达变化,干湿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结果IHC和ISH显示,脑损伤后AQP4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上调,1d达高峰,持续至3d后下降,7d接近SO组水平。与SO组相比,除7d亚组外,TBI其余各亚组中AQP4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脑损伤后4h脑组织含水量即比SO组增加(P〈0、05),随时间延长,脑组织含水量亦逐渐增加,伤后1-3d达高峰。AQP4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978,P〈0,01。结论脑损伤后,随着脑水肿加重,AQP4表达上调。提示脑损伤后AQP4的表达变化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AQP4在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与Ca2+在颅脑创伤后脑水肿中的相关性及两者在脑水肿中与水通道蛋白4(AQP-4)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造颅脑创伤动物模型,按处理方式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处理组、环戊苯吡酮( TNF-α抑制剂)处理组、尼莫地平(Ca2+通道阻滞剂)处理组,均采用Western blot法及mRNA PCR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TNF-α、AQP-4表达量及用比色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内Ca2+含量,同时影像学检测各组大鼠创伤后脑水肿程度.结果 ① 颅脑创伤后单纯处理组脑组织中TNF-α、AQP-4表达量及Ca2+含量明显较空白对照组增加,影像学提示脑水肿明显;② 环戊苯吡酮处理组与单纯处理组比较,大鼠脑组织中TNF-α、AQP-4 表达量明显降低,脑组织细胞内 Ca2+含量也下降,影像学提示脑水肿存在,但较单纯处理组大鼠脑水肿轻;③ 尼莫地平处理组与单纯处理组比较,大鼠脑组织细胞内Ca2+含量明显降低,AQP-4表达量明显降低,而TNF-α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影像学提示脑水肿存在,但较单纯处理组大鼠脑水肿较轻;④ 环戊苯吡酮处理组大鼠与尼莫地平处理组大鼠比较,经Ca2+通道阻滞剂处理后大鼠脑水肿稍轻,但差异不明显.结论 颅脑创伤后脑组织中 TNF-α 表达量及 Ca2+含量明显增加, TNF-α及Ca2+参与脑组织水肿发生,且在创伤后脑水肿中TNF-α可能为Ca2+上游信号,TNF-α可能是通过影响脑细胞钙超载从而参与创伤后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肿胀及钙镁离子的改变,以找出颅脑损伤后病情转化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采用自由落体致大鼠脑挫裂伤,伤后12、24、48h分别取材,观察脑组织病理及钙镁离子的变化。结果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24h水肿最为显著(P〈0.05),脑组织中钙离子含量伤后24h升高最为显著(P〈0.05),镁离子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但变化都不显著(P〉0.05)。脑组织病理及电镜观察,脑水肿的范围也扩大到深层白质,微血管内有蓝紫色微血栓形成。血管周围水肿明显,微血管内微血栓主要成分为血小板。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明显,管腔压缩,管周终足水肿。结论产生外伤性脑肿胀的病理基础为脑血管扩张充血导致微循环障碍,救治急性颅脑损伤要重视预防微循环障碍,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应强调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适时采用改善脑微循环的治疗,降低颅内压,及时脱水,纠正缺血、缺氧,以减少继发性脑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19.
褪黑素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后连续给予褪黑素,测定脑损伤后12h、24h、48h、72h大鼠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钙离子(Ca2+)含量并观察脑微细结构的变化。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GSH-PX活性降低,MDA及Ca2+含量升高,褪黑素能部分反转这种变化,脑水肿减轻。结论:褪黑素对创伤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GSH-PX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对颅脑创伤的治疗作用和对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另选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治疗1周,常规组不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治疗,检测并比较伤后3、8、24、72h和1周血清S100B蛋白水平,并观察治疗1周后两组的病死率。结果:伤后3、6、24h常规组和实验组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伤后24h常规组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治疗1周后实验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病死率(2.94%)明显低于实验组(22.22%)(P〈0.05)。结论:颅脑创伤后血清S100B蛋白可以作为反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对脑损伤治疗程度的标志物,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对损伤的脑组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