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健脾清化方干预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波动及改善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作用。方法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高糖饲料诱导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健脾清化方组(JPQ组)、正常组(NOR组)和模型组(CON组)。分别给予生药含量1. 3 g/ml健脾清化方10 ml/kg和等剂量蒸馏水灌胃,干预4周。葡萄糖氧化酶法观察健脾清化方对模型大鼠糖代谢(IPGTT)、血糖波动水平[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of glucose,AUCg)]、Elisa法检测胰岛细胞功能[I/G、胰岛素原(Proinsulin,PI)、真胰岛素(True insulin,TI)、PI/TI]的影响,并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岛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健脾清化方组大鼠的腹腔糖耐量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 0. 05),MAGE和AUCg降低(P 0. 05),健脾清化方组PI显著下降(P 0. 05),TI显著上升(P 0. 05),PI/TI显著下降(P 0. 05),I/G显著上升(P 0. 05)。HE染色光镜下可见健脾清化方组胰岛细胞数量增多,形态改善。结论健脾清化方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代谢和血糖波动,并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细胞形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糖异生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除正常组外,采用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左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清化方组。健脾清化方组予以含生药15 g·kg~(-1)·d~(-1)的混悬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用同体积双蒸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和丙酮酸耐量,Western blot法测大鼠肝脏糖异生相关蛋白pFOXO1、FOXO1、PEPCK、G6Pase蛋白的表达,RT-PCR法测大鼠肝脏PEPCK、G6Pase的mRNA表达。结果:腹腔葡萄糖耐量和丙酮酸耐量试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的血糖和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能降低各时间点的血糖和AUC(P0.05)。肝糖异生相关蛋白及mRN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pFOXO1/FOXO1蛋白表达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G6Pase、PEPCK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组大鼠肝脏pFOXO1/FOXO1蛋白表达的比值显著增加(P0.01),G6Pase、PEPCK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糖异生增加;健脾清化方可通过影响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糖异生相关酶的表达,减少其肝脏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调节受损及不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范围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动态血糖波动特征。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根据连续2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选取正常对照组24例,空腹血糖受损组22例,糖耐量减低组23例,新诊断T2DM组62例,T2DM组再根据HbA1c水平分为T2DMA、B、C 3组。比较各组CGMS动态血糖数据。结果①日内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组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of blood glucose,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BG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 B组患者和T2DM C组SDBG显著高于T2DM A组(P0.01);T2DM A、B、C 3组之间MAG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日间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 A、B、C组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absolute mean of daily difference,MODD)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ODD逐渐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bA1c水平与MBG相关,但与MAGE、MODD均无相关性。结论①随着糖调节受损程度的加重,日内血糖波动及日间血糖波动逐渐增加。②HbA1c不同的患者其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滋水清肝饮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肝肾阴虚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8例肝肾阴虚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达格列净治疗,研究组采用滋水清肝饮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CV)等血糖波动指标,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sulinresistance,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islet beta cell function index,HOMA-β)等指标,脂质过氧化氢(lipid hydrogen peroxide,LHP)、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F2α,8-iso-PGF2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等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研究组气短少言、少食易饥、口渴喜饮、倦怠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研究组SDBG、LAGE、MAGE、FBG-CV 等血糖波动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研究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LHP、8-iso-PG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均<0.05),T-AOC、GSH-PX 水平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 滋水清肝饮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肝肾阴虚型糖尿病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及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24 h 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影响因素?方法:110例未经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行连续3 d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计算 MAGE;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PBG)?胰岛素?C肽?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结果:HbA1c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MAGE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HbA1c<9.9%患者的MAGE显著低于HbA1c≥9.9%患者(5.97 mmol/L vs. 7.43 mmol/L,P < 0.05)?其中当HbA1c<8.5%时,HbA1c主要受PBG影响,但当HbA1c≥9.2%时,则FBG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HbA1c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01)?FBG<10.84 mmol/L患者的HbA1c显著低于FBG≥10.84 mmol/L患者(9.10% vs. 10.87%,P < 0.001)?结论:HbA1c 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MAGE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FBG与HbA1c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模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血糖正常对照组(control group, C group)(n=10)和2型糖尿病组(n=26)。24只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采用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持续高糖组(sustained hyperglycemia group, SHG group)(n=12)和血糖波动组(intermittent hyperglycemia group, IG group)(n=12),其中IG组通过改变大鼠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节律来建立血糖波动模型。6周后每周随机测定各组大鼠一日内9个时间点的血糖浓度,从而得到血糖日平均水平(mean blood glucose,MBG)、日平均血糖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daily average blood glucose, 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 LAGE)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 MAGE)的改变情况。第10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第11周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比较各组氧化应激指标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血糖波动6周后,IG组和SHG组MBG、SDBG、LAGE、MAGE均明显高于C组(P<0.05);IG组的SDBG、LAGE、MAGE高于SHG组,MBG低于SHG组(P<0.05)。2)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较,糖尿病大鼠(IG组和SHG组)第4天的逃避潜伏期比C组延长(P<0.05),且第5天穿越平台的次数、经过目标象限(定位航行实验中平台所在象限)的活动路程比与活动时间比均较C组减少(P<0.05)。IG组与SHG组比较,第5天穿越平台次数、经过目标象限的活动路程比与活动时间比均较少(P<0.05)。3)氧化应激指标检测:IG组、SHG组与C组比较,MDA含量升高,SOD及GSH-Px含量降低(P<0.05)。IG组与SHG组比较,MDA升高、SOD及GSH-Px降低。4) 氧化应激指标与学习记忆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MDA与活动路程比、活动时间比及穿越平台次数呈负相关(P<0.01)。GSH-Px、SOD与活动路程比、活动时间比及穿越平台次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1) 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的 STZ(30 mg/kg),并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及生物节律可以成功建立T2DM血糖波动模型。2) 血糖波动比持续高血糖更易影响T2DM大鼠的认知功能。3) 血糖波动会加剧海马区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阻断炎症细胞生物功能角度,探讨健脾清化方对局灶节段硬化(FSGS)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左侧肾切
除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致大鼠肾脏FSGS,观察健脾清化方对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
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肾小管间质IL6表达,健脾清化方组、健脾方组、清化方组、尿毒清组明显低于模
型组(P<0.01)。大鼠肾小管间质MCP-1 表达,健脾清化方组、健脾方组、清化方组、尿毒清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
健脾清化方组较尿毒清组下降(P<0.05)。大鼠肾小管间质ICAM-1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健脾清化方组、清化方组、尿毒清组明显下降
(P<0.01),健脾方组较模型组下降(P<0.05);健脾清化方组较尿毒清组下降(P<0.05)。大鼠肾小管间质MCP-1、ICAM-1荧光强
度,与模型组相比,健脾清化方组、健脾方组、清化方组、尿毒清组明显减弱(P<0.01),与尿毒清组比较,健脾清化方组、清化
方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1)。健脾清化方能显著降低IL6、MCP-1、ICAM-1表达,且对MCP-1、ICAM-1的效果优于尿毒清
组。结论健脾清化方对FSGS模型大鼠肾脏的炎症损伤和肾纤维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该机制可能与健脾清化方终止IL-6的信
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代谢环节探索比较健胰方拆方"清化组"和"健脾组"对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差异。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方法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和析因分析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清化组、健脾组、拆方合用组、模型对照组,每组30只。予相应药液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0.9%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干预4周后检测血糖、血浆GLP-1和胰岛素(In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胰腺组织胰岛—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回肠L细胞合成GLP-1水平。结果:清化组和健脾组分别具有降糖作用(P0.05,P0.01),两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P0.01);清化组对糖负荷后各时间点Ins浓度都有影响(P0.01),健脾组仅对5 min、10 min的Ins浓度有影响(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上述影响体现在促进胰岛素释放方面;清化组对PDX-1 mRNA表达有影响(P0.01),健脾组没有类似作用;两组拆方对GLP-1浓度都无影响;两组拆方对肠道L细胞内GLP-1颗粒的阳性反应面积及累积光密度均具有增强作用(P0.01),从数值上比较,前者两种因素之间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健胰方两组拆方均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大鼠血糖,其中"清化组"可影响GLP-1合成和分泌,"健脾组"对GLP-1无明显影响,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敲除小鼠糖脂代谢特点及脂肪组织内质网应激情况。方法以LPL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LPL+/-组,n=8)和野生型(WT)C57小鼠(对照组,n=8)作为实验对象,两组再分为16周龄组(n=4)和50周龄组(n=4)。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监测血糖变化,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β细胞功能;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Bip、ATF4、ATF6和CHOP)的表达。结果 50周龄LPL+/-组小鼠血清TG和FFA水平均显著高于50周龄对照组小鼠,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16周龄LPL+/-组小鼠(P<0.05)。IPGTT结果显示:50周龄LPL+/-组小鼠IPGTT30、60 min血糖及AUCg均显著高于50周龄对照组(P<0.05),且IPGTT15~120 min血糖和AUCg均显著高于16周龄LPL+/-组(P<0.05)。与16周龄LPL+/-组比较,50周龄LPL+/-组小鼠HO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38在健脾清化方改善模型大鼠慢性肾衰竭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SPF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健脾清化方组(n=10)、氯沙坦组(n=10)。健脾清化方组每日灌胃1次,每次3.9 g/200 g大鼠,连续60 d;氯沙坦组每日灌胃1次,每次3.3 g/200 g大鼠,连续60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5/6肾切除大鼠模型(Platt法),采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APK p38,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氯沙坦能显著降低血清肌酐水平(42.67±5.98 vs 60.90±9.54,40.90±5.07 vs 60.90±9.54,均P<0.01)及MAPK p38表达(0.555±0.004 vs 0.930±0.265,0.587±0.045 vs 0.930±0.265,均P<0.01),降低大鼠血清尿素氮水平(8.56±0.75 vs 8.62±0.62,7.97±0.86 vs 8.62±0.62,均P<0.05);模型组可见肾小球增生,系膜细胞轻度增生,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健脾清化方组、氯沙坦组与模型组比较病变明显减轻,且健脾清化方组较氯沙坦组病变减轻更明显。结论:健脾清化方对Platt模型大鼠的肾功能和肾脏病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该机制可能与健脾清化方对MAPK p38相关免疫炎症通路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尝试利用不同升糖指数(GI)饮食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方法应用高糖高脂饲料喂食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T2DM)大鼠,根据血糖和体重水平将其分为高GI饮食组(波动组)和低GI饮食组(稳定组),然后采用定时投食的方法,高GI组喂以高GI饲料,低GI组喂以低GI饲料。7天后经尾静脉采血法测定各组大鼠三餐前及餐后2h血糖,连续测定5天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高血糖素(glucagon)和胰岛素(insulin)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度指数(ISI)、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稳定组和波动组糖尿病大鼠体重、血清FBG、TC和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波动组和稳定组大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均显著升高,ISI显著降低(P<0.01),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稳定组和波动组糖尿病大鼠MAGE和LAG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稳定组相比,波动组MAGE和LAGE水平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不影响大鼠整体血糖水平的情况下,高GI饮食组糖尿病大鼠比低GI饮食组大鼠具有更加明显的血糖波动。运用高GI饮食和低GI饮食喂养2型糖尿病大鼠可以成功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且该模型可保证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2.
叶军  戴武  章容  曹永红  刘燕  汪运生  张苏皖 《安徽医学》2016,37(9):1096-1098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的关系。方法 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1c<7.0%)107例,根据UACR结果分为正常组21例(NUA组)和升高组86例(MUA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受试者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计算出平均血糖(MBG)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同时检测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测量血压和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 MUA组MAGE显著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E与年龄、病程、Scr、UACR呈中度相关(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BMI、ALT呈低度相关(P<0.05)。结论 血糖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增加与血糖波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全天血糖波动的特征。方法 根据多导睡眠图检测结果选取48例符合OSAHS诊断的受试对象作为OSAHS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组)。动态监测两组受试者72 h血糖的变化,同时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 OSAHS组全天血糖平均值比对照组(5.98±1.21mmol/L vs 5.21±0.91mmol/L,P<0.05)升高;OSAHS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夜间血糖波动幅度(NMAGE)及IRI较对照组(4.25±0.6 mmol/L vs 2.12±0.51mmol/L,1.93±0.04 vs 1.12±0.34和3.7±0.5 vs 2.4±0.2,P均<0.05)明显升高;OSAHS组:MAGE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IRI呈正相关(r=0.357、0.361,P均<0.05),AHI与IRI呈正相关(r=0.360,P<0.05)。结论 OSAHS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异常,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水平与脂蛋白a和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50例2型糖尿病伴蛋白尿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2型糖尿病尿微量蛋白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液生化指标;评估患者血糖浓度波动。分析血糖波动与脂蛋白a和血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 两组平均病程、餐后2小时血糖(2hPG)、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脂蛋白a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U-mALB与脂蛋白α和血尿酸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86,0.943,均P<0.05),总胆固醇、MAGE与脂蛋白a呈独立正相关(r分别为0.560,0.965,均P<0.05),SDBG和MAGE与血尿酸呈独立正相关(r分别为0.641,0.495,均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水平可影响脂蛋白a的表达和血尿酸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DCI组,71例)及2型糖尿病无脑梗组(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系数和平均空腹血糖)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I组日内血糖波动幅度[(10.71±3.10)mmol/L比(9.61±3.19)mmol/L]、血糖波动系数[2.46±0.81比2.13±0.65]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的平均空腹血糖、平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DCI组较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P<0.05).绪论血糖波动较持续性高血糖更易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糖漂移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眼底摄片结果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比较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C肽的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动态血糖监测,观察两组间血糖波动指标的差异。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R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患者的年龄、病程、平均血糖水平、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糖尿病病程、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但平均血糖水平是否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尚不能确定(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波动可加剧DR病变进展,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7.
章容  戴武  叶军  曹永红  刘燕  汪运生  张苏皖  匡蕾  邹玲玲 《安徽医学》2018,39(12):1462-1465
目的 动态血糖监测(CGM)评估血糖波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68例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R病变程度,将108例无DR的患者纳为NDR组,60例DR患者纳为DR组。对受试者进行连续72 h的CGM,计算平均血糖(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有效波动平均幅度(MAGE),同时检测HbAlc、血压、体质指数,评估HbA1c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R组患者病程(8.33±0.82)年、收缩压(138.20±11.84)mmHg、舒张压(86.53±8.57)mmHg、SDBG(2.73±0.54)、MAGE(3.98±0.70)mmol/L,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MAGE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Al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DR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波动及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健脾解毒方对脾虚湿热型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90例化疗失败的脾虚湿热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健脾解毒方煎剂,对照组服用复方斑蝥胶囊,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健脾解毒方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中医证候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共有84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的中位OS为102 d(95%CI:95.6~108.4 d),对照组中位OS为80 d(95%CI:76.1~83.9d),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改善15例、部分改善17例、无改善11例,对照组中显著改善9例、部分改善10例、无改善22例,治疗组的证候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可以延长化疗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T2DM)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sDPN)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T2DM sDPN患者153例为sDPN组,无DPN T2DM患者186例为非DPN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血糖波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并发sDPN与血糖波动的关系,ROC分析血糖波动对T2DM患者合并sDPN的预测价值。 结果与非DPN组相比,sDPN组空腹血糖、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BG)、血糖变异系数(CV)、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及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TAR)的时间更高,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BG、SDBG、CV、MAGE、LAGE及TAR为T2DM并发sDPN的危险因素,TIR为其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危险因素MAGE曲线下面积最大。 结论血糖波动与T2DM患者合并sDPN密切相关,关注血糖波动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0.
叶秋怡  戴雨濛  刘茜  董林  张薇薇 《安徽医学》2022,43(12):1373-1377
目的 探究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含随访时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1例血糖控制不佳,且既往未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2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不含达格列净治疗作为对照组(n=51),含达格列净治疗作为观察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波动及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的差异。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平均血糖(MBG)、血糖变异度(CV)、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高血糖(动态血糖值>10mmol/L)和低血糖(动态血糖值<3.1mmol/L)发生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UACR也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UACR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P<0.05)。结论 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在控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方面更为稳定,且较少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UA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