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复合物( NAA)/肌酸( Cr)、胆碱复合物( Cho)/Cr的变化。方法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检测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海马区NAA/Cr、Cho/Cr,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三酰甘油( TG)、胆固醇( CHO)、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HOMA-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β)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胰岛素泵强化降糖10~14 d,血糖达标后复查上述指标予以对比。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 FPG、2 hPG、TG、CHO、LDL、HOMA-IR水平降低(P<0.05,P<0.01),HOMA-β水平升高( P <0.05);左右侧海马区 NAA/Cr 升高( P <0.05),右侧海马区 Cho/Cr 降低( P <0.05),左侧海马区
  Cho/Cr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A/Cr、Cho/Cr与血糖、HOMA-β、HOMA-IR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改善患者血糖、血脂,同时可升高双侧海马区NAA/Cr、降低右侧海马区Cho/Cr,其机制可能与血糖降低、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2.
章容  戴武  叶军  曹永红  刘燕  汪运生  张苏皖  匡蕾  邹玲玲 《安徽医药》2018,39(12):1462-1465
目的 动态血糖监测(CGM)评估血糖波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68例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R病变程度,将108例无DR的患者纳为NDR组,60例DR患者纳为DR组。对受试者进行连续72 h的CGM,计算平均血糖(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有效波动平均幅度(MAGE),同时检测HbAlc、血压、体质指数,评估HbA1c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R组患者病程(8.33±0.82)年、收缩压(138.20±11.84)mmHg、舒张压(86.53±8.57)mmHg、SDBG(2.73±0.54)、MAGE(3.98±0.70)mmol/L,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MAGE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Al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DR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波动及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3.
总结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15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术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术后做好疼痛护理、阴道流血护理、发热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重视出院指导,以提高手术成功率。15例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无1例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DCI组,71例)及2型糖尿病无脑梗组(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系数和平均空腹血糖)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I组日内血糖波动幅度[(10.71±3.10)mmol/L比(9.61±3.19)mmol/L]、血糖波动系数[2.46±0.81比2.13±0.65]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的平均空腹血糖、平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DCI组较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P<0.05).绪论血糖波动较持续性高血糖更易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AGE)预测T2DM患者肌少症的患病风险。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肌少症将其分为对照组(n=146)和肌少症组(n=34)。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AGE、肌力、起立试验、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肌力、AGE均是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BMI、肌力、AGE建立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校准度良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发现其预测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3,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更高的净收益和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AGE是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T2DM患者的肌少症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酮症倾向糖尿病(ketosis-pronediabetes,KPD)指以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一类糖尿病,曾一度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的重要临床特征,但是近年来一类以自发性酮症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类患者有典型的高血糖症状伴自发性酮症起病,具有肥胖、短期内不依赖胰岛素治疗等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过去被称为1B型糖尿病、特发性1型糖尿病、不典型糖尿病等”…,近来更多学者称其为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本研究分析了酮症和非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临床特征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孝蕊  冯芳  邹玲玲 《海峡药学》2013,25(1):271-273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血浆中烟酸的浓度,并应用到烟酸缓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氯酸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本;色谱条件:Megres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10m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3∶97,V/V),柱温:12℃,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63nm;比格犬灌胃给药500mg烟酸缓释片。结果线性范围为0.200~35.0μg.mL-1(r≥0.9996),检测限为50ng.mL-1,方法回收率为98.4%;烟酸缓释片表现出明显的缓释效果。结论方法操作简单、专属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Beagle犬体内烟酸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总结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70例宫腔黏连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并做好患者准备,术后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加强人工周期治疗的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human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pH4)外渗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临床收集1例儿童IVIG皮下渗出的不良反应个案资料,并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截至2020年10月国内外报道的37例IVIG皮下外渗病例,分别对基础用药信息、肿胀部位、不良反应处理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例病例中男20例、女16例、不详1例,年龄为1日龄至26月龄,主要为新生儿。所有病例均在IVIG皮下渗出后发生不良反应。IVIG皮下渗出后肿胀部位主要位于手背(29.73%)和脚踝(29.73%),其他部位依次为肘部(18.92%)、足背(13.51%)、腘窝(5.41%)、头皮(2.70%)。对肿胀部位应急局部封闭处理后,肿胀消除效果明显,湿性敷料和外用药物有明显效果。结论  IVIG皮下渗出后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输注部位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当儿童使用IVIG发生皮下渗出时,采用文献中提到的方法对相应部位进行处理,可有效缓解和治疗对皮肤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最新研究表明,血糖波动(血糖变异性)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良好的血糖监测可以全面反映患者的血糖变化,而采取有效的血糖波动控制策略对糖尿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目的 探讨基于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的血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依据基于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监测的血糖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指尖血糖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第3、6、9天时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低血糖发生例次和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干预第3、6、9天,研究组CV-FPG、PPGE、LAGE及MAGE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第6天CV-FPG、LAGE及MAGE均低于干预第3天,研究组干预第6天PPGE低于干预第3天(P<0.05);两组干预第9天CV-FPG、PPGE、LAGE及MAGE均低于干预第3天,研究组干预第9天CV-FPG、PPGE及LAGE均低于干预第6天(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例次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以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为基础制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血糖波动幅度、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