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的危重症之一,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的临床症状,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脑功能障碍,常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我院2003年—2009年共诊治低血糖78例,其中21例以脑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而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足以急性发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增加,脑卒发病呈上升趋势.我院内科2008年1月一2009年12月收治脑卒中患者42例,现将急性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低血糖偏瘫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在 1988年 1月~ 199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12例低血糖偏瘫病人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5 6~ 77岁 ,平均 6 7.5岁。其中 9例有糖尿病病史 ,6例有高血压病史 ,3例有脑卒中史 ,5例有冠心病史。 9例病人发病前曾服降糖药 ,其中 5例服用格列本脲 ,2例服用D86 0 ,2例服用格列齐特 ,1例发病前有 2餐未进 ,2例原因不明。其中 9例误诊为脑血管疾病。1.2 临床表现12例病人均呈昏迷状态 ,伴有抽搐 4例 ;均有偏瘫 ,…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低血糖临床表现多样性误诊分析.提高早期诊断正确性及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我院2005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低血糖误诊病例,了解误诊疾病,分析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误诊短暂性缺血(TIA)4例,脑梗死10例,癫痫4例,精神病2例,误诊原因与病史不详,临床表现复杂,接诊医生思维单一有关.结论 正确认识低血糖临床表现,常规检查血糖,尽早诊断,及时治疗,防止不可逆性脑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理机能减退,出现低血糖反应时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而延误抢救时机.如不及时诊治,脑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形态学改变,遗留痴呆等症状,甚至死亡.我院从2008年1月一 2011年2月治疗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反应5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为共同的临床特征[1].本文回顾性调查2012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780例,合并泌尿系感染37例,感染率为1.33%,均为医院感染,分析37例脑卒中并发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8~2008年共收治由降糖药所致的低血糖症137 例,其中11例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误诊率8%.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60~76岁;均有2型糖尿病,病程2~15年.合并症:高脂血症8例,高血压病9例,冠心病7例.低血糖发作前存在肾功能不全3例,进食量减少、并存感染各2例.  相似文献   

8.
小儿颅内占位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是进行正确治疗和改善预后的关键。作者近10年收治在院外误诊的28例患儿,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最小40d,最大14岁。发病到确诊时间,最短18d,最长1年。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9例,病毒性脑膜炎4例,多发性神经根炎1例,脑血管疾病及脑出血6例,其他8例。患儿经CT、脑血管造影、手术及尸检,确诊为髓母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8例,脑胶质细胞瘤8例,先天性脑囊肿1例,颅内陈旧性血肿2例,脑脓肿3例,脑囊虫病1例,颅咽管瘤1例,结核瘤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误诊脑血管意外的原因.方法:对8例误诊脑血管意外的老年辅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经及时诊断、治疗后好转.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应提高认识、及早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老年低血糖脑病临床表现酷似脑卒中,若缺乏警惕极易误诊.我院自2003年12月-2006年12月曾误诊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易误诊为不典型脑梗死的疾病的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来在我院误诊为脑梗死的25例病例的影像资料,其中脑出血吸收期改变9例,病毒性脑炎11例,Ⅰ~Ⅱ星型细胞瘤5例。结果脑出血吸收期在T1WI及T2WI上均呈高信号。病毒性脑炎在T2WI像上出现脑回肿胀。星型细胞瘤CT像上显示局部占位效应明显,在T2WI像上显示脑回结构消失。结论CT与MRI两种影像相结合,能够对脑梗死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近6年收治的17例脑肿瘤卒中病例(男10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37.7岁。发病率为同期脑肿瘤发病率的1.9%,恶性肿瘤13例(76.5%)。误诊7例,手术抢救成活12例。作者认为,脑肿瘤卒中是颅内出血的一种少见而又特殊的类型,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卒中以恶性肿瘤多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进行性颅内高压症状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CT扫描对诊断极为有益。若手术治疗及时,可望延长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针对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59例(73.75%)与21例(26.25%);经多元回归分析后,年龄、体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疾病、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颅内再出血或梗死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因素与患者的死亡率呈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死亡与患者年龄、合并疾病、并发症状及疾病特征等多种因素有关,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珊珊 《当代医学》2022,28(3):46-48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检测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记录所有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烫熨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方法:(1)对象:2008年3月—2009年8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脑卒中患者共284名。(2)方式:缺血性脑卒中188例,随机分常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热疗组、中药烫熨组干预,出血性脑卒中96例随机分入常规治疗组、热疗组、中药烫熨组干预。疗程均为10天。3个月后随访。(3)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入组情况4组相似(P〉0.05),3个月随访,中药烫熨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和热疗组(P〈0.05),且有显著差异。与低分子肝素组无明显差别(P〉0.05)。出血性脑卒中入组情况3组相似(P〉0.05),3个月随访,中药烫熨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和热疗组(P〈0.05),且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烫熨可有效提高患者病后的生活质量,有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降低致残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卒中的就诊延迟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脑卒中超早期获得有效治疗的主要就诊延迟相关因素,从而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连续收集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3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χ2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就诊延迟的相关因素。结果:全部患者均经CT/MRI证实,其中脑梗死210例,脑出血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与就诊延迟最重要的相关因素是抵院方式,其次分别为首诊地点、卒中类型和发病地点距医院距离。结论: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延迟的相关因素很多,其重要原因是患者对急性脑卒中超早期诊治认识不足,加强公众相关医学教育对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逄涛 《河南医学研究》2002,11(4):336-337
目的 :探讨小量脑出血的早期诊断 ,防止误诊。方法 :对 42例被误诊的大脑半球小量 (≤ 10m1)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形式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并与同期住院的脑出血 (>10m1)和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结果 :本组患者误诊原因主要为非重要功能区部位出血、颅内压增高症状少、肢体功能障碍轻、临床表现不典型。在头痛、呕吐、颈抵抗、意识障碍及双侧巴氏征阳性方面与脑出血组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而与脑梗死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在既往无卒中史 ,活动时起病及发病时血压高等方面与脑出血组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与脑梗死组比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 :小量脑出血早期不易诊断 ,CT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8.
张荣  付兵  曹瑛  彭竹琴  闵维阳 《四川医学》2012,33(10):1830-1832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I、CT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近2年经部分手术病理及DSA证实的25例DVA,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9例行CT检查,DSA检查6例,回顾分析其MRI、CT表现。结果发生于幕上15例,幕下10例;CT检查9例,合并脑出血3例,有4例CT平扫未见明确异常密度改变,2例增强扫描见线条形异常增强血管影;MRI能清楚显示所有病变,T1WI、T2WI表现为线条形异常信号22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4例,增强扫描明显显示增粗髓质静脉及引流静脉,部分呈典型的"海蛇头"、"水母头"、"星簇状"等表现;幕上DVA引流静脉经皮层静脉汇入到脑表面静脉窦10例,汇入室管膜下静脉3例,汇入大脑深静脉2例,幕下10例汇入到脑表面静脉7例,汇入到四脑室膜下静脉3例。结论 CT对此病的诊断特异性少,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对99%的DVA作出准确定位定性诊断,故MRI检查能替代CT和DSA成为DVA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病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临床及影象学表现。结果本组病人脑出血21例,脑梗死5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存有中度病残4例,重度病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余患者恢复良好。所有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一旦出现神经功能症状均应考虑并发脑血管病的可能,经积极治疗和早期预防,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张丽文  武兵 《中外医疗》2014,33(1):31-31,33
目的研究分析痴呆综合征60例的临床和CT检查、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2年8月期间该院收的60例有痴呆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中脑血管疾病引发的痴呆症最多,在脑血管性痴呆中,由于大面积多发脑梗死引起的最多,脑出血引起的较少,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看,与痴呆的发生有关的是梗塞发生的多少、部位和大小。结论梗塞的大小、部位、多少和痴呆综合症的发生相关,且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发现,有多年饮酒嗜好的人容易出现痴呆,并且有酒精中毒的症状,加强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以及保证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临床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