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体外循环下的心脏手术都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可能。研究证实,阿片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阿片类药物可以通过激动心脏上的阿片受体对缺血后的心脏产生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对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变化的影响,探讨两种麻醉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片μ受体激动剂-瑞芬太尼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抗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p38MAPK分子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心肌凋亡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5组(n=8),即:缺血再灌注组(C)、100μg/L瑞芬太尼后处理组(R)、100μg/L瑞芬太尼后处理+1μmol/L纳洛酮组(R+N)、100μg/L瑞芬太尼后处理+10μmol/L纳曲吲哚组(R+NTI)、100μg/L瑞芬太尼后处理+5μmol/L SB203580组(R+SB)。建立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rebs-Henseleit缓冲液(KHS)平衡灌注自主跳动的离体心脏20min,继之30min实验性缺血,再灌注相应灌流液60min。C组灌注空白KBS60min,其余四组分别灌注含相应试剂的KHS 60min。分别测定缺血前5min,再灌注30min,再灌注60min的心室力学指标HR和LVDP。取再灌注60min后左室心肌组织用Tune1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R组再灌注30min、60min心室力学指标HR和LVDP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后处理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功能的影响,抑制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细胞凋亡,δ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曲吲哚可部分屏蔽瑞芬太尼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表明该保护作用部分与瑞芬太尼激动δ阿片受体有关。p38MAPK分子信号机制参与了阿片受体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是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3.
限制心肌缺血损伤的最有效方法为再灌注血液 ,但再灌注本身亦可导致长时间缺血的心肌组织产生严重损伤 ,即再灌注损伤 ,在心内直视手术和围麻醉期发生较多 ,近年来研究发现行心肌缺血预处理 ,补充外源性L -精氨酸 ,使用吸入麻醉药、芬太尼及钾通道开放剂对缺血 /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 ,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心肌缺血预处理 (ischemilcpracon ditioning、IP)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   1986年Murry〔1〕首先提出IP。认为心肌经过一次或反复多次的短暂缺血 /再灌注后 ,使心肌内源性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85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静脉芬太尼麻醉,观察组行静脉盐酸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的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盐酸瑞芬太尼同芬太尼比较,镇痛作用较强,停止输注后其麻醉作用较芬太尼消退也较快.结论 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用于全麻的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鼠离体心脏对缺血再灌输损伤的耐受及不同浓度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孕鼠离体心功能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雌性SD大鼠40只中非孕鼠10只做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孕鼠30只,于孕后第20天随机分为3组:无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F0组)、低浓度瑞芬太尼组(RF1组)和高浓度瑞芬太尼组(RF2组),每组10只。麻醉后开胸取心脏,建立Langendorff孕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每组均灌注平衡20min,对照组(Con组)与无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F0组)用95%O2和5%CO2饱和的K-H液持续灌注20min,停灌30min再灌注45min;浓度瑞芬太尼组(RF1组)、高浓度瑞芬太尼组(RF2组)缺血前分别用含瑞芬太尼20μg/L或40μg/L的95%O2和5%CO2饱和K-H液灌注20min,全心缺血30min,复灌45min;记录各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及冠脉流量(CF)变化,测定平衡15min后到再灌注后15min内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再灌注后45min时的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每组孕鼠心肌做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在平衡20min末,与对照组比较,各组LVEDP、LVSP和LDH的活性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在灌注后各时间点LVEDP升高(P<0.05),LVSP和CF降低(P<0.05),灌注后15min冠脉流出液LDH活性增高(P<0.05),再灌注后45min后心肌MDA含量增高(P<0.05),梗死面积增大(P<0.05),电镜下心肌结构破坏明显;与无瑞芬太尼预处理组比较,两瑞芬太尼预处理组在灌注后各时间点LVEDP降低(P<0.05),LVSP以及CF升高(P<0.05),灌注后15min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P<0.05),再灌注后45min后心肌MDA含量降低(P<0.05),梗死面积较小(P<0.05),电镜下心肌结构破坏不明显;与RF1组比较,RF2组保护作用明显(P<0.05);结论:孕鼠离体心脏对缺血再灌输损伤的耐受下降,瑞芬太尼浓度依耐性地保护离体孕鼠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陈进华  王海滨  雷庆红  孟尽海  刘俊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0):878-880,F000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预处理R1组、R2组,每组10只。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后C组输注生理盐水10ml/h,R1组和R2组分别输注瑞芬太尼1.65μg/(kg·min)和3.3μg/(kg·min),共30min。阻断冠状动脉左室支并在恢复再灌注360min后处死,取缺血部位心肌作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R2组比R1组心肌细胞基本正常无损伤,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C组心肌细胞损伤严重。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较大剂量比小剂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更好的稳定细胞膜、线粒体膜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减少炎性反应,能维持正常心肌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Real-time PCR法和神经行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侧大脑皮质内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瑞芬太尼组的bcl-2 mRNA实时表达明显增高(P<0.05),Caspase-3 mRNA实时表达明显降低(P<0.05),神经异常行为明显减轻.结论瑞芬太尼可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的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明显改善神经症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7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老年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30例.瑞芬太尼组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麻醉诱导和0.25μg·kg-1·min-1微量泵持续泵入维持麻醉,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2μg/kg麻醉诱导和1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缺血再灌注组(n=24)和舒芬太尼预处理组(n=24),其中缺血再灌注组和舒芬太尼预处理组分别于再灌注30 min、1、2 h处死大鼠(每组每次处死大鼠8只),取心脏分离心肌,测定并比较各组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再灌注30 min、1、2 h时,缺血再灌注组和舒芬太尼预处理组心肌组织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舒芬太尼预处理组心肌组织SOD活性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后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45min再灌注模型。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后处理组(RF组),按照瑞芬太尼的不同浓度1μg.kg-1.min-1、2μg.kg-1.min-1、4μg.kg-1.min-1又分三个亚组:RF1、RF2、RF4组,术中通过四道生理记录仪观察再灌注60min和120min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的动态变化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心肌新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结果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心肌功能受到明显的影响,I/R组大鼠的LVSP明显降低,LVEDP明显升高,瑞芬太尼后处理组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能得到改善。光镜下可见I/R组呈明显心肌损伤的形态学变化,RF组心肌组织损伤明显改善。I/R、RF组心肌组织SOD活性较sham组下降,但是I/R组低于RF组(P〈0.05)。I/R组的MDA含量、CK-MB值明显高于Sham组,但低于RF组。结论瑞芬太尼后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期的保护能力,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心脏B超及心肌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研究雌二醇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急性期心肌收缩能力及心梗面积的影响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雌二醇对心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及其下游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水平的作用。结果:雌二醇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左室射血分数(EF)及短轴缩短率(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雌二醇作用后缺血再灌注心肌MIF水平升高,AMPK、ACC磷酸化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雌二醇能够保护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期的心脏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可能通过MIF-AMPK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舌静脉注射,并观察心肌细胞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代谢情况。结果:白藜芦醇呈剂量依赖性缩小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范围;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内CK和LDH的释放;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ST-T段的抬高;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光镜下的细胞损伤;可使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结论:白藜芦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也与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及热休克预处理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小鼠左冠状动脉制备在体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经DNA ladder检测细胞凋亡,并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部分小鼠经热休克预处理后再进行上述实验。 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出现DNA梯状条带,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显著增高;热休克预处理后,多种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增加,DNA片断化减轻及caspase的活性受到抑制。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激活膜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和线粒体信号通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通过诱导多种HSPs的表达,热休克预处理可抑制上述两条信号通路的活化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瘦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世平  徐彤彤 《医学综述》2009,15(4):484-487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主要由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激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抑制饮食、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等生物学作用。目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氧自由基生成、钙超载和白细胞的激活可能是其发生的主要机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重点,大量研究工作证实,尽管不断地改进心肌保护方法,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细胞损伤仍无法完全避免。本文就瘦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魏晓  李香营  田毅  田国刚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2):243-244,248
水通道蛋白1(AQP1)是一组参与跨膜转运水的膜通道蛋白家族,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后水肿和微血管通透性改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借助各种手段干预AQP1表达,有望从分子水平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水肿和改善微血管通透性,为临床治疗心肌缺血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中点90分钟,再灌注3小时,形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梗塞面积大小、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了蝙蝠葛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蝙蝠葛碱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在缺血再灌注心肌中的浸润,保护心肌SOD活力,减少心肌MDA含量,缩小梗塞面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核黄素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引起的心肌缺血后的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C),心肌缺血组(MI),核黄素预处理组(RBF),每组10只。采用大剂量ISO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测定3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血小板聚集性;随后3组均采用Langendro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再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心肌匀浆中CAT活性,LDH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MI组相比较RBF组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含量(P<0.01)并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性(P<0.05),显著提高血清CAT活性(P<0.05);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后RBF组可显著提高MI组心肌匀浆中的CAT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核黄素对ISO所致的心肌缺血后的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和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血管活性肽Apelin-13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信号转导途径。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Apelin-13组(n=15),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在再灌注前5min给予生理盐水颈静脉注射,Apelin-13组给予0.1mg/kgApelin-13颈静脉注射,用伊文思蓝和TTC双重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区(IS)面积和缺血危险区(ARR)面积,计算IS面积占ARR面积的百分比(IS/ARR);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RKl/2蛋白的表达。结果Apelin-13组的IS/AAR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8.33&#177;12.95)%vs(52.61&#177;11.00)%,(0.21&#177;0.02vs0.31&#177;0.05](P〈0.05);Apelin-13组P—ERK1/2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15&#177;0.16vs0.63&#177;0.07)(P〈0.05)。结论Apelin-13具有心肌保护作用,能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RK1/2 MAPK激酶途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是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基础,复制稳定且高效的动物和细胞模型尤为重要。目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结扎动物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在体模型、动物心脏灌流装置及细胞缺氧再灌注的离体模型,但在模型复制过程中仍存在成功率低、重复性差等问题。因此,该文结合近年研究对该模型的复制和改良方法进行归纳和综述,为复制更为稳定的模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青、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氧化和抗氧化损伤改变,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青、老年大鼠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肌细胞MDA含量,亚硝酸盐法检测心肌细胞内Mn-SOD活性.结果:老年对照组及实验组心肌细胞Mn-SOD活性显著低于青年对照组及实验组(P<0.01);老年实验组心肌细胞MDA含量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活性氧引起的氧化损伤以及抗氧化作用的减弱有关;由于老年大鼠心肌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增龄变化,使得损伤改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