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TAM)占实体肿瘤质量的50%左右,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肿瘤生长、刺激血管生成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将TAM作为治疗靶点,实现纳米载体在瘤内合理分布以及有效抑制肿瘤的目的,是新型纳米载体的研究方向.本文简述TAM在传递纳米载体方面的优势,列举药物靶向TAM治疗肿瘤的应用实例,阐明巨噬细胞介导的药物传递方式以及靶向TAM的治疗策略是未来治疗肿瘤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是癌症化疗中的一个重大挑战,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输送系统为药物向肿瘤组织、肿瘤细胞和亚细胞的有效输送提供了条件。纳米载体可通过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刺激响应性靶向等方式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克服外排蛋白作用,提高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浓度,控制药物在特定细胞器释放和释放时间以及修复被阻断的细胞凋亡通路,增强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作者根据纳米载体制剂实现药物有效输送的方式综述了近几年其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透明质酸(H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的天然线性多糖,通过细胞表面分化簇44(CD44)受体靶向肿瘤。其作为抗肿瘤药物传递载体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已成为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CD44是透明质酸高亲和性的受体,因其在肿瘤细胞过表达,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或靶向受体。许多肿瘤都表现出CD44受体的过度表达,如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CD44配体通过与纳米药物载体结合,可以提高纳米载体对肿瘤细胞的亲和力。HA结构中因含有CD44配体具备有效的肿瘤靶向效应而闻名,通过HA-CD44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途径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摄取。本文对HA纳米胶束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进展以及其药物释放行为进行了综述,并表明HA的纳米胶束在肿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体内外研究表明,基于HA的纳米胶束是药物和基因特异性靶向肿瘤的传递方式,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利用纳米药物载体将难以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递送入脑是脑靶向治疗的策略之一,纳米药物载体脑靶向特性的评价是相关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对体外细胞模型和体内光学成像、药代动力学、行为学检测等方法,以及脑摄取参数等体内外评价指标进行了综述,为系统评价纳米药物脑靶向特性提供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肿瘤靶向纳米递释系统可特异性转运抗肿瘤药物至肿瘤部位发挥疗效,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兼具诊断与治疗的多功能肿瘤靶向纳米递释系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型纳米递释系统,可同时实现分子诊断试剂、抗肿瘤药物的肿瘤靶向递释,同步进行对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本文综述了纳米递释系统的肿瘤靶向机制,以及诊断与治疗双功能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肿瘤特异靶向性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靶向性治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肿瘤治疗中的特异靶向药物载体也随着多学科综合性发展而不断出现,如抗体载体、配体载体、活性多肽载体、微粒复合载体等。通过对这些特异靶向药物载体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不断完善现有的肿瘤特异靶向治疗。本文综述了目前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几种常见的肿瘤特异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G7抗体靶向紫杉醇纳米药物治疗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裸鼠BGC-823胃腺癌动物模型,每组6只,随机分配至设立的生理盐水对照组、载体材料组、紫杉醇常规药物组、非靶向紫杉醇纳米药物组、MG7抗体靶向紫杉醇纳米药物组.采用尾静脉给药方式,动态观察并测定肿瘤的体积、瘤质量抑瘤率,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实验期间动物的全身情况及相对体质量变化,评价毒副作用.结果 MG7抗体靶向紫杉醇纳米药物组人胃癌移植瘤表现出明显的体积抑制和瘤质量抑制,抑瘤率分别为84.6%和84.5%,显著高于紫杉醇常规药物组(45.1%,48.7%)和非靶向紫杉醇纳米药物组38.7%,42.2%),而且MG7抗体靶向紫杉醇纳米药物组的小鼠体质量与其它各组比较相对平稳,且饮食活动正常,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明显减轻.结论 MG7抗体靶向紫杉醇纳米药物具有良好的高效低毒体内抗肿瘤作用,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传统抗肿瘤药物最大的治疗缺陷是药物作用多是非选择性的,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因此针对癌组织的肿瘤靶向治疗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采用靶向性强的药物载体来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有效利用率取得了不错的研究进展。本文就靶向制剂设计模式、靶向治疗药物载体系统、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李慧 《继续医学教育》2014,(12):120-123
随着纳米技术不断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新一代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纳米靶向药物提高了药品的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减少了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载药系统研究现状及肿瘤靶向治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脑胶质瘤是一类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常规治疗仅对患者肿瘤进展和总生存期略有改善,急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载体促使药物跨越血脑屏障和脑内转运成为可能,结合迅速发展的靶向治疗策略,通过纳米载药系统靶向脑胶质瘤上的具体靶点,可提高治疗药物的抗胶质瘤效果.本文主要综述几种纳米载体策略在靶向治疗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以细胞毒为主的化学治疗难免会产生较多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开发一种能增强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且能降低其毒副作用的肺癌靶向性药物载体,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肺癌靶向性载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靶向动物模型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动物模型是抗肝癌药物实验及肝靶向给药系统验证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对用于研究肝靶向制剂的动物模型的种类、特征、不足及应用进行了研究论述,提出了目前较适于应用的模型,应用肝癌动物模型可以提供与肝癌病人相似的肝癌生物学特性,也为肝靶向给药制剂药代动力学指标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转移性胃癌的中位生存期不到1年。治疗转移性胃癌的主要手段仍然是细胞毒性化疗,但近几年对胃癌分子研究的进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把研发重心放在了靶向药物的开发上。在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里,一线化疗过程中加入曲妥珠单抗可以提高生存率。在二线治疗中,肿瘤医生可使用VEGF受体抑制剂雷莫卢单抗作为单一药物或与化疗联合使用。胃癌靶向治疗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许多评估免疫治疗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都激起了极大的兴奋。此外,针对胃癌靶向治疗的新疗法数量迅速增加,包括小分子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和双特异性抗体。总之,越来越多的患者可能会受益于已获批准的和新兴的治疗胃癌的靶向疗法。在这篇综述中,将总结胃癌分子靶向药物的最新进展,对新兴的靶向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并回顾了每种分子靶向药物相关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4.
合成叶酸-白蛋白靶向材料,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蛋白包覆阳离子脂质纳米载体(BSA-cNLCs)和叶酸-白蛋白包覆阳离子脂质纳米载体(FA-BSA-cNLCs)。对两者粒径、外观、包封率、载药量、体外细胞摄取、血液和肿瘤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BSA-cNLCs和FA-BSA-cNLCs粒径分别为81.4和79.8 nm,Zeta电位分别为+5.12和+3.74 mV,透射电镜照片表明两者均为圆整的类球形结构。两者紫杉醇包封率都大于97%,载药量在3.7%左右。体外细胞试验证实,高表达叶酸受体的SKOV3对FA-BSA-cNLCs的摄取显著高于BSA-cNLCs,说明FA-BSA-cNLCs对SKOV3具有明显的靶向性。血液及肿瘤药代动力学显示两者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无明显差异,证实表面修饰叶酸不影响制剂的体内行为。药效学试验显示,BSA-cNLCs和FA-BSA-cNLCs抑瘤率分别为72.08%和80.75%。可见FA-BSA-cNLCs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内外抗肿瘤疗效,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王宗喜 《医学综述》2013,19(10):1780-1781,1790
肾细胞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原发性肾肿瘤中占据首位。传统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放射疗法等,效果均不甚理想。分子靶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针对癌症发生的特异性分子为治疗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可针对在肿瘤发生中起关键作用的靶分子及其调控信号转导通路,增强抗癌治疗的特异性,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该文新型分子靶向制剂———贝伐单克隆抗体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于纳米技术的靶向给药系统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已成为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热点。纳米制剂具有靶向性,它能将药物浓集于靶部位,而对非靶器官影响很小,可提高药效,降低全身毒副作用,被认为是搭载抗癌药的最适宜剂型。目前一些靶向纳米制剂产品已上市,也有大量靶向纳米制剂处于研究阶段,在肿瘤治疗上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各类靶向纳米制剂进行介绍,同时,重点综述近年来基于纳米技术的肿瘤靶向制剂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广泛使用的肿瘤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近红外荧光成像。在成像过程中,造影剂能够增强信号对比度,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是,目前绝大部分造影剂存在半衰期短和对肿瘤没有选择性的缺陷,不利于肿瘤的诊断。因此,开发具有肿瘤靶向性的造影剂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目前肿瘤靶向性造影剂的研究策略,本文综述了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可激活靶向性造影剂在不同医学影像技术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纳米粒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连香  张阳德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3):265-268
该文就肝癌靶向治疗的发展、纳米粒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治疗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纳米粒是一种很好的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9.
肿瘤相关分子标记物的发现,导致靶向治疗药物迅速发展。我们对近期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现的可能影响靶向治疗的相关分子标记物,即所谓的驱动突变基因进行综合分析。期待依据肿瘤个体基因情况而决定的靶向治疗,可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大治疗收益。  相似文献   

20.
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是一种新的肿瘤筛选技术,它将随机多肽文库表达于丝状噬菌体的表面,使高通量筛选多肽配体变得容易些。该技术在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和治疗性靶肽以及在新型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制中都有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