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透明质酸(H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的天然线性多糖,通过细胞表面分化簇44(CD44)受体靶向肿瘤。其作为抗肿瘤药物传递载体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已成为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CD44是透明质酸高亲和性的受体,因其在肿瘤细胞过表达,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或靶向受体。许多肿瘤都表现出CD44受体的过度表达,如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CD44配体通过与纳米药物载体结合,可以提高纳米载体对肿瘤细胞的亲和力。HA结构中因含有CD44配体具备有效的肿瘤靶向效应而闻名,通过HA-CD44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途径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摄取。本文对HA纳米胶束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进展以及其药物释放行为进行了综述,并表明HA的纳米胶束在肿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体内外研究表明,基于HA的纳米胶束是药物和基因特异性靶向肿瘤的传递方式,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肿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以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其中化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肿瘤化疗中化疗药物缺乏靶向性,对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为克服这一问题研究者开发了药物载体,目前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已成为在肿瘤治疗中有应用前景的纳米载体。作为新一代亚微粒给药系统,SLN是以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可降解的固态天然或合成的类脂为载体,将药物吸附或包裹于脂质膜中而制成的,具有可搭载多种药物、药物生物利用度高、延缓药物释放和多种给药途径等优点,并通过靶向作用提高对不同类型肿瘤的治疗效果,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脑癌等疾病的治疗中。现从SLN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载体优势、给药途径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受肿瘤组织或肿瘤微环境释放的多种趋化因子吸引而向肿瘤组织靶向归巢的天然属性,因此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活细胞传递载体用于抗肿瘤药物/基因的靶向递送。外源性MSC静脉注射后会首先在肺部被大量截留,经肺清除后向肿瘤组织归巢,可以通过增强趋化因子与MSC上受体的相互作用或改变注射方式减少MSC截留等方法改善MSC的肿瘤归巢效率。基于MSC的传递系统可用于靶向递送阿霉素、紫杉醇和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帮助解决化疗药物半衰期较短、肿瘤靶向性较差等问题。其次,MSC可以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有效保护和靶向递送肿瘤细胞杀伤基因、免疫系统调节基因等治疗基因,通过在肿瘤部位特异性表达治疗基因实现肿瘤抑制或杀伤作用。此外,MSC还可以作为细胞传递载体靶向递送诊疗药物,发挥肿瘤诊疗一体化的治疗作用。总之,基于MSC的细胞载体递送系统可实现化疗药物、治疗基因和诊疗药物的靶向递送并在多种类型的肿瘤靶向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相信随着这一细胞载体递送策略的不断改良和优化,基于MSC的靶向传递系统将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传递策略和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肿瘤多药耐药(MDR)是指肿瘤细胞在多种机制的介导下,失去对传统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导致化疗疗效降低。研究认为,包括细胞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肿瘤组织中特殊的微环境、细胞DNA自我修复及抗凋亡、上皮-间质细胞转化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均可能是导致MDR形成的原因。细胞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是指由于肿瘤细胞膜表面ATP结合盒转运蛋白表达上调,导致经由该通道“泵出”细胞外的抗肿瘤药物量增加,降低细胞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形成细胞耐药。采取有效的方法抑制由细胞膜转运蛋白过表达引起的药物外泵可能是逆转MDR的关键。多功能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的药物递送系统,已经在抗肿瘤治疗中呈现出诸多优势。此外,经合理设计的纳米粒子还可以结合多种策略协同化疗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本文详细综述运用多功能纳米给药系统结合不同MDR逆转策略,如药物共递送、外界响应及靶点修饰等干预细胞膜转运蛋白外排作用的相关研究,为纳米给药系统下一步的开发以及逆转手段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胰腺导管腺癌的肿瘤新生血管匮乏且基质丰富,限制了细胞毒性药物的递送效率,降低了治疗效果。纳米递送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胰腺癌有望克服其生物屏障,提高递药效率。而设计具有高效靶向胰腺癌细胞的纳米递药系统是克服上述生物屏障的关键。本文综述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纳米递药系统的被动靶向设计、主动靶向设计及响应释放的靶向递药设计。  相似文献   

6.
当前,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城镇居民人口中,肿瘤导致的死亡占各类疾病的25%。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3种治疗方案,其中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有些患者经过有效的化疗后仍会复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的产生限制了化疗的疗效。临床上应用联合化疗虽然能发挥最大的细胞毒作用,也因MDR的产生而失败。因此,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是未来研究肿瘤治疗方法的关键。肿瘤多药耐药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肿瘤细胞通过多种途径导致多药耐药的产生,包括:耐药相关蛋白;DNA损伤和修复功能障碍;细胞自噬;减少药物积累和增加药物输出;代谢解毒;药物靶标和信号转导分子的改变等多种机制。肿瘤多药耐药与P-糖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肺耐药蛋白、拓扑异构酶以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有关。目前有很多逆转剂应用于临床,但是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MDR逆转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对MDR机制的研究,并掌握癌细胞如何对抗癌药物产生抗性,将有助于研制出更加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本文现就国内外关于肿瘤细胞MDR产生的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刘世坤 《右江医学》2006,34(3):315-318
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并产生耐药后,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天然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具有交叉耐药性[1,2]。MDR是肿瘤细胞耐药的常见方式,也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多药耐药主要有两种类型:①内在性多药耐药:是指肿瘤细胞固有的对化疗药物不敏感;②获得性多药耐药:是指肿瘤开始对化疗药物敏感,但经过几个疗程化疗后,肿瘤细胞不仅对该药产生耐药,而且对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因此,MDR是当前肿瘤化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形成机理十分复杂,肿瘤细胞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8.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化疗是目前临床抗肿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化疗药物具有 较广的抗瘤谱。但肿瘤多重耐药的发生是导致化疗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肿瘤多重耐药机制非常复杂,与 药物代谢、药物靶点改变、DNA 修复增强、细胞周期改变及肿瘤微环境等均有密切联系。其中多药耐药基 因MDR 1 表达的膜转运蛋白P- 糖蛋白参与的化疗药物逆向转用是多药耐药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针 对MDR 1 的一些抑制剂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肿瘤的耐药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自噬直接参与肿瘤多药耐 药,联合调控MDR 1 的表达及肿瘤细胞自噬水平将可能改善肿瘤细胞的多重耐药。该文主要从多药耐药基因 MDR1 的表达调控及细胞自噬水平改变两方面综述肿瘤细胞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新型药物输送系统可增强药物体内稳定性、控制药物释放等提高药物治疗特异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近年来,药物智能控释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新兴治疗药物(如生物制剂)、给药方式需求(如口服的延长药物释放微型装置和可注射特殊医用材料)及保护敏感药物分子的先进载药系统等可有效提升疾病防治水平.基于纳米囊泡、病原体仿生载体和工程化改造细胞(如特异性靶向、延长循环时间和免疫逃逸)的可控释放载药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药物输送系统设计的指导性原则及其控释机制,系统阐述了注射性药物递送系统、口服药物递送系统及生物源仿生药物递送系统研究前沿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化疗是肿瘤治疗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副作用强且易产生耐药性.纳米技术能够靶向输送有效剂量的化疗药到达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同时克服肿瘤耐药.肿瘤免疫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低毒副作用、高效、预防转移的优势.基于肿瘤疫苗或抗体等免疫刺激因子的免疫疗法将有望在消灭肿瘤的同时预防肿瘤的转移.采用纳米技术能够保护抗原、刺激因子等不被降解,同时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肿瘤间质、免疫细胞,从而提高疗效.新型的肿瘤化学免疫制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望在有效地杀死肿瘤的同时刺激肿瘤免疫抗原的暴露以激活免疫系统.本文综述了肿瘤化疗、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潜能,以及展望纳米技术用于靶向运输化学免疫制剂的未来希望.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细胞正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纳米药物靶向治疗克服了传统化疗药靶向性差而错伤正常细胞的弱点,从而增强疗效和减低药物毒性,正被医学界高度关注。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治疗是世界性的难题,化疗药物往往“不分细胞好坏”通吃。大多数人都知道传统化疗药物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副作用,这也是困扰癌症治疗的根本问题。传统化疗药物靶向性不是很好,没有相对集中在肿瘤细胞所在的位置,本来好的细胞也被杀死,副作用会比较大,患者会出现掉头发,呕吐的症状,有的药物还会伤害患者的心脏和别的器官。如今,我国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成功发现了一种纳米尺度的生物导弹,这就是纳米级药物“远程火箭”部分“精确制导”打击癌细胞。纳米载体就像“远程火箭”,药物就是“弹头”,经过静脉注射能够直接命中并深入动物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2.
肿瘤治疗药物通常存在水溶性差、靶向性低、稳定性差、不易被肿瘤细胞摄取等不足,开发一种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仍是肿瘤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具有良好的序列可编程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基于DNA的纳米材料已被广泛用作肿瘤治疗的药物递送载体。大量研究表明,DNA纳米材料可以有效装载肿瘤治疗药物,实现肿瘤组织靶向递送、高效细胞摄取与刺激响应性药物释放。本文从DNA纳米技术的历史与发展入手,例举DNA纳米材料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在化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其他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即肿瘤细胞对某一种化疗药物耐药后,对其它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不同的化疗药物也产生耐药的现象.化疗药物可以导致肿瘤多药耐药现象产生,但放疗是否可以导致肿瘤多药耐药,以及多药耐药的肿瘤细胞对放疗有何影响,目前研究不多.本文就放疗与肿瘤多药耐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ABC转运蛋白超家族与膀胱癌多药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鹏宇 《医学综述》2011,17(23):3562-3564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具有易复发和产生多药耐药的生物学特性。肿瘤细胞的药物耐受是影响化疗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多药转运蛋白最突出的作用是它可以从癌细胞中向外转运抗癌药物,使机体产生耐药。而大量研究表明,它们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基本作用要比对药物的转运更为重要。明确这些转运蛋白在肿瘤发生及治疗反应中的具体作用对膀胱癌的靶向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巫蒙  王梅 《当代医学》2011,17(21):26-28
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它的防治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在肿瘤治疗中,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是最传统的3种治疗方案,其中化疗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有些肿瘤在经历了最初有效化疗后,仍难免复发,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多药耐药性。合理的联合化疗虽能最大限度发挥细胞毒作用,但都可因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出现而宣告失败。因此,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就这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中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研究述评(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内在或获得性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导致肿瘤化学治疗失败的常见因素,也是困扰肿瘤药物治疗的关键性难题。多药耐药肿瘤细胞,常常对非同一类型的多种结构、细胞靶点和作用机理迥然不同的抗癌药物同时产生耐受,使抗癌治疗陷入困境。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每年癌症患者约49万例死亡,90%以上肿瘤患者的死亡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耐药影响。因此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提高抗癌药物疗效已成为肿瘤治疗急待解决的关键性课题。1 多药耐药机制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多种机制参与肿瘤细胞多药…  相似文献   

17.
原代肺癌细胞培养与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维娜  郭文君 《医学综述》2006,12(13):783-785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是导致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个体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是临床化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检测肿瘤细胞耐药基因的表达和药物敏感性将为临床化疗提供有效的帮助。现综述肺癌细胞的体外培养、耐药基因及药物敏感性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原代肺癌细胞培养与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细胞的内在和(或)获得性多药耐药是导致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求个体化化疗方案,是目前临床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对肺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和检测耐药基因的表达将为临床化疗提供客观的依据。现综述肺癌细胞的体外培养、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细胞抗砷性与多药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丽娜  慕晓玲 《农垦医学》2008,30(3):232-234
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其他肿瘤已取得显著疗效,但长期和重复使用砷易使肿瘤细胞对砷耐药,同时砷与其他化疗药物之间存在着多药耐药现象,这些耐药问题对砷剂治疗肿瘤是不利的,而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参阅大量文献发现细胞的抗砷过程和细胞对药物代谢的泵转运过程类似,因此本文将抗砷机制和多药耐药机制联系起来,这将为我们研究抗砷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纳米粒子为抗肿瘤药物的转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它可以作为肿瘤药物的载体,穿透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间隙并直接进入细胞发挥作用.这些微粒通过修饰后,能与肿瘤组织中的内环境、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上的靶点特异结合,并作用于肿瘤细胞,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使高浓度的药物靶向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文章就纳米粒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