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平  张琼文 《西部医学》2021,32(9):1249-1253+1257
【摘要】 临床上,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依赖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然而患者中位生存期仅6~10个月。因此,提高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疗效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不可治愈的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各种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的联合疗法、过继性细胞治疗等免疫疗法逐渐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本文就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最新的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进展予以评述,并对潜在的免疫治疗生物标记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目前国内每年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发现转移,其中仅少部分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有手术的机会。西妥昔单抗作为分子靶向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切除转化率,并改善了预后。然而在西妥昔单抗治疗初始或治疗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结直肠癌患者会对该靶向药物产生耐药,其机制未明。非编码RNA具有调节其靶基因表达等功能,已被多方证实在肿瘤靶向治疗耐药或增敏中起到一定作用。本文针对结直肠癌中西妥昔单抗耐药相关的非编码RNA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分子靶向治疗是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联合化学疗法可使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获益。临床常用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小分子信号传导抑制剂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但靶向治疗后期产生的耐药问题成为临床上治疗的关键难题。研究表明,靶向药物耐药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相关细胞信号通路异常以及肿瘤微环境改变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在逆转靶向药物耐药方面颇有成效。因此,该文对CRC分子靶向治疗耐药机制以及中医药应对策略进行论述,并对逆转靶向耐药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廖宁  张国淳  姚濛 《循证医学》2009,9(6):322-322
在第32届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上,靶向治疗成为了大赢家,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研究取得了突破。RIBBON-2试验评价了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用于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化疗联合贝伐单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优于联合安慰剂组,  相似文献   

5.
胃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化疗为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疗效较差.分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效果优于单独化疗已经得到临床认可,目前有关胃癌的分子靶点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周期抑制剂、免检查点阻滞剂、C-MET信号通路抑制剂等,其中一些已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就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略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作为首个用于临床的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后的研究深入,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及转移性肾癌等多种实体瘤有效。国内外众多临床研究显示贝伐单抗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现将我科1例肺腺癌患者在使用贝伐珠单抗  相似文献   

7.
新药物新方案在晚期胃癌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在中国发病率很高,但该病诊断时常为中晚期,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较最佳支持治疗而言,化疗可显著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四十余年来,5-氟尿嘧啶、顺铂、表阿霉素等药物组成的二联或三联方案用于治疗晚期胃癌取得了一定疗效,晚近随着多西紫杉醇、伊立替康、草酸铂和卡培他滨等新药的应用,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而将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等分子靶向药物与化疗合用,有望成为更具前景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于无法手术或手术后复发、转移的结肠癌,主要依靠氟尿嘧啶类、铂类和伊立替康等药物为主的化疗,但易产生耐药性.近年国际上出现的分子靶向治疗,为大肠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抗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等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可以明显提高化疗效果,且耐受性较好.分子靶向治疗正在成为除手术、化疗和放疗以外治...  相似文献   

9.
胃癌在中国发病率很高,但该病诊断时常为中晚期,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较最佳支持治疗而言,化疗可显著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四十余年来,5-氟尿嘧啶、顺铂、表阿霉素等药物组成的二联或三联方案用于治疗晚期胃癌取得了一定疗效,晚近随着多西紫杉醇、伊立替康、草酸铂和卡培他滨等新药的应用,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而将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等分子靶向药物与化疗合用,有望成为更具前景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即使采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其平均生存期也只有2~3年。化疗药物的多重耐药性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新一代微管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伊沙匹隆对蒽环类、紫杉烷类和卡培他滨耐药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作用显著,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现从伊沙匹隆的药理机制、疗效评价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小细胞肺癌是一个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其转移性和治疗效果均与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肺癌的临床预后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与建立在致病机制基础上的分子标志物的靶向治疗有关。虽然已知小细胞肺癌有很多基因变异,但尚未明确某些分子靶向治疗能够延长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近年来,研究发现PARP1可以作为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潜在靶点,小细胞肺癌对PARP抑制剂有显著的敏感性。本文主要就PARP1作为分子靶向治疗基因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摘要:乳腺癌靶向治疗进展迅速。Trastuzumab (曲妥珠单抗) 给乳腺癌治疗及转归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显著降低了Her-2阳性乳腺癌亚组的复发风险并增加了生存。其它获FDA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有靶向VEGF的抗血管生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贝伐单抗)、双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和HER-2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apatinib(拉帕替尼)。获准用于乳腺癌治疗临床试验的靶向药物有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fitinib(吉非替尼,)、Erlotinib(厄洛替尼)、Sorafenib(索拉非尼)、Sunitinib(索尼替尼);单克隆抗体有Cetuximab(西妥昔单抗)、Panitumumab及靶向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小分子丝氨酸/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emsirolimus(CCI 779, Torisel)及Everolimus(依维莫司)。本文将综述近几年正式发表或口头报告的靶向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结果来解释贝伐单抗及拉帕替尼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并简单介绍其它已用于临床试验的靶向药物的研究结果,以解答乳腺癌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设计及处方这些药物时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3.
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同步放化疗(CRC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新模式,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约占45%,CRCT是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与同步胸腔放疗使局部晚期NSCLC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15%,但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NSCLC疗效,国内外对CRCT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对CRCT的最佳治疗模式仍存有许多争议,同时靶向治疗与CRCT的联合成了新的热点。现就近年来局部晚期NSCLC CRCT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Lung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in the world. Prior to the era of targeted therapy, platinum-based doublet chemotherapy was the first-line therapy of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The availability of agents that target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tyrosine kinase, as well as inhibitors against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 gene rearrangement or ROS-1 gene rearrangement product, has provided promising clinical benefits in specific subpopulations of NSCLC. At present, only first-generation 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 (erlotinib and gefitinib) are available for clinical use. Second-generation irreversible EGFR-TKIs, such as afatinib, are still in clinical trials. In current clinical practice, EGFR-TKI is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metastatic NSCLC patients with tumor EGFR mutation or as salvage therapy in NSCLC patients who received systemic chemotherapy previously. Platinum-based doublet chemotherapy continues to be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those treatment-naïve patients with EGFR wild -type tumor or unknown EGFR status. Even though all investigators agree with the use of EGFR-TKI as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in tumor EGFR-mutated patients, only 10–30% of NSCLC patients have mutated EGFR,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survival difference when EGFR-TKIs were used in a second-line setting versus a first-line treatment in EGFR-mutated patients. Thus, the molecular complexity of lung cancer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optimizing treatment by seeking a more personalized approach to care, including searching for driver oncogenes, managing the emergence of resistance and overcoming that resistance, and optimizing the sequence of treatment. Numerous other novel targeted agents are now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new agents targeting novel pathways and those that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r resistance associated with currently available EGFR-TKIs. In this report, we review the clinical data of EGFR-TKIs as molecular-targeted therapies in NSCLC.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面检索2008年8月前发表的评价西妥昔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二线或一线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提取入选试验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疗效数据.对研究目的 相同的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数据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定量合并,对不符合定量合并要求的数据作统计描述.结果 符合选择标准的临床试验22项,其中8项随机对照试验,1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和13项单组试验.8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目的 和干预措施互不相同,未能进行定量合并.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先前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的转移性大肠癌有效率16.4%~23.0%,中位生存期8.6~10.7个月,一线治疗转移性大肠癌有效率42.0%~67.0%,中位生存期33.0个月.西妥昔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转移性大肠癌有效率46.0%~72.0%,中位生存期28.2~30.0个月.与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大肠癌相比,KRAS野生型患者能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中获得更高的有效率和更长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疗效肯定,KRAS基因状态可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16.
阎皓 《医学综述》2011,17(1):84-87
胰腺癌是目前胃肠道肿瘤中预后差,且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的一种疾病。目前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手段有限,是当前肿瘤治疗的难点之一,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被认为是目前晚期胰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吉西他滨化疗失败后的晚期胰腺癌多选择单药或联合靶向药物挽救治疗。而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是近年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新的热点,在此结合新的临床证据对目前晚期胰腺癌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与传统的化疗相比,其具有特异结合肿瘤细胞上特有的靶点,精确打击肿瘤细胞而又不伤害正常的细胞。分子药物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较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肺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及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进行综述,并探讨了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抑制剂等免疫疗法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项重 大进展。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生物标志物来选择最佳的受益人群,因此该抑制剂只在约20% 晚期NSCLC 患者 中起作用。与单药治疗比较,NSCLC 患者结合常规和/ 或靶向治疗显示更好的安全性和疗效。笔者总结几 种已批准用于NSCLC 治疗的抗PD-L1 药物,且强调抗PD-L1 治疗与化学疗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靶向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等其他非免疫治疗相结合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陈娟  陈锦云 《医学综述》2014,(13):2347-2349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化学治疗(化疗)是其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以吉西他滨为基础联合其他药物化疗基本上未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靶向治疗中,只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表现出活性。对于一般情况好的患者,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显著优于吉西他滨。以吉西他滨、氟尿嘧啶、顺铂为基础的多药综合化疗对于胰腺癌也显示出一定的活性。在一线治疗失败后,一般情况好的患者接受二线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