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体型与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型与证候特点。方法:以居民小区为基本抽样群,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宣武区、昌平区及平谷区的3个社区20岁以上长住居民5208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对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医生访谈的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结果:8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含超重)621例,占70.0%,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患者768例,占80.8%,肥胖2型糖尿病实证患者中,肝胃郁热证占69.3%。结论:2型糖尿病与消渴病存在较大差异,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的肥胖患者为2型糖尿病的主体,肝胃郁热证为肥胖2型糖尿病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2.
杨洋  刘华一 《江西中医药》2014,45(2):25+35-25,35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中医分型的关系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97例CAG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6组,观察各组HP感染情况及8周中医对症治疗后各组HP阳性组与阴性组疗效情况。结果:各组HP感染率为脾胃湿热证82.3%,肝胃郁热证76.9%,肝胃气滞证65.0%,胃络瘀血证53.3%,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证40.9%,胃阴不足证40.0%。各组感染率有差异(P〈0.05)。8周治疗后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证中HP(+)组与HP(-)组症状评分改变无差异(P〉0.05);肝胃气滞、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证HP(+)组与HP(-)组症状评分改变有差异(P〈0.05),且HP(-)组前后症状评分差值大于HP(+)组。结论:HP感染在CAG中医证型的分布有-定规律,且对CAG治疗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出肥胖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2005-2013年肥胖2型糖尿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运用频率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搜集合格文献34篇,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脾虚痰湿(30.0%)、湿热困脾(20.0%)、气滞痰阻(18.6%)、肝胃郁热(11.4%)、中满内热(7.1%)、阴虚燥热(5.7%)、气阴两虚(4.3%)、阴阳两虚(2.9%)。结论:文献分析所总结出的肥胖2型糖尿病常见证型,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对本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74例患者均存在脾胃虚寒证,其中:(1)单纯型45例(60.8%);(2)兼肝胃不和证12例(16.2%);(3)兼气滞血瘀证9例(12.2%);(4)兼郁热/湿热证8例(10.8%)。以上病例均以黄芪建中汤加味为基本方,辨证加减,6周为一个疗程。结果74例中,治愈40例(55.1%),好转28例(37.8%),无效6例(8.1%),总有效率91.9%。本组患者单纯脾胃虚寒证治疗有效率高(100%);兼肝胃不和证有效率为83.3%;兼气滞血瘀证与兼郁热/湿热证治疗有效率较低,分别为77.8%与75.0%。结论该方对各证型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均有效,其中单纯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旋覆代赭汤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肝胃郁热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胃郁热证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方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时间为(11.09±1.89)d,症状改善时间为(7.32±0.98)d,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胃郁热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旋覆代赭汤联合小柴胡汤治疗,可起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药用效果,增加益气和胃、降逆化痰的功效,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肥胖T2DM的主要证型肝胃郁热证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为探讨肝胃郁热证的科学内涵做一粗浅尝试。方法:通过胰岛素耐量实验,将肥胖T2DM肝胃郁热患者与正常组和肥胖组比较,检测0点、30min1、20min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真胰岛素(TI)和胰岛素原(PI)。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胰岛素分泌低钝,延迟,早时相分泌远低于正常者;Homa-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胰岛素分泌的数量、质量及胰岛素分泌的时相性都存在明显的病理改变,证实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及胰岛素抵抗双重因素导致该患者群血糖居高不下。同时本研究提示采用真胰岛素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更真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和证型分布。方法:对唐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近2年糖尿病患者2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参考古今文献中的中医理论,系统分析糖尿病的中医证型特点。结果:223例糖尿病中医证型依次为胃肠湿热证105例(47.09%)、肝胃郁热证57例(25.56%)、痰热互结证31例(13.90%)、虚实错杂证21例(9.42%)、痰瘀痹阻证9例(4.03%)。结论:糖尿病患者湿热证型所占比例较大,由此提出清热燥湿应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BRG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沙比利片治疗,研究组采用疏肝和胃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BRG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肝胃郁热型胃痛疗效的影响。方法:61例肝胃郁热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辨证施护组(31例)和常规护理组(30例);对辨证施护组病人行情志调护,饮食调护,针刺治疗,等措施。结果:辨证施护组、常规护理组有效率分别为86.67%、70.96%(P〈0.05)。结论:时肝胃郁热型胃病患者行辨证施护,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建立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诊断标准,并寻找与慢性胃炎中医湿证相关性较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舌脉象客观指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细胞化学等技术对舌脉象进行客观信息检测。结果:调查慢性胃炎患者424例,其中湿证患者262例,占61.8%。湿证分类中脾胃湿热占湿证的42.4%;湿浊中阻占湿证的26%;湿浊中阻兼脾气虚弱占湿证的31.7%。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预测脾胃湿热证正确率为93.8%,湿浊中阻证为96.2%,湿浊中阻兼脾气虚弱为92.2%,脾气虚弱合并脾胃虚寒为86.1%,肝郁气滞合并肝胃郁热为81.6%。其中55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苔上皮细胞化学成分糖原(PAS)含量以脾气虚弱型为最低,湿浊中阻型最高;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含量以湿浊中阻型兼脾气虚弱型患者最低。140例慢性胃炎患者脉图参数h5、h5s/h1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h3/h1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其中脾气虚弱型h5s最低,湿浊中阻型h5/h1最高,肝郁气滞合并肝胃郁热型h3/h1最高。结论:提示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舌脉客观指标可作为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和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98名不孕症妇女,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经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粘连Ⅰ~Ⅲ级者,不孕时间要短于输卵管Ⅳ级的患者。腹腔镜组术后妊娠2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8例,异位妊娠5例;经腹术组术后妊娠1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0例,异位妊娠3例。两组输卵管粘连Ⅰ~Ⅲ级的妊娠率均明显高于Ⅳ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程永 《天津中医药》2012,29(6):552-555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经筋病机实质与治疗方法。[方法]从《黄帝内经》原文及现代相关文献出发,分析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解剖联系、肩周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生理上,肩关节与手六经之经筋和足少阳、足太阳经筋相联属;病理上,分为"瘀沫期"、"经筋拘急期"、"筋结病灶形成期",但三病理过程相互杂揉与绞结;治疗上,宜遵循"以痛为俞"、采用粗银质针温针治疗,是解除瘀、沫、筋结病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认真探讨中医生理、解剖学,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及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