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海洋贝类提取物(EMS)对大鼠血浆及主动脉壁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6-Keto-PGF)水平的影响以及EMS对脉动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以探讨EMS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药物均经灌胃给药。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主动脉壁中。TXB2,6-Keto-PGF的含量;采用电刺激损伤法测定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观察EMS的抗血栓作用。结果EMS5.4,10.8g·kg-1(相当于鲜贝)可明显降低大鼠血管壁中TXB2含量(P<0.05);10.8g·kg-1可减少血浆中TXB2水平(P<0.05);EMS对血管壁及血浆中6-Keto-PGF无明显影响(P>0.05);EMS10.8g·kg-1可延长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P<0.05)。结论EMS能降低血浆及血管壁中血栓素A2水平,具有调节TXA2与前列环素平衡、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75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红花注射液低剂量(62.5 mg·kg-1)、中剂量(125 mg·kg-1)和高剂量治疗组(250 mg·kg-1),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血尿渗透压值评价肾功能,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功能明显减退,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1);运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后,肾功能显著改善,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 (P<0.01)。结论: 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肾功能损害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红花抑制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丹参口服液的抗心肌缺血活性作用。 方法: 取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50 mg ·kg-1),复方丹参滴丸组(135 mg ·kg-1),丹参片组(300 mg ·kg-1),丹参口服液高、低剂量组(5,2.5 g ·kg-1),ig给予相应剂量药物7 d,末次给药1 h后,其中正常组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 ·kg-1,其余各组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苷(5 mL ·kg-1)造成血瘀大鼠模型;另取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单硝酸异山梨酯(4 mg ·kg-1),复方丹参滴丸组(135 mg ·kg-1),丹参片组(300 mg ·kg-1),丹参口服液高、低剂量组(生药5,2.5 g ·kg-1),ig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末次给药1 h后正常组舌下静脉推注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舌下静脉快速推注垂体后叶素0.5 U ·kg-1(1 U ·mL-1)造成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采用血液黏度计测定血瘀模型大鼠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记录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Ⅱ导联心电图(ECG)观察T波变化,并测定血浆磷酸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钙离子(Ca2+)和MDA。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心肌缺血大鼠不同时间点T波明显升高(P<0.05,P<0.01),心律明显升高,大鼠血浆MDA及CK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MDA及Ca2+含量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口服液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血瘀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P<0.05,P<0.01),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大鼠的T波和心率(P<0.01),明显降低血浆MDA及CK水平(P<0.05,P<0.01);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组织MDA及Ca2+含量(P<0.05,P<0.01),显著升高SOD水平(P<0.05)。 结论: 丹参口服液对血瘀模型大鼠和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具有活血化瘀及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三七水煎剂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三七水煎剂的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观察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剂量分别为生药0.4,0.2,0.1 g·kg-1)血三七水煎剂,7 d后对其凝血时间的影响;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溶液诱导小鼠形成血栓,分别ig给予0.5 g·kg-1血栓心脉宁片(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的血三七水煎剂(剂量分别0.6, 0.4,0.2 g·kg-1),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观察给药后对小鼠偏瘫和死亡率的影响;制备大鼠血瘀证模型,ig给予血三七水煎剂,连续15 d后取血,测定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含量及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结果: 血三七水煎剂高、中、低剂量组的小鼠凝血时间分别为(164±23),(143±20),(112±21)s,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血三七水煎剂高、中、低剂量组血栓模型小鼠死亡数分别1,2,2只,偏瘫数分别为2,2,3只,与模型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血三七水煎剂可促使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t-PA含量均减少,PAI含量升高,抑制血小板聚集。 结论: 血三七水煎剂具有较强的抗血栓作用,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血小板功能和聚集相关。  相似文献   

5.
青蒿素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青蒿素(AS)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和AS组(10,100,1 000 μmol·L-1)(n=10)。利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指标:心电图、心功能参数、冠脉流量、心肌组织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超微结构等。结果:AS(10,100 μmol·L-1)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功能(±dp/dtmax,LVSP)指标,增加冠脉流量,减少LDH和CPK的漏出,同时,可使SOD活性升高和MDA含量降低及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减轻。当AS浓度达到1 000 μmol·L-1时,未见保护作用。结论:中、低剂量AS(10,100 μmol·L-1) 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AS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家兔As模型,观察比较高脂对照组和大剂量贝那普利组(po4mg·kg-1·d-1)。小剂量那普利组(po2mg·kg-1·d-1)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6-酮-前列环素F(6-keto-PGF)、血栓素B2(TXB2)的含量及血压、心率、主动脉病变的差异。结果:三组血脂、Fg和TXB2含量均无差异。大剂量贝那普利组主动脉As斑块面积及厚度均小于高脂组,并明显升高6-keto-PGF含量,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P<0.05),小剂量贝那普利无此作用。结论:大剂量贝那普利可预防家兔实验性As病变,对血脂、Fg和TXB2含量无影响。这种作用与其升高6-keto-PGF含量和降低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解毒活血滋阴方不同部位群对机体炎症的影响,并筛选有效部位。方法: 昆明种小鼠,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法,每组10只,设正常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10 mg·kg-1)及解毒活血滋阴方5个部位组(水提取部位966 mg·kg-1,乙醚部位59 mg·kg-1,乙酸乙酯部位188 mg·kg-1,正丁醇部位22 mg·kg-1,乙醇部位321 mg·kg-1);另外Wistar大鼠分别以棉球致大鼠肉芽组织肿胀和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每组10只,设模型组、吲哚美辛组(10 mg·kg-1)及解毒活血滋阴方5个部位组(水提取部位966 mg·kg-1,乙醚部位59 mg·kg-1,乙酸乙酯部位188 mg·kg-1,正丁醇部位22 mg·kg-1,乙醇部位321 mg·kg-1);分别研究了解毒活血滋阴方5个不同部位群的抗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的活性,研究对AA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解毒活血滋阴方水提取、乙醇部位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角叉菜胶所致足跖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胀,并可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解毒活血滋阴方水提取、乙醇部位均具较强的抗炎活性,其中水提取部位长于慢性炎症,而乙醇部位长于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紫金莲醇提物2种萃取部位对甲醛致痛大鼠模型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6组,每组8只,分别设为正常组,模型组,紫金莲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高(乙高组30 mg·kg-1)、低(乙低组15 mg·kg-1)剂量组,紫金莲醇提物正丁醇部位高(正高组,15 mg·kg-1)、低(正低组,8 mg·kg-1)剂量组。各给药组按剂量ig大鼠,给药7 d,每日1次。第7天末次给药40 min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左后足跖sc 10%甲醛溶液50 μL/只,建立大鼠甲醛致痛模型。观察紫金莲2种活性部位对甲醛致痛模型大鼠痛行为的影响,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谷氨酸和Ca2+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和脊髓c-fos阳性细胞表达和P物质(SP)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表现出了典型的两时相痛行为学反应,且在脑和脊髓中检测到了大量的c-fos阳性细胞,P物质(SP),升高血清谷氨酸及Ca2+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紫金莲乙低组(15 mg·kg-1)和正低组(8 mg·kg-1),对大鼠第一时相伤害反应疼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使大鼠血清谷氨酸和脑c-fos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血清Ca2+含量显著升高(P<0.05);紫金莲醇提物乙高组(30 mg·kg-1)和正高组(15 mg·kg-1)显著降低大鼠脊髓c-fos蛋白表达(P<0.05);紫金莲醇提物乙高、乙低组和紫金莲醇提物正高、正低组都能显著降低SP在大鼠脑和脊髓中的表达(P<0.05)。结论: 紫金莲醇提物2种萃取部位对大鼠甲醛致痛模型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体内谷氨酸的升高,抑制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及降低c-fos,SP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朱丹  刘华钢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8):1913-1916
目的:观察复方金黄1号(JH-1)对大鼠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尾静脉注射油酸(oleic acid,OA)复制大鼠ARDS模型,动物分组为对照组、模型组和JH-1高(26 g·kg-1)、中(13 g·kg-1)、低(6.5 g·kg-1)剂量给药组予以治疗,给药后第4天,观察大鼠的动脉血气、肺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一氧化氮(NO)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JH-1能提高ARDS大鼠PO2,降低PCO2,使SOD活力明显增强,MDA及NO含量降低,TNF-α阳性表达减少,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JH-1对油酸所致大鼠ARDS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肺内自由基形成,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肺组织NO含量和降低肺组织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Di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神经细胞胞浆Ca2+浓度([Ca2+]i)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0pmol的内皮素-1(ET-1)灌注到大鼠大脑中动脉附近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Fura-2/AM作为钙荧光指示剂,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灌注ET-1后不同时间大鼠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神经细胞胞浆[Ca2+]i的变化及Dip对灌注ET-1后4h胞浆[Ca2+]i变化的影响,并采用TYC染色法观察了Dip对灌注ET-1后24h脑梗死范围的影响。结果灌注400pmolET-1诱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神经细胞胞浆[Ca2+]i明显升高,并于灌注EF-1后4h达峰值,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胞浆[Ca2+]i逐渐降低;Dip20,40mg·kg-1可以明显降低灌注ET-1后4h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神经细胞胞浆[Ca2+]i的升高(P<0.01),Dip10mg·kg-1组虽表现出一定的降低胞浆[Ca2+]i的作用,但与溶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脑梗死范围的测定结果显示,Dip可以缩小脑梗死范围,其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r=0.9797,P<0.01)。结论Dip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胞浆[Ca2+]i升高可能是其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都为药用黄芪,二者亲缘关系近,成分相似,药用价值尚未区分。该研究旨在建立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水溶性蛋白表达谱,了解两种黄芪之间存在的差别。方法:样品采用水超声提取和丙酮沉淀的方法得到黄芪水溶性蛋白成分,质谱级胰酶酶解后的肽段经nano ESI-LC-MS/MS分析,采用Proteome Discoverer 1. 4软件比对豆科蛋白数据库鉴定蛋白,再使用非标记定量软件SIEVE分析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水溶性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最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2种黄芪共有蛋白的分类、分子功能、参与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果:蒙古黄芪鉴定特异性蛋白有920个,膜荚黄芪鉴定的特异性蛋白有717个,2种黄芪中共同表达的蛋白有472个,其中二者的差异表达蛋白有21个,如PR-10蛋白,NDK-1蛋白,谷蛋白A2,磷脂酶D等蛋白在两种黄芪中差异表达。蒙古黄芪高表达蛋白14个,膜荚黄芪高表达蛋白7个。结论: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水溶性蛋白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特异性蛋白、差异表达蛋白和共同表达的蛋白可为今后两种黄芪的鉴别、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和寻找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丰城鸡血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和鉴定丰城鸡血藤的活性成分.方法:用溶剂法和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丰城崖豆藤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黄酮类化合物(1~8):毛蕊异黄酮(1),染料木苷(2),gliricidin(3),8-甲雷杜辛(4),阿夫罗摩辛-7-O-β-D-吡喃葡萄糖苷(5),澳白檀苷(6),异甘草素(7)和3,5,7,4'-四羟基-3'-甲氧基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8);2个为三萜类化合物,羽扇豆醇(9)和无羁萜-3β-醇(10).结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探讨毛蕊异黄酮等在NMR测定中的溶剂效应,纠正了文献[1-2]中该化合物碳谱数据的一些归属错误.  相似文献   

13.
马英姿  许欢  王志毅  刘江海  王晓明  蒋丽娟 《中草药》2014,45(12):1769-1774
目的建立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选育的优质凹叶厚朴种胚为初始外植体,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植物调节剂(6-BA、NAA、IBA、IAA),获取最适种胚启动培养基,丛芽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结果适宜种胚萌发的启动培养基为B5+6-BA 0.5 mg/L+NAA 0.1 mg/L,出芽率达87.0%;适合丛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2.5 mg/L+NAA 0.5 mg/L,增殖系数可达6.2;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NAA 0.5mg/L,30 d生根率可达84%。结论建立了凹叶厚朴快速繁殖体系,为凹叶厚朴优质种苗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银柴胡作为中国传统的常用中药,已有几百年的药用历史,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味甘,性微温。归肝、胃经。有清虚热,除疳热的作用。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等病证。为乌鸡白凤丸等中药制剂的原料药。近年来人们对其需求日益增多,而野生资源被长期过度采挖,导致野生银柴胡的资源严重匮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人工栽培面积虽逐渐扩大,但银柴胡人工栽培品的品质与野生品差异较大。同时,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所导致的农药残留、金属超标等问题,以及市场上伪品众多,严重影响银柴胡药材的品质、疗效和用药安全,由此银柴胡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尤为重要,无公害栽培是促进银柴胡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该文综述了银柴胡无公害生产应具备的产地环境、种植方法、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水等农艺措施,以及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等无公害种植技术,从而构建规范化的银柴胡无公害生产体系,有效指导银柴胡的规范化生产栽培,促进银柴胡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种子形态特征及其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杰  张红霞  金雄 《中草药》2005,36(7):1072-1075
目的为黄芪种子鉴定提供方法,为按中药材GAP原则制定相关标准操作过程(SOP)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肉眼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进行扫描观察,比较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种药用黄芪的种子形态特征和微观结构;通过萌发试验,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通过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形态差异不明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萌发孔形状、种脐和种皮的微观结构有明显差异;蒙古黄芪较膜荚黄芪种子硬实率高,萌发不整齐,萌发高峰滞后。结论在电子显微镜下能够对两种黄芪种子准确地做出鉴定,种脐、萌发孔、种皮的微观结构可作为鉴别两种黄芪种子的指标;种子硬实率和萌发动态规律可用于两种黄芪种子的辅助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毛叶巴豆(Croton caudatus Geisel.var.tomentosus Hook.)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凝胶柱色谱等常规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学技术(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叶巴豆茎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六烷酸乙酯(ethyl hexatriacontanoate,1),棕榈酸(palmic acid,2),硬脂酸(stearic acid,3),浙贝素(zheberiesinol,4),香草醛(vanillin,5),香草酸(vanillic acid,6),丁香酸(syringic acid,7),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8),琥珀酸(succinic acid,9),肌苷(inosine,10),异橙黄酮(isosinensetin,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7,9,10,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七叶一枝花作为《中国药典》重楼药材的重要来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临床用于抗肿瘤、抗菌、止血、镇痛等。而七叶一枝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繁殖率低,耗时长,从种子萌发到药用需7年以上时间,资源再生慢。由于近几年的过度采挖,七叶一枝花消耗量远超其野生资源生长量,导致市场售价随之飙升,严重威胁药材资源的正常生存和可持续利用。为解决这种资源匮乏和临床需求矛盾,发展人工繁育技术,培育七叶一枝花人工繁育品,已成为保护野生资源、满足临床需要的最佳途径。通过检索七叶一枝花繁育技术相关文献,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从繁殖采种及种苗培育两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为人工繁育技术提供理论指导,同时结合种苗生长过程中相关性影响的化学成分,探讨其繁育品的种植质量。七叶一枝花人工繁育技术作为培养优质繁育品的第一步至关重要,但其后续品质的检测同等关键,本文展望未来以多学科、多角度对中药七叶一枝花人工繁育品及野生品建立品质评价体系研究,以保障中药材品质质量,为近一步开发利用七叶一枝花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东北岩高兰中查耳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明  黄淑蕾  王丹  李军  王金兰  白丽明  张树军 《中草药》2016,47(24):4318-4321
目的研究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var.japonicum全草的查耳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测试单体化合物对宫颈癌He La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从东北岩高兰甲醇浸泡液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二羟基-3′-甲氧基-4′,6′-二甲基二氢查耳酮(1)、4′,5′-二羟基-2′-甲氧基-3′,6′-二甲基二氢查耳酮(2)、2′,4′-二羟基二氢查耳酮(3)、2′,4′-二羟基查耳酮(4)、2′-甲氧基-4′-羟基二氢查耳酮(5)、2′,4′,β-三羟基二氢查耳酮(6)。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岩高兰素A和B,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9.
藏柴胡是近年来主要种植于甘肃省定西市等地区的一种柴胡的习称,其产量和柴胡皂苷含量显著高于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B. scorzonerifolium Willd。藏柴胡虽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品种,但混为北柴胡使用。对藏柴胡种植情况、来源、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药理毒理、药用标准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正确认识和利用藏柴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藤山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特有药用植物猕猴桃藤山柳Clematoclethra scandens subsp.actinidi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猕猴桃藤山柳茎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夏枯草皂苷A(1)、9-hydroxy-megastigma-4,7-dien-3-one-9-O-β-D-glucopyranoside(2)、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3)、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金丝桃苷(6)、1,3,6-三-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苷(7)、1,2,3,6-四-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苷(8)、儿茶素(9)、棓儿茶素(10)、原花青素B3(11)、原儿茶酸(12)、丁香酸(13)、香草酸(14)、7-羰基贝壳杉烯内酯(15)、豆甾-3,6-二酮(16)、豆甾-4-烯-3,6-二酮(17)、蒲公英赛烷醇(18)、β-谷甾醇(19)。结论化合物1~12、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