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目的:观察壮骨1号方对骨性关节炎的抗损伤作用。方法:选SD大鼠,以泊洛沙姆载药体加载木瓜蛋白酶制成温敏型原位凝胶控释剂,按照0.05 mL(1.6 U)/关节剂量,双侧膝关节注射,50 ℃环境下作用2 h复制大鼠骨性关节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组(等容蒸馏水)、壮骨关节丸(1.10 g·kg-1)组与壮骨1号方(2.20,1.10,0.55 g·kg-1)治疗组,氨基葡糖(0.03 g·kg-1)阳性药对照组,ig每天1次,连续治疗8周。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含量,计算MMP-3/TIMP-1;观察关节软骨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模型组大鼠关节液中MMP-3/TIMP-1为0.092±0.010,与正常组0.062±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壮骨1号方2.20,1.10,0.55 g·kg-1剂量治疗8周后,MMP-3/TIMP-1明显降低,分别为0.060±0.016,0.060±0.028,0.057±0.027,与模型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图像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软骨坏死面积为(37 734±11 504)μm2,与正常组(0.00±0.00)μ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骨1号方2.20,1.10 g·kg-1治疗8周后,关节软骨坏死面积为(26 601±6 506),(27 061±10 425)μm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1号方具有一定的抗软骨损伤作用,能延缓骨性关节炎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2.
加味四妙方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药效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考察加味四妙方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60 mg·kg-1)、加味四妙方高、中、低剂量组(24,12,6 g·kg-1)6组(n=10)。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喂食次黄嘌呤饲料,喂饲后第1,3,5天sc氧嗪酸钾复制高尿酸血症模型,于喂饲后第1天ig给药,连续5 d。检测血尿酸(UA),尿UA水平及血液、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3 mg·kg-1)、加味四妙方高、中、低剂量组(12,6,3 g·kg-1)5组(n=8)。连续ig给药5 d后,各组家兔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结晶(MSU)诱导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检测关节肿胀度,关节液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关节囊、滑膜组织病变程度。 结果: 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与空白组比较,血UA,尿UA及血液XO,肝脏XO均明显上升(P<0.01);加味四妙方高、中、低剂量组能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UA,尿UA(P<0.01,P<0.05),且能显著降低血液XO(P<0.01)。对由MSU引起的家兔膝关节肿胀,在致炎后1,3,5 h,痛风模型家兔与空白组比较,关节液WBC及IL-1β,IL-6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加味四妙方高、中剂量组能抑制其肿胀度(P<0.01,P<0.05),显著降低关节液WBC及IL-1β,IL-6含量(P<0.01,P<0.05),且高剂量组能减轻关节组织病变程度(P<0.05)。 结论: 加味四妙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有降UA作用,并对痛风模型家兔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XO活性,抑制关节IL-1β,IL-6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含牛Ⅱ型胶原的完全弗氏佐剂乳化液免疫诱导方法建立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观察二四汤的干预作用,并从抑制炎症反应及关节滑膜血管新生的病理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含牛Ⅱ型胶原的完全弗氏佐剂乳化液免疫诱导方法建立大鼠RA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RA模型组,甲氨蝶呤(1.0 mg·kg-1)组及二四汤高、中、低剂量(30,15,7.0 g·kg-1)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在强化免疫诱导RA后开始每天灌胃1次,共28 d。模型组、空白组均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干预。给药结束后,通过关节肿胀体积变化率和指数分析各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采用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各组大鼠右侧下肢膝关节滑膜增生程度评分与增生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CD3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体积的变化率和指数显著增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超声显示右侧下肢关节滑膜区域面积及滑膜增生评分显著增加(P<0.01),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也出现显著病理性改变,而CD31与VEGFR2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四汤中、高剂量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关节肿胀体积的变化率和指数明显降低(P<0.05),关节滑膜组织CD31与VEGFR2表达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P<0.05,P<0.01),二四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右侧下肢膝关节滑膜增生程度评分与增生面积明显下降(P<0.05),二四汤中剂量组大鼠仅表现为血清TNF-α水平及关节滑膜增生面积明显下降(P<0.05)。结论 二四汤能够通过抑制牛Ⅱ型胶原诱导RA大鼠关节血管新生而减少RA滑膜炎症与增生,达到减轻RA关节损伤的作用,这为其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山药多糖关节腔注射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软骨退变的保护机制及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山药多糖的开发及研究提供相关证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将55只新西兰白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1只,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兔模型,分别为模型组、山药多糖低、中、高剂量(0.7,1.43,2.15 mg·kg-1)组、玻璃酸钠(1.00 mg·kg-1)组。造模成功1周后模型组不干预治疗,各组使用相应药物干预5周,1次/周。5周后通过肉眼观察关节大体标本,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TB)染色病理切片及评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兔膝关节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Ⅱ型胶原(Col-Ⅱ)的表达。结果 山药多糖干预5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各组关节液中IL-6,IL-1β,TNF-α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关节软骨中MMP-13的表达水平均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TGF-β1和Col-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山药多糖低、高剂量组比较,山药多糖中剂量组兔膝关节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软骨组织中TGF-β1和Col-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MMP-13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玻璃酸钠组比较,山药多糖中剂量组兔膝关节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含量,软骨组织中TGF-β1,Col-Ⅱ和MMP-13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山药多糖关节腔注射可明显降低兔膝关节液中IL-6,IL-1β,TNF-α的表达,并能有效抑制关节软骨中MMP-13表达,使关节软骨胶原的降解得到抑制,促进TGF-β1,Col-Ⅱ的合成,对关节软骨起到保护及修复作用,从而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5.
补肾活血方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方对 Hult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中软骨组织结构的改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对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新西兰兔,6只为正常对照,42只用Hulth法复制骨关节炎模型,4周后在模型中随机处死6只动物取材光镜下观察,造模成功后将其余36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治疗组以补肾活血方15 g·kg-1·d-1ig,模型组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的第4,6,8周分别在2组随机处死6只动物,取48只动物股骨髁软骨做石蜡切片行 HE染色、观察软骨细胞形态,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L-1β,TNF-α及关节液中MMP-2。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1在第4,6,8周显著升高(P<0.01),MMP-2,TNF-α在第4,6周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Mankin's分数在第8周治疗组显著降低(P<0.001);IL-1β在第8周治疗组血清中显著降低(P<0.05);MMP-2在第6周关节液中显著降低(P<0.01);TNF-α在第6周血清中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降低IL-1β含量,在关节炎早期可降低MMP-2和TNF-α,并可改善软骨组织形态从而保护关节软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青梅复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3 mg·kg -1)、青梅复方低、高剂量组(200、400 mg·kg-1),每组8只。模型组及给药组踝关节注射50 g·L-1尿酸钠盐(MSU)溶液制备AGA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6、24、48 h测量大鼠踝关节肿胀指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AGA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关节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关节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及关键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指数、滑膜增生及炎性浸润程度显著升高,且踝关节IL-1β、TNF-α、NLRP3蛋白表达及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的剪切体和前体蛋白的比值(Caspase-1 p20/Caspase-1)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梅复方能够明显降低AGA大鼠踝关节肿胀指数,尤其以青梅复方低剂量效果显著(P<0.01);同时青梅复方不仅抑制滑膜增生及炎性浸润(P<0.01),且显著下调关节组织中IL-1β、TNF-α、NLRP3蛋白水平及Caspase-1 p20/Caspase-1(P<0.01)。结论 青梅复方能够显著缓解AGA的关节肿胀及炎症浸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osis,EM)肾虚血瘀证大鼠异位病灶局部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表达水平,以及温经汤加味对其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SPF级雌性未孕健康SD大鼠设为空白组;构建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设为假手术组(仅开腹);其余大鼠以自体内膜移植法构建EM肾虚血瘀证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分为模型组(不用药物干预)、阳性药(达那唑)组、温经汤加味组(低、中、高3种剂量)。阳性药对照组给予达那唑63 mg·kg-1连续4周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5 g·kg-1、10 g·kg-1、20 g·kg-1连续4周灌胃。取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MMP-9,TNF-α的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B)、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基因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EM肾虚血瘀证模型组大鼠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蛋白及其基因表达在模型组子宫内膜组织升高(P < 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对照组、温经汤加味治疗组大鼠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均降低(P < 0.01或P < 0.05)。结论 局部微环境免疫抑制微血管新生导致异位内膜侵袭是E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表现,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过度表达可能促进了这一过程的发生、发展;温经汤加味通过“逆转”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等细胞因子异常升高,起到了解除局部微环境免疫抑制、阻断微血管新生的作用,在治疗EM肾虚血瘀证过程中表现出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体表温度分布规律。方法 以25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和256例健康受试者为观察对象。使用Fotric 226红外热像仪检测患者和健康受试者腧穴的温度值,每名患者每周固定时间检测1次,共检测4次,健康人检测1次,比较患者组与健康受试者组穴位温度值的差异,比较不同时间点不同部位、经脉温度值的差异。结果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海穴、鹤顶穴、梁丘穴、曲泉穴、内膝眼穴、犊鼻穴、委阳穴、阴陵泉穴、膝关穴、阳陵泉穴、大杼穴、悬钟穴、足三里穴、命门穴、腰阳关穴温度值高于健康受试者(P < 0.05);患者组胃经的4次皮温均较高(P < 0.05),腰背部的4次皮温均较高(P < 0.05);KOA相关腧穴4次温度值变化趋势不显著(P > 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部分腧穴皮温升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穴位升温现象具有规律性,与经络、部位相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穴位升温效应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刺强刺激血海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对血海穴进行针刺手法强刺激。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WOMAC与治疗前组内比较,评分明显降低(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WOMAC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海穴强刺激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微创针刀镜治疗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安巿立医院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接受治疗的 80 例疼痛科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性药物治疗基础上微创针刀镜治疗组 (微创针刀镜治疗组)、常规性药物治疗组两组,各 40 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膝关节康复情况、膝关节活动 度、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实验室指标、临床疗效。结果:微创针刀镜治疗组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 僵直、关节功能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总分均低于常规性药物治疗组,美国膝 关节学会(AKS)、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LKS)、膝关节活动度、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Barthel 指数量表(BI)、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常规性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微创针刀镜治疗组患者的血浆微小核糖核酸(miR)–140 水平高于常规性药物治疗组,血浆 miR–365、红细胞沉降率 (ESR)、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常规性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微创针刀镜治疗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性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常规性药 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微创针刀镜治疗,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