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索有效预测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显著肝脏炎症的简易血清标志物。方法回顾性纳入278例ALT2×ULN(ULN=40 U/L)的CHB患者。显著肝脏炎症定义为炎症程度(G)≥2。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ALT2×ULN的CHB患者显著肝脏炎症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标志物对显著肝脏炎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278例患者中175例(62.9%)无显著肝脏炎症(G0~1组);103例(37.1%)伴显著肝脏炎症(G2~4组)。2组在ALT、AST、ALP、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透明质酸(HA)、甘胆酸(CG)、Ⅲ型前胶原(PCⅢ)和IV型胶原(ⅣC)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LT、AST、ALP、GGT、Glb、PT、HA、CG、PCⅢ和ⅣC的水平越高,伴显著肝脏炎症的可能性越大[比值比(OR)均1,P值均0.05];PLT、Alb和ANC的水平越低,伴显著肝脏炎症的可能性越大(OR均1,P值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GGT、PT、IVC和HA是ALT2×ULN CHB患者显著肝脏炎症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1.015、1.600、1.151、1.014,P值分别为0.008、0.021、0.003、0.018)。GGT、PT、IVC和HA诊断显著肝脏炎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04、0.722、0.707和0.632。GGT≥48.5 U/L预测显著肝脏炎症的特异性为90.3%、阴性预测值为74.6%。结论 GGT、PT、IVC和HA是ALT正常或2倍以内升高CHB患者显著肝脏炎症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以GGT的预测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结果: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显著(r=0.659,P<0.01),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显著负相关(r=-0.368,P<0.05;r=-0.401,P<0.05).年龄、性别及其他化验指标如ALT、AST、TP、ALB、GLO、TBil、PLT、PT、PTA、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等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仅根据肝功能判断轻中度的CHB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相当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病理特征,筛选与显著性组织学损伤相关的常规临床生化指标。方法分析2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不同ALT水平的病理特征。进一步分析组织学变化与常规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1)CHB患者221例,不同ALT水平的显著性炎症发生率为ALT≤1 ULN组18.6%(8/43)、ALT1~2×ULN组40.26%(31/77)、ALT2×ULN组81.19%(82/101);而显著性纤维化发生率为ALT≤1 ULN组20.93%(9/43)、ALT1~2×ULN组37.66%(29/77)、ALT2×ULN组62.38%(63/101)。ALT2×ULN组患者显著性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发生率均较ALT≤1 ULN组和ALT1~2×ULN组的显著增高(P均≤0.001);(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ALT、AST、Alb与显著性肝脏炎症相关,ALT、AST预测显著性肝脏炎症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0.854±0.03);而AST、GGT、AKP和PLT与显著性肝纤维化相关。APAG(AST、PLT、AKP、GGT)模型及APRI指数预测显著性肝纤维化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0.874±0.03)。结论 1.ALT正常或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组织显著性改变较常见。2.APAG(APAG=0.034×AST-0.02×PLT+0.02×AKP-0.016×GGT)是预测HBV相关性肝纤维化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与临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提高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2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生物化学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AL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球蛋白(GGT)]与病理分级分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如乏力,纳差,厌油,腹胀,鼻/牙龈出血及肝掌,蜘蛛痣,脾静脉增宽,胆囊炎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密切相关;TBil,ALT,GGT上升及Alb,A/G比值,PTA下降均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加重有关。6项指标中,轻度慢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为63.8%-79.0% ,其次为重度慢性肝炎,为40.0%-62.5%,符合率最低的是中度慢性肝炎,为10.0%-28.2%。结论:临床诊断时要高度重视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可适当放宽临床分度中有关中度异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王鑫  张国民  宋英华 《山东医药》2011,51(21):104-105
目的探寻临床肝病常用血清生化指标与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炎症的相关性,以期寻找无创伤性评价肝炎病变程度的方法。方法选择128例慢性乙肝患者,检测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将其结果与肝炎病理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T、ALT、PTA在不同病理分级(炎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随着肝细胞炎症程度加重数值增大;ALB在不同病理分级(炎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肝细胞炎症程度加重数值减小;ALP和GGT在不同病理分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ALT、AST、ALB、PTA能反映慢性乙肝肝细胞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生化指标诊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体肝穿刺的病理标本进行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并分别与同期检测的血清肝功能指标比较。结果血清TBIL、ALT、AST、GGT平均值随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ALB、PTA则相反;与病理诊断比较,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轻度83.5%(81例),中度56.8%(46例),重度51.9%(14例)。结论血清TBIL、ALT、AST、GGT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的程度;ALB、PTA是慢性乙型肝炎病变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与肝脏病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血清学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 (简称慢乙肝 )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可靠性 ,探讨慢乙肝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度。对 10 5例慢乙肝患者的肝穿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 (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 (S) ,并定量检测血清中的ALT、AST、A/G、GGT、PTA及HBVDNA。对慢乙肝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血清ALT、AST、A/G、GGT、PTA在各级各期慢乙肝中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HBVDNA定量在各级各期慢乙肝中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慢乙肝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慢肝轻度 96 8%、慢肝中度 5 0 0 %、慢肝重度 7 7%。血清ALT、AST、A/G、GGT、PTA可作为慢乙肝肝组织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 ,而血清HBVDNA水平不能作为慢乙肝肝组织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临床诊断慢性肝炎中重度患者应行肝组织病理检查 ,尽可能使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肝脏炎症的相关性,评估GP73联合AST的无创诊断模型对显著肝脏炎症(≥G2)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CHB初治患者422例,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 value,ULN)的患者222例,ALT≥2倍ULN患者200例,全部进行GP73、AST、ALT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检测。ALT2×ULN的患者进行肝活检,分析GP73与肝组织病理炎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无创诊断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对于显著肝脏炎症(≥G2)的诊断效能。结果 ALT2×ULN的患者GP73水平显著低于ALT≥2×ULN的患者,中位数分别为50.68 ng/mL和110.6 ng/mL (P0.01)。ALT2×ULN的患者具有显著肝脏炎症(≥G2)及显著纤维化(≥S2)者分别为57例(25.7%)和110例(49.5%),显著肝脏炎症组(≥G2)的GP73水平高于无明显肝脏炎症组(G0-G1)(P0.01),伴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增加,GP73水平逐渐升高且与肝组织病理的炎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5(P0.01)。Logistic回归构建的GP73联合AST的无创诊断模型诊断显著肝脏炎症的效能(≥G2)明显优于单独应用GP73、ALT以及AST,AUROC为0.836(95%CI:0.781~0.88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44%、80.61%(P0.01)。新模型采用≤2.88以及≥4.2的诊断界值可以使80.6%(175/222)的CHB患者避免行肝活检。结论血清GP73与CHB患者的肝脏炎症密切相关,应用GP73联合AST的无创诊断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显著肝脏炎症,替代肝穿刺,用以判定ALT在2倍正常值以下的患者是否须进行抗病毒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Fibro Touch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评估效能。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行Fibro Touch检查的CHB患者306例,同时检测血清学、影像学等指标。结果:年龄、病程、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脾脏长度、脾脏厚度对肝脏硬度值(LSM)有影响(P 0. 05);其中年龄、病程、ALT、AST、Glo、GGT、TBil、脾脏长度、脾脏厚度与LSM值呈正相关(r 0); Alb、PLT与LSM值呈负相关(r 0)。LSM值与肝脏病理分期具有显著高度相关(r=0. 84,P 0. 01)。LSM在轻微肝纤维化期与肝纤维化期的曲线下面积为0. 856(95%CI 0. 733~0. 978),敏感性为71. 43%,特异性为92. 54%。LSM在肝硬化期与非肝硬化期的曲线下面积为0. 942(95%CI 0. 897~0. 987),敏感性为82. 35%,特异性为94. 67%。结论:Fibro Touch诊断CHB患者时,LSM值可能受年龄、病程、PLT、ALT、AST、Alb、Glo、GGT、TBil、脾脏长度、脾脏厚度因素的影响,但是Fibro Touch对诊断轻微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炎症程度的无创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研究以血清学指标无创性的评价肝组织的炎症程度。方法:对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红素、胆汁酸(TBA)等,纤维化4项,包括Ⅳ型胶原、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层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及HBV DNA定量测定, 同时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所有病例均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并进行组织学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结果:一些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以ALT、AST、HA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0.469、0.466。肝组织炎症越重,纤维化程度也相对越重,二者相关系数为0.579。HA在G4组明显升高,同其余3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各炎症分级ALT、AST数值分布较广,在各期有较大重叠。炎症较重组(G3、G4组)ALT、AST,GGT、TBA的异常率及B细胞、CD4+T细胞比例,CD4与CD8比值均高于炎症较轻组(G1,G2组),有显著性差异。HBV DNA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LT、AST与肝组织炎症分级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无法划定其具体界值来判断炎症损害的轻重。肝组织 炎症越重,纤维化程度也越重,因而可导致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的HA水平的明显升高。血中病毒含量高低与肝脏炎症损伤的轻重无关。免疫功能状态与肝脏炎症损伤程度有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可能都参与了对肝组织的炎症损害。  相似文献   

11.
背景:准确诊断肝组织炎症程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肝活检具有较多缺陷,因此迫切需寻求非创伤性、准确可靠的血清诊断标记物。目的:应用血清多肽组学法筛选CHB患者肝脏炎症分期的多肽诊断标记物。方法:建立146例前瞻性队列,包括126例CHB患者和20名对照者。采用Scheuer病理学标准进行肝脏炎症分期;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LC-MS/MS)分离和筛选血清差异多肽峰;多反应监测(MRM)法分析血清差异多肽分子m/z 520.3离子对与炎症程度、病毒载量的关系。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差异多肽诊断炎症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LC-MS/MS法筛选出9个差异表达多肽峰。差异多肽分子m/z 520.3为二羟丙酮激酶(DAK)片段,其4个离子对(520.3/176.1、520.3/353.7、520.3/459.8和520.3/503.3)的SPAR值随着肝脏炎症程度加重而逐渐减少,但与病毒载量(HBeAg阳性和HBV-DNA)无关。多肽离子对520.3/176.1、520.3/503.3区分G2~G4期与G0~G1期的AUROC值分别为0.840、0.856;区分G3~G4期与G0~G2期的AUROC值分别为0.886、0.888。结论:血清DAK的多肽分子m/z 520.3能有效诊断CHB的肝脏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处于免疫清除期(IC)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确诊为IC期的CHB患者,同步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HBsAg定量及生物化学指标检测.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HBs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意义,并构建肝脏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165例IC期CHB患者纳入本研究.炎症G1、G2、G3、G4级患者的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27716.07±32870.69) IU/ml、(34478.75±40899.55)IU/ml、(19408.09±24881.07) IU/ml、(14286.31±28610.14) IU/ml,G2、G3、G4级患者间HBsAg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0.508,P<0.05);纤维化S1、S2、S3、S4期的血清HBsAg水平分别(41337.23±43236.39) IU/ml、(27264.32±32517.29) IU/ml、(11541.77±11538.93) IU/ml、(11447.37±22215.44) IU/ml,不同纤维化分期患者的HBs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05,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sAg水平与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44和-0.365,P值均<0.01).HBsAg≤32995 IU/ml判断纤维化S≥4的特异度为95.16%,灵敏度35.9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白蛋白、胆碱酯酶和HBsAg水平的组合模型有助于判断S≥4,建立诊断模型:S=6.3087+0.0492 ×年龄(岁)-0.5827×HBsAg (log10IU/ml)-0.1109×白蛋白(g/L)-0.0003×胆碱酯酶(IU/L),其灵敏度为75.73%,特异度为69.35%.结论 IC期CHB患者的血清HBsAg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关系,且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呈阶梯状降低.HBsAg水平可作为无创性判断肝脏纤维化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凝血酶原时间(PT)、γ-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γ-GT/Alb)比值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预测价值,并与经典无创模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评分、4因子模型(FIB-4)进行对比。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108例CHB肝纤维化患者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肝活检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肝纤维化组(S0~S1期,68例)、显著肝纤维化组(≥S2期,40例)。收集患者的血清学指标、APRI、FIB-4等数据,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t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预测指标并建立综合预测模型,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综合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γ-GT、Alb、γ-GT/Alb、PT、LN、PLT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t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和γ-GT/Alb是显著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综合预测模型[logit(P)=-4.926+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3例CHB患者予IFNα-2b 500 U肌注,隔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肝功能指标ALT、AS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和球蛋白(G).结果 治疗后CHB患者血清PⅢP、CⅣ、LN、HA及ALT、AST、TB、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血清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 IFNα-2b可改善CHB患者的肝纤维化水平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IL-18BP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8及其结合蛋白(IL-18BP)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及乙肝后肝硬化(肝硬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30例CHB患者、63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18、IL-18BP及TB、ALT、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C反应蛋白(CRP)水平,另设对照组20例。结果CHB及肝硬化患者IL-18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IL-18水平亦高于对照组;IL-18水平与TB、CRP和AST呈正相关,与PTA呈负相关;IL-18BP与IL-18、TB、AST水平呈正相关,与PTA呈负相关。结论IL-18、IL-18BP参与了宿主对HBV的免疫应答,IL-18的作用受IL-18BP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功能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77例不同类型CHB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FBG)、HBVDNA等。测量人体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各组CHB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肝损害加重而上升。脂联素与AST、TBil和ALP均正相关,与白蛋白(ALB)负相关。结论CHB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与肝脏炎症活动有关,可能是机体抵抗炎症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7.
黎妮  黄裕林  马世河 《肝脏》2022,27(1):42-46
目的分析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联合[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碱酯酶(CHE)](GCR)比值在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9例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绘制受试特征者工作(ROC)曲线探讨血Tim-3和GCR在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分期和肝纤维化分级中的价值。结果109例CHB患者中,G140例、G230例、G326例、G413例;S144例、S232例、S320例、S413例。CHB患者肝脏炎症不同分期血Tim-3和G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81,P=0.002;F=12.495,P=0.013);其中G2期患者血Tim-3为(16.09±3.57)ng/L,GCR为(1.04±0.29),高于G1期患者的(14.28±2.43)ng/L和(0.86±0.17),G3期患者血Tim-3为(18.65±4.81)ng/L,GCR为(1.26±0.38),高于G2期患者(P<0.05),G4期患者血Tim-3为(21.14±5.92)ng/L,GCR为(1.41±0.47),高于G3期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Tim-3和GCR均可预测肝脏炎症(≥G2)、(≥G3)和(G4)(P<0.05),但以Tim-3和GCR联合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5)。CHB患者肝脏纤维化不同分期血Tim-3和G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65,P=0.008;F=11.388,P=0.018);其中S2期患者血Tim-3和GCR高于S1期患者(P<0.05),S3期患者血Tim-3和GCR高于S2期患者(P<0.05),S4期患者血Tim-3和GCR高于S3期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Tim-3和GCR均可预测肝脏炎症(≥S2)、(≥S3)和(S4)(P<0.05),但以Tim-3和GCR联合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5)。结论TIM-3和GCR均可预测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不同分期患者,尤以两者联合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建立肝纤维化分级无创模型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确认的CHB患者148例,同步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血清CP及生物化学指标检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CP水平与肝脏病理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意义.构建肝脏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148例CHB患者炎症活动度分级G1、G2、G3、G4的血清CP平均值分别为(212.5±34.9)、(205.5±32.0)、(201.4±37.7)和(172.8±20.4) mg/L,ANOVA分析提示4组炎症活动度分级间C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09,P<0.01);纤维化分期S1、S2、S3、S4的血清CP平均水平分别为(217.4±32.3)、(206.0±37.7)、(194.2±29.8)和(179.7±30.4)mg/L,ANOVA分析提示纤维化分期间C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8,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提示,CP与炎症活动度分级(r=-0.316,P<0.01)以及纤维化分期(r=-0.404,P<0.01)均呈负相关关系.应用ROC分别建立CP水平对S≥2、S≥3、S=4的诊断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70和0.7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模型-1(S≥2)、模型-2(S≥3)、模型-3(S=4)组包括CP、甲胎蛋白、胆碱酯酶、PLT、年龄的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子,最终构建数学模型并计算肝纤维化评分,模型-1、模型-2、模型-3的AUC分别为0.84、0.83和0.87,准确率分别为71.8%、80.3%和79.2%.结论 CHB患者的血清CP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关系,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呈阶梯状降低.CP水平可作为无创性判断肝脏纤维化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CP而构建的肝纤维化预测模型对CHB肝纤维化肝硬化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载量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 472例经肝组织活检的CHB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HBeAg阳性279例,HBeAg阴性193例.肝组织病理学分级≥G2、≥G3、≥G4分别被定义为显著炎症、严重炎症和进展期炎症,病理学分期≥S2、≥S3和≥S4分别被定义为显著纤维化、严重纤维化和进展期纤维化.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在G1与G3、G2与G3、S1与S4、S2与S4、S3与S4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HBV DNA载量在S1与S4、S2与S4、S3与S4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在肝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载量在G1与G3、S1与S2、S1与S3、S1与S4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诊断严重炎症和进展期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1 (95% CI:0.647~0.775)和0.765(95% CI:0.707~0.823),血清HBV DNA诊断严重炎症和进展期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9(95% CI:0.519 ~0.659)和0.700(95% CI:0.632 ~0.769);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诊断非显著炎症和非显著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95% CI:0.565 ~0.723)和0.684(95% CI:0.606~0.761).结论 血清HBsAg对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严重炎症和进展期纤维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血清HBV DNA对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严重炎症和进展期纤维化和对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非显著炎症和非显著纤维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血清生化学指标的改变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分级(G)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CHB肝活检时、肝活检前3个月最高值和平均值的3次生化指标(ALT、AST)进行分析,并观察与其肝组织炎症程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在所观察病例中,当血清生化学指标异常时,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G),但3次的ALT、AST并不随着G的增加而平行增加(P>0.05).结论3个月内的血清生化指标能提示CHB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但ALT和AST的异常程度与肝组织炎症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