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肝组织和血清 TIMP-1表达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对1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活检病理学检查,以组织学活动指数(HAI)予以分级(G)和分期(S),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IMP-1水平与 HAI 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 TIMP-1表达水平与其血清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9521,P<0.01);不同肝纤维化分期(S1~S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IMP-1水平差异显著(P<0.05),且血清 TIMP-1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704, P<0.01),但不同炎症分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IMP-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 TIMP-1水平可以较好地反应肝脏纤维化程度,且不受肝组织炎症分级的影响,有望被用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临床无创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HBVDNA水平和肝组织炎症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对331例CHB(101例HBeAg阴性和230例HBeAg阳性)患者进行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和肝组织活检病理炎症分级,对比分析结果.结果:331例CHB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101例HBeAg阴性CHB患者中31例(31%)血清HBVDNA>108copies/L,随着G1-G4肝组织炎症损害级别的增高其所占例数也相应增高.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有显著意义(r=0.271,P<0.005);在230例HBeAg阳性的患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呈明显的负相关(r=-0.659,P<0.001).结论:血清HBVDNA水平可作为判断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炎症损害程度的指标,在HBeAg阳性的患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Toll样受体(TLR)2、3的表达变化与肝脏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自2013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且初次诊断为CHB的患者104例,运用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方法获取CHB患者的肝组织,分别进行TLR2、TLR3免疫组化染色,10例肝血管瘤者趋于正常的瘤旁肝组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LR2、TLR3与肝脏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等级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未见明显的TLR2、TLR3阳性表达;TLR2在CHB患者肝组织中表达较弱,TLR2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级无相关性(rs值分别为-0.086和-0.112,P值均>0.05);TLR3在CHB患者肝组织中表达较强,TLR3的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s=0.528,P<0.01),亦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s=0.510,P<0.01)。结论 TLR3可能参与了CHB的某些免疫发病机制和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学改变与其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ALT正常的CHB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HBeAg阳性与否、HBV-DNA定量与肝组织学改变的关系。结果肝组织学病变程度为G2和S2以上者分别为179例(73.1%)和176例(72.8%);肝组织学病变程度与年龄存在相关性(炎症分级:F=3.986,P=0.009;纤维化分期:F=4.793,P=0.003),同级别炎症分级或纤维化分期的HBeAg阴性患者平均年龄普遍高于HBeAg阳性患者(炎症分级:χ2=154.675,P=0.000;纤维化分期:χ2=137.423,P=0.000);性别、HBeAg阳性、HBV-DNA定量与肝组织学改变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但在G4和S4者HBV-DNA定量明显低于相对应的其他分级及分期者(P均<0.05)。结论 ALT正常的CHB患者肝组织学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肝活检在评价ALT正常的CHB患者肝炎活动和决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及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HBeAg阴性CHB406例肝穿病理标本,常规HE、Masson三重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并进行分级和分期,并比较其与ALT的关系.结果 病理诊断为HBeAg阴性CHB轻度292例(71.92%),中度96例(23.65%),重度18例(4.43%).其中73.65%的患者肝脏炎症损伤≥G2,64%患者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炎症活动度分级与ALT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367).结论 70%的HBeAg阴性CHB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肝脏炎症损伤和(或)肝纤维化,且与ALT的增高程度没有相关性,约30%的患者肝脏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建立肝纤维化分级无创模型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确认的CHB患者148例,同步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血清CP及生物化学指标检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CP水平与肝脏病理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意义.构建肝脏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148例CHB患者炎症活动度分级G1、G2、G3、G4的血清CP平均值分别为(212.5±34.9)、(205.5±32.0)、(201.4±37.7)和(172.8±20.4) mg/L,ANOVA分析提示4组炎症活动度分级间C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09,P<0.01);纤维化分期S1、S2、S3、S4的血清CP平均水平分别为(217.4±32.3)、(206.0±37.7)、(194.2±29.8)和(179.7±30.4)mg/L,ANOVA分析提示纤维化分期间C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8,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提示,CP与炎症活动度分级(r=-0.316,P<0.01)以及纤维化分期(r=-0.404,P<0.01)均呈负相关关系.应用ROC分别建立CP水平对S≥2、S≥3、S=4的诊断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70和0.7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模型-1(S≥2)、模型-2(S≥3)、模型-3(S=4)组包括CP、甲胎蛋白、胆碱酯酶、PLT、年龄的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子,最终构建数学模型并计算肝纤维化评分,模型-1、模型-2、模型-3的AUC分别为0.84、0.83和0.87,准确率分别为71.8%、80.3%和79.2%.结论 CHB患者的血清CP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关系,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呈阶梯状降低.CP水平可作为无创性判断肝脏纤维化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CP而构建的肝纤维化预测模型对CHB肝纤维化肝硬化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98例CHB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CHB患者均行B超检查和肝脏穿刺评估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肝脏生化及血常规指标均由我院检验科检测并计算FIB-4和S指数,血清IL-33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分析IL-33与CHB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效能。结果:CHB患者血清IL-33水平同健康对照者相比显著升高(t=43.67,P<0.000),且随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F=63.547,P<0.000);CHB患者血清中IL-33表达水平与PCⅢ(r=0.214,P=0.001)、Ⅳ-C(r=0.336,P=0.001)、HA(r=0.320,P=0.002)、LN(r=0.214,P=0.001)、B超评分(r=0.538,P<0.000)、FIB-4(r=0.614,P<0.000)和S指数(r=0.629,P<0.000)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OC结果显示,血清IL-33、FIB-4、S指数及B超评分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951(95%CI:0.905~0.996)、0.893(95%CI:0.830~0.955)、0.889(95%CI:0.826~0.951)和0.744(95%CI:0.641~0.847),与FIB-4、S指数和B超评分相比,血清IL-33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AUC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03,Z=24.86,Z=40.21,P<0.05)。当IL-33截断值为563.52 pg/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4%和96.33%。结论:IL-33能准确评估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程度,IL-33可成为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一项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112例有肝穿病理资料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析,比较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的分级分期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结果11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706例(占63.49%),HBeAg阴性406例(占36.51%)。两组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炎症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肝组织病理损伤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检测303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HE和TBA,并对其与肝活检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肝脏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加重,血清CHE逐渐下降,而血清TBA逐渐升高。血清CHE与肝脏病理分级和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1),血清TBA与肝脏病理分级和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临床上联合测定血清CHE和TBA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L-17肝内表达与慢性HBV感染所致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30例慢性HBV携带者、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内不同炎症程度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中IL-17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IL-17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的水平.组间差异性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 肝组织IL-17表达水平在肝硬化组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x2=25.3982,P=0.004),在慢性乙型肝炎组高于慢性HBV携带组(x2=11.5056,P=0.001);不同炎症程度及纤维化分级与IL-17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718、0.693,均P<0.01);肝组织IL-17主要集中于汇管区,其表达强度与血清HA、LN、PCⅢ、ⅣC呈正相关(r=0.793、0.834、0.722、0.883,均P<0.01).结论 IL-17的肝内表达与肝内炎症程度分级及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与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的关系,寻找能较好反映肝脏组织学损伤的无创检查指标。方法对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计数及Ⅲ型前胶原(PC-III)、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分别对以上5项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均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370和-0.356,P值分别为0.02和0.0003);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与PC-Ⅲ、C-Ⅳ、HA和LN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14、0.390、0.419、0.393及0.426、0.375、0.548、0.343,P值均小于0.05)。结论血小板计数、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对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血清HBeAg状态将31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分为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常规进行肝活检术和病理学观察,分析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结果224例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以G0(42.0%)为主,纤维化程度以S0(58.0%)为主;86例HBeAg阴性患者炎症程度以G0(29.1%)、G1(30.2%)、G2(34.9%)为主,纤维化程度以S0(51.2%)为主;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无明显相关(r=-0.098,P>0.05),与纤维化分期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309,P<0.01);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6,P<0.01),与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r=0.112,P>0.05)。结论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别,应区别分析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黎妮  黄裕林  马世河 《肝脏》2022,27(1):42-46
目的分析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联合[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碱酯酶(CHE)](GCR)比值在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9例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绘制受试特征者工作(ROC)曲线探讨血Tim-3和GCR在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分期和肝纤维化分级中的价值。结果109例CHB患者中,G140例、G230例、G326例、G413例;S144例、S232例、S320例、S413例。CHB患者肝脏炎症不同分期血Tim-3和G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81,P=0.002;F=12.495,P=0.013);其中G2期患者血Tim-3为(16.09±3.57)ng/L,GCR为(1.04±0.29),高于G1期患者的(14.28±2.43)ng/L和(0.86±0.17),G3期患者血Tim-3为(18.65±4.81)ng/L,GCR为(1.26±0.38),高于G2期患者(P<0.05),G4期患者血Tim-3为(21.14±5.92)ng/L,GCR为(1.41±0.47),高于G3期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Tim-3和GCR均可预测肝脏炎症(≥G2)、(≥G3)和(G4)(P<0.05),但以Tim-3和GCR联合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5)。CHB患者肝脏纤维化不同分期血Tim-3和G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65,P=0.008;F=11.388,P=0.018);其中S2期患者血Tim-3和GCR高于S1期患者(P<0.05),S3期患者血Tim-3和GCR高于S2期患者(P<0.05),S4期患者血Tim-3和GCR高于S3期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Tim-3和GCR均可预测肝脏炎症(≥S2)、(≥S3)和(S4)(P<0.05),但以Tim-3和GCR联合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5)。结论TIM-3和GCR均可预测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不同分期患者,尤以两者联合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与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在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同时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及Ⅲ型前胶原(PC-III)、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结果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均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370和-0.356,P值分别为0.02和0.0003);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与PC-Ⅲ、C-Ⅳ、HA和LN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14、0.390、0.419、0.393及0.426、0.375、0.548、0.343,P值均小于0.05)。结论血小板计数、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对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不同程度肝脏病理损害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在CHB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221例CHB患者血清ALT、AST及GGT水平,同时行肝活体组织检查,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分期。分析ALT、AST、GGT与CHB之间的关系。结果 (1)病理轻度和重度CHB的GGT正常率分别为90.4%和123%(P<001);(2)临床诊断为轻度、而病理诊断分别为轻、中、重度的CHB患者中,GGT依次递升(P<0.01);(3)在活动性CHBS患者中,GGT随ALT的升高而升高,存在着正向线性相关(r=0.464;P<0.001)。在保肝治疗中,GGT、ALT较快降至正常的为轻度CHB;GGT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波动,而ALT下降,甚至呈ALT-GGT分离的多分别为中或重度CHB。结论GGT是提高CHB临床与病理诊断符会率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88例不同年龄、性别、ALT水平、肝组织HBsAg和HBcAg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HBeAg阴性HBV感染者的HBV DNA载量、肝组织病理变化进行相关分析,采用Bivariate Pearson法.结果 男性组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别为1.721.23和1.71±1.24,女性组分别为1.25±1.39和1.21±1.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8,t=2.551;均P<0.05)}男性HBV DNA载量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HBeAg阴性HBV感染者HBV DNA载量、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显著高于40岁以下者(t=2.060,t=2.536,t=2.808;均P<0.05).ALT正常的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中,75例(52.03%)血清HBVDNA≤1×103拷贝/mL,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的56例,占38.89%,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相关(r=0.244,P=0.004).ALT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中,42例(31.57%)血清HBV DNA≤1×103拷贝/mL,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的89例,占66.92%.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无相关(r=0.007,P=0.939).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HBsAg及HBcAg双阳性组肝组织炎症/纤维化、HBV DNA滴度显著高于HBsAg、HBcAg双阴性组和HBsAg阳性、HBc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BV DNA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相关(r=0.349,P<0.05).结论 性别、年龄、血清HBV DNA水平及HBsAg、HBcAg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可作为判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损伤程度的相关指标,男性、年龄越大、血清HBV DNA水平越高、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HBsAg及HBcAg双阳性,肝组织炎性反应损伤越严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即使ALT正常、血清HBV DNA≤1×100拷贝/mL,仍约1/3患者的肝组织存在明显的炎性反应损伤,需定期追踪,最好行肝组织活检,以早期发现适宜治疗者而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2008年6月肝活组织检查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变患病率.剔除合并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及其他慢性肝病,比较临床资料完整的肝脂肪变患者与其性别,年龄相配的无肝脂肪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近似正态分布时选用近似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 结果 12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变患病率33.4%,研究期间呈逐年增高趋势(趋势分析显示,JD<0.05).与无肝脂肪变的113例乙型肝炎患者相比,114例合并肝脂肪变者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6.811,2.733、3.063和2.340,P值均<0.05),而血清HBV DNA滴度则显著降低且与肝脂肪变程度有关(x~2=6.154,P<0.05).两组患者ALT,AST、Y-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44、1.390、-0.029、-1.175和1.393,P值均>0.05),肝脏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34和0.106,P值均>0.05),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患者之间明显肝损伤的比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47和2.911,P值均>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常见且不断增多,主要与代谢紊乱有关,并存的肝脂肪变对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可能无不良影响,HBV DNA滴度是否与肝脂肪变呈负相关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receptorⅠ,TGF-βRⅠ)及其mRNA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组织病理改变和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核酸原位杂交等技术观察了48例CHB患者肝组织中TGF-βRⅠ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TGF-βRⅠ表达于肝细胞、窦内皮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以肝细胞为主,呈细颗粒型及胞膜型分布。随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加重,TGF-βRⅠ表达增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7095(P<0.05)和0.6915(P<0.05)。连续切片同步观察发现TGF-βRⅠmRNA与其受体蛋白的表达在阳性细胞数量及分布上基本一致。TGF-βRⅠ的表达与TBil(r=0.3396,P<0.05)、PA(r=-0.3430,P<0.05)及ALB(r=-0.4173,P<0.01)明显相关。结论TGF-βRⅠ在CHB肝损伤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浆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4(CCL24)水平及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确诊的143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CCL24水平,分析其在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评估中的价值。结果S4期CHB患者的血浆CCL24水平高于S0~S1期和S2~S3期CHB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2~S3期CHB患者的血浆CCL24水平高于S0~S1期CH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CL24水平与CHB患者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L24、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均是显著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CCL24、HA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均是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模型X(CCL24、HA、PCⅢ和ⅣC联合检测)评价显著肝纤维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1,大于APRI指数(0.781)和FIB-4指数(0.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Y(CCL24、HA和LN联合检测)评价肝硬化的AUC为0.981,大于APRI指数(0.793)和FIB-4指数(0.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HB患者的血浆CCL24水平越高,其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模型X和模型Y分别对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判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