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卫生防疫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亲身参与汶川大地震的灾后应急卫生防疫工作,总结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灾后应急卫生防疫工作模式:一是在地震灾区开展应急防疫工作要严格区分疫区和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重点;二是要因地制宜,科学地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三是应及时开展灾后卫生防疫知识应急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云南省鲁甸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进行现场评估,为灾区下一阶段卫生防疫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昭通市鲁甸县与巧家县,通过现场资料查阅、调查问卷和知情人访谈等方式,对灾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传染病控制效果、卫生防疫能力恢复、卫生防疫覆盖及工作规范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截至2014年9月27日,2个县传染病控制效果良好,卫生防疫能力基本恢复,卫生防疫工作覆盖率达100%,卫生防疫工作基本科学规范。灾后灾区并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灾区灾后卫生应急防疫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多部门卫生防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下一阶段应重点做好外援力量撤离工作交接,关注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传染病防控,恢复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发挥省级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功能等领域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GIS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GIS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的应用,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方法]开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江东区数字化社区资料,实现GIS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的应用。[结果]2004年江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开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其包括5个功能模块:资料库管理、基础信息、传染病管理、预警管理和现场处置。在传染病管理模块中,可以通过GIS实现疾病查询功能,可在地图上定位某患者的具体住宅,并能显示这一住宅所有住户的具体信息;在此模块中,还可以通过GIS实现疾病动态演示。在预警管理模块和现场处置模块中均可以进行GIS人口信息定位及住宅人员具体信息显示,在预警管理模块中还可以通过GIS对地图进行专题图的制作。[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可以通过GIS实现疫情定位、疫情变化趋势分析及专题图制作,大幅度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啸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特点,把握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重点,做好自然灾害后的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方法收集各种媒体报道材料,认真分析总结灾后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讨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结果灾区在饮水、饮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心理卫生以及卫生救援等方面存在诸多卫生问题。结论应研究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特点及需求,建立应急卫生防疫保障体系,明确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洪涝灾害是较为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导致环境破坏、水源污染、食品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传染病流行等卫生防疫方面的风险点。综合参考《洪涝灾区环境卫生处置与预防性消毒指引》《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技术方案》等防疫技术文件,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该指南。指南主要介绍洪涝灾区受灾学校及师生个体需要采取的关键措施,以期为指导洪涝灾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保护师生健康安全和保障教育教学秩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4·20"芦山地震3个重灾县发生传染病的风险,针对性采取卫生防疫措施,吸取"5·12"汶川地震经验教训,科学防控疫情,为过渡期卫生防疫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20"芦山地震卫生防疫方面出台的各种方案、技术文件、风险评估资料及抗震救灾一线应急队提供的信息数据,分析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与困难。结果芦山地震灾后卫生防疫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以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包括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血吸虫病、流行性腮腺炎、甲肝、水痘、肺结核、风疹等,结合灾区周边历史疫情,群体性预防接种疫苗为甲肝和麻腮风疫苗。结论 "4·20"芦山地震卫生防疫全覆盖早,工作开展与医疗救援几乎同时展开,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较好,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消毒与杀虫工作是洪灾期间及灾后极为重要的工作,本文就洪灾后如何整治水源做好饮水消毒、环境消毒以及卫生杀虫工作等进行了技术性指导,供卫生防疫人员和灾区人民参考。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后绵阳卫生防疫措施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绵阳卫生防疫措施与效果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巩固大灾之后无大疫成果和保障灾后重建顺利进行。方法搜集、整理绵阳传染病疫情资料、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报表与专题调查报告,回顾性总结汶川地震灾后绵阳卫生防疫工作实践,描述并分析卫生防疫效果。结果总结出10条卫生防疫措施:统筹指挥、整合资源,医疗卫生防疫覆盖到村;统一技术方案,规范应急处置;狠抓环境整治和消杀防疫,消除疾病隐患;注重能力恢复,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分析;现场快检与实验室监测相结合,保证饮水安全;严格食品卫生监管,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进行应急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开展卫生学评价,控制危险因素;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救灾防病知识。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无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29.23%。结论汶川地震灾后绵阳采取的卫生防疫措施科学有效,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郭岩  王丽萍  马家奇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193-2195
目的了解四川汶川地震灾区18个重灾县区应用应急手机疫情报告系统进行疫情监测工作的效果和作用。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平台,采用时间序列比较和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应急手机疫情报告系统应用后的灾区机构恢复情况、传染病发病趋势比较和结果的稳定性、传染病监测暴发探测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应急手机疫情报告系统在灾区的应用,2周内使疫情报告工作快速恢复到震前水平;2008年重灾县区实行手机疫情报告后周报告发病趋势与近3年平均水平报告发病趋势一致;报告感染性腹泻病2 287例,利用症状监测系统共报告腹泻水样便病例18 677例,症状监测数据和传染病数据存在线性相关;利用该系统报告甲肝病例20例,及时探测出甲肝暴发疫情。结论灾后迅速建立的手机疫情报告系统,在应急状态下有效替代了原有网络直报系统的作用,保障了传染病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明显提高了疫情处理的响应效率。为应急状态下人群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预测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后汶川县威绵片区卫生防疫实践,为做好震后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提供经验。方法针对灾区卫生防疫实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灾区卫生防疫实践做法:(1)建立军地联合统一卫生防疫指挥体系;(2)对灾区开展全方位疾病监测;(3)实施健康教育和卫生防疫督导;(4)开展免疫接种工作;(5)帮助当地疾控体系恢复重建。结论经过系统科学的卫生防疫工作,有效地预防了震区灾后疫情的发生,为重大灾害卫生防疫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分析恐怖袭击常用化学毒物种类及危害特点出发,提出研制辅助决策系统任务需求和设计构想。该决策系统能够通过预置模型,科学、快速、准确地进行化学毒物危害评估,提出相应的防疫医学应急救援方案,指导"三防"医学救援队实施现场医学救援。方法结合袭击区域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对化学恐怖袭击有毒物质快速定性或半定量侦检,通过毒物扩散模型建立开放的危害评估平台,利用计算机实时仿真和Web-GIS技术,以VB、Java和Access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的辅助决策系统可运行于Windows XP、平板电脑和手机安卓操作系统。结果该系统包括应急医学救援基础数据库模块、化学恐怖袭击规模划分模块、地理信息系统GIS模块、危害评估模块、防疫医学救援方案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可以对化学恐怖袭击进行定量危害评估,提出相应的卫生防疫医学应急救援预案、毒物应急救援方法措施,为相关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科学数据。结论在信息化条件下,系统可较好地为卫勤决策者和防疫专业人员进行化学恐怖袭击事件危害评估和应急防疫医学救援决策提供依据,大幅度提高"三防"医学救援队应急医学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一级、二级响应期间,濮阳市除新冠肺炎以外的其他法定传染病(简称其他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变化。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应急响应期间濮阳市其他法定传染病进行分析,并与2019年同期发病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一级响应期间报告的乙类(除新冠肺炎外)、丙类传染病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74.39%、12.43%,二级响应期间分别下降28.26%、85.35%;应急响应期间报告的其他法定传染病病种病例数较2019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病种有手足口病、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的季节性流行特征均有变化。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期间濮阳市其他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数明显减少,特别是丙类传染病发病数下降明显,提示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有效,可为今后常态下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疾病预防与医疗卫生相关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科学高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断提升。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口基数庞大,民族众多,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增速较快,老龄化攀升迅速,新老传染病不断发生,慢性病大众化、年轻化等问题日趋严峻,对SARS之后重塑的疾病控制体系和职能发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聚焦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从完善物资配备和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设立新的防控"主动预防"理念和症状监测系统、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现代化信息交互平台、加强军民融合和提升群众应急的主动意识和能力建设八个方面不断加快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建设,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完善我国国境口岸传染病应急防控体系的对策。方法对美国在预防和控制急性传染病方面的规划、监测体系、提高应急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目前我国国境口岸传染病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美国具有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能有效控制突发传染病的传播,而我国国境口岸传染病应急防控体系还存在不足。结论结合口岸实际情况,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国境口岸传染病应急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洪灾对人群疾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洪灾对人群疾病的即时及滞后影响。方法 对1996年和1998年均遭受特大洪灾的地区按洪灾类型分层抽样,并设立非灾区对照,回顾调查1996~1999年洪灾区和非灾区人群各类疾病发病情况。结果 洪灾区人群1996、1998年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863.181/10万和736.591/10万,均高于非灾区年均发病率;但灾后一年的发病率与非灾区无差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伤与中毒等8大类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灾区高于非灾区。山洪区的发病水平最高,溃垸区居中,内渍区最低。实施卫生干预较多的地区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卫生干预较少的地区。结论 洪灾可致人群急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率水平升高,防疫救灾工作在预防和控制急性传染病的同时,应加入针对非传染病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陕西省SARS监测与控制决策信息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构建陕西省SARS监测与控制决策信息系统,为SARS的防制决策提供支持信息系统平台。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平台SuperMap Objects为开发工具,运用Delphi 7.0语言和GIS技术建立陕西省SARS监测与控制决策信息系统。结果该系统主要包括SARS信息实时采集、监测,相关信息管理,疫情的实时发布、分析、辅助决策和监控等功能。结论流行病学理论与GIS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为SARS疫情的监测、防治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云南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探讨云南省疟疾的流行态势。方法收集云南省50多年疟疾防治资料,云南省地理资料,人文和社会资料。结果建立云南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摸清云南省的疟疾自然疫源地,为今后云南省疟疾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结论该系统能很好地放映出云南省疟疾自然疫源地,并且能为防治提供科学的防治规划。  相似文献   

18.
传染病是目前全球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传染病防控与预警也已成为人类社会时刻关注的重大问题。对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从而研究疾病高发地区与高危人群,以及有关的危险因子,这是流行病学的重要内容。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功能,是传染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在传染病传播机理等基础理论指导下,利用数学模型和GIS技术对病原扩散、传染病传播进行模拟,是认知传染病传播等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手段,将提升我国应对传染病防控的科学决策和现场处置能力。本文将从传染病及其媒介监测分析、危险因素分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服务管理与决策和二次开发和应用五个方面,重点介绍GIS技术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曾志笠    谢春燕    张天琛  袁辉  刘晓青 《现代预防医学》2016,(21):4003-4004
目的 探讨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作用,为区域性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江西省赣州市1起输入性人感染H5N6禽流感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赣粤两省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在病例感染来源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排查、信息沟通和风险监测等方面经验。结果 以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为依托,赣粤两省共同完成了本起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风险沟通机制的高效畅通。本次事件为偶发个案,感染来源可能与活禽市场暴露有关,密切接触者未出现H5N6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 在赣粤区域性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基础上,实现传染病防控合作常态化运作,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风险沟通机制,务实赣粤两地联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背景,认为农村地区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应急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预防管理思想滞后、防疫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应急物资储备相对有限、居民消极防疫,这与传染病防治法制建设滞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薄弱、防疫队伍建设不足、公共卫生投入有限、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等有关。对此,建议完善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防疫队伍建设、强化应急基本物资储备、打造科学权威宣教平台以强化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控网底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