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洪涝灾害是一种全球性的主要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频繁。大灾之后易出现大疫。因此,如何加强洪涝灾区的传染病管理,是各级卫生防疫机构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1 洪涝灾害对传染病流行及管理的影响1.1 水源污染在洪涝灾区,由于农田、村庄大面积受淹,人畜粪便、尸体、垃圾废弃物等大量混入水中,造成水源污染。而正常的供水系统多遭破坏,无法进行消毒处理。因此,伤寒、霍乱、痢疾、甲肝等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是灾区的最大危胁。1.2 媒介、宿主动物大最繁殖、迁徙由于积水面积大,有利于蚊子孳生,易使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  相似文献   

2.
<正> 1998年7月末以来,白城市五个县(市、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发生后,为了制定切实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确保大灾之后不发生大疫,遵照吉卫监水字[1998]2号文件要求精神,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于1998年9月16日下发了《白城市洪涝灾区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市(县、区)6个卫生防疫站分别对所辖地区洪涝灾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开展系统监测调查工作。历时一年时间,现就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监测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应急反应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实现洪涝灾害卫生防疫救灾防病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及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方法 以湖北、江西省作为试点,利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应急反应信息管理系统。结果 该系统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通过行政区划代码将空间信息、洪灾相关的基础信息和灾时信息连接起来,不同的数据库资料被整合到GIS平台上,实现信息查询、分析和输出。该系统主要包括地图管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应急辅助决策、数据维护、系统维护等功能。结论 通过该系统有关基础资料的分析,可以进行洪灾风险和疫情风险评估,以便在灾前做好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利用收集的灾时资料信息,可以及时地确定洪涝灾区的灾情,科学地预测评估灾时疫情和灾区的应急反应资源和能力,从而为洪涝灾害应急反应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遥感技术对洪涝灾区县界定分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借助遥感技术,对洪涝灾区县界定分级指标和标准进行研究,为洪涝灾害救灾防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洪涝灾区县界定分级指标,依据1998年江西省洪涝灾害3次遥感淹没资料描述性分析的结果,确定洪涝灾区县界定分级标准。结果 依据遥感资料可以将洪涝灾区县划分成3大类:3次遥感资料中有1次遥感淹没面积超过6700hm^2的灾区县属于一类灾区县;3次遥感淹没面积均低于6700hm^2的灾区县属于二类灾区县;3次遥感资料均未显示有淹没存在的其它上报灾区县属于三类灾区县。结论 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实现对洪涝灾区县及时、准确的界定分级,为洪涝灾害救灾防病疫情统计服务。  相似文献   

5.
试论洪涝灾害中的卫生防疫工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保障抗洪抢险部队官兵的健康 ,做好灾区人民的抗洪救灾及重建家园的卫生防病防疫工作 ,结合历史及现实的抗洪防疫经验 ,试论了洪涝灾害中的卫生防疫工作。文中着重论述了以下三点 :(1)要充分认识我国水患的长期性和严重性 ,变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的应急处理为长期规划 ;(2 )要全面分析洪涝灾害期间导致传染病流行的各种因素 ,使卫生防疫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3)要加强领导 ,统一指挥 ,在综合措施中抓住重点。文章指出 ,我军卫生防疫部门和卫生防疫人员要继续发扬全心全意为抗洪部队官兵和灾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 ,提高水患意识 ,积极做好灾区的卫生防病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地震灾后学校卫生防病措施,为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地震后的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定性、定量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文作者根据"8.03"鲁甸地震后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实践,分析灾区学校采取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技术培训、疫苗群体接种、健康教育、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疾病监测等方面的卫生防疫措施,经初步评估,鲁甸县地震后3个月学校无传染病爆发,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论各项卫生防疫措施效果显著,但校医配备、常规工作规范开展是确保地震灾后工作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6个洪涝重灾县(市,下同)计划免疫工作的调查,发现这次洪涝灾害对湖北省计划免疫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6个县在洪涝灾害中损坏的冷链设备约占现有设备的15%,计划免疫资料损失10%左右,洪涝灾害大大增加了灾区流动儿童的数量,降低了灾区常规免疫的质量。同时分析了洪涝灾害对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远期影响,提出了恢复和重建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云南省鲁甸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进行现场评估,为灾区下一阶段卫生防疫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昭通市鲁甸县与巧家县,通过现场资料查阅、调查问卷和知情人访谈等方式,对灾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传染病控制效果、卫生防疫能力恢复、卫生防疫覆盖及工作规范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截至2014年9月27日,2个县传染病控制效果良好,卫生防疫能力基本恢复,卫生防疫工作覆盖率达100%,卫生防疫工作基本科学规范。灾后灾区并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灾区灾后卫生应急防疫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多部门卫生防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下一阶段应重点做好外援力量撤离工作交接,关注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传染病防控,恢复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发挥省级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功能等领域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 1998年入夏以来,黑龙江省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灾区的居民生活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各种传染病随时可能发生和流行,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关键时刻,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先后派出了56个防疫小分队,8个卫生防疫专家指导组,3个突发事件应急小分队,共出动卫生防疫专业人员160人次,深入到全省洪涝灾区的4个市、21个重灾县(市、区)57个乡、314个村屯 及时向灾区发放了近500吨消杀灭药品和23万人份疫苗。深入各灾区指导开展救灾防病工作,督导落实全省救灾防病预案,培训基层专业人员掌握卫生防病工作手段,提高卫生防病监督监测水平,大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省站在这次救灾防病工作中,得到了省、市、县各级政府和灾区人民的称赞和信任,获得了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广东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为更好地开展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对1995年以来,我国河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期间,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回顾[1-6],分析总结洪涝灾害引起的主要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对象、内容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工作。1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洪涝灾区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惨重,饮用水源严重污染,供水设施遭到破坏,是导致肠道传染病发生的潜在因素。因此,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全国性洪涝灾害、2005年东南亚的海啸、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等大规模自然灾害,引发了我国卫生防疫系统的大规模救援活动,也带给我们很多对救援相关问题的思考.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在前往自然灾害地区开展救援工作时,要面对自然灾害引发的生活饮用水污染、食品污染及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和基本设施的毁坏等公共卫生问题[1].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开展大量卫生防疫工作,预防"大灾"之后发生"大疫",首先就要有充分的救援物资作保障,才能在灾区顺利开展防疫工作.笔者现从救援装备的现况、选择与使用等方面就地震灾害所需的卫生防疫救援装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98年齐齐哈尔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 ,受灾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为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自然疫源地迁徙与洪涝灾害的关系 ,我们选择洪涝灾区、洪涝边缘地区和非灾区进行HFRS自然疫源地与洪涝灾害关系的观察 ,为制定灾后HFRS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 :选择洪涝灾区的讷河、依安、甘南和洪涝边缘地区的龙江、富裕以及非灾区的富拉尔基为监测点进行HFRS宿主动物监测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2 .结果 :(1)宿主动物监测 :1997~ 1999年累计布鼠夹5 32 2个 ,捕鼠 75 6只 ,平均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海啸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特点,把握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重点,做好自然灾害后的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方法收集各种媒体报道材料,认真分析总结灾后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讨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结果灾区在饮水、饮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心理卫生以及卫生救援等方面存在诸多卫生问题。结论应研究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特点及需求,建立应急卫生防疫保障体系,明确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灾难发生后3天,5月15日,卫生部紧急制订下发《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从疫情监测、病媒生物防制、化学中毒预防和处理、心理危机干预等9个方面指导地震灾区防疫工作,并发布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心理危机干预》要点,从干预前的准备、行动计划的制定到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均作了说明和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分析评估鲁甸6.5级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形势特点,总结鲁甸地震灾区卫生防疫经验,为今后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深入地震灾区,实地调研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疫形势与防疫措施,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结果鲁甸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主要做法是: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响应机制,做好抗震救灾准备;深入实地了解卫生防疫形势,制定科学的卫生防疫措施;震区卫生防疫坚持预防为主、军地一体、科学防控。并根据卫生防疫实践提出做好地震灾区卫生防疫的三点启示。结论鲁甸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疫保障措施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杀防疫车在洪涝灾害卫生防疫作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今后卫生应急车辆的应用提供借鉴。方法回顾2016年湖北省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处置中消杀防疫车辆作业和维护等环节,分析问题并提出注意事项和建议。结果消杀防疫车在此次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中的机动性和机械化操作优势突出,但在使用和维护上仍有不足。结论消杀防疫车的应用能够高效完成灾区现场消杀任务,应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车辆管理维护,建议向基层卫生防疫部门配备消杀防疫车辆。  相似文献   

17.
地震灾区粪便管理问题与疫情隐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高度重视地震灾区粪便管理工作,科学地进行卫生处理,防止大震之后有大疫。〔方法〕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派出的卫生防疫技术服务队在参与汶川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中,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的要求,构建临时厕所,强化粪便管理。采用浓度为0.02mg/L溴氰菊酯对负责区域内的所有公共厕所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结果〕在卫生防疫技术服务队负责的防疫区域内未发生由粪便引起的传染病疫情。〔结论〕在任何抗灾救援的大型行动中,外来人群与当地灾民的粪便处理和管理是丝毫不能懈怠的,特别是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更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洪涝灾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简称“出血热”)流行特征,为洪涝灾区出血热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灾区、非灾区的人间、鼠间疫情的监测,预测洪涝灾区HFRS的流行趋势,并有针对地实施控制措施。结果洪涝灾害期间灾区室内、野外的鼠密度分别为9.07%(64/706)、12.05%(54/448),明显高于同期非灾区的鼠密度(P<0.01);整个灾区检鼠肺118份,带病毒率2.54%,带病毒鼠指数0.05,其中阜南县灾区监测点指数为0.112;非灾区检鼠肺28份,均阴性。在灾区采取防制措施后,恢复期、灾后的鼠密度分为2.22%(39/1758)、1.52%(23/1 517),均低于非灾区同期的鼠密度(P恢复期<0.01,P灾后<0.05)。灾前1年、灾后1年灾区的HFRS发病率分别为1.01/10万(26例)、0.33/10万(9例);同期全市HFRS的发病率分别为0.81/10万、0.76/10万。结论洪涝灾害会引起灾区局部鼠密度增加,易引起出血热流行。当鼠密度指数≥0.1时,采取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可有效控制出血热流行。  相似文献   

19.
“5·12”地震发生后,张家口市卫生防疫队于2008—06—28到达平武县进行灾后对口支援工作。根据《河北省对口援助平武县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方案(试行)》、《河北省对口支援四川平武县卫生监督工作有关要求(暂行)》的文件要求,在省卫生厅工作组的统一领导下,与当地乡政府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紧密配合,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卫生防疫和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20.
5月17日,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首批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队、卫生防疫技术服务队、特种设备技术服务队从全国各地出发,紧急赶赴灾区提供相应服务。卫生防疫技术服务队主要承担灾区的消毒、灭虫任务。所有服务队于18日前到达灾区并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