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目的]探讨山西省某松散型医联体的运行效果,为指导医联体的合理运行和构建科学的医联体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DRGs评价医联体医院基层首诊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并结合非整秩次秩和比(RSR)法对"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联体运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18年A、B、C、D各医联体医院RSR值分别为0.651、0.834、0.564及0.602,B医院运行效果最好;各维度评价结果显示,4家医院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和上下联动RSR值随时间均有升高趋势,急慢分治RSR值排序紊乱,运行不稳定,为影响医联体运行的主要因素;2018年前三季度慢性病诊疗率医联体医院高于核心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四季度分级诊疗处于相同水平。[结论]2018年各医联体医院总体运行效果均逐渐变好。区域医联体可提高分级诊疗效果和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但松散型的运行模式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建议通过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医联体运行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对医联体政策的认知、参与医联体工作的现状及其对医联体运行效果评价,探讨促进医联体发展的政策建议。方法:以北京市18个医联体的556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描述医务人员对医联体政策的认知及参与情况,比较核心医院和合作医院医务人员对医联体运行效果的评价。结果:只有5.40%的医务人员对医联体政策完全不了解,38.73%的医生没有开展过双向转诊;核心医院中超过一半被调查的医务人员没有到合作医院出过诊,71.40%的医务人员认为医联体运行效果好,且核心医院与合作医院医务人员评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务人员对医联体政策了解程度以及对运行效果评价较好,但是双向转诊效果不明显,医联体内医务人员参与医联体工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分析视角,评价不同类型医联体中被托管县级医院的绩效差异,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等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县级医院在执行医联体有关政策前后绩效指标的变化。结果:重点托管、全面托管和中医专科托管三类医联体的样本医院均增加了服务量,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提升了居民就医体验,财政投入占总收入比重也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各类医院的经营状况存在着差异。其中重点托管医院的经营状况较好,全面托管医院收入支出比重有下降趋势,中医专科托管医院的绩效介于两者之间。结论:需要通过逐步完善契约,提升医联体县级医院的整体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某三甲医院跨域医联体建立前后的临床专科的运行效率,为医院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医院2017年底跨域医联体建立以来36个临床专科运行效率进行评价。用非参数检验及卡方(X2)检验比较不同紧密程度DEA效率的差异。结果:2017年-2020年DEA效率由0.644提升至0.836,对外合作紧密科室DEA效率显著优于不紧密科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医院应坚持开放协作策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坚持差异发展思维,统筹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坚持绩效考核导向,强化医院现代化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分析目前医联体文化建设现状和不同层级间医院文化建设的差异。提出文化建设是魂,如果医联体建设中没有文化的融合,医联体建设就可能是无本之源。对"以医院文化融合为粘合剂,促进医联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进行阐述。建议:医联体建设中不同层级医院间应有文化融合,而并不依赖基于政府参与的一种不完全契约理论,可以提升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医联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管理》2019,(3):16-19
目的分析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BCC和Malmquist模型对福州市第一医院医联体内13家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效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组建医疗联合体后,门急诊人次数呈增长趋势。DEA效率评价结果为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呈下降趋势,规模效率有所改善,但技术变化出现退步。结论医联体内牵头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应提供针对性对口帮扶,提升基层服务技术;同时政府部门应增加投入、完善的配套政策推动医联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研医联体模式下患者就医行为心理归因对分级诊疗运行的影响,为深入推进医联体模式下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市医联体内2家核心医院及6家联合医院,通过自行设计问卷,从就医心理角度对就诊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研,同时进行专题访谈。结果:59%的患者对医联体模式尚不知晓,36%的患者表示知道医联体模式,完全了解者仅占5%。居民就医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医院等基层医院人数占比为35%。结论:患者就医心理易受年龄、学历背景、就医观念、消费观念和心理承受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产生的就医选择动机偏差是影响分级诊疗的重要因素,对全民就医理念进行深入宣传与普及性教育,纠正患者心理归因偏差对推进医联体制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上海市53家医联体为研究对象,结合投入产出指标和效率评价结果,分析医联体效率影响因素,为实现医联体的建设目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效率值为被解释变量,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以stata作为统计软件,运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采用逐步回归策略筛选出包含4个影响因素的模型,该模型的F值为20.70,P<0.001,拒绝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其中二级-副高及以上职称所占人员比例与医联体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其偏相关系数为1.060(P=0.014),牵头-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二级-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二级-门急诊人次均费用(元)与医联体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36、-0.014、-0.001(P<0.001,P<0.001,P=0.007),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规范双向转诊流程可缩短平均住院日,从而来改善医联体效率水平;在医疗联合体内部实行相关医疗保险制度可降低门急诊次均费用,从而提高医联体运行效率;创造条件鼓励基层人才优化,提升二级医院副高及以上职称所占人员比例,有利于医联体内部运行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联体建设中“市郊协同一体化”运行模式,为一院多区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某医联体内位于市区的A医院和郊区的B医院2017年-2019年业务及经济运行数据。结果A医院业务量大于B医院,但B医院业务量增长较快;A医院人均效率高于B医院;A医院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经费投入占比及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方面均明显高于B医院,B医院人员经费比例高于A医院。结论医联体建设“市郊协同一体化”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不同院区功能定位;郊区医院要加强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重视医疗同质化建设;市区医院要加强对郊区医院教育、科研、人才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同时要积极争取政府对郊区医院的相关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0.
正医联体协作组为淮海地区广大儿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今年5月,由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牵头组建的淮海地区儿科医师医联体协作组正式成立。该医联体以徐州市儿童医院为核心医院,由淮海地区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4省8市的62家医院加盟。初步建立淮海经济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为转诊患儿提供最快最佳治疗徐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曹军华介绍,淮海地区儿科医师医联体协作组,是以徐州市儿童医院为核心,综合医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国目前松散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其他地区医联体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方法定量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对医联体建设的17年评价结果表明,下级医院业务量年均增长率、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运营效率均较同类医院平均水平低。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托管带动了部分学科的发展,但总体是竞争而不是合作关系。问卷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职工认为上级医院托管成效一般或没有成效。结论利益分配机制是组建医联体成功的关键因素,紧密型医联体要优于松散型医疗集团;通过改革支付方式而不是行政干预来推进机构联合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某试点医院的综合改革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搜集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医院成立一年来的相关医疗业务、财务运行及上下转诊等数据,对比医共体总院和医共体分院的发展趋势。结果自医共体成立以来,2018年医共体分院的门急诊人次、门诊总收入、出院人次、出院总收入增长率均高于医共体总院。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增长率均低于总院。结论县域医共体的建设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数字化手术室的概念和具体功能,分析了数字化手术室在安全的手术环境、医院系统集成、教学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应用,并从提升医疗安全和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监控医疗过程、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数字化手术室应用效果,指出了数字化手术室是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院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数字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不同模式的医联体建设现状,分析医联体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包括人才引进困难、患者的信任度不高、双向转诊推进困难、信息系统未实现互联互通和医联体成员单位间药品对接困难等。认为医联体是分级诊疗的有效抓手,松散型医联体的作用不应低估,应从政府层面、医院层面和患者层面探讨如何推进医联体建设真正落地,为二级医院医联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探索精准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方向。 方法以上海市某医联体内部A、B、C 三家医院为例,分析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反馈的2018年相关数据。结果A医院需关注与单病种相关的费用及病死率,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B医院需进一步加强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相关疾病的单病种管理,提高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及门诊患者满意度;C医院需进一步提升开展疑难手术的能力和医务人员科研能力。结论通过建立医联体医院信息互联互通,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可以精准推进医联体建设。  相似文献   

16.
医联体是我国现阶段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整合,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医联体有效运转的核心要素是人力资源。从可持续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医联体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找出人力资源管理的短板,激励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医联体工作,助力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医疗联合体建设成效初显,双向转诊有效落实,服务效率增幅明显。但还存在政府办医责任落实不到位、医院改革积极性不高、长效运行机制有待建立、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不明显等问题。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医疗与医保,激发医疗联合体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家庭医生制度,促进医防融合,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落实"两个允许",改革人才管理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分级诊疗背景下某二级医院对专科型医联体建设的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该院专科型医联体建设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结果该院和邻近的三级专科医院有多年的合作基础,地理位置适中,临床资源丰富,专科基础较好;但因为不同级别医院存在管理差异,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信息发展不均衡,专科发展遭遇瓶颈;专科型医联体建设符合政策导向,也是医院发展的方向,抱团取暖符合各方利益。专科型医联体建设本身无现成模式可循,不必期望短期内见到成效。结论专科型医联体建设符合各级医院发展的需要,应抓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