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Apofix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椎横韧带断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寰椎横韧带断裂可导致寰枢椎不稳而出现潜在的延髓受压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由于以往对寰枢椎不稳的认识不足 ,使临床上对此病容易漏诊 ,且手术危险性高。我院自 1999年 2月~ 2 0 0 0年12月共收治了 6例寰椎横韧带断裂合并寰枢椎半脱位的患者 ,应用Apofix于C1、C2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 ,取得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11~ 5 2岁 ,平均 32岁。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入院时常规行颈椎X线正位和侧位动力照片、开口位齿状突照片检查 ,寰齿间距ADI(atlantodentalinterval)最小为 …  相似文献   

2.
枢椎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是临床上的一种严重损伤。笔者自 1 997年起采用改良Fielding寰枢椎融合术治疗本症 1 3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3例 ,男 1 2例 ,女 1例 ;年龄 2 6~62岁 ,平均 34 6岁 ;致伤原因 :井下作业伤 8例 ,高处坠落伤 3例 ,车祸伤 2例 ;3例因颈髓损伤出现四肢不同程度瘫痪。入院后经拍摄颈椎侧位及张口位片 ,及CT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枢椎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不同程度的前脱位。本组1 3例骨折按Anderson~D’alonzo分型[1 ] :均选择Ⅱ型病例作手术治疗。 1…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15岁。于1997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曾在外院拍摄X线片诊断为“寰枢椎半脱位”。经抗炎、头颈牵引复位及头颈胸石膏固定等治疗不见缓解。于1998年5月20日收入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头颈部活动受限,伴有斜颈畸形。枢椎棘突压痛,四肢肌肉感觉、运动均正常。颈部X线片显示:寰枢椎半脱位(图1)。于1998年5月27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颈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Cotrel-DuboussetInstrumentation,C-D棒)。图1 寰枢椎半脱位术前侧位X线片手 术 方 法患者俯卧位。将头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可操作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11年3月对16例儿童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男9例,女7例;年龄5~13岁,平均9.1岁。均有枕颈部疼痛、颈部僵硬;3例有高位颈脊髓病表现,ASIA分级:D级2例,C级1例。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CT和MRI检查,均诊断为寰枢椎脱位,其中寰椎横韧带断裂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1例,先天性齿状突畸形12例,寰枢椎固定旋转半脱位2例;颈脊髓受压5例。寰椎后弓(椎弓根)高度2.5~3.8mm,平均3.0mm;寰齿前间隙6~14mm,平均9mm。术前常规行牵引1~2周复位,完全复位7例,部分复位5例,不能复位4例。术中采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随访患者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定期行颈椎X线片及CT复查,了解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6例均行双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过程顺利,64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无术中、术后神经和血管并发症。术中出血150~650ml,平均300ml;手术时间100~190min,平均130min。12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28.5个月,术后3~6个月寰枢椎均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颈枕症状明显改善,3例术前有脊髓功能损害者均好转,2例术前ASIA分级D级者恢复到E级,1例术前ASIA分级C级者恢复到D级;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未发现曲轴现象。结论:采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操作性强,置钉安全性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正>儿童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一般指年龄在1~17岁的未成年人。与成人相比,发生于儿童的寰枢椎脱位其病理机制和类型、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主要介绍儿童寰枢椎脱位的常见类型、临床诊治要点和相关诊疗技术进展。1儿童寰枢椎的解剖特点儿童是尚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个体,其寰枢椎结构随年龄变化有很大差异~[1-2]。3岁以下儿童寰椎和枢椎尚未充分发育,结构小,软骨成分多,实施螺钉固定非常困难(图1);3~5岁儿童寰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行研发的寰枢椎脱位后路复位钳在辅助单纯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在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的基础上, 研制寰枢椎脱位后路复位钳辅助单纯后路钉棒系统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回顾性研究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脊柱外科应用此技术治疗的5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资料。男2例, 女3例;年龄分别为53、62、45、32、48岁;诊断:游离齿状突并寰枢椎脱位1例, 寰枢椎脱位2例,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2例。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分别为9、11、12、13、10分, 寰齿前间隙(ADI)分别为9.8、7.4、6.6、6.4、8.5 mm。术后行X线、CT及MRI检查评价寰枢椎复位及脊髓压迫情况, 行X线、CT检查评价内固定、寰枢椎序列及植骨融合情况。术后1周采用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 测量术后1周ADI以评估寰枢椎复位情况。结果 5例患者手术成功实施, 术中均未出现脊髓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寰枢椎复位满意, 内固定位置良好, 脊髓压迫解除,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周JOA评分分别为13、1...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寰枢椎X线DR(X-RayDigital Roentgenography)检查与螺旋CT(SpiralCT)检查对诊断小儿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2例小儿患者进行寰枢椎X线DR检查和螺旋CT检查及重建。结果 7例X线DR检查诊断为小儿寰枢椎半脱位,而通过CT检查和重建4例诊断为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3例为正常;2例X线DR检查误诊为齿状突骨折、寰枢椎半脱位,CT重建清楚显示为寰枢椎畸形,分别为齿状突后弓缺如1例,齿状突发育不良1例;3例小儿在拍摄颈椎张口位时不配合,寰枢椎显示欠清,CT检查清晰显示为寰枢椎半脱位。结论螺旋CT检查和重建技术较X线DR检查更易显示小儿寰枢椎半脱位征象,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 1988~ 1998年共收治寰枢椎骨折脱位 2 2例 ,其中漏诊 8例。现就有关漏诊原因及诊治体会作一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2例。年龄最小 2 9岁 ,最大 5 8岁 ,平均 43岁。交通伤 5例 ,运动伤 2例 ,高处坠落伤 1例。寰椎后弓骨折 1例 ,枢椎椎弓骨折 2例 ,齿状突骨折 2例 ,寰枢椎旋转半脱位 3例。伤后就诊时间 4h~ 72h ,平均 2 1h。1 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寰枢椎部位的疼痛 ,深压痛及颈部僵硬 ,活动受限。其中 2例病人出现一过性双侧上肢麻木无力 ,2例合并有肋骨骨折 ,3例伴有面部软组织伤。1 3 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2~5岁学龄前儿童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15年8月采用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学龄前患儿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4~60个月,平均39.8个月。患儿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5例患儿有颈髓压迫症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C级2例,D级3例。术前常规行张口位和伸屈动力侧位X线、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麻醉后行颅骨牵引手法复位,对于可完全复位及部分复位的13例患儿,行俯卧位后路手术;对不能复位的2例患儿,先前路松解再翻身行后路手术。直视下置入寰枢椎螺钉,并完成复位及固定植骨融合。早期5例患儿行自体髂骨块植骨,后期8例患儿行异体骨植骨,另2例患儿未植骨。结果 15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共置入54枚螺钉,其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49枚,寰椎侧块螺钉3枚,枢椎棘突椎板螺钉2枚,未发生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术中出血量30~150 m L,平均80 m L;手术时间80~200 min,平均110 min。所有患儿随访6~60个月,平均32.6个月。患儿术后3个月随访时均无明显颈部疼痛症状,无明显活动受限。5例术前神经功能异常患儿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均恢复至E级。自体髂骨植骨患儿寰枢椎融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2个月;异体骨植骨患儿寰枢椎融合时间为6~9个月,平均7.3个月。结论对寰枢椎明显脱位的学龄前儿童可以考虑施行后路寰枢椎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常规直径3.5 mm的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可以用于大多数2~5岁学龄前患儿寰枢椎固定。  相似文献   

10.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儿童上颈椎疾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5例9岁以下儿童由于不同原因所致寰枢椎不稳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病例,介绍手术方法、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方法患儿5例,男1例,女4例,年龄2岁~9岁8个月,平均77.6个月。其中枢椎齿突肿瘤破坏致寰枢椎不稳1例,寰枢椎外伤性不稳定1例,寰枢椎发育性不稳定3例。所有患儿均有颈痛、颈椎活动受限及不同程度的脊髓受压症状。术前常规行颈椎X线照片(包括动力位)、颈椎MRI及颈椎三维CT扫描,并利用三维CT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computer aided design-rapidprototyping,CAD-RP)技术制作寰枢椎模型及椎弓根螺钉导向模板,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及固定融合。其中1例齿突肿瘤破坏致寰枢关节不稳的病儿,后路手术完成后行经口前路齿突肿瘤切除术。结果 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平均出血100~300mL,无手术并发症,术后患儿恢复良好,CT扫描螺钉位置正确。经3~6个月随访,患儿暂无不良反应。结论儿童寰枢椎不稳可以应用3.5mm直径的螺钉行椎弓根固定,C型臂X线机、三维CAD模型以及螺钉置入导板的运用可以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创伤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自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创伤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2 6例 ,全部病例入院前均被漏诊或误诊。采用枕颈融合 10例 ,寰枢融合 16例。结果 症状完全缓解 2 3例 ,部分缓解3例 ,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9例 ,无改善 1例。骨性融合时间 3~ 10个月。结论 外伤病人如有诉头颈或枕部疼痛 ,要考虑寰枢椎脱位的可能 ,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和张口位X线片 ,必要时加摄应力位片。对于难复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采用后路枕颈融合。可复性的寰枢椎脱位将采用寰枢融合 ,经C1、2 关节突侧块螺钉固定是目前寰枢椎融合固定中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dislocation,AARF/AAR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29例,发病年龄5~17岁,平均11.04±2.73岁;32例有明确发病诱因,其中18例有过颈部轻微外伤史;46例有明确记载从发病到我院就诊时间,为2~18个月,平均6.0±3.2个月;患者均有斜颈、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3例有轻微神经损害。所有患者通过影像学测量寰齿前间隙(ADI)并观察寰枢侧块关节旋转和脱位的移位方向。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类,探讨不同分类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三种类型。A类:ADI5mm,一侧寰椎侧块向前移位,另一侧后移位,共7例,称之为寰枢关节旋转固定(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AARF);B类:ADI5mm,寰椎侧块出现旋转移位,矢状位和水平位可见寰枢侧块关节面之间失去接触,共44例,称之为寰枢关节旋转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location,AARD),其中11例一侧寰椎侧块向前脱位,另一侧原位(B1类),24例一侧寰椎侧块向前脱位,另一侧向后脱位(B2类),9例双侧寰椎侧块不对称性向前脱位,两侧轻重有别(B3类);C类:ADI5mm,寰枢关节旋转脱位合并寰枕关节反向旋转脱位,共1例,称之为枕寰枢关节旋转脱位(occipital-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location,OAARD)。4例A类患者通过牵引治愈,3例A类患者经保守治疗失败后来我院行寰枢椎间植骨融合术,A类患者的病程在3个月左右。26例B类患者颅骨牵引复位后行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钛板固定融合术;18例B类患者需要经口咽入路松解复位寰枢关节后行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钛板固定融合术。B类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左右。1例C类患者病程4个月,经颅骨牵引复位失败,放弃治疗。手术患者术后随访均获骨性融合。结论:AARF/AARD多发生于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颈部轻微创伤是常见诱因;A类患者病程短,保守治疗有治愈的可能性,B类患者病程长,需要手术复位和融合寰枢关节。目前还没有C类患者的治疗经验。本文观察到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本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创伤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自1994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创伤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26例,全部病例入院前均被漏诊或误诊。采用枕颈融合10例,寰枢融合16例。结果 症状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3例,神经功能明显改善9例,无改善1例。骨性融合时间3~10个月。结论 外伤病人如有诉头颈或枕部疼痛,要考虑寰枢椎脱位的可能,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和张口位X线片,必要时加摄应力位片。对于难复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采用后路枕颈融合。可复性的寰枢椎脱位将采用寰枢融合,经C1,2关节突侧块螺钉固定是目前寰枢椎融合固定中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8年以来。采用寰枢椎植骨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5例,均为男性,年龄22—28岁。新鲜骨折3例,陈旧骨折2例,无脊髓神经症状。X线检查均表现为齿状突与枢椎椎体连接处骨折,即基底部骨折,其中1例新鲜骨折寰齿前间距为6mm,1例陈旧性骨折伴寰枢椎半脱位.骨折有不同程度的移位,2例陈旧骨折,断端无硬化. 木前给予颅骨牵引,重量2~3kg,待X线片证实骨折移位和寰枢椎脱位纠正后,再施行手术.牵引时间1~3周. 手术要点:(1)体位:俯卧位,头置于马鞍形架上,颅骨牵引维持颈部位置平直。(2)麻醉与切口:局麻。自枕骨粗隆下方至C3~4棘突作正中切口,如切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经口咽复位内固定钢板(slim transoral anterior reduction plate,Slim-TARP)在儿童寰枢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17年6月应用Slim-TARP内固定治疗8例寰枢椎疾病患者,男4例,女4例;年龄7.2~15.3岁。先天游离齿突合并寰枢椎脱位3例,寰枢椎脱位合并颅底凹陷症3例,寰枢椎旋转脱位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行经口咽松解复位Slim-TARP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术中血管损伤和术后切口裂开、吞咽障碍、发音异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观察寰枢椎脱位复位及融合情况,通过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8例患儿手术顺利,未发生术中大出血、椎动脉损伤、脊髓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随访8~14个月,平均11.5个月。咽后壁切口均顺利愈合,其中1例患儿术后2个月复查发现咽后壁切口附近有息肉样组织增生,予以镜下摘除,恢复良好。未发生切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未出现吞咽困难、发音异常等并发症。术后复查颈椎线X线片、CT和MRI显示寰枢椎脱位均获理想复位,术后3~5.5个月获得骨性融合(平均4.4个月)。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14.4分改善末次随访时的16.6分。结论:应用Slim-TARP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短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C1-2不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寰枢椎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C1-2不稳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17-71岁,平均43.5岁.其中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16例(陈旧性骨折7例,新鲜骨折9例),Ⅲ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例,横韧带断裂4例,上颈椎肿瘤1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并寰枢椎不稳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影像学均有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JOA评分5~12分,平均8.6分.其中3例难复性脱位患者先行前路松解术;22例同时行植骨融合,5例单纯行内固定.随访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共置入螺钉108枚,其中有3例在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时后弓破裂,直接将螺钉固定在寰椎侧块上.手术时间1~3h.出血量100-400ml,术中有2例在剥离寰椎后弓下缘时损伤静脉丛,成功止血.术后X线片及CT显示2例一侧枢椎椎弓根螺钉部分进入椎动脉孔,1例螺钉偏内致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均无神经症状,其余螺钉位置良好,寰枢关节复位满意.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JOA评分13~17分,平均14-8分.未发生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无内同定松动或断钉现象,22例植骨者术后随访时均已达到骨性融合,5例未行植骨患者1年后拆除内固定,寰枢关节旋转功能良好.结论: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后路经寰枢椎侧块关节螺钉(Magerl技术)联合单侧椎板夹固定融合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10年12月对8例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Magerl技术联合单侧椎板夹固定融合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35~63岁,平均41.6岁.急性外伤性脱位2例,陈旧外伤性脱位3例,先天性畸形致脱位3例.术前枕颈部疼痛5例,斜颈4例,有高位脊髓受压症状5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D级5例,E级3例.术前动力位X线片显示寰枢椎不能复位者3例,行常规颅骨牵引,隔日行床旁X线片检查显示,1例获得复位,2例纵向牵引至最大重量仍复位不佳,再换成双向牵引,复位满意后再行手术治疗.均采用UCSS螺钉进行Magerl手术;4例同时采用Apofix椎板夹固定,4例同时采用Vertex椎板夹固定.结果:手术时间75~160min,平均106min;术中出血量80~550ml,平均200ml.术中和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无神经损伤加重;术后切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颈痛、斜颈消失;5例术前Frankel分级D级患者中,术后2例恢复至E级,3例仍为D级.随访10~35个月,平均16.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5.6±0.5个月.随访期间无螺钉断裂和椎板夹松脱.结论:对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Magerl技术联合单侧椎板夹固定融合术,操作相对简单,早中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张丽梅  徐艳  朱久勇 《中国骨伤》2020,33(9):883-886
目的:观察改良后的牵引疗法在成人外伤性寰枢椎半脱位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1例寰枢椎半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16例;年龄18~68岁,平均39岁,其中18~40岁者10例,41~60岁者15例,51~68岁者6例。主要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疼痛,寰枢椎CT平扫示不同程度寰枢椎半脱位。运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牵引2 min,放松10 s,牵引角度以后伸位5°~10°,重量3~6 kg开始,每两天增加重量1 kg,至症状改善后,并以此重量维持治疗。牵引时间为30 min,每天牵引2次,10 d为1个疗程。寰枢椎间隙左右欠等宽1~2 mm者牵引1个疗程,3~4 mm者牵引2个疗程,特别疑难严重者如寰枢椎间隙左右欠等宽4 mm常规疗程无好转者,疗程可以增至3个月。治愈:颈部无疼痛,颈部活动正常范围,CT检查示寰枢椎间隙正常,齿突居中;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颈部活动正常者。好转:颈部疼痛明显好转,CT检查示寰枢椎间隙左右欠等宽1 mm者。结果:31例患者中,1个疗程治愈者17例;2个疗程治愈者11例,好转2例;3个月治愈者1例。结论:改良后的牵引疗法对成人外伤性寰枢椎半脱位,特别是寰枢椎间隙左右欠等宽3~4 mm的半脱位,有明显的疗效,且此法安全、可靠,患者无不适,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种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包括Callie钢丝法7例,Brooks钢丝法7例,Apofix椎板夹内固定法4例。结果:术后16例寰枢椎脱位完全复位,2例大部分复位(复位不满意才另行枕颈融合,不在此列)。经0.5-10年(平均4.5年)随访,除1例术后6个月死亡后,其余17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钢丝断裂而植骨已融合1例,寰椎后弓钢丝切割断裂移位后融合1例;所有患颈痛全部消失;8例有脊髓病症状中,1例无改善(术前JOA评分分别为5分),其余7例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3-17分。结论:3种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均有其适用性,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Apofix椎板夹为寰枢椎后路融合术的首选内固定方式;术前牵引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在儿童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7例上颈椎疾患患儿。其中,先天性游离齿状突伴寰枢椎脱位4例,枢椎肿瘤伴寰枢椎脱位1例,顽固性寰枢椎旋转脱位1例,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脱位1例。术前均行薄层CT扫描,将数据输入Mimic,Simpleware软件后,建立三维仿真模型,用于手术模拟和术中辅助,并根据需要设计寰枢椎椎弓根导航模板。在数字骨科技术支持下共实施后路手术4例,前路手术2例,前后联合手术1例。术后CT钉道扫描观察寰枢椎螺钉的置入情况,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系统对脊髓功能进行术前、术后评分。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手术时间3~6h,平均3.5±0.6h;手术出血300~400ml。实施后路寰椎椎弓根钉棒固定5例,实施前路TARP手术2例。共置入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10枚,枢椎椎弓根螺钉10枚,寰椎前路侧块螺钉2枚,枕骨髁前路螺钉2枚,枢椎逆行椎弓根螺钉2枚,枢椎椎体钉2枚。术后CT扫描显示,所有螺钉位置良好,未出现螺钉偏入椎管或椎动脉孔的现象。术后患者肢体麻木症状减轻或消失,四肢肌力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的8.6±1.5分,提高到15±1.8分(P<0.05)。结论:采用数字骨科技术辅助手术,可以有效提高儿童上颈椎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