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经行头痛的疗效。方法将经行头痛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经行头痛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
赵丽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3):145-146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痰瘀阻络型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痰瘀阻络型经行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和疼痛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7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是一种治疗痰瘀阻络型经行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宗伟  陈雷 《新中医》2016,48(6):104-10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10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止痛药治疗。2周为1疗程,持续治疗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2%,对照组6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部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好,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口服降糖药及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局部围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及结痂时间,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腹针配合刺络放血是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6,(2):238-240
目的:观察委中刺络放血结合针刺治疗瘀血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委中刺络放血结合针刺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3.33%,对照组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委中刺络放血结合针刺是治疗瘀血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刺络放血法联合常规中药治疗斑块状银屑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利  宋坪  赵婷 《北京中医药》2010,29(12):895-897
目的 基于玄府理论,观察刺络放血法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斑块状银屑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刺血组和对照组各26例,2组均给予常规中药治疗,刺血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刺络放血治疗,每周2次,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皮肤损害严重程度(PASI)评分的改变.结果 PASI评分比较,2组治疗均有效,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症状比较,刺血组红斑、浸润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鳞屑症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血组瘙痒症状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刺血组总体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基于玄府理论的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确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涂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皮损数目,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皮损(丘疹、脓疱、结节)数目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皮损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是一种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太阳穴刺络放血联合针刺治疗实证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实证头痛患者40 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放血针刺组各20 例。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放血针刺组同时给予常规针刺及太阳穴刺络放血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中医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针刺组退出1 例,放血针刺组资料记录不完整1 例,2 组纳入统计病例均为19 例。治疗后,2 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血针刺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较针刺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愈率放血针刺组36.8%,针刺组15.8%,2 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太阳穴刺络放血联合针刺治疗较单纯针刺治疗,能更有效缓解实证头痛,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传统清宫正骨手法中常用手法三搬法联合刺络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LDH患者60例,按照数字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清宫正骨手法推拿和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单用清宫正骨手法治疗,3d治疗1次,治疗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生活症状评分及JOA临床体征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搬法联合刺络放血治疗LDH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清宫正骨手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是穴刺血对急性痛风及后期痛风石形成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阿是穴刺血,对照组45例先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待疼痛症状控制后改服苯溴马隆片,于治疗21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尿酸浓度的变化,3个月后比较两组痛风石的形成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6.7%和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浓度均有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血尿酸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的血尿酸浓度降低大致相近;两组治疗前后痛风石的形成病例数比较均有上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治疗组痛风石的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阿是穴刺血在治疗急性痛风及预防痛风石的形成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背部腧穴埋线、刺血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差别。方法埋线组每星期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刺血组每星期治疗2次,12次为1个疗程;面部火针两组均每星期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的第6星期或第12星期时统计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埋线组有效率71.7%,刺血组有效率88.9%(P〈0.05),刺血组疗效优于埋线组;2个疗程后埋线组愈显率90.2%,刺血组愈显率70.0%(P〈0.05),埋线组疗效优于刺血组。结论埋线、刺血、火针对痤疮有较好临床疗效,早期刺血组疗效更好,后期埋线组疗效更佳,提示在治疗早期可埋线刺血并用,后期单纯埋线即可,使患者以最小的痛苦获得最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蒋晶晶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37-1038
目的观察舒筋止痛水拍打委中穴后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舒筋止痛水拍打委中穴后刺络放血疗法,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通过NRS评分表及腰椎JOA评分表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治疗后NRS、JO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舒筋止痛水拍打委中穴后刺络放血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振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705-706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针刺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放血对照组采用刺络放血治疗。三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和放血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与单纯采用针刺或刺络放血法相比,能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潘丹  蔡世宏  林巧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831-832
目的观察点刺配合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点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治疗3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患者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刺配合推拿是一种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加刺络拔罐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80例颈椎病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电针加刺络拔罐)、对照组(单纯刺络拔罐),每组90例,观察两组疗效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4.4%,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92.2%,两组临床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所有病例和痊愈病例平均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为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加刺络拔罐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痊愈率优于单纯剌络拔罐治疗,且能减少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放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脱落2例),治疗组34例采用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后第3、7、15天评价VA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并于治疗后比较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出现减少,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7、15天VAS评分均持续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2.9%和8.8%。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血疗法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与针刺治疗比较,在镇痛作用方面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并能有效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刺络拔罐与电针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门诊患者,分为刺络拔罐加电针组(针罐组)和电针组,疗程以15 d为限,评比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及两组疗法的显效率。结果针罐组和电针组均有效,而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效率分别是74.3%、40.0%,针罐组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电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快速止痛的一项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9.
李红波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797-798
目的观察十宣刺血对脑卒中患者手指集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脑卒中后不能完成手指集团运动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十宣刺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八邪穴治疗。两组治疗后采用上田敏偏瘫手指功能"2-6级判断标准"评定患指集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2星期后,两组手指集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宣刺血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患指集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