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张庆国  徐世元  曾繁荣 《医学争鸣》2003,24(10):933-933
1 临床资料 顽固性癫痫患者 2 0 5 (男 12 9,女 76 )例 .年龄3~ 5 8岁 ,病程 1~ 37a ,ASAⅠ~Ⅱ级 ;视频脑电图 (Video EEG)确诊[1] ,经长期、系统地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均不能有效控制发作 .全部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全麻 .术前 30minim东莨菪碱 0 .0 0 5~ 0 .0 0 6mg·kg-1,咪唑安定 0 .15~ 0 .2mg·kg-1,哌替啶 1mg·kg-1.入手术室前肌注阿托品 0 .0 15mg·kg-1,咪唑安定 0 .15mg·kg-1,氯胺酮 4~ 8mg·kg-1.全麻诱导iv芬太尼 3~ 5 μg·kg-1,异丙酚 2~ 3mg·kg-1,哌库溴胺 0 .1mg·kg-1.全麻维持持续吸入 1∶1O2 与N2 O混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应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行全麻诱导复合硬膜外麻醉时两者用药量的配伍变化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40例限期手术食道癌患者 ,ASA分级Ⅰ~Ⅱ级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例。取T8~ 9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置管 ,硬膜外腔内注入 10g·L-1lignocaine 3 75 g·L-1bupivercaine 5ml,5min后痛觉减退平面确定后行全麻诱导 :A组咪唑安定 0 1mg·kg-1、异丙酚 1mg·kg-1,B组咪唑安定 0 1mg·kg-1、异丙酚 1 5mg·kg-1,C组咪唑安定 0 15mg·kg-1、异丙酚 1 5mg·kg-1,D组咪唑安定 0 2mg·kg-1、异丙酚 2mg·kg-1。各组使用相同量的芬太尼 (0 0 0 4mg·kg-1)及维库溴胺 (0 1mg·kg-1)。观察 4组患者心血管反应。结果 A组血压波动最小 ,B组次之 ,C组又次之 ,D组最大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应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行全麻诱导复合硬膜外麻醉时 ,咪唑安定 0 1mg·kg-1、异丙酚 1mg·kg-1的用量患者心血管反应最轻。  相似文献   

3.
静脉与硬膜外注射氯胺酮行超前镇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宇  王俊科 《医学争鸣》2003,24(12):1146-1146
1 临床资料 行择期肺叶切除的患者 36 (男 2 4 ,女 12 )例 ,年龄 4 8~ 6 5岁 ,身高 15 8~ 175cm ,体质量 4 7~ 87kg ,ASAI Ⅱ级 ,分为 3组 ,每组 12例 .入手术室后在T6~ 7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注入 2 0 g·L-1利多卡因 5mL ,出现相对阻滞平面后分组 ,组Ⅰiv 9g·L-1氯化钠 2mL ;组Ⅱiv氯胺酮 0 .5mg·kg-1;组Ⅲ硬膜外注射氯胺酮 0 .5mg·kg-1.之后iv咪达唑伦 2mg ,异丙酚 0 .5~ 0 .7mg·kg-1,芬太尼 3~ 5 μg·kg-1、琥珀胆碱 1.5~ 2 .0mg·kg-1快速诱导插管 ,插管成功后硬膜外腔注入 2 0g·L-1利多卡因 5mL ,之后每隔 5 0~ 6 …  相似文献   

4.
张庆敏 《广西医学》2002,24(8):1243-1244
1999年以来 ,我科应用异丙酚复合维库溴胺配合高频喷射通气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小肿瘤切除加射频治疗术共 2 5例 ,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择期 2 5例声带小肿瘤病人 ,男 2 0例 ,女 5例。年龄 3 2~ 5 5岁。体重 48~ 70 kg,ASA ~ 级。其中尖锐湿疣 8例 ,乳头状瘤 9例 ,其他小肿瘤 8例。手术时间 2 0~ 3 5分钟。1 .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肉注射东茛菪碱0 .3 mg,苯巴比妥钠 0 .1 g。静脉注射异丙酚 2 mg·kg- 1 、芬太尼 2~ 3μg· kg- 1 、维库溴胺 0 .0 8mg·kg- 1 ,面罩加压供氧 ,充分去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 4 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 ,作异丙酚全静脉麻醉和普鲁卡因复合静脉麻醉的对比研究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4 0例 ,ASA ~ 级 ,均为肺部包块拟在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术 ;A组 :(异丙酚全静脉麻醉组 )男 1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0 .6± 8.9岁 ,平均体重 55.4± 6 .5kg;B组 :(普鲁卡因复合静脉麻醉组 )男 17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52 .8± 9.5岁 ,平均体重 57.3± 5.3kg,肝肾功均正常。1.2 麻醉方法 :术前肌注安定 10 mg、阿托品 0 .5mg;A组麻醉诱导为异丙酚 2 mg· kg-1,芬太尼 4~ 5μg·kg-1,维库溴胺 0 …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预防性应用阿拉明对咪达唑仑 -异丙酚 -芬太尼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气管或支气管插管病人 2 0例 ,随机分成阿拉明 (A)组 (n =10 )和对照 (C)组 (n =10 )。所有病例采用咪达唑仑 0 .1mg·kg-1,异丙酚 1.0mg·kg-1,维库溴铵 0 .1~ 0 .15mg·kg-1,芬太尼 5~ 6mcg·kg-1,顺序静脉全麻诱导 ,于维库溴铵用药后 3min插管。A组连续静注诱导药物 ,并于芬太尼后静注阿拉明 10mcg·kg-1;C组在维库溴铵用药后等待 2min再静注芬太尼 ,并在芬太尼后 1min插管。每例分别于诱导前 ,插管前 1min ,插管前即刻 ,插管后 1、3、5、10min测量SBP ,HR和RPP。结果 两组年龄 ,体重无统计学差异 ;C组SBP ,HR和RPP在插管前后波动较大 ,波幅为 2 4 .3%,17.3%和 4 0 .9%,而A组的波动较小 ,波幅分别为 10 .3%,15 .8%和 2 3.9%,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在咪达唑仑 -异丙酚 -芬太尼顺序静脉诱导中 ,适时适量地应用阿拉明可以对抗诱导期的低血压反应 ,并能起到稳定诱导插管期间血流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小剂量低浓度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高危病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35例老年高危病人,ASAⅡ~Ⅳ级,根据病人手术部位选择硬膜外穿刺,注入1 5%~1 7%利多卡因4~6mL ,5~1 0min ,测定阻滞平面加局麻药,使阻滞平面在控制需要范围。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 1mg·kg- 1,芬太尼3~5μg·kg- 1,爱可松0 2mg·kg- 1。全麻维持根据临床情况选用0 1mg %芬太尼加4mg %维库溴铵输注5~1 5mL- 1·h- 1,间断注入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血管功能,术前切皮后和手术结束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和血糖。结果: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高危病人的手术,麻醉诱导时血压下降,经过补充液体后可纠正。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行手术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减少。但是老年高危病人注意用小剂量、低浓度的局麻药。插管时异丙酚用量要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旨在充分发挥异丙酚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的基础上减少其用量 ,探讨异丙酚 普鲁卡因复合与单纯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时麻醉强度、麻醉后恢复质量、及异丙酚与普鲁卡因配伍的可行性。方法  4 0例成年腹部手术患者分成两组 ,A组以异丙酚 5mg·kg- 1 ·h- 1 、B组以异丙酚 2 .5mg·kg- 1 ·h- 1 +普鲁卡因 10mg·kg- 1 ·h- 1 静注维持麻醉 ,术中视麻醉深度辅以芬太尼、维库溴铵。结果 单位时间内两组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 ,术毕呼吸功能恢复参数及初醒与拔管时间均无显著差别 ;而异丙酚用量A组是B组的一倍 ;B组病人初醒后有明显的嗜睡。结论 异丙酚 普鲁卡因复合液与芬太尼、维库溴铵配合使用 ,不仅可满足腹部手术的麻醉要求 ,且麻醉后恢复质量较高。B组异丙酚用量成倍减少使麻醉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比较维库溴胺与琥珀胆碱用于静脉快诱导气管内插管时的插管条件。 15 0例病人随机分为维库溴胺 0 0 8mg·kg-1、0 10mg·kg-1和琥珀胆碱 1 0mg·kg-1组 ,均采用静脉快诱导完成气管内插管 ;插管条件按Viby -Morgensen等标准分为优、良、差 ,优良者视为临床可行插管条件。①维库溴胺 0 10mg·kg-1组显著优于 0 0 8mg·kg-1组 (P <0 0 1) ;②维库溴胺 0 10mg·kg-1组与琥珀胆碱 1 0mg·kg-1组插管条件优良率无显著差异 (96 %vs 97% ) ,但优异率显著低于琥珀胆碱组 (6 2 %vs 80 % )。维库溴胺 0 10mg·kg-1可替代琥珀胆碱 1 0mg·kg-1用于静脉快诱导气管内插管。  相似文献   

10.
黄维军  黎金色 《广西医学》2002,24(4):525-526
随着腹腔镜在临床的普及应用 ,CO2 气腹引起机体的变化也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对 CO2 气腹后引起的血压增高采用尼莫地平降压进行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0例 ,男 1 7例 ,女 1 3例 ,其中胆石症、胆囊息肉 2 2例 ,宫外孕 8例 ;年龄 1 3岁~ 64岁 ;体重 41 kg~ 83kg。所有病人无心肺血管系统疾患。 ASA I级。1 .2 麻醉方法 :术前给予阿托品 0 .0 1~ 0 .0 2 mg·kg-1和苯巴比妥 3mg·kg-1肌注。诱导用药为静注安定 0 .2 mg· kg-1、硫贲妥钠 5~ 7.5 mg· kg-1、芬太尼 5μg· kg-1、维库溴胺 0 .1~ 0…  相似文献   

11.
唐琦峰  周钦海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3,25(5):366-367,I001
目的 观察乳癌手术前静注氯胺酮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6 0例ASAI -II级乳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30例。氯胺酮组用咪唑安定 0 .0 4mg·kg-1、芬太尼 2 .0 μg·kg-1、氯胺酮 1.0mg·kg-1、异丙酚 1.5mg·kg-1、卡肌宁 5 0mg麻醉诱导 ,对照组不用氯胺酮 ,术毕清醒后拔管。术后 2 4h内当VAS大于等于 6分时 ,肌注度冷丁 1mg·kg-1。比较两组术后 2 4h内肌注度冷丁人数 ,术后不良反应及病人满意率。结果 氯胺酮组术后16h内使用度冷丁人数明显减少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氯胺酮组病人满意率更高。结论 乳癌手术前麻醉诱导加用氯胺酮能显著降低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与氯胺酮用于小儿鼾症手术的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和循环功能进行比较.方法 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咪唑安定、氯胺酮、维库溴胺诱导,丙泊酚4mg·kg-1·h-1、氯胺酮2~3mg·kg-1.h-1、维库溴胺50 mg·kg-1·h-1微泵输注维持.B组咪唑安定、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丙泊酚4mg·kg-1·h-1、雷米芬太尼0.2~0.3μg-1·min-1.、维库溴胺50 mg·kg-1·h-1微泵输注维持.结果 两组间插管后、麻醉期间、拔管前、拔管后SBP、DBP、HR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间睁眼时间、拔管时同、答问切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鼾症手术优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患儿术中循环稳定,清醒快,减少了麻醉意外及并发症,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官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官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依托咪酯+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插管,Ⅱ组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插管,计录入室时、诱导后2min、插管后1min血压、心率。结果Ⅱ组诱导后血压下降与入室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I组诱导后血压比较下降明显(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系统稳定性优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择期LC手术的患者 80例 ,随机等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 (静吸组 )和全凭静脉麻醉组 (全静脉组 )。两组均以咪唑安定 0 .2mg·kg-1 、异丙酚 2mg·kg-1 和维库溴铵 0 .1mg·kg-1 诱导后作气管插管。麻醉维持 :静吸组用安氟醚吸入 ,全静脉组将异丙酚 8mg·kg-1 ·h-1 和芬太尼 4 μg·kg-1 ·h-1 混合抽入 5 0ml注射器中 ,用微量泵注入 ,设定速率为 4 0ml·h-1 。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 1 0min、气腹毕和术毕的SBP、DBP、HR和SpO2 及停止麻醉至拔管的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无显著性差异。静吸组在气腹后 1 0min的HR、SBP、DBP及术毕HR明显高于基础值 (P <0 .0 5 ) ,而全静脉组术中无明显变化。全静脉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结论 :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 ,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率低、无空气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麻诱导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Ⅰ组),异丙酚组(Ⅱ组),每组各30例.诱导时依次静推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5mg/kg,Ⅰ组加氯胺酮0.1mg/kg.比较麻醉...  相似文献   

16.
黄美清 《华夏医学》2003,16(4):494-495
目的 :观察异丙酚在婴幼儿麻醉维持的效果。方法 :婴幼儿手术 2 0例 ,全部肌注氨胺酮 6 mg/ kg入睡后送入手术室 ,气管插管组静注咪唑安定 0 .2 mg/ kg+维库溴胺 0 .1 m g/ kg诱导插管 ,术中控制呼吸 ;不插管组肌注咪唑安定 0 .3~ 0 .4 mg/ kg诱导麻醉 ,术中面罩供氧 ,手术开始微泵注入异丙酚 3~ 5 mg· kg- 1 · h- 1 维持麻醉。结果 :全部患儿术中安静 ,麻醉平稳 ,HR、RR、SPO2 稳定 ,无明显循环呼吸抑制 ,术毕 (1 0± 4 .5 ) m in清醒。结论 :异丙酚可安全用于婴幼儿麻醉维持期  相似文献   

17.
靶控输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柴伟  于代华  高昌俊  杨永慧  孙绪德 《医学争鸣》2002,23(15):1398-1400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相应的效应室浓度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15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全静脉麻醉 .设定诱导时效应室目标浓度为 4 mg· L- 1 ,复合咪唑安定 2 mg,芬太尼 2 μg· kg- 1 ,维库溴铵 0 .1mg· kg- 1气管插管 ,术中维持异丙酚浓度为 2mg· L- 1 ,记录诱导前、诱导后 2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 2min、切皮及气腹时心率 (HR)、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AP)及停药后苏醒时间 ,苏醒时相应的效应室浓度 .结果 插管即刻 HR,SBP,DBP及 MAP均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气腹后 DBP,MAP也较诱导前有明显升高 (P<0 .0 5 ) ,平均苏醒时间为 (8.6± 2 .7) min,相应效应室浓度为 (1.4 8± 0 .2 4 ) mg· L- 1 .结论 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时和维持期血流动力学相对较为稳定 ,术后苏醒较为迅速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目的 观察异丙酚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19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异丙酚组 (A组 ,70例 )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 (B组 ,12 0例 )。两组均静注异丙酚 2mg kg诱导 ,B组静注异丙酚前 3~ 5min,先静注芬太尼 0 .0 5~0 .1mg。术中静脉追加异丙酚 0 .5mg·kg- 1 ·次- 1 。结果 术中异丙酚追加量和总用药量A组显著高于B组 ,苏醒时间也显著长于B组。呼吸循环的变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具有可减少异丙酚用量、降低费用 ,苏醒较快、镇痛效果满意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 0例患儿 ,随机分为 3组 ,组Ⅰ ,单纯用氯胺酮 ;组Ⅱ ,γ 羟基丁酸钠复合氯胺酮 ;组Ⅲ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每组 2 0例。Datex监护仪监测BP、HR、ECG、SPO2 ,Ⅰ组静注氯胺酮 2mg·kg-1;Ⅱ组静注γ 羟基丁酸钠 80mg·kg-1;Ⅲ组静注异丙酚 2mg·kg-1。观察术中BP、HR、SPO2 的变化 ,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手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 ,术中BP、HR、SPO2 的变化小 ,苏醒时间短 (P <0 .0 5 ) ,术中未发生喉痉挛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库溴胺前处理对消除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的效果。方法:3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成3组。Ⅰ组(n=10),琥珀胆碱1.5mg·kg~(-1);Ⅱ组(n=10),维库溴胺7μg·kg~(-1),琥珀胆碱1.5mg·kg~(-1),Ⅲ组(n=10),维库溴胺20μg·kg~(-1),琥珀胆碱1.5mg·kg~(-1)。注射维库溴胺和琥珀胆碱的间隔时间为4min。结果:维库溴胺(20μg·kg~(-1))前处理能基本消除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小剂量维库溴胺(7μg·kg~(-1))前处理对消除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效果较差,两组对琥珀胆碱的气管插管条件无明显影响。结论:大剂量维库溴胺前处理能消除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