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万汶和菲克雪浓注射液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前进行预扩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3组(对照组、万汶组和菲克雪浓组),每组各20例.麻醉前进行预扩容处理,对照组输入复方平衡盐注射液500 mL;万汶组输入6%万汶500 mL;菲克雪浓组输入菲克雪浓500 mL.扩容完成后患者取侧卧位经L2~L3间隙行CSEA.记录入室时、预扩容后、麻醉后患者的心率(HR)及收缩压(SBP)的变化,并观察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入室时相比,麻醉后对照组HR升高,万汶组和菲克雪浓组无显著变化.扩容后对照组SBP无显著变化,万汶组和菲克雪浓组SBP显著升高.麻醉后对照组SBP显著降低,万汶组和菲克雪浓组SBP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除个别患者应用菲克雪浓后出现过敏反应外,万汶与菲克雪浓应用于腰麻硬膜外阻滞前预扩容的疗效显著好于平衡盐溶液,但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研究地氟醚麻醉对健康自愿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率(cerebralglu-cosemetabolismrate,CMRGlu)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自愿者,每名自愿者分别做2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CPETPlus扫描仪及18F-FDG标记技术测定CMR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次吸入地氟醚使自愿者刚好达到意识消失。分别划出额叶、颞叶、枕叶、顶叶、丘脑、基底核、舌回、扣带回、小脑、海马、桥脑、全脑等区域的感兴趣区并计数,所得数据以x珔±s表示。比较两组间计数的差异,并与BI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自愿者清醒时全脑内CMRGlu计数为1940.5±165,意识消失时CMRGlu计数降低至1645.1±201(P<0.05),降低15.2%。②与清醒组比较,麻醉后脑内局部葡萄糖代谢率(rCMRGlu)计数均显著降低9.3%~16.2%(P<0.05),而以丘脑、枕叶和舌回葡萄糖代谢率计数降低更为显著(P<0.01),分别由3045.3±164,2867.7±107和3076.6±163降至1938.2±119,2002.8±169和2227.8±158,降低36.4%,30.2%和27.6%。③CMRGlu计数与BIS之间相关性良好(r=0.986,P=0.0006)。结论:吸入地氟醚麻醉使自愿者意识消失时全脑及脑内局部CMRGlu均可显著降低,并与BIS相关。丘脑、枕叶和舌回对吸入地氟醚麻醉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研究静脉麻醉剂异丙酚和吸入麻醉剂异氟醚对健康自愿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分析两种麻醉剂在中枢的可能作用部位。方法:选择健康自愿者10名,每一名自愿者按随机顺序分别作3次PET扫描,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1次在异丙酚(靶控效应室浓度3.0mg/L)麻醉状态下扫描,1次在异氟醚(1.0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麻醉状态下扫描。采用18F-FDG示踪技术测定脑内葡萄糖代谢。结果:①异丙酚麻醉后,与清醒状态比全脑的葡萄糖代谢率(CMGlu)降低34.1%(P<0.05),在丘脑、大脑皮质、小脑和海马等区域葡萄糖代谢率(rCMGlu)明显低于清醒状态(P<0.05),其中丘脑降幅最大达51.5%。②异氟醚麻醉后,与清醒状态比全脑的CMGlu降低37%,以丘脑和扣带回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后均可使全脑和脑内各区域葡萄糖代谢显著降低,其中异丙酚对丘脑、大脑皮层和海马更为敏感,这些可能是异丙酚在中枢的作用部位;而异氟醚在脑内作用的靶区可能在丘脑、扣带回。  相似文献   
4.
应用PET评估地氟醚麻醉对人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mphy,PET),研究地氟醚麻醉对健康自愿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率(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rate,CMRGlu)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自愿者,每名自愿者分别做2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c PET Plus扫描仪及18F-FDG标记技术测定CMR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次吸人地氟醚使自愿者刚好达到意识消失。分别划出额叶、颞叶、枕叶、顶叶、丘脑、基底核、舌回、扣带回、小脑、海马、桥脑、全脑等区域的感兴趣区并计数,所得数据以x^-&;#177;s表示。比较两组间计数的差异,并与BI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自愿者清醒时全脑内CMRGlu计数为1940.5&;#177;165,意识消失时CMRGlu计数降低至1645.1&;#177;201(P&;lt;0.05),降低15.2%。②与清醒组比较,麻醉后脑内局部葡萄糖代谢率(rCMRGlu)计数均显著降低9.3%—16.2%(P&;lt;0.05),而以丘脑、枕叶和舌回葡萄糖代谢率计数降低更为显著(P&;lt;0.01),分别由3045.3&;#177;164,2867.7&;#177;107和3076.6&;#177;163降至1938.2&;#177;119,2002.8&;#177;169和2227.8&;#177;158,降低36.4%,30.2%和27.6%。③CMRGlu计数与BIS之间相关性良好(r=0.986.P=0.0006)。结论:吸人地氟醚麻醉使自愿者意识消失时全脑及脑内局部CMRGlu均可显著降低,并与BIS相关。丘脑、枕叶和舌回对吸人地氟醚麻醉更为敏感,可能是地氟醚麻醉在脑内作用的主要靶区。  相似文献   
5.
应用PET技术探讨咪唑安定对人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 技术研究咪唑安定麻醉对健康志愿者脑内葡萄糖代谢 (CMGlu)的影响,探明咪唑安定麻醉在脑内的可能作用部位. 方法:选择志愿者8名,每位志愿者分别做2次PET扫描,采 用PHILIPSCPETPlus扫描仪及18F FDG标记技术测定 CM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次在咪唑安 定靶控输注(TCI效应室浓度为80μg/L)麻醉下,将两次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清醒时全脑内CMGlu计数为1870±193,咪 唑安定麻醉后CMGlu计数即降低至1632±174(P<0.05),降 低12%.与清醒组比较,咪唑安定麻醉后脑内多数区域 CMGlu计数显著降低(P<0.05),而以丘脑、扣带回和左侧额 叶CMGlu计数降低更为显著(P<0.01),分别降低33%, 28%和25%.结论:全脑及脑内多数区域CMGlu在咪唑安定 麻醉后可显著降低,丘脑、左前额叶和扣带回对咪唑安定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期经肠腔灌注高氧液对家兔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均分成三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高氧液处理组(HOS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Sham组只开腹游离但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另两组用无损伤动脉夹夹闭SMA1h。HOS组于缺血期以20ml.kg-1.h-1恒速向肠腔灌注高氧液1h,I/R组则以相同的方式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松开动脉夹再灌注2h后取标本。光镜下观察各组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肠黏膜组织ATP含量和肠道的氧摄取率(ERO2);定量分析门静脉血中细菌内毒素(ET)含量;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Lac)水平;观察细菌移位率。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光镜下肠黏膜损伤严重,肠黏膜组织ATP含量及肠道的ERO2均明显下降,血液中ET含量、Lac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同时出现了广泛的细菌移位;经肠腔灌注高氧液(HOS组)能够明显改善小肠黏膜损伤及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显著提高肠黏膜组织ATP含量及ERO2;明显降低血液中ET、Lac和TNF-α水平(P<0.05或P<0.01),同时显著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率(P<0.05)。结论肠腔灌注高氧液能够显著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小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肠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压力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单肺通气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双肺通气组(A组)、单肺通气组(B组)、单肺通气非通气肺给予2cmH2OCPAP组(C组)及5cmH2OCPAP组(D组)。分别于开胸前(T0)、单肺通气后(A组于开胸后)30min(T1)、90min(T2)、150min(T3)、手术结束(T4)时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NO浓度。结果 T1~T4时B、C组及T2~T4时D组的SOD活性明显低于A组,T1~T4时B、C、D组MDA及NO浓度高于A组(P0.05)。T1~T4时C、D组MDA及NO浓度均显著低于B组(P0.05),T3时C、D组SOD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5);T3时D组MDA及NO浓度高于C组(P0.05)。结论 CPAP能减轻单肺通气氧化应激反应,且2cmH2OCPAP优于5cmH2OCPAP。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时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代华  柴伟 《医学争鸣》2003,24(16):1499-1499
临床资料 ASA 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普外科、胸外科患45(男21,女24)例,年龄20~60岁,体质量50~70kg.根据诱导时异丙酚用量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术前均采用阿托品0.5mg,安定10mg im.患入室后即行桡动脉穿刺,采用惠普HP1205A监护仪持续监测ECG,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末二氧化碳(EtCO2),记录入室后5min时的HR,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吸入不同浓度地氟醚麻醉下健康志愿者脑血流(CBF)分布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9名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分别在清醒、吸入0.5和1.0MAC地氟醚后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仪进行扫描,观察地氟醚麻醉下人局部脑血流(rCBF)的动态变化。结果全脑CBF计数在清醒时为127.5±23.1,吸入0.5MAC地氟醚麻醉后全脑CBF计数为130.8±25.4,吸入1.0MAC地氟醚后为128.8±22.9,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中脑、小脑、丘脑、海马、基底核、扣带回和舌回等脑区rCBF计数差异也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在保持PETCO2和MAP稳定且在正常范围时,吸入地氟醚麻醉不影响人脑内血流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泡征募(ARS)通气方式对单肺通气(OLV)时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麻诱导后插入右双腔支气管导管,开胸后行OLV。观察组ARS于开胸后15min进行。记录动脉血压、HR和SpO2,并在侧卧后双肺通气(TLV)15min、OLV15min、OLV40min行动脉血气分析,以简化肺内分流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值。结果TLV15min和OLV15min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pO2、SaO2、PaO2、Qs/Qt和PaCO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OLV40minARS观察组较对照组PaO2显著增加(P<0.05),Qs/Qt明显降低(P<0.05)。结论ARS通气方式在麻醉状态下OLV时可改善肺内氧合,降低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