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的髋臼周围截骨术 ,并报告其短期的放射线和临床观察结果。方法 本组髋臼发育不良 9例 9髋 ,全部为女性 ,年龄 1 5~ 4 8岁 ,平均 36 5岁 ,骨性关节炎Ⅰ级 3例 ,Ⅱ级 5例 ,Ⅲ级 1例采用一种新型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结果 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后随访 3~ 6个月 ,平均 4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 2h 5 0min ,术中失血量平均为 70 0ml。Harris髋评分 :术前 73分 ,最后随访为 85分。术前 5例Trendelenburg征阳性 ,术后为 0例。平均CE角 :术前 6 3°,术后为 34 5°。平均Sharp角 :术前 4 8 6°,术后为 36 9°。髋臼指数角 :术前 2 5 9°,术后 8 7°。平均髋臼 -头 (A -T)指数 :术前 6 1 2 % ,术后为 88 0 %。平均股骨头垂直指数 :术前 1 0 9,术后 0 83。水平指数 :术前 1 6 6 ,术后 1 5 7。结论 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是一种可在直视下操作的相对容易掌握的手术 ,通过术中的截骨旋转 ,达到髋臼对股骨头的充分覆盖 ,髋臼应力均衡分布 ,防止或延迟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 42例(50侧髋)髋臼发育不良的成年病人均接受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JOA评分、中心边缘角和Sharp角。术前骨性关节炎分期:前期32侧髋,早期17侧髋,进展期1侧髋。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7. 4年, 49侧髋的骨性关节炎得到明显改善(98. 0% ); 1侧无明显变化(2. 0% ); 无一例患髋的骨性关节炎病变继续恶化。JOA评分术前平均为76. 4分, 术后为96. 3分; 中心边缘角术前、术后平均为-14. 5°和30. 0°;Sharp角术前平均为50. 5°,术后为36. 3°,术前、术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术能使发育不良的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得到有效的改善,使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并使骨性关节炎的过程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3.
综合术式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8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回顾性分析从 1 985年 1月~ 1 995年 1月采用综合术式治疗先天性髋脱位 88例 (96髋 )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患儿年龄分 3组 ,结合其病理选择手术方法 ,包括切开复位、骨盆截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或同时股骨短缩。平均纠正前倾角 45°,切除股骨 1 .5cm。 2 .5~ 3 .5岁行Salter术 2 2髋、Salter 股骨截骨 7髋 ;3 .5~ 5岁行Salter 股骨截骨 1 9髋、Chiari 股骨截骨 1 6髋、髋臼造盖 股骨截骨 9髋 ;5岁以上行髋臼造盖 Chiari 股骨截骨 2 3髋。结果 :获随访 65例 70髋 ,平均随访 6 .5年 (4~ 1 4年 )。按Mckay临床评定标准 ,优良者 61髋占 87% ;可 3髋占 4 .3 % ;差 6髋占 8.6 %。差中有 3髋因半脱位再手术。 3髋有头坏死占 4 .3 %。结论 :根据患儿及其病理选择综合术式纠正头臼异常改变 ,恢复髋关节功能 ,减少复发 ,为一项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hiari截骨、血管束植入为基础的综合手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42例(61髋)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病变患者接受以Chiari截骨、血管束植入为基础术式的综合手术治疗。本组年龄2742岁,平均36.1岁。61髋中行单纯Chiari骨盆截骨、股骨头内血管束植入术39髋,配合髋臼加盖术16髋,配合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2髋,配合髋臼加盖术及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4髋。结果:本组平均随访时间8.4年,最后随访时,5例5髋已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其他37例56髋Harris评分术前平均58分,术后平均83分,疗效优良43髋(76.8%)。CE角:术前平均8.7°,术后平均28.5°。股骨头覆盖指数:术前平均61.4%,术后平均83.2%。结论:该综合手术方法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病变可以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大大延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Bernese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介绍Bernese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方法 :1998年 4月~ 2 0 0 1年 12月 ,共有 2 9例 ( 30髋 )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接受Bernese截骨术治疗。患者年龄 14~ 35岁 ,术前按Merled’Aubigne评分标准积分 6~ 15分 ,平均 13分 ,X线片示CE角 -5~ 2 0° ,平均 -0 .1° ,sharp角 42~ 6 0° ,平均 5 0° ,股骨头覆盖指数 10 %~ 6 0 % ,平均47.2 %。结果 :Merled’Aubigne评分从术前平均 13( 6~ 15 )分提高到术后平均 17( 12 .5~ 18)分 ,术后CE角平均 40°( 2 8~ 5 0°) ,sharp角平均 36°( 2 5~ 38°) ,股骨头覆盖指数 90 % ( 81%~ 10 0 % ) ,术后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在各方向上均有减少 ,术后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例 ,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2例 ,髋关节半脱位加重 1例 ,浅表液化 2例。结论 :Bernese术具有其它截骨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是目前治疗青少年及成年髋臼发育不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髋脱位4种手术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臧虎  唐成林  张翘  孙丹舟 《中国骨伤》2003,16(7):395-397
目的 探讨 4种术式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CDH)疗效。方法 随访采用翻转造盖术2 4例 (30髋 )、插入造盖术 2 3例 (30髋 )、Salter截骨术 2 5例 (30髋 )和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2 4例 (2 7髋 )治疗CDH患者 96例 117髋。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5年 10个月 ,疗效从临床功能和X线形态两方面评估 ,术后髋臼指数 (AI)的改善分别是 (2 0 2± 7 2 7)°、(2 1 9± 6 33)°、(15 0± 4 5 6 )°、(11 4±5 1)°,术后臼头指数 (AHI)分别是 (0 92± 0 2 4 )°、(1 0 0± 0 18)°、(0 80± 0 19)°、(0 82± 0 14 )° ;四种术式临床优良率分别是 90 %、86 7%、73 4 %和 6 6 6 % ,共发生再脱位 3例 ,关节僵硬 10例 ,股骨头坏死 7例。结论 临床疗效及对髋臼形态改善翻转、插入造盖术优于Salter截骨术和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翻转造盖术、插入造盖术安全有效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成人髋臼成形截骨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春红 《护理学杂志》2001,16(4):222-223
1991年 3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科采用髋臼成形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1 8例 ,效果较好。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8例 ,男 7例、女 1 1例 ,年龄 1 9~ 34岁。1 8例均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病程 1 9~ 34年。其中 4例曾行髂骨旋转截骨术 ,2例行髋臼髂骨内移截骨术 ,2例行髋臼造盖术 ,1 0例为初次手术。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跛行和疼痛 ,髋关节曲屈 50~ 85°(正常值 1 30~ 1 40°)、后伸 0~ 5°(正常值 1 0°)、内旋5~ 1 0°(正常值 30~ 45°)及外旋 1 5~ 2 5°(正常值40~ 50°)。 X线片示髋臼角 45~ 6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肢长骨骨折旋转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4例下肢长骨旋转畸形进行旋转截骨手术治疗 ,1 3例骨干截骨同时进行松质骨植骨 ,膝关节融合和踝关节融合各 1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5年。术前旋转角度 1 5°~ 4 3°,平均 2 5 3°,矫正到术后 0°~ 1 5° ,平均 9 2°。截骨部位骨折均愈合良好 ,骨愈合时间 3~ 1 0个月 ,平均 5 2个月 ,干骺端截骨较原骨折部位截骨固定平均短 8至 1 2周。 6例膝关节痛者 5例矫形后有明显改善 ,1例有轻度改善。 2例臀中肌步态消失 ;步态明显改善 1 6例 ;轻度改善 4例 ;无改善 2例 (关节融合 )。结论 下肢旋转畸形严重影响到髋关节、膝关节的功能 ,对步态有明显的影响 ,治疗骨折时注意预防。旋转截骨手术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带阻挡髋骨短缩弧形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方法 :在髂前下棘至坐骨大切迹做一弧形截骨 ,截骨近端短缩平均 0 .9cm ,后侧保留少部分不予短缩 ,远端向下向外旋转 1 .2~ 1 .5cm嵌入近端 ,防止截骨远端旋出的距离回移 ,使股骨头复位后获得稳定。结果 :自 1 989年以来 ,已做 47例 63髋 ,其中随访 2 9例 35髋平均 4年 9个月 ,治疗效果满意 ,术前髋臼指数平均为 35 .8°,术后平均降至 1 5 .7°。结论 :本术氏的优点是截骨后臼顶下移很少 ,对股骨头产生较小的机械压力。矫正髋臼主向的效果准确 ,复位后股骨头得到良好的覆盖 ,能较好地恢复头、臼的持重关系。本术式不需植骨 ,愈合快 ,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联合截骨治疗大龄儿童髋关节脱位手术后再脱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讨论大年龄儿童髋关节脱位手术后再次脱位手术治疗的意义和方法。[方法]通过对9例大年龄儿童髋关节脱位手术后再脱位,采用Pemberton手术+改良沙氏+股骨上段截骨术的联合截骨治疗,进一步阐明再脱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随访时间1~9a,优5髋(5/9),良3髋(3/9),1例术后髋关节外展受限,关节轻度强直(1/9)。髋臼指数由手术前的31~43°(平均32.5°)减少到手术后的5~19°(平均11.2°);CE角由手术前的-10~10°(平均-0.2°)增加到手术后的37~49°(平均41.2°),对照健侧髋关节,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百分比由手术前的0%(平均0%)增加到手术后的86.2%~135.1%。[结论]单一的手术方式是不能治疗大年龄儿童髋关节脱位手术后再脱位,联合手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前明确脱位后的关节状态以及手术中的仔细操作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骨盆截骨的手术操作方法,即髋臼坐骨切迹周围骨盆截骨术。方法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97例(112髋)行此手术,回顾性分析随访2年以上的31例(39髋)DDH患儿资料,术前髋臼指数平均41°(34°~53°),其骨盆截骨方法为:骨盆截骨线起自髂前上下棘之间中点,与髋臼后上缘相平行,向髋臼后下方止于距离坐骨切迹骨皮质前方3~5mm处,撑开截骨间隙时产生坐骨切迹皮质不完全骨折,获得髋臼向前外方向的旋转,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楔形骨块嵌入截骨间隙,达到改变髋臼方向、增加髋臼对股骨头覆盖的目的。结果31例39髋获2年以上随访,术后髋臼指数平均为16°(-5°~23°) 术后CE角恢复至28°(23°~41°)。术后有2例出现髋臼指数过度矫正、股骨头轻度不规则、髋关节活动受限。按照McKay髋关节评定标准和Severin放射学分类评价标准评价疗效:优37髋,良2髋。结论髋臼坐骨切迹周围骨盆截骨,兼有Salter和Pemberton骨盆截骨的优点,但手术操作更为安全、简便,适应证也较宽。  相似文献   

12.
胸椎楔形截骨术矫正胸段侧凸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胸椎体楔形截骨在顶椎位于胸段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后路凸侧椎体楔形截骨、凹侧软组织松解、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侧凸 2 3例 ,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 2 0例 ,侧方半椎体畸形3例。共行截骨 2 9个椎体 ,T10 以上椎体截骨 14个 ,最高为T5椎体 ,T10 以下椎体截骨 15个。所有病例皆采用椎体冠状面楔形截骨。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 19.2个月 (4个月~ 36个月 )。术前Cobb角为 6 5°~ 110° ,平均为 74 .4°。术后测量的Cobb角为 10°~ 35° ,平均矫正率为 76 .5 % ;术后平均身高增长 4 .5cm。手术中失血为 80 0~ 82 0 0ml,平均170 0ml。术后皆无神经系统及其他方面的并发症。结论 单一后路椎体楔形截骨可有效矫正胸段脊柱侧凸  相似文献   

13.
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矫治脊柱后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矫治脊柱后凸中的应用及截骨方法的选择。方法 :本组 2 5例全部采用单节段截骨。椎板、小关节截骨 8例 ;三柱楔形截骨 17例。全部采用短节段的椎弓根内固定装置 ,其中RF 12例 ,CD 3例 ,STB 10例。结果 :本组 2 1例得到 3、6、12个月的随访 ,其腰背痛消失或大部分缓解 ,截骨部位获得骨性愈合 ,后凸角度由手术前平均 70° ,矫正到平均 33° ,矫正角度丢失平均 2 .5° ,矫正率为 5 2 .9%。内固定装置无松脱和断裂。结论 :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治脊柱后凸牢固可靠 ,对于年龄小、无腹腔血管钙化、后凸 <6 0°可选用椎板、小关节截骨 ,相反选用三柱楔形截骨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lter骨盆截骨与转子间内翻联合截骨术治疗Pcrthe's病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对9例有股骨头骨骺塌陷和包容不良合并半脱位的5~13岁(平均7.4岁)患儿,同时完成Salter骨盆截骨和转子间内翻联合截骨术,利用转子间取出的楔形骨块行髂骨截骨间隙内嵌入植骨,6例双截骨端用双克氏针交叉固定,3例髂骨截骨端双克氏针交叉固定,转子间截骨端用90°小钢板固定.结果术后随访4~8年,全部顺利完成骨愈合,X线形态测量包容良好,头基本恢复圆形,临床Harri's评分平均术前78分改善到术后随访时的98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Slter骨盆截骨与转子间内翻联合截骨对Perthe's病的扁平化后遗症和继发性髋臼指数增高的防止效果满意,对年龄小、病程短、髋关节形态明显异常者矫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肱骨髁上楔形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改进肘内翻手术内固定技术的方法。方法 取上臂远端外侧直切口 ,暴露肱骨截骨面。截骨前在截骨线近侧用 1枚螺钉将钢板固定 ,但不拧紧螺钉。将钢板旋向肱骨近侧 ,露出截骨线后作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分别自截骨线远侧和近侧各拧入 1枚螺钉。术后用长臂石膏托固定于屈肘 90°、前臂中立位 3周。结果  12例患儿畸形均矫正并有平均 4 .8°提携角 ,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 1~ 3年 ,所有病例无复发。结论 采用三孔小钢板作肘内翻截骨后内固定损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确实 ,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经髂腹股沟入路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的中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84例96髋接受经髂腹股沟入路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男6例,女78例;年龄11~46岁,平均27.6岁。髋关节发育不良87髋,Perthes病9髋。结果随访3.8~9.0年,平均6.0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76.1分增加到末次随访92.7分;外侧CE角从8.7°增加到32.7°,前方CE角从-4.2°增加到36.4°,髋臼臼顶倾斜角从27.9°减小到9.4°。术前有66髋存在Shenton线不连续,术后为31髋;术前有76髋存在软骨下骨硬化,术后为34髋;术前有41髋存在软骨下骨囊变,术后为23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关节炎表现改善或未进展者78髋;骨关节炎表现有进展者18髋,4髋进展为T"nnis3级,其中3髋矫正不足,1髋截骨进入关节。主要并发症包括截骨矫正不足9髋,过度矫正17髋,截骨进入关节2髋,截骨块固定失败1髋,股神经麻痹1例,切口疝4例,股外侧皮神经永久性麻木8例,BrookerⅠ期异位骨化3例。结论经髂腹股沟入路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获得畸形矫正与功能改善;缓解髋臼周围硬化和囊变,使髋臼周围骨质再生,保持关节间隙,延缓骨关节炎进展。手术操作正确、髋臼矫正位置准确是其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股骨粗隆下截骨短缩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初步经验。方法本组7例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其中CroweⅢ型2例,CroweⅣ型5例。采用股骨粗隆下截骨短缩结合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5例进行了髋臼结构性植骨。术后随访Harris评分、肢体长度、步态、Trendelenburg征以及放射学改变。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9.1个月,股骨截骨处及髋臼植骨均愈合,旋转中心平均下降53mm(39~63mm)。Harris评分由术前35.9分(32~42分)转为术后84.6分(68~96分);其中疼痛评分术前为14.3分(10~20分),术后为40.3分(30~44分)。屈髋活动度术前平均为85.7°(60°~125°),术后为84.3°(70°~100°)。1例Trendelenburg征术后持续阳性;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损伤表现,术后6周恢复。无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短期随访表明,股骨粗隆下截骨短缩结合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髋臼成形术并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患儿48例,男12例,女36例,年龄2.6—8.5岁,平均5.4岁。采用S—P切口,切开关节囊,清理真臼内软组织,复位股骨头;股骨近端旋转截骨,纠正前倾角;髋臼缘上方沿关节囊附着点行弧形截骨,髂骨块植入截骨处,增加股骨头的包容。结果:48例患儿经1.6-5.6年的随访,按照周永德先天性髋脱位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16例,可3例,差4例,手术优良率为86.8%。结论:髋臼成形术并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Reverdin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治疗(足母)外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外翻效果较满意的术式。方法 :作者对外翻的传统术式进行了思考 ,运用Reverdin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治疗外翻。自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 ,13例患者 ,2 1足接受此种手术治疗。术中常规松解软组织及切除内侧骨赘后 ,以Reverdin术式对跖骨头内翻截骨校正近端关节固定角 ,第一跖骨近端外翻截骨校正跖骨内翻畸形。结果 :随访 6个月~ 3年半 ,优 9例 16足 ,良 3例 4足 ,差 1例 1足 ,优良 95 .2 % ,无跖骨头坏死和截骨处不愈合。术前外翻角平均 3 5° ,术后为 11° ,第一跖骨间角术前平均 19° ,术后为 5 .8° ,近端关节固定角术前平均18° ,术后为 2°。结论 :外翻矫形应根据畸形情况及其病理改变选择手术方式。本手术方式矫形满意 ,但需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髋臼上缘翻转造盖术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方式。方法 :在髋臼上缘 1cm处作弧形截骨 ,骨瓣向下翻转角度 ,根据术前髋臼指数而定。支撑骨瓣用 2枚可吸收螺钉将髂骨、异体骨块固定于髋臼的上缘。结果 :5 6例 64髋均获得满意效果 ,其中 42例 46髋随访 18~ 72个月 ,平均 (4 2± 10 .5 )个月 ,按Mullev和Seddon的标准 :优2 6髋、良 15髋、可 4髋、差 1髋。结论 :此方法可靠 ,避免取自体骨 ,取克氏针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