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2月采用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13例胸椎及胸腰段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47岁,平均33.5岁;完全分节后方半脊椎畸形3例,陈旧性胸椎及腰椎骨折后凸畸形6例,陈旧性脊柱结核后凸畸形4例(其中1例为T3~T5畸形愈合).后凸顶椎部位:T3~T5 1例,T7/8 1例,T8/9 1例,T11/121例,T12 4例,L1 5例.10例病变节段位于T11~L1水平者均存在严重腰背部疼痛,VAS评分8~10分,平均8.7±1.1分;3例胸段后凸畸形者均合并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 C级2例,D级1例.术前局部后凸角度62.0°~75.0°,平均67.3°.采用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矫正后凸畸形,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0±60min,术中失血为960±120ml.术中无节段血管、神经损伤,无硬膜撕裂、胸膜破裂和/或血气胸等并发症.术后局部后凸角矫正至18.0°~24.5°,平均20.3°±2.5°,平均矫正率为68.7%.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9.6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角为19.0°~24.2°,平均21.0°±3.3°,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矢状面失平衡者.术前胸背部疼痛患者VAS评分改善至2.1±1.9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2例Frankel C级患者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1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植骨均融合.结论: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手术相对安全,矫正率较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05-2016-07,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翻修治疗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11例,术中将感染的相关组织彻底清除、将粘连的神经根予以松解,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持续治疗至6周。结果与翻修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1 d、1个月和3个月的VAS评分,以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3个月,其ODI指数亦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者复发,其总满意率达到100%。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其创伤小、疗效可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腰椎CT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模拟置入皮质骨轨迹螺钉并进行形态学测量, 探讨经皮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成人腰椎病变患者的CT数据, 利用Mimics 17.0软件进行CT三维重建, 以腰椎椎弓根最小冠状断面的内缘与下缘交界处在椎板上的投影点为进钉点, 测量头倾角、外倾角、最大螺钉长度、最大螺钉直径、轨迹与棘突的距离、上终板比率等参数, 同时利用三维重建图像观察该轨迹与棘突的关系。结果 L1~L5的外倾角分别为9.3°(8.9°, 9.8°)、9.6°(8.9°, 9.8°)、10.4°(9.5°, 11.3°)、11.81°±1.24°和13.6°(12.5°, 14.5°), 头倾角分别为26.6°(26.0°, 27.0°)、26.2°(25.7°, 26.5°)、26.9°(26.5°, 27.4°)、25.94°±0.92°和24.3°(22.7°, 25.4°), 头倾角、外倾角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1~L5的最大螺钉直径分别为(5.65±0.49) mm、(6.38±0.60) mm、(6.91±0.67) mm、(7.42±0.76) ...  相似文献   
4.
刘新宇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875-875
既往下肢外伤清创术中多用手外伤清创车。由于下肢外展度有限,以及手外伤清创车水槽内径相对过小等原因,术前清创时易使清创的液体散溢在地面和手术床上。而术中再次清洗创口时,也会因创口位置、液体用量多等原因弄湿无菌单。鉴于上述弊端,我们将关节镜台套巧妙应用在下肢外伤清创术中。根据下肢创口位置及创面大小,选择一次或两次使用关节镜台套。下面按双下肢股部创伤介绍其使用方法。1术前清创首先将关节镜台套铺置在床单上的下肢部,导水管尾端置于污桶内,然后将病人抬至手术床上并使下肢置于关节镜台套上,调解手术床为头高脚低位。清创…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定绝经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的变化,探讨FGF21、胰岛素抵抗(IR)与血清尿酸(SU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 12 月—2019 年8 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绝经患者76 例作为高尿酸血症组, 并根据BMI 水平分为高BMI 组和正常BMI 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绝经女性80 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检测高尿酸血症组和对照组的FGF21、血清肌酐(Scr)、SUA、HOMA-IR、FPG、空腹胰岛素(FIns)、 血脂、血压等指标。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BMI、Scr、SUA、TG、FGF21、FIns 及HOMA-IR 较对照组高(P <0.05)。 高BMI 组SUA、FGF21、FIns 及HOMA-IR 较正常BMI 组高(P <0.05)。经Pearson 相关性分析,FGF21 与 BMI、TG、FPG 及lnFIns 呈正相关(r =0.803、0.472、0.184 和0.747,P <0.05)。ln(HOMA-IR)与BMI、 TG、FPG 及lnFIns 呈正相关(r =0.616、0.452、0.529 和0.644,P <0.05)。FGF21 与ln(HOMA-IR)呈正 相关(r =0.752,P <0.05),SUA 与ln(HOMA-IR)呈正相关(r =0.537,P <0.05),SUA 与FGF21 呈正相关 (r =0.573,P <0.05)。FGF21 和ln(HOMA-IR)预测高尿酸血症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95% CI : 0.793,0.907)和0.914(95% CI :0.868,0.960)。结论 在绝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HOMA-IR 水平明显上升 且伴随FGF21 水平升高。提示FGF21 水平升高与IR、高尿酸血症有密切关系,其可能参与IR 导致高尿酸血 症的病理过程,并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诊断技术用于骨关节创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骨关节创伤患者85例,分别采用X线与CT影像诊断技术进行检查.结果 CT影像扫描方法下骨折检出111处,明显多于X线平片检查方法下的90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诊断技术可以更为准确的显示骨折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有利于检查术后骨折对位、骨折复位和手术内固定物的安置情况,起到了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0岁。以左上腹痛24h,伴恶心、呕吐为主诉入院。查体:T37.4℃,P92次/min,BP130/80mmHg,R16次/min,一般状态好,神清,查体合作,心、肺未见异常,腹胀,左侧腹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肌紧张阳性。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2~3次/min。辅检:血WBC15.8×10^9/L,血淀粉酶4500U/L,尿淀粉酶10050U/L,CT:可见胰体尾部有少量积液。[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很多人都在探索前列腺切除术的止血方法,我科从1997年5月~1998年3月应用“止血安”填塞前列腺窝行前列摘除术止血28例,止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28例,年龄61~78岁,平均68.5岁。前列腺增生程度:Ⅱ度16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棘突劈开、单侧进入双侧减压与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手术治疗5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或椎管狭窄合并间盘突出患者资料.术前随机将患者分为棘突劈开、单侧进入双侧减压组(简称棘突劈开组)及传统腰椎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组(简称椎板切除组).棘突劈开组共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49~71岁,平均59.4岁.椎板切除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52~69岁,平均61.1岁.术后第3天行血肌酸激酶测定.应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手术前后主、客观评分标准.术后6个月CT扫描评价棘突愈合情况.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多裂肌MR面积.结果 棘突劈开组21例、椎板切除组24例获得2年以上有效随访.棘突劈开组术前腰痛及下肢痛VAS、JOA评分、多裂肌MR面积分别为:(5.6±1.7)分、(7.1±0.4)分、(11.6±2.6)分、(5.8±1.8)cm2;椎板切除组分别为(6.2±1.2)分、(7.9±1.3)分、(10.9±1.0)分、(6.1±2.0) cm2.棘突劈开组术后第3天血肌酸激酶测定值明显小于椎板切除组.棘突劈开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劈开棘突均完全愈合.末次随访时棘突劈开组下肢痛VAS、JOA评分及改善率分别与椎板切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棘突劈开组腰痛VAS评分、多裂肌萎缩比分别为(1.0±0.5)分、6.4%±1.2%;椎板切除组分别为(2.6±0.7)分、l5.7%±3.0%,棘突劈开组均优于椎板切除组.两组动力位X线片均未见继发性腰椎不稳.结论 棘突劈开、单侧进入双侧减压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腰痛发生率,保护双侧多裂肌棘突止点及对侧多裂肌在椎板的附着点.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和僵硬,并可导致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