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银杏叶提取物对损伤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及脂多糖(LPS)损伤后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胚胎大鼠中脑原代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中脑神经细胞,培养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PP+组、MPP++EGB761组、MPP++LPS组、MPP++EGB761+LPS组;给予MPP+、EGB761和LPS进行配组干预,然后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微量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法(FITC),比较各组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了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同时硝酸还原法检测培养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细胞生长旺盛,轴突延长明显;MPP++EGB761+LPS组:细胞生长受抑制,轴突较短MPP+组、MPP++LPS组细胞数量少,仅少数细胞稍有突起,大多数细胞无轴突.MTT法测得细胞吸光度值(A值)、免疫荧光TH阳性细胞表达及培养细胞NO的表达: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NO含量与MPP++EGB761+LPS组、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EGB761+LPS组NO含量与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与MPP++LP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LPS可加重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小胶质的活化及其释放的NO有可能参与该细胞凋亡过程.EGB761对损伤后的胚胎大鼠中脑原代培养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的活化完成.  相似文献   

2.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绿茶多酚的主要单体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羟吡啶(MPTP)及其代谢产物1-甲基-4-苯基吡啶(MPP+)分别造成选择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给予不同剂量EGC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标记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作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通过体视学方法观察不同剂量EGCG对阳性细胞数目的影响,同时利用膜抗原CD11b标记小胶质细胞,观察EGCG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结果在MPP+诱导的原代培养中脑腹侧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中,预先给予EGCG1μmol/L-100μmol/L可显著减轻MP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保护率为22.2%~80.5%。在体情况下,1mg/kg剂量EGCG腹腔注射对MPTP模型小鼠A9区TH免疫阳性细胞丢失的保护率为71.7%.对中脑区域总TH免疫阳性细胞数丢失的保护率为50.9%,5mg/kg和10mg/kg剂量组中脑各区域TH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模型组高(P〈0.05),同时,EGCG对MPTP所致的中脑部位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具有抑制效应。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EG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具有潜在治疗帕金森病的价值,EGCG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在体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灵孢多糖对MPP+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灵孢多糖(GLPS)对甲基-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MPP+或GLPS加入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中,建立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以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LDH水平的改变;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H阳性细胞数及蛋白的表达.[结果]MPP+处理48 h后,细胞活力降至对照组的52%,经GLPS(100、200、300 μg/mL)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提高,分别为65%,75%,79%(P<0.05).MPP+处理48 h后,上清液中LD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经不同浓度的GLPS预处理后,上清中LDH水平有所下降(P<0.05),且TH阳性细胞数及表达强度明显高于MPP+组.[结论]灵孢多糖对MPP+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谷氨酸 (Glu)受体激动剂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内游离Ca2 + 浓度 ([Ca2 + ]i)升高的影响 ,并探讨G蛋白是否参与此作用。②方法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 ,用活细胞内荧光探针Fura 2 /AM实时检测应用CNTF和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 (PTX)后由NMDA引起的海马神经元 [Ca2 + ]i 的变化。③结果 用CNTF孵育经NMDA刺激的海马神经元后 ,细胞内 [Ca2 + ]i 升高的程度较单独NMDA刺激细胞引起的 [Ca2 + ]i 升高程度低 (t=2 .97~ 4 .86 ,P <0 .0 5 ) ,加入PTX可减弱CNTF的抑制作用。④结论 G蛋白可能参与CNTF调节NMDA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内 [Ca2 + ]i 升高的快速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黄丹宇  叶民 《中华全科医学》2014,(11):1714-1717,1729,1883
目的 探讨CD200-CD200受体(CD200 receptor,CD200R)介导的静止的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受损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损害因素。方法 用CD200R的抑制性抗体(anti-CD200R blocking antibody,ACDR)处理添加了铁(Ferrum,Fe)的中脑神经元培养物,并同时设立磷酸盐生理盐水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对照组,检测培养物中多巴胺(dopamine,DA)的摄取含量,过氧化物的生成。采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DR处理组DA的摄取含量明显减少,过氧化物的生成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由Fe在培养的中脑神经元中诱导产生,MG通过ACDR与Fe的结合来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取决于DA的摄取,过氧化物的生成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起关键作用,ACDR显著提高了多巴胺能神经元对神经毒性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 6 羟多巴胺 ( 6 OHDA)损毁大鼠帕金森病 (PD)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与纹状体相关神经元内c fos表达的关系 ,观察PD模型的中脑腹侧酪氨酸羟化酶 (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及c fos表达阳性细胞在纹状体的分布。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 :6 OHDA损毁 7d ,损毁侧TH阳性神经元及强阳性神经元较正常侧数目明显减少 (P <0 .0 5 ) ,但阿朴吗啡不能诱导c fos表达。损毁 2个月后TH阳性神经元在损毁侧完全消失 ,阿朴吗啡能诱导c fos在损毁侧尾壳核表达。结果提示 :c fos的表达能反映PD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缺失 ,其表达与否与多巴胺神经元损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NA-181a对l-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胎龄12.5 d的C57BL/6小鼠胚胎中脑进行多巴胺能神经元原代培养,依据不同处理方法分为4组:①空白对照(Control)组;②PD模型(MPP+)组;③阴性对照(miRNA-NC+MPP+)组;④miRNA-181a+MPP+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lase,TH)可以选择性标记多巴胺能神经元,因此采用荧光显微镜对各组TH染色阳性神经元数目、初级突触分枝及最长突触长度进行观察,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Control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三角形,胞体发出1个、2个或多个长的分枝以及轴突发出的次级突起,胞体和轴突表面光滑,形态完整,神经元分枝之间相互交织呈网络,联系密切。miRNA-NC+MPP+组经MPP+作用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减少,绝大多数表现为胞体存在,分枝数目及最长突触长度明显减少,网状交织稀少,表面不光滑,有的呈串珠样肿胀或轴突中断、丢失,仅存胞体,少数也表现为胞体空虚、丢失,仅存突起。miRNA-181a+MPP+组较miRNA-NC+MPP+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有所增加,胞体形态较好,分枝数目与最长突触长度较miRNA-NC+MPP+组有所改善,且表面较光滑,神经元死亡程度较低。结论:miRNA-181a对MPP+所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脑多巴胺神经营养因子(CDNF)在梓醇保护多巴胺胶质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①将小鼠小胶质BV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梓醇组、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模型组和MPP+模型+梓醇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处理0、6、24、48和72 h后BV2细胞CDNF mRNA表达的变化.②采用终浓度分别为0.1、1和10 μmol/L的梓醇处理BV2细胞,24 h后加入MPP+,48 h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CDNF蛋白表达;以正常细胞为对照组,设未加入梓醇预处理的MPP+模型组.③设对照组、MPP+模型组、梓醇组、抗CDNF抗体组和梓醇+抗CDNF抗体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经MPP+处理;采用[3H]-多巴胺放射分析法检测CDNF抗体阻断后梓醇对多巴胺摄取的影响.结果 ①在MPP+加入后的0~72 h,梓醇组和MPP+模型组的CDNF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变化;与MPP+模型组比较,在MPP+加入后48 h,MPP+模型+梓醇组CDNF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②MPP+加入后48 h,MPP+模型组CDNF蛋白表达量(0.679±0.013)低于对照组(1.009 ±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10 μmol/L梓醇预处理的BV2细胞CDNF蛋白表达量(0.812±0.011)显著高于MPP+模型组(P<0.01);0.1、1 μmol/L梓醇预处理的BV2细胞CDNF蛋白表达量与MPP+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变化.③MPP+模型组多巴胺摄取力(63.5±2.5)低于对照组(99.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梓醇组多巴胺摄取力(87.2±2.4)显著高于MPP+模型组(P<0.01);梓醇+抗CDNF抗体组多巴胺摄取力(73.6±2.7)显著低于梓醇组(P<0.01),而高于抗CDNF抗体组(P<0.05).结论 梓醇对MPP+诱导的BV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与上调CDNF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戊酸(VPA)对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孕14 d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元,6-OHDA(50 μmol/L)在体外建立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细胞模型.实验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6-OHDA组,6-OHDA+VPA(0.3、0.6、0.9和1.2 mmol/L)组.应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多巴胺神经元,观察不同浓度VPA对6-OHDA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形态及数量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6组TH阳性细胞数及细胞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3.907和138.524,P均<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6-OHDA组TH阳性细胞数少(P<0.05),活力低(P<0.05).与6-OHDA组比较,6-OHDA+VPA组TH阳性数增多(P<0.05),突起变长,活力增加(P<0.05).结论:VPA可能是通过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细胞活力,对体外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立论依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第二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往临床及尸检研究发现PD病人脑内组胺能系统处在激活的状态,本实验的前期工作发现组胺可加重6-OHDA引起的大鼠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早期退变过程。但黑质是个细胞成分复杂的脑区,包括多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而组胺本身又具有双重身份:即是神经递质,又是炎性介质,这就决定了组胺介入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微环境”的复杂性。本实验试图阐明组胺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机制(黑质内哪些细胞参与)及其下游的分子机制(通过哪些受体或炎性介质起作用) 【设计思路】 选取PC12细胞及SH-SY5Y细胞,作为多巴胺神经元的细胞模型,以鱼藤酮造成细胞损伤,观察组胺及其多个受体拮抗剂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以明确组胺是否直接介入鱼藤酮引起的多巴胺能细胞的损伤及其下游分子机制;选取Wistar胎鼠腹侧中脑进行混合神经元培养,以鱼藤酮特异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观察组胺对体系中各细胞成分形态的影响(GABA、Glu、5-HT能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以明确黑质内其他细胞成分是否也组胺参与鱼藤酮引起的多巴胺能细胞的损伤及其下游分子机制。 【实验内容】 (1)①PC12、SH-SY5Y细胞的培养;②MTT法检测组胺及其多个受体拮抗剂+鱼藤酮对PC12和SH-SY5Y细胞生长的影响;③如有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及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观察细胞内钙的变化;④如有变化,蛋白质印迹法观察其下游信号通路上某些蛋白的变化。(2)①Wistar胎鼠腹侧中脑神经元的培养;②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组胺+鱼藤酮对体系内各细胞成分形态的影响;③如有变化,细胞化学染色法继续观察组胺各受体拮抗剂+鱼藤酮对该变化的影响;④如能明确某个受体介入该变化,蛋白质印迹法观察该受体下游信号通路上某些蛋白的变化;⑤如胶质细胞也有变化,ELISA法进一步检测胶质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变化。 【材料】 PC12和SH-SY5Y细胞株,Wistar孕鼠,培养液和血清,MTT,组胺及其各种拮抗剂、鱼藤酮、各种蛋白的抗体,Ca检测试剂盒,ELISA试剂盒 【可行性】 (1)申请人指导教师可保证经费充足;(2)指导教师所属院系实验室具备该实验所需的所有仪器设备;(3)已经购得PC12和SH-SY5Y细胞,并建立Wistar胎鼠腹侧中脑混合神经元培养,预实验初步发现: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Pyrilamine/Cimetidine可以减轻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的损伤。原代神经元培养结果显示,组胺可加重鱼藤酮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的增生。即,组胺介入鱼藤酮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即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 【创新性】 本实验试图揭示组胺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属性(神经机制或炎性机制),该研究对今后从何种角度寻找神经元保护药物(受体拮抗剂或抗炎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体外培养大鼠中脑多巴胺(DA)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取胚胎腹侧中脑,制成细胞悬液,常规体外培养。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浓度MPTP(30μmol/ml)组、低浓度MPTP(3μmol/ml)组和胆碱能神经元对照组。培养细胞定期抽出作免疫组化和荧光组化染色。高浓度MPTP组培养10天,荧光组化阳性细胞已基本消失,此后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反应的阳性细胞开始减少,至体外培养2周,每孔平均仅剩14.5个,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残存的DA神经元突起缩短或消失。低浓度MPTP组培养2周后,大部分荧光组化阳性细胞消失,但对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影响。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体外生长不受MPTP干扰。实验结果提示MPTP对大鼠中脑DA神经元同样具有特异性损伤作用,其损伤程度与MPTP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在培养孕14-16d大鼠胚胎黑质神经元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不同时间对培养细胞进行观察并计数存活的黑质细胞总数及长神经突起细胞总数。结果:培养1周后bFGF可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结论:bFGF对体外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有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PCA)对百草枯(PQ)所致胎鼠中脑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胚胎大鼠进行中脑神经细胞分离培养,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PQ组及PCA高、低浓度组(100μmol/L和50μmol/L),分别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GF)、PQ和PCA进行配组干预,接种第6天除空白对照组,另四组均加入PQ终浓度为800μmol/L。接种第7天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神经细胞活性,抗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多巴胺(DA)能神经元数量;TH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各组阳性神经元数目及细胞核、轴突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PCA组比较,PQ组细胞核固缩、破裂,细胞凋亡率升高;PCA高、低浓度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增加(P〈0.05),细胞轴突损伤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 PCA对PQ诱导的中脑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有浓度依赖性,提示PCA对胎鼠中脑神经细胞及DA能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体外实验细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离子(MPP+ )对小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在体外建立帕金森病(PD)实验研究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小鼠胚胎(孕14 d)中脑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0.1、1、10和15 μmol•L-1)MPP+药物实验组,应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化学细胞染色方法 和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及凋亡进行测定。结果:对照组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为(875±23)个/孔。在0.1、1、10和15 μmol•L-1 MPP+实验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为(612±25)、(586±32)、(459±16)和(435±19)个/孔,与对照组比较,MPP+实验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和长度明显减少。Hoechst33342 染色发现,对照组中凋亡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5.45±0.29)%,10 μmol•L-1 MPP+药物治疗组细胞凋亡率为(26.97±1.36)%,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0.1、1、10 和15 μmol•L-1 MPP+均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显著减少,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的程度越显著。MPP+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可能通过凋亡途径所诱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J-1基因对MP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将PC12诱导成神经元样分化的细胞株(多巴胺能神经元).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帕金森病PC12细胞损伤模型,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DHE染色法检测ROS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DJ-1和TH蛋白表达变化,RT-qPCR检测α-synuclein和凋亡相关基因的RNA水平.用pCDH1-cmv载体过表达DJ-1后检测DJ-1对MPP+环境中细胞的保护作用.用RT-qPCR检测α-synuclein、p53和Bax的表达变化.结果 160μmol/L的MPP+处理18 h后,PC1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增加.DJ-1和TH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RNA水平上α-synuclein、p53和Bax表达增加.过表达DJ-1能够保护MPP+中的细胞活性,抑制ROS水平升高.α-synuclein以及凋亡基因p53和Bax的表达升高受到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MPP+作用于多巴胺神经元,可以下调DJ-1和TH蛋白,促进α-synuclein积累ROS水平升高,并使p53和Bax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凋亡增加.DJ-1基因能够能够在MPP+处理时抑制p53和Bax的表达,减少α-synuclein积累,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保护细胞免受MPP+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胚胎大鼠中脑原代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中脑神经细胞,随后进行EGB761及MPP^+处理,最后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微量比色法,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研究EGB761对MPP^+损伤后的中脑原代培养细胞及DA能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进行iNOS免疫细胞化学法,了解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在MPP^+诱导的中脑原代细胞凋亡中,MPP^+组TH阳性细胞数及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各EGB761组及阳性对照组(P〈0.01).而iNOS的表达则显著多于各EGB761组(P〈0.01).结论:EGB761对MPP^+诱导的胚胎大鼠中脑原代培养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此作用有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The the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 is difficult, sopeople have been exploring more effective methods.Drugs can only treat symptoms of the diseases, andbrain tissue transplantation has been the most prosp-ective way, but the sources of transplantation cells needto be explored. The people have a new viewpoint of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regeneration andthe therapy of CNS diseases[1,2] because of the recentdiscovery of stem cell populations in CNS. But adultneura…  相似文献   

18.
Zhang W  Wang X  Y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2):1384-1386
目的 构建一种可分泌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基因工程细胞,并探讨其在基因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克隆含Kozak序列的人GDNF cDNA,并将其转染至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用RT-PCR方法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将此工程细胞与大鼠原代多巴胺能神经元共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果 (1)基因工程细胞可防止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死亡,与对照组比较,最多增加了95.4%,P<0.01。(2)工程细胞可抵抗MPP^ 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损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数目增加了9.5-10.8倍,P<0.01。结论 首次构建了可分泌人GDNF的工程细胞,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明显的营养保护作用,其在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观察机械性损伤的海马神经细胞在不同浓度高晶体- 高胶体渗透压溶液中容积的变化。取原代培养大白鼠胚胎的海马神经细胞,用超声波机械损伤细胞后暴露于含0.5 g/L、1 g/L和2.5 g/L氯化钠的细胞培养基中15 m in。结果显示机械性损伤的细胞明显肿胀(P< 0.05)。当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高晶体- 高胶体溶液15 m in 后, 细胞容积与同一实验时间的对照值相比明显下降, 并保持至第7 d (P< 0.05)。表明受到机械性损伤的海马神经细胞在高晶体- 高胶体渗透压环境中的容积调节功能丧失或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