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眼部占位性病变,其中发生于眼眶者12例(含泪腺3例),占66.7%;发生于结膜者3例,占16.7%;发生于下睑者3例,占16.7%.全部病例中,8例患者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被诊为眼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经病理学检查,16例(88.9%)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的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2例诊断为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于眼附属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发生于眼眶,临床和影像学确诊难度大,大多数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容易被误诊为"炎性假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PBL患者中B细胞来源7例,其中5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T细胞来源2例;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行单纯放疗者2例,单纯化疗者5例,放化疗结合者4例。1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1例,进展1例,疾病进展后死亡2例。结论 PBL主要为B细胞来源及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治疗以全身化疗加局部放疗的综合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法,CD20阳性患者可加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  相似文献   

3.
尹文娟  吴梅娟  朱秀  孙文勇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7):731-733,F0003
目的分析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2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过程,结合国内及国际文献分析国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2例患者中1例为45岁女性,病变原发于皮肤;1例为68岁男性,病变原发于脑部。2例形态学均表现为受累部位毛细血管增生,肿瘤细胞充满血管腔,经免疫组化证实为B细胞表型。结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肿瘤,国人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有着不同于典型亚洲变异型或皮肤变异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B细胞性淋巴瘤的认知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 a间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恶性B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恶性B细胞性淋巴瘤中,术前诊断考虑到淋巴瘤的仅3例。9例接受了手术和辅助治疗,2例采用X刀治疗和化学治疗,3例单纯化学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为:神经系统孤立的髓外浆细胞瘤2例,浆细胞性骨髓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10例。6例生存,3例死亡,5例失访。结论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B细胞性淋巴瘤并不多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结果,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结合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例睾丸原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主诉均为发现睾丸无痛性肿大。10例患者为单侧睾丸发病,1例患者为双侧睾丸发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患侧睾丸切除术,根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性),8例患者术后接受了化疗。8例患者得到随访,6例患者存活,2例死亡。结论:原发性睾丸淋巴瘤较少见,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其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多不佳。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法为手术联合多疗程化疗。  相似文献   

6.
林江 《中外医疗》2008,27(25):63-63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CNSML)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6例PCNS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PCNSM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误诊牟高,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确诊依靠病理检查.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于长海  张连斌  李捷 《医学争鸣》2007,28(5):458-46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 PPL)和肺淋巴瘤样肉芽肿(PLG)的临床病理和治疗预后. 方法:回顾分析10例PPL和2例PLG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经验. 12例临床病例均经过手术治疗和手术后病理证实. 结果:PPL和PLG分别占同期手术的肺恶性肿瘤的0.5%(10/1887)和0.1%(2/1887). 8例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其中2例在手术后3 a内死亡;2例为霍奇金病,均在手术后3 a内死亡. 2例为PLG. 结论:PPL和PLG在临床上极少见,它们都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包括支气管黏膜下组织和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组织,但各自有其典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治疗PPL包括手术和手术后放疗、正规化疗. PLG以手术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李宁宁  李剑  单渊东 《北京医学》2007,29(9):520-522
目的 探讨睾丸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分析9例睾丸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23~80岁,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B细胞性7例,T细胞性2例.所有患者均行患侧睾丸切除.单纯手术切除2例,手术加化疗5例,手术加放疗2例;5例有随诊资料的患者中位随诊时间为17个月,目前均存活.结论中老年人出现睾丸肿大,要考虑到睾丸淋巴瘤的可能;睾丸淋巴瘤以B细胞NHL为主,手术联合化疗并结合预防性中枢神经系统化疗及对侧睾丸放疗可能改善睾丸淋巴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赵伟  张大川  彭蕾  虞华明 《吉林医学》2012,33(31):6752-6754
目的:探讨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诊断。方法:对35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临床病理学观察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liVision plus法。结果:35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男女之比为1.3∶1;发病年龄25~83岁,平均59岁。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9例(54%);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7例(20%);套细胞淋巴瘤7例(20%);不能分类2例(6%)。发生于胃18例(51%);发生于小肠7例(20%);发生于结肠6例(17%);发生于回盲部、阑尾、肛管、吻合口各1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所有病例均表达CD20和CD79a,不表达CD3,不同类型淋巴瘤不同程度表达CD10、bcl-6、MuM1、CyclinD1等。结论: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主要分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小B细胞淋巴瘤两大类;胃肠道小B细胞淋巴瘤以MALT淋巴瘤和套细胞淋巴瘤多见;对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2005 年9 月至2009 年9 月收治的50 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包括腹痛、上腹部不适、呕吐、黑便、食欲减退、发热、乏力、消瘦等, 其中最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50 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 1 例为外周T 细胞性淋巴瘤;49 例为B 细胞性淋巴瘤, 其中弥漫大B 细胞性淋巴瘤(di 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34 例,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MALT) 13 例, DLBCL 合并MAIT 淋巴瘤2 例。50 例胃原发淋巴瘤患者中共12 例接受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接受化学治疗。49 例DLBCL 患者中14 例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 35 例单纯化学治疗,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患者的2 年总生存率优于单纯化学治疗患者(85.7% vs 77.1%, P<0.05)。临床分期I~II 期的患者2 年总生存率优于临床分期III~IV 期的患者(90.9% vs 71.4%, P<0.05)。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但无特异性, 腹痛是最常见的表现。临床以组织病理检查为金标准, 最常见病理类型为DLBCL。治疗选择以化学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患者预后与临床分期、是否联合美罗华化学治疗相关。治疗后50 例患者的2 年总生存率达8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年~2005年收治的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8例均因无痛性颈部肿块人院.其中5例女性,平均年龄66.3岁(56岁-79岁).均通过手术确诊,均为B细胞性.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辅以化疗、放疗.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于老年女性,多为B细胞性,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甲状腺肿大,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治疗采取手术、化疗和/或放疗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原发于甲状腺的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5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PTL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12例PTL患者中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63岁(42~81岁),起病至诊断时间平均5个月(0.5~24个月)。其中1例因咳嗽、憋气就诊,余11例均因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就诊。除1例无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外,其余11例首诊时有7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初诊11例行颈部B超,双侧均有结节者9例,肿瘤平均直径3.87 cm。4例经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8例经甲状腺肿物粗针穿刺确诊,病理报告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9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1例小B细胞淋巴瘤,5例病理证实合并桥本甲状腺炎。除1例MALToma因考虑肿瘤相对惰性,未行化疗,余11例均予化疗。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1~117个月),死亡3例。健在的9例患者中,7例化疗后定期随访肿瘤无进展,1例MALToma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未予化疗及放疗,仍带瘤生存,1例仍在化疗中(2周期)。结论:中老年(尤其女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出现迅速增大的甲状腺肿物,B超提示甲状腺结节或实质内不均质低回声,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和气管压迫时需高度警惕PTL的可能,对可疑病例适时采用粗针穿刺活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探讨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对15例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临床病理观察及随访,按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2001)进行组织学分型和诊断。采用SP法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该类肿瘤占同期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56%(15/2679),其中,临床Ⅲ期或Ⅳ期者有12例(80%),临床Ⅰ期或Ⅱ期者3例(20%)。组织学分型:15例(100%)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心母细胞性或免疫母细胞性。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3例术后分别用CHOP或COMP方案治疗。4例有随访资料者均死亡,生存时间为21d~18月。结论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少见,预后差。肿瘤的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和免疫表型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总结我科3例PCNSL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疗效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为经手术病理确诊为DLBCL。采用全身系统性化疗联合鞘内化疗加或不加全颅脑放疗。3例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PCNSL多为B细胞来源的NHL。鞘内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PCNSL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提示此种方案可作为PCNSL有效治疗选择之一。其他一些新药及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乔红梅  杨雪  刘英娟  杨玉仓 《医学综述》2013,(20):3831-3832,F0003
目的 分析原发韦氏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陕西电子四〇九医院于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0例Ⅰ~Ⅱ期韦氏环NHL患者,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36例,NK/T细胞型淋巴瘤3例,结外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综合治疗组25例,治疗采用CHOP方案化疗联合受累野放疗.单纯放疗组15例采用受累野单纯放疗.近期疗效根据恶性淋巴瘤Cheson疗效判定标准.结果 4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近期总有效率为100%.综合治疗组3年生存率为84%,单纯放疗组3年生存率为66.7%.结论 CHOP方案化疗合并受累野照射治疗Ⅰ~Ⅱ期韦氏环NHL的疗效较好,放射不良反应轻.对于化疗抗拒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早期患者,仍可以考虑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恶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1974-2007年17例恶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7例患者中横纹肌肉瘤10例,恶性淋巴瘤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癌肉瘤1例.10例膀胱横纹肌肉瘤患者大多行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其中7例<5岁,5例随访8年仍存活,2例失访;3例成人膀胱横纹肌肉瘤均于1年内出现全身多发转移死亡.2例膀胱恶性淋巴瘤均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放疗或加化疗,随访3年均存活.2例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中1例行转移淋巴结切除术加化疗,随访5年存活;另1例因转移的淋巴结未能切除,术后行放疗,2年后死亡.2例膀胱平滑肌肉瘤只行单纯手术治疗,分别随访1、5年均无瘤存活.1例膀胱癌肉瘤术后行化疗,1年内死亡.结论 恶性膀胱非上皮肿瘤以膀胱横纹肌肉瘤多见,幼儿多发,成人预后较幼儿差;其他类型肿瘤少见.不同的病理类型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为防治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行放、化疗42例,放疗28例。化疗方案以CHOP为主,少数用B-CHOP方案。局部放疗者,用直线加速器照射40~60 Gy/3~5周。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生化、病理、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中男51例(72.9%),女19例(27.1%),Ⅰe和Ⅱe期56例(80.0%);单发鼻腔病灶55例(78.6%);病理分类以T细胞型为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肿胀和鼻衄等,其次为口腔和眼眶症状,并累及颈部;总体5年无病生存40例,无病生存率(DFR)为57.1%;接受放、化疗者5年生存30例,DFR为71.4%,而接受放疗者5年生存10例,DFR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e期患者中接受放、化疗者5年生存21例,DFR为87.5%;而接受放疗者5年生存10例,DFR为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e和Ⅲe~Ⅳ期患者中接受放、化疗者5年分别生存7例和2例;而接受放疗者均无5年生存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5年DFR的主要因素;CHO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可获得更好的预后,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DF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TL)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PTL存档资料33例,进行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根据2008年版WHO淋巴与造血组织肿瘤病理学分类标准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PTL占同期睾丸恶性肿瘤的8.3%(33/397)。临床Ⅰ~Ⅱ期28例(85%),Ⅲ~Ⅳ期5例(14%)。组织学分型:33例PTL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5例(76%),黏膜相关(MALT)淋巴瘤3例(9%),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3%),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6%),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例(6%)。所有患者均行患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随访6~120个月,生存时间6~80个月,平均生存28个月。结论 PTL类型多样,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多见。PTL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正确的病理诊断,明确免疫表型,进而制定相应的放化疗方案,可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67-73
目的 探讨原发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收集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自2012 年1 月~2019 年6 月期间收治的12 例原发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发病年龄48~84 岁,平均(64.4±3.8)岁。临床表现:3 例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1 例原发性肾脏淋巴瘤,4 例原发性膀胱淋巴瘤,以排尿困难、血尿,下腹痛伴尿道刺激症状就诊。本研究纳入病例中10 例患者病理报告为: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均为非生发中心型(N-GCB)。另外2 例病理结果:1 例为膀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 淋巴瘤),1 例采用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化疗3 个疗程。结论 原发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差,误诊率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鉴别诊断,病灶穿刺活检能提供有效病理支持,治疗主张采取手术治疗与全身化疗相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