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315例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总结急性中毒的救治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时间、中毒原因、毒物种类、毒物侵入途径、急诊诊断、急诊处理情况、转归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中毒患者共315例,占急诊患者总数的2.33%o,男女比为1:0.84,年龄主要集中于20~29岁年龄组(占35.9%);毒物种类以酒精为主(占38.4%),其他依次为药物、食物、其他化学物质、农药中毒等;中毒时间呈无规律性波动;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占85.1%);中毒原因有自杀意念者占39.0%,其余为误食、误吸等:98.1%患者治愈出院,1.9%死亡。结论迅速明确诊断是中毒抢救的基础,维持呼吸和循环的稳定、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和促进体内毒物的排泄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保护重要器官功能是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2556例急性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我院及我区其它7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诊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中毒原因、患者来源、毒物种类、中毒物质名称、毒物侵入途径、诊断及转归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在2556例急性中毒患者中,中毒的年龄主要集中于20~29岁(占38.75%)。男女比为1∶1.15。中毒患者职业排位分别是农民工、个体开业、家务及待业人员、工人。52.86%的中毒发生在家里。就诊时间〉1 h者占67.05%。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73.78%)。前6位的中毒原因依次是酒精、一氧化碳、镇静催眠药、有机磷农药、鼠药、食物。第一位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99.09%的患者治愈或好转,病死率为0.91%。结论急性中毒仍严重危害着我区人民群众的健康,应根据我区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加强对中毒的管理、干预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院急性中毒群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参与。方法设计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中毒后就诊时间、就诊方式、毒物类型、接触毒物途径及场所、中毒原因、处置和去向等主要内容。所有急性中毒患者的资料由急诊医师详细填写。结果本地区急性中毒的发病最高的年龄段为20-29岁,女性245名,占55.1%,中毒常见的职业分布依次为:农民、城镇居民、外来务工者、学生等。农药中毒主要发生于7~9月,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6~8月,而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于12月到次年2月,药物中毒及其他化学品毒物中毒在各时间段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患者接触毒物后就诊时间为15min到6天不等。主动来院者占25%,被他人强制送医院者占75%。镇静安眠药中毒位居所有中毒原因之首,其他依次为一氧化碳、农药中毒、酒精中毒和食物中毒。接触毒物途径最常见为经口消化道75%,有意中毒者比例高达70%,84%病人经急诊处置后回家,约16%的中毒者需留院观察和进一步治疗,2天至10天出院;住院治疗者中死亡15人,急性中毒死亡率为3.4%。结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我院急性中毒就诊患者群体以农药中毒的比例偏高,并且此类中毒死亡率高。因此研究清除胃肠道毒物方法,提高急性中毒的救治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9例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年龄、途径及毒物种类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是急性中毒的高发群体(85.3%)误服及监护人过失所制的中毒为小儿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医源性的药物申毒.消化道中毒为主要的中毒途径(86.5%);中毒种类主要为药物(52.9%);其次为农药鼠药等。结论: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来参与对小儿急性中毒的预防才能有效减少儿童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3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中毒原因、患者来源、毒物种类、中毒物质名称、毒物侵入途径、急诊诊断、去向及转归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1 954例,男女比为1∶1.23,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的年龄主要集中于20~29岁年龄组(占37.21%),此年龄组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女63.41%、男36.59%),其次为30~39岁年龄组(占26.31%)。就诊时间分布特点呈无规律性波动,12月、1月、2月高发,占全年的39.92%。中毒患者的职业排在前4位的是个体开业、农民工、家务及待业人员、儿童和学生。50.92%的中毒发生在家里。就诊时间>1 h者占66.25%,自杀者占急性中毒的31.2%。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77.89%)。首位的中毒种类是其他化学品中毒(不包括药物和农药),占中毒总数的52.58%,居中毒类型第2位的为药物中毒,占14.28%。前6位的中毒病谱依次是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苯二氮卓艹类镇静催眠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鼠剂中毒。97.68%的患者治愈出院,1.02%死亡。结论本研究为急诊科医生提供了有关综合性医院急诊中毒特点的基本资料,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最新的科学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非农药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06年12月≥60岁的急性非农药中毒病例89例和同期<60岁急性中毒病例761例;项目包括:中毒原因、毒物种类、接触途径、接触毒物时间、就诊时间、就诊时状态、转归等。结果 89例老年急性中毒男、女性别比为1:1.07,涉及的毒物主要是镇静催眠药中毒(38.2%)、一氧化碳中毒(36%)、心血管类药中毒(12.4%)、酒精中毒(9.0%)及其他类药物中毒(4.5%),住院率为44.9%,死亡率为2.2%。结论 老年人急性非农药中毒最主要致毒物质为药物和一氧化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急性中毒注册登记表收集的信息资料,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诊疗结果、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提高本地区急性中毒诊治水平、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急性中毒注册登记表.对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进行登记,收集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职业、中毒原因、毒物种类、毒物接触途径、毒(药)物鉴定与否、处理措施、预后等信息。结果:3772例急性中毒病例以治疗药物急性中毒为第一中毒类别;21-45岁为第一位高发年龄组(61.00%);学生为第一位职业类别(21.97%);女性多于男性;中毒途径以消化道摄入为第一位(87.38%);毒物鉴定率仅7.34%。结论:急性中毒的预防及其心理教育与咨询重点应在21~45岁的女性以及学生、商界人士群体:政府需加大对镇静催眠类药物及其处方的监管力度;本地区对中毒毒物的鉴定有待加强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急诊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急诊急性中毒患者群体的特点。方法:对从1997年12月至1998年11月期间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就诊中毒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年中共有1156例急性中毒患者,占同期急诊患者的6%,一氧化碳中毒排第一位(43%),酒精中毒居第二位(29%),安眠类药中毒占第三位(17.8%)。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53.3%),21%患者需住院治疗;3.4%患者死亡。结论: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极常见中毒患者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中毒发病特点提高认识,以更加有效地进行中毒解救。方法回顾性总结近三年湖北省某地区接触救治的1368例急性中毒病例,对毒物种类、中毒者年龄、中毒者性别及城乡分布、中毒原因及毒物接触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①在毒物种类中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农药、医药、酒精、CO,农药中毒绝大多数为有机磷农药及鼠药中毒,医药中毒绝大多数为舒乐安定中毒;②中毒者以青壮年为多,占2/3以上,女性比例高于男性(2.21:1);③中毒原因以自杀为多,占3,5以上。应积极开展心理医学、社会伦理学等方面教育;④经消化道中毒者为多,占80%以上,应强调早期彻底洗胃;⑤CO中毒、鼠药中毒中发生院前死亡人数最多,应作为中毒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的84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中毒患儿中,中毒的种类主要是药物,占53.6%(45/84)。主要的中毒途径是经消化道占83.3%(70/84)。经过消化道摄入中毒患儿多首先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继之出现其它系统受损表现。有些药物或毒物中毒有其特殊表现。患儿均在明确诊断的同时,第一时间得到彻底清除毒物(脱离中毒环境、催吐、洗胃、导泻等)、脏器功能支持及对症等治疗。部分应用特效解毒剂、高压氧、血液净化、腹膜透析治疗。治愈离院69例(82.1%),好转后自动离院10例(11.9%),死亡5例(6%)。结论儿童急性中毒病因复杂,部分病例临床表现危重,及时明确诊断,及早救治是关健。大多数经消化道摄入中毒,应加强对家长及儿童的安全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成都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共性特点,指导本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预防工作。 方法 回顾分析成都地区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157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特性。 结果 四季均有发生,春季略多(33.76%);男孩占59.87%;年龄4天~14岁,平均(5.74±4.58)岁,1~3岁最多(36.31%);农村患儿65.61%;服毒自杀者占4.46%。毒物种类繁多,其中农药占40.13%、食物中毒17.83%、鼠药中毒15.93%和药物中毒13.38%;92.36%经消化道食入中毒。儿童各年龄段内春季中毒数略多;中毒途径主要是误服或误喂服而经消化道中毒;12岁前各年龄组中毒数最多的均为农药,其他种类略有差异(食物、药物、鼠药)。治愈率80.25%。不同性别和居住地患儿年龄无统计学差异;自杀与否患儿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者均为学龄及以上儿童,毒物主要是百草枯。不同性别患儿的居住地和中毒种类无统计学差异。城市和农村患儿的毒物种类有统计学差异(P<0.05),城市的前三位是鼠药(33.33%)、药物(24.07%)和农药(18.52%);农村的前三位是农药(51.46%)、食物(24.27%)和药物(7.77%)。 结论 儿童急性中毒常发生,应从多环节入手做好防控工作,确保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科中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在患者入院前,用专门的《急性中毒病人登记表》对患者性别、年龄、职业、中毒原因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备案,通过统计此登记表,对急性中毒的流行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间我院急诊科共接诊治疗急性中毒患者326人,其中男146人,占44.79%,女180人,占55.21%,男女性别病例比为1∶1.23;以21-40岁为高发年龄段;在这些中毒患者中,无业、农民、工人及儿童居多;在急性中毒中自杀患者最多,有140人,占42.94%;中毒类别中药物、酒精、农药、鼠药、食物及化学品中毒居前几位;在对患者毒物侵入途径的分析中,绝大多数患者属于经消化道摄入,有278例,占85.27%。结论:急诊科中急性中毒反映了急诊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各种急性中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回顾调查,分析其特点,以便更好地提高控制和救治中毒的能力。方法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病房成立1年来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对患者年龄、性别、职业、中毒途径、毒物种类、中毒规律、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及其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75例急性中毒患者女性多于男性(1.53:1);年龄以20—49岁最多(66.4%);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92.53%),其次为城市居民(4.53%)、工人(2.13%)、学生(0.81%);口服自杀是主要原因,少数为误服或皮肤接触中毒;毒物种类以农药为主,百草枯、有机磷及其他低毒类的除草剂占居前3位;发病季节以6,7,8,9月份最多;其中71例发生MOF(18.93%);MOF的原发病因,主要为百草枯中毒(70.42%),其次为有机磷中毒(15.49%);375例急性中毒治愈191例(50.93%)、好转117例(31.2%)、未愈35例(9。33%)、死亡32例(8.53%);X2检验不同毒物种类中毒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要重视广大民众心理健康及预防保健教育,建立中毒急救的绿色通道,完善各种中毒的诊疗程序,提高医务人员的抢救水平。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中毒在儿科急诊中较常见,我院1990年─—1993年共收治急性中毒患儿68例,占同期住院病儿的1.63%。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急性中毒用例,农村患儿多于城市(41:27);男36例,女32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4岁,其中1岁以下5例,1~3岁29例,4~7岁16例,8~14岁18例。中毒途径:消化道食入59例,占86.8%;呼吸道吸入6例,占8.8%;皮肤接触3例,占4.4%。就诊时间最早10分钟,最晚12天。2.中毒种类:药物中毒52例,占76.5%;食物变质及有毒食物中毒9例,占13.2%;其它中泰7例,占10.7%,其中酒精中毒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青少年急性中毒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洛阳地区青少年中毒的特点变化和趋势。方法选取2007—2012年收治的年龄在14~20周岁之间的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病例,每2年为一组,分为1组,2组,3组,对各组中毒病例在年龄分布、性别组成、毒物种类和中毒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青少年急性中毒人数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显著(P〈0.05)。②农药仍为主要毒物,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在区域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P〉O.05),中毒途径仍为经消化道为主,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观故意中毒(自杀)比例显著增高、趋势变化显著(P〈O.05)。结论①青少年中毒逐年增多。发病年轻化。②农药仍为导致中毒的主要毒物,百草枯作为主要中毒农药是造成青少年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③主观故意中毒(自杀)的青少年中毒事件大幅上升,需及时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和分析梅州地区急性中毒原因与流行病学特点,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2014年本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中毒原因、患者来源、毒物种类、中毒物质名称、毒物侵入途径、急诊诊断、去向及转归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本院急诊科室收治559例急性中毒患者,男230例,女329例,女性多于男性。平均年龄(38.7±5.9)岁,主要集中于21~40岁。中毒患者直接来本院就诊448例(80.1%),由外院转诊111例(19.9%),农村患者多于城镇患者。急性中毒患者职业以农民、民工和待业人员居多。中毒时间集中于1~2月、5~6月和11~12月。中毒途径中口服中毒比较常见,占67.5%。自杀是中毒的主要原因,因家庭纠纷、恋爱婚姻等问题自杀的患者较集中。主要毒物为有机磷农药、一氧化碳和酒精。有机磷农药与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女性病例数明显多于男性。酒精中毒患者,男性病例数显著多于女性。559例急诊中毒患者,痊愈出院462例(82.6%),病情好转出院78例(14.0%),死亡19例(3.4%)。结论:根据本地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应对策略,从而降低中毒发生率及致残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金文武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36-137
目的为农村社区居民急性中毒的救治和健康教育方案及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社区居民急性中毒126例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中毒原因、毒物类型、中毒途径、发病季节、就诊时间与里程、救治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26例中,男56例,女70例,男女性别比1:1.25,中毒年龄集中在18—52岁之间,生产性中毒35例,生活性中毒91例中,自杀性中毒66例,占全部病例的52.4%。毒物谱:农药类中毒占首位(53.97%),其次是乙醇中毒,然后依次是亚硝酸盐类中毒,CO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其次是皮肤黏膜,然后是呼吸道。救治转归:除34例转上级医院外,其余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本组资料为农村社区居民急性中毒的救治与健康心理干预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搜集我院近一年来急诊救治的急性中毒患者103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毒物类型、中毒途径、预后及计算患者入院时MEWS分值.对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病危组、病重组及普通组三组患者MEWS分值.结果 流行病学特点:女性患者仍多于男性;年龄中青少年组和青壮年组占比较大;毒物类型中农药中毒和药物中毒占比较大;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中毒为常见,但是经呼吸道吸入中毒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途径;死亡病例5例,占4.85%,其中百草枯中毒1例,有机磷中毒2例,气体中毒2例.病危组患者MEWS分值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点随社会发展而改变,MEWS计算方便快捷,适用于急性中毒患者即时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甘肃张掖市老年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间所有到张掖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年龄≥60岁急性中毒的579例患者和抽取同期873例年龄<60岁急性中毒患者进行了调查,项目包括:中毒原因、毒物种类、接触毒物时间、接触途.径、就诊时状态、治疗经过及转归等。结果老年患者中发生急性中毒的男女比例为1:1 73,农业人口急性中毒是非农业人口的3.45倍;农业、非农业人口老年患者就诊时间分别为19.9±1.7、7.6±1.2 h,经口摄入毒物者非农业、农业人口分别占69.7%和51.1%。镇静催眠类药物是非农业人口老年患者中毒的主要毒物,占40.5%,农业人口老年患者中毒以农药和灭鼠药为主,占49.2%。结论甘肃张掖市急性中毒的老年患者中农业人口急性中毒的发病率高于非农业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近9年豫北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特点及毒物变迁。方法:对2000年8月31日至2009年8月31日豫北地区570例急性中毒儿童的中毒年龄、中毒原因、中毒途径、中毒地域、毒物种类分析、毒物变迁进行分析。结果:中毒年龄集中在1~6岁(56.14%),中毒原因以误服最多见(61.40%)、自杀其次(35.09%),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96.49%)、吸入中毒次之(3.51%),中毒地域以农村为主(96.49%),毒物种类以灭鼠药中毒为主(40.35%)、其次为农药(38.60%),毒物变迁提示2000-2006年毒物以灭鼠药为主(67.72%),2006-2009年毒物以农药为主(77.72%)。结论:儿童急性中毒年龄集中在1~6岁,以误服最多见,毒物变迁提示禁售灭鼠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