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诊现场联合应用小剂量甘露醇与纳络酮对高血压性急性脑出血重症患者血压及格拉斯哥评分(GCS)的影响.方法:将出诊现场诊断为高血压重症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应用小剂量甘露醇治疗的对照组和联合小剂量纳络酮和甘露醇治疗的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及GC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出诊现场的血压均显著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对照组血压由(198±27/105±15)mmHg降至(175±14/96±11)mmHg,研究组则由(199±29/103±17)mmHg降至(152±12/84±9)mmHg,两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血压更接近目标血压.在反映脑功能的GC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出诊现场的GCS评分均较低,治疗后对照组GCS评分有所上升,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高血压性急性脑出血重症患者在出诊现场联合应用小剂量纳络酮与甘露醇,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值得在急救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诊科内成年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急诊科内成年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 死亡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70岁之前各年龄段约为5~2∶1,70~80岁为1∶1,81岁以后则为1∶2.总的平均死亡年龄为54.34岁,与男性的51.15岁较接近,与女性的61.46岁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死因前五位分别为各种创伤占37.50%,脑血管疾病占17.59%,心血管疾病占17.13%,恶性肿瘤占10.19%,慢性肺源性疾病占5.56%.50岁以下青年人的主要死因为各种创伤,尤其是车祸多发伤,而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也开始暴增成为其重要死因;50~70岁年龄段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成为其主要死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则是60岁以上病例的重要死亡病因.结论 各种创伤、脑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是急诊科内成年患者的主要死因,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这些疾病大部分是可预防和控制的;其次对指导专科医护人员的培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MEWS)系统评分对院前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7月院前急救中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140例,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人院90d为观察终点,以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评分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死亡组MEWS评分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出血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5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81.67%,准确度为80%,约登指数为0.6167。结论MEWS评分适用于判断院前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此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重症乌头碱中毒抢救治疗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头碱类药物包括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附片等.此类药物的主要成份为乌头碱,具有较强的毒性,临床上常见因泡制不妥、用药过量或服法不当、误服等导致中毒[1~2],重症者可致恶性心律失常、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2006年共抢救了31例重症乌头碱中毒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47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期致病菌及药敏分析王承辉(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呼吸内科柳州市545005)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致病菌;药敏1996年10月至1997年12月对本院呼吸内科47例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急性感染期住院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呼吸衰竭前期的血气分析资料及临床表现 ,以了解其有无特异性及是否可作为呼吸衰竭临床早期诊断和抢救的依据。方法 对 9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呼衰组 )的临床表现与确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未合并呼吸衰竭 162例患者 (非呼衰组 )的临床表现及血气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呼衰组在发展成为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前均先后出现一个或多个相同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如呼吸表浅、呼吸节律不规则、叹息样呼吸、双吸气、呼吸困难、胸闷憋气、反常呼吸、咳嗽乏力、眼球运动障碍、颈及上肢肌无力、睁眼及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昏迷等 ,虽然此时PaO2 >8kPa ,但均发展为呼吸衰竭。而非呼衰组无上述症状。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前期临床表现具有特异性 ,且特异性临床症状越多 ,病情发展为呼吸衰竭越快 ,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呼吸衰竭早期诊断和抢救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期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三组COPD急性期患者予糖皮质激素采用口服、气雾吸入、静脉滴注等不同给药方式治疗 ,治疗前后分别对临床记分、生活质量、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参数进行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 静脉滴注组的临床记分明显减低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治疗后肺功能检查FEV1和FEV1/FVC明显高于治疗前 ,与口服组、气雾吸入组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均 <0 .0 1)。结论 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对COPD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而短期口服或气雾吸入糖皮质激素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3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中毒原因、患者来源、毒物种类、中毒物质名称、毒物侵入途径、急诊诊断、去向及转归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1 954例,男女比为1∶1.23,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的年龄主要集中于20~29岁年龄组(占37.21%),此年龄组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女63.41%、男36.59%),其次为30~39岁年龄组(占26.31%)。就诊时间分布特点呈无规律性波动,12月、1月、2月高发,占全年的39.92%。中毒患者的职业排在前4位的是个体开业、农民工、家务及待业人员、儿童和学生。50.92%的中毒发生在家里。就诊时间>1 h者占66.25%,自杀者占急性中毒的31.2%。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77.89%)。首位的中毒种类是其他化学品中毒(不包括药物和农药),占中毒总数的52.58%,居中毒类型第2位的为药物中毒,占14.28%。前6位的中毒病谱依次是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苯二氮卓艹类镇静催眠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鼠剂中毒。97.68%的患者治愈出院,1.02%死亡。结论本研究为急诊科医生提供了有关综合性医院急诊中毒特点的基本资料,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最新的科学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患者就医时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与就医时间的调查,指导此类病人及时就诊。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时间及就医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并按发病至就诊时间的长短判别就诊的及时性。结果94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仅有9.32%的患者在发病<1h就医,1~6h为27.23%,6~12h为33.16%,而>12h高达30.30%。较及时就医者为36.55%,不及时就医者为63.45%,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136.69,P<0.01)。结论大部分急性脑卒中患者未能早期及时就医,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预见性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呼吸衰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AOPP出现昏迷,呼吸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立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的治疗组和确诊呼吸衰竭后才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对照组,并对二组最后出现呼吸衰竭的类型,程度,病死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21例中,5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14例出现呼吸肌麻痹,2例为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致呼吸衰竭.按动脉血气结果分类,则达到Ⅰ型呼吸衰竭者5例,Ⅱ型呼吸衰竭者1例,但都因呼吸停止前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而无一例发展至严重缺氧性呼吸衰竭及死亡,全部痊愈出院,病死率为0.对照组18例中,4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Ⅱ型出现呼吸肌麻痹所致周围性呼吸衰竭,3例为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致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前按动脉血气结果分类,达到Ⅰ型呼吸衰竭者15例,Ⅱ型呼吸衰竭者3例,死亡5例.其中4例为脑死亡,1例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27.78%;两组呼吸衰竭发生率、呼吸衰竭程度及病死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OPP患者,在出现昏迷,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的早期及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可避免呼吸衰竭由轻度缺氧发展至严重缺氧所致的心跳骤停及脑死亡,是避免患者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