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股骨髓腔扩大对股骨骨折愈合影响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0只兔股骨干中段开放骨折模型,Φ4.0mm钻头扩髓,Φ4.0mm期氏钉固定;对照组不扩髓,用Φ3.5mm期氏钉内固定。术后2、4、8周取骨痂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扩髓组骨折愈合过程廷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各类手术固定方式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3年以来手术治疗的229例开放性胫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钢板固定组55例,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组89例,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2例,不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3例。结果:随访0.5-8年,采用Johner-Wruh评分,总优良率为84.3%,加锁髓内钉治疗优于其它手术内固定,但扩髓与不扩髓之间无显性差异。结论:加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I-ⅢA型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扩髓与不扩髓髓内钉固定对凝血机能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股骨干骨折分别采用扩髓(RFN)和不扩髓(UFN)髓内钉固定,在手术开始前至术后48h内7个不同时间段监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APTT)的变化,并动脉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递差[P(A-a DO2)].结果:RFN组,扩髓后血小板开始减少,P(A-a DO2)升高(P<0.05);髓钉插入后30min纤维蛋白原减少,PT、APTT延长(P<0.05);UFN组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两组各各项指标均在24-48h内恢复正常;动脉血气分析各时间段和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扩大髓腔的髓内钉固定,和不扩髓相比,并不影响肺换气功能,对凝血机能的影响是一个自限过程,单纯股骨干骨折,可耐受扩髓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4.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致股骨颈骨折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导致股骨颈骨折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股骨干骨折运用髓内钉后出现股骨颈骨折的病人术前术后的资料分析,同时通过对50例在X线的导引下股骨干骨折行髓内钉固定,观察了解导针打入、扩髓及髓内钉打入情况。结果:出现股骨颈骨折7例,2014例病例中发生5例,发生率为0.3%。出现股骨颈骨折的病例多发生在股骨干中段和中下段骨折的病例中。结论:手术前需要详细检查股骨颈的情况。手术中扩髓和进针的方向需要顺入髓腔。手术后需要行拍片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更换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经及时正确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胫腓骨骨折系中高能量损伤.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多见,胫腓骨骨折治疗要求高,多数需手术治疗。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关节、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应刚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76例,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总结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150例胫骨骨折患者采用扩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方法。结果全组150例经随访1-3a,依据Johner-wruh评分标准确定优132例,良14例,中、差各2例,其中感染4例;无脂肪栓塞和骨筋膜室综合症,无髓钉与锁钉断裂现象。结论扩髓带锁内钉内固定有固定牢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不扩髓交锁髓内钉与在定支架治疗胫骨Ⅲ°B开放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和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新引入的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对胫骨Ⅲ°B开放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33例胫骨Ⅲ°B开放骨折的病例,用外固定支架治疗17例,用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16例。结果 髓内钉组在感染率,不良愈合率,不愈合率及愈合时间均低于支架组,且前更容易护理,二期创面处理更方便。结论 不扩髓交锁髓内钉较之外因在定支架更适用于Ⅲ°B胫骨开放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扩髓与不扩髓髓内钉固定对凝血机能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38例股骨干骨折分别采用扩髓 (RFN)和不扩髓 (UFN)髓内钉固定 ,在手术开始前至术后 4 8h内 7个不同时间段监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 (PT)和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 (APTT)的变化 ,并动脉血气分析 ,计算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递差 [P(A aDO2 ) ]。【结果】RFN组 ,扩髓后血小板开始减少 ,P(A aDO2 )升高 (P<0 0 5 ) ;髓钉插入后 30min纤维蛋白原减少 ,PT、APTT延长 (P <0 0 5 ) ;UFN组表现出同样的趋势 ;两组中各项指标均在 2 4~ 4 8h内恢复正常 ;动脉血气分析各时间段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扩大髓腔的髓内钉固定 ,和不扩髓相比 ,并不影响肺换气功能 ,对凝血机能的影响是一个自限过程 ,单纯股骨干骨折 ,可耐受扩髓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观察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应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型骨折的术后疗效。结果:4l例Ⅰ、Ⅱ型骨折中,皮肤全部获得一期愈合,1例发生延迟愈合;7例Ⅲ型骨折中,3例伤日感染,占全部病例的7.3%,经二次清创获二期愈合;1例骨折延迟愈合,占全部病例的2.4%;2例骨不连,占全部病例的4.9%,经再置髓内钉并植骨后获愈合;1例发生骨髓炎被迫取出髓内钉,并改用外固定架固定,2年后获骨性愈合。结论: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型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直心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用直心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52例,有限扩髓或非扩髓,均静力型固定。结果52例均得到随访,平均2年(6个月-5年),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个月。感染2例均为Ⅱ度开放性骨折,成角畸形2例,锁钉松动2例,膝痛5例,大隐静脉损伤3例,延迟愈合4例,无不愈合。根据,Johner-Wruh评定标准,优36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结论闭合复位,选用相当直径(≥9mm)的直心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股骨髓腔扩大对股骨骨折局部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成年新西兰兔20只,打断股骨后分别制作扩髓与不扩髓模型。并用髓内钉固定。于术后3d和1、2、4周。分别注射185MBq ^99Tc^m后在放射性核索断层扫描计算机(ECT)上进行显像。观察局部血供,并于术后1、2、4、8周处死动物后,取骨痂进行组织学电镜观察。结果 股骨扩髓组^99Tc^m摄取比明显下降,组织学研究显示扩髓组骨痂成熟缓慢。结论 股骨扩髓后早期局部血供降低。骨折愈合过程延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Hanson针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方法:股骨颈骨折后以Hanson针作双针内固定,两根针和两个方向不同的钩构成了三维立体固定,使骨折有持续的对合和生理性加压,1周内可完全负重活动。结果:随访2年以上患者21例,均骨性愈合,未发现术后股骨头缺血性环死病例。结论:Hanson针固定牢靠,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床,令骨折在功能活动中愈合,减少了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低温环境下羊肢体枪伤骨折后,采用三种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新疆绵羊15只,置于野外-25℃低温环境3h后,以77式手枪枪击一侧小腿,致胫骨中段骨折,伤后6h清创,骨折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外固定器固定和钢板内固定,然后连续观察伤口、骨折愈合和伤肢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钢板内固定组伤口愈合好,无感染;石膏及外固定器固定组,部分伤口及外固定针道有分泌物,培养有细菌生长。X线片见钢板内固定组骨折对线对位及愈合最好,外固定器组次之,石膏固定组最差。病理观察三个组均无骨髓炎,相比之下钢板内固定组骨生长及骨重建最快,石膏组最慢。骨折固定方法对肢体关节活动度及肌萎缩的影响,石膏组最大,钢板内固定组最小。结论低温环境下肢体枪伤骨折早期钢板内固定并一期闭合伤口,不仅不会增加伤道感染,相反还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有利于伤口及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研究锥状点式接触钢板与传统钢板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山羊16只,4只正常对照,12只双侧胫骨中段横行截骨后分别行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和传统钢板固定,术后3d、2、4、6和13周处死动物,取骨折修复区作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骨折愈合过程。13周胫骨同时进行扭转试验。比较骨折愈合强度。结果 锥状点式接触钢板组骨折愈合速度快于传统钢板组,13周时骨愈合质量也优于后者,结论 锥状点式接触钢板能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使用外固定架制作兔股骨骨折延迟愈合模型.方法 将7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A组、B组,将所有兔左侧股骨中段截骨,以微型可调节外固定架为固定装置,实验A组及B组去除10 mm皮质骨,同时去除内外骨膜及骨髓,实验A组保持骨折断端1 mm间隙,实验B组使用骨蜡封堵骨折断端,然后保持骨折断端接触.对照组截断骨皮质后即行外固定,不去除骨膜及骨髓.术后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观察及组织学方法观察截骨端的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A组及B组愈合时间均为12周,对照组愈合时间为4周.结论 该实验建立的兔股骨骨折延迟愈合模型具有延迟愈合的X线及病理特征,说明该模型制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胫骨多段骨折的治疗效果,寻找一种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应用本院研制的单平面组合式外固定器,采取每一骨块均穿针外固定(对斜形骨折或蝶形骨折穿半针,通过半针侧顶,使其复位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多段骨折20例,其中闭合骨折8例,开放骨折12例。结果:1例四段骨折者,分上、下两段愈合,中间骨不连接,二次手术植骨治愈。6例骨延迟愈合者,经2次~3次调整压力后,于130~220天获骨愈合,其他骨愈合时间60~220天。X线测量,4例有10°以内成角,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外固定器治疗胫骨多段骨折,能提高骨愈合率,能使伤肢功能得到较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慢性肾病对大鼠骨折愈合早期骨痂质量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给予含0.75%的腺嘌呤饲料喂养建立慢性肾病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4周后,两组大鼠于右侧胫骨中段制作开放骨折模型,克氏针内固定,术后予以正常饲料喂养.骨折造模术后4周,过量麻醉处死动物,切取右侧胫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及Micro CT扫描.结果 骨折后4周,生物力学测试显示,实验组胫骨最大载荷[(34.85±9.39)N]较对照组[(46.42±3.26)N]降低24.9%(P<0.05);强度[(47.65±5.64) N· mm]较对照组[(103.79 ±4.12) N/mm]降低54.1%(P<0.05);能量吸收[(7.17±.47)N·mm]较对照组[(14.25±2.21)N ·mm]下降49.7%(P< 0.05).Micro CT分析显示实验组骨痂组织总量[(18.45±2.11)mm3]较对照[(29.60 ±2.45) mm3]组下降37.7%(P<0.05);骨性骨痂量[(7.12±3.40)mm3]较对照组[(15.65±1.32)mm3]下降54.50%(P< 0.05);骨体积分数[(40.77±2.27)%]较对照组[(44.65±2.12)%]下降8.9%(P<0.05).结论 慢性肾病对大鼠骨折愈合早期骨痂质量及力学强度均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曲: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骨密度(BMD)和生物力学测定,分析加锁髓内针和普通髓内针固定时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情况。方法:3个月龄雌性Wistar处鼠50只,体重(250+20)g,根据股骨骨折固定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加锁髓内针组)和对照组(普通髓内针组)。每只大鼠随机选择一侧股骨,行开放性截骨制作横行骨折,并行内固定术。术后即刻、2,4周对全部大鼠进行X—ray检查,第4周断颈处死所有大鼠,取术侧股骨进行大体标本和组织学观察,BMD和生物力学检测,分析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比同期对照组的纤维性骨痂小,骨性骨痂大,骨性愈合时间提前;实验组骨折局部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侧股骨的最大负荷、最大桡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锁髓内针较普通髓内针能提供抗旋转稳定性,增加骨量,促进骨性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同时能提高骨折愈合后股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镁合金内固定物的降解与力学强度。方法将12只兔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建立尺骨骨折模型,然后使用镁合金( ZK60)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对照组不建立模型,仅作正常对照。术后16周采用实验应力分析手段测试尺骨的生物力学特性,通过MicroCT测算镁合金的腐蚀率。结果三点弯曲力学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力学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croCT测算结果显示,术后8周螺钉的腐蚀率为(0.40±0.04)mm/年,但螺帽比螺杆腐蚀快,接骨板的腐蚀率为(0.55±0.02)mm/年。结论镁合金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型内固定材料应用,且对成骨无不良影响,并可促进骨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滑动加压万向锁定生物金属接骨板对山羊股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12只山羊的双侧股骨分别随机行滑动加压万向锁定生物金属接骨板和锁定板固定。术中保留骨折间隙2mm,术后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批4只,其中1只截取固定骨段作组织学观察,另3只动物取出双侧股骨,行影像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①影像学观察:术后4周与8周滑动加压万向锁定生物金属接骨板组较锁定板组骨折线模糊、消失。术后12周,两种接骨板固定骨折断端均愈合良好。②力学实验:术后4周与8周滑动加压万向锁定生物金属接骨板组的抗扭力学强度均显著性大于锁定板组(配对t检验,P<0.05)。术后12周,两种接骨板的抗扭力学强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③组织学观察:术后4周及8周时滑动加压万向锁定生物金属接骨板组骨折愈合的速度及质量均优于锁定板组,术后12周,滑动加压万向锁定生物金属接骨板组出现成熟的骨单位,锁定板组为规整的板层骨结构,哈弗氏系统排列规整,出现较多明显的骨吸收腔。结论滑动加压万向锁定生物金属接骨板对骨折断端进行持续有效加压,骨折愈合速度和质量均优于传统接骨板,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