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逆行钉)和髁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以探讨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远端骨折9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逆行钉固定治疗的股骨远端骨折42例(逆行钉组),应用髁钢板治疗48例(髁钢板组),术后随访10-26个月,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按Kolmert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逆行钉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髁钢板组为66%(P<0.05);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rbeitagemeinschaft fur Osteosynthesefragen/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O/ASIF)骨折分类评定固定及愈合效果,A型骨折逆行钉组治疗优良率为95%、髁钢板组为67%(P<0.05),C型风折逆行钉组优良率为77%、髁钢板组为60%(P>0.05);并发症发生率逆行钉组为17%,低于髁钢板组33%(P<0.05)。结论:逆行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对C型骨折,两者效果相似。逆行钉是目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最为有效固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后康复处理对上位颈椎疾患手术效果的作用,以了解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术后的康复处理方法。方法 应用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病患20例,其中陈旧性齿突骨折11例,新鲜齿突骨折5例,寰枢椎脱位伴颅底凹陷4例。手术方法经后路17例:Apofix寰枢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12例,寰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减压、枕颈CD或CCD内固定及枕颈植骨融合术5例。经前路3例,行齿突螺钉内固定术。术后依照作所的制定原则进行综合的康复处理,康复过程中强调头颈部中立位的牢靠外固定,以及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术前JOA颈髓症评分5-17,平均13.2。结果 1例陈旧性齿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患因术后2d不配合,擅自放松颈围、垫高枕,至再发寰椎旋转移位,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而再次手术,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7个月。JOA颈髓症评分10.5-17.0,平均16.3。影像学显示植骨区均已骨性融合。结论 规范程序化的术后康复处理是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世敬  陈立言 《新医学》2004,35(10):633-634,640
1引言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指不同原因造成股骨头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缺血,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坏死,随后机体对坏死区进行自然的修复,坏死骨小梁被逐步吸收,股骨头力学强度下降,塌陷变形,患髋出现疼痛、活动障碍.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本文就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的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康复处理对上位颈椎疾患手术效果的作用,以了解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术后的康复处理方法。方法应用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20例,其中陈旧性齿突骨折11例,新鲜齿突骨折5例,寰枢椎脱位伴颅底凹陷4例。手术方法经后路17例:Apofix寰枢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12例,寰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减压、枕颈CD或CCD内固定及枕颈植骨融合术5例。经前路3例,行齿突螺钉内固定术。术后依照作者所制定原则进行综合的康复处理,康复过程中强调头颈部中立位的牢靠外固定,以及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术前JOA颈髓症评分5~17,平均13.2。结果1例陈旧性齿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患者因术后2d不配合,擅自放松颈围、垫高枕,致再发寰椎旋转移位,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而再次手术,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7个月。JOA颈髓症评分10.5~17.0,平均16.3。影像学显示植骨区均已骨性融合。结论规范程序化的术后康复处理是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颈椎肿瘤的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例颈椎肿瘤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骨母细胞瘤经手术切除,内固定重建,植骨融合,例1随访2年后复发,经再次后路单纯切除后随访2年无复发,例2随访2年无复发.例3为脊索瘤,行后路颈枕融合,前路经121肿瘤切除,术后予放疗,26月后复发.[结论]儿童颈椎良性肿瘤切除后效果良好,但恶性肿瘤手术难度大,易复发,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检查和手术被认为是较安全的新技术,美国在1983年底的大宗病例统计118,590例次膝关节镜术中,共有并发症930例次,总的发生率为0.8%。其中以关节积血(23.5%)、器械折断(16.7%)、血栓性静脉炎(14.7%)、术后感染(10.2%)和神经损伤(6.8%)为多见,约占并发症总数的72%(670/930)。另有6例腘动脉损伤,其中4例最后  相似文献   
8.
部分横突切除术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末位腰椎部分横突切除术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例单侧Bertolotti's综合征患者(Ⅰ型和Ⅲ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根据术后患者疼痛和功能状况及X线检查等评价部分横突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随访6个月~4年(平均2年8个月),术后下腰痛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X线复查无继发性改变,疗效满意。结论:部分横突切除术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适于Ⅰ型和Ⅲ型患者。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分析外伤性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9例13-18岁腰椎间盘症患者,3例因就诊时腰腿痛有神经损害明显,未行保守治疗,其余6例曾经1月-1年保守治疗无效,其中5例神经损害加重。9例全部后路手术治疗。结果:7例经1年-8年,平均4.3年随记,全部神经功能恢复,5例无腰腿痛,1例运动后有少行腰腿痛,1例第1次手术症状消失后7年,腰腿痛症状复发。结论:本病有以下特点:明显腰部外伤后发病;临床症状体症常明显;突出多为破裂游离型;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上位颈椎疾患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1月至2002年6月,共手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20例,陈旧性齿突骨折11例,新鲜齿突骨折5例,Hangman骨折2例,颈1/2脱位伴颅底凹陷4例,其中齿突发育畸形1例,先天性寰椎后弓缺如伴K1ippel-Feil综合征1例,先天性寰枕融合伴Klippel-Feil综合征2例。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髓症评分5.0—17.0,平均13.2。[结果]手术用时80—180分,平均138.9分。术中出血量30—200mL,平均115mL。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06个月。术后JOA评分10.5—17.0,平均16.3。再次手术1例。[结论]手术要尽可能在复位状态下进行,后路寰枢内固定应复位90%以上,而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则必须完全复位,正确的术后护理是保持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