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囊型肝包虫病是青藏高原畜牧区常见的一种地方病,严重危害当地民众的健康,病死率2%~4%[1]。对于较大的包虫囊肿,仍以手术治疗为主[2]。近年来,随着3D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民众对于肝包虫手术微创化的渴望,我们团队2016年开始尝试3D腹腔镜技术治疗肝囊型包虫,但肝包虫囊肿意外破裂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3,4]。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对87例囊型肝包虫病在全麻下行3D腹腔镜下肝包虫囊肿切除手术,其中13例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囊肿破裂,占14.9%,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干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骨创伤后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采取大段病灶切除+旷置并相应的干骺端截骨术。术后10 d以0.25 mm/6 h速度延长,经8~25周固定延长至骨缺损端会师,于骨缺损处两断端加压并继续维持外固定支架至骨愈合。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延长6~18(9.5±4.5)cm,骨性感染全部治愈。带支架时间6.5~13个月。19例加压固定处及延长部位骨生长良好,达到了骨性愈合;3例断端骨接触后6个月无明显骨愈合,2例行自体髂骨植骨、1例拆除支架后行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4~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截骨延长区及骨缺损对合处对位对线良好。结论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术后感染控制良好,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3.
4.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 .方法 收治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15例,二期手术前积极抗感染,4例脓肿、死骨形成者清创后改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二期髓内钉固定;3例感染性骨不连更换髓内钉及自体松质骨植骨;其余病例换药、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待骨折愈合后取出髓内钉并彻底清创.结果 平均随访37个月(25~60个月),所有病例骨折愈合,平均LEM评分85.7分,无伤口早期并发症,取出髓内钉后无感染复发、功能障碍、畸形等发生.结论 在感染控制前提下,尽量使用髓内钉固定股骨骨折,骨折愈合后拔除髓内钉,彻底清创,是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一种血小板浓缩物,以离心的方法从自体血中提取。PRP中的血小板经激活后能释放出大量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  相似文献   
6.
人肝细粒棘球蚴病是棘球蚴绦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称肝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的致病机制主要是对器官挤压,其次是细粒棘球蚴分泌的毒素对人体的毒性反应。目前,肝包虫病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根治治疗。随着微创手术及精准手术标准的引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将从腹腔镜肝包虫病适应症的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的优势与劣势、腹腔镜手术与其他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对比、腹腔镜治疗肝包虫病的新技术、新方法、目前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19岁,2004年2月29日左下腹碾压伤0.5 h,处于休克状态并恶化中,体征:贫血貌,血压12/6 kPa,持续性下降,心率>110次/min,左下腹股沟至会阴,阴囊挫伤严重,髂骨碎块外露,睾丸外露,左下肢无感觉和血运。在组织抢救的同时,床旁X线片示左半骨盆粉碎性骨折(图1),B超显示  相似文献   
8.
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陈旧性髋臼骨折手术和影响临床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01年2月~2005年7月,收治陈旧性髋臼骨折37例,其中简单型骨折10例,复合型骨折2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44.8d,选择Kocher—Langenbeek入路6例,髂腹沟入路1例,延长髂腹沟人路2例,前后联合入路28例。手术平均耗时226min,术中平均失血l798mL。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18.9个月,采用Matta的复位标准以及改良的D’Aubigne和Postel临床结果评分。解剖复位31例,不满意4例,差2例;临床结果优21例,良9例,一般5例,差2例,优良率为81.1%。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11例,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4例。结论除单纯的后壁或/和后柱、前壁与前柱骨折选择单一的入路外,对于陈旧性髋臼骨折原则上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或延长的髂腹沟人路;骨关节炎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有关;股骨头坏死与术前股骨头是否向内或向后移位并无直接关系;临床结果、手术耗时和术中失血不仅与骨折程度和损伤至手术的时间有关,而且与手术医生的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根治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05例行开腹或腹腔镜根治术的AEG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n=70)和开腹组(n=35),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淋巴结清扫结果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微创组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总数明显多于开腹组(P0.05)。两组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数目、阳性患者例数、脾门淋巴结阳性数目和阳性患者例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近端切缘阳性率、胸腹部联合切除率和脾切除率等均明显低于开腹组,近端食管切除长度明显大于开腹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死亡,微创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AEG根治术在清扫脾门淋巴结方面较有一定优势,且切除的食管更长,胸腹部联合切除率与脾切除率更低,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生素D与膝骨关节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33例绝经妇女,通过拍摄负重的膝关节正位,采用Kellgren和Lawrence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检测血清25羟D[25(OH)D],同时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肝肾功能及空腹血糖以排除有影响维生素D的其他因素者.结果 本组133例患者,平均年龄(58.41±5.25)岁,血清25(OH)D平均值为14.00 ng/mL,维生素D缺乏者(<20ng/mL)占86%,其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10 ng/mL)占23%,维生素D不足者(20~29 ng/mL)占13%,只有2例维生素D充足(>30 ng/mL)占2%.在通过拍摄负重的膝关节正位,采用Kellgren和Lawrence骨性关节炎的分级中显示,骨关节炎级别在4级的病人维生素D全部低于10ng/mL,骨关节炎级别在0级的病人维生素D全部大于20 ng/mL.结论 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可能与膝骨关节炎的影像学进展存在相关性,因此,通过改善年老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可能有助于防治膝骨关节炎.但由于样本量小,我们认为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