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陆嘉惠  周永明  胡明辉 《医学综述》2007,13(23):1900-1902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造血抑制因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分析健脾补肾活血方药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拆方分组免疫介导再障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8、γδTCR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培养细胞γ-IFN、α-TNF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再障组CD8+、γδTCR+T比例明显上升,γ-IFN、α-TNF水平亦升高,健脾补肾活血全方组CD8+、γδTCR+T下降,γ-IFN、α-TNF水平降低,与再障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健脾补肾组、温肾组、滋肾组、CSA组均有不同影响,健脾组、活血组作用不显。结论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与造血负调控因子表达升高是导致再障的主要机制,两者具有相关性,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可通过调节该免疫环节恢复骨髓造血,组方中以补肾中药为核心,健脾、活血中药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补肾泻肝方对辐射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补肾泻肝方(Bu Shen Xie Gan Fang,简称补泻方、BXF)改善辐射所致小鼠造血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急性辐射损伤模型上,观察BXF对辐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用TUNEL法检测补泻方对辐射诱导的小鼠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补泻方能显提高辐照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提高受照小鼠30d存活率;显增加7.5Gy受照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产量、内源性脾结节数量、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脏器指数。小鼠造血细胞接受4Gy照射,于照后2h就可检测到显的细胞凋亡,于照后6-12h达高峰。补泻方能明显减少接受2-4Gy照射6h后辐射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结论:补泻方改善辐射所致小鼠造血系统抑制的作用机制是与其显减少辐射所致的造血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补肾活血汤提取物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补肾活血汤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有效部位。【方法】补肾活血汤(全方组)及其拆方(补肾组、活血组)分别用溶剂极性递增法提取得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以及水4个部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传至第3代采用表面抗原鉴定,成骨、成脂分化鉴定。将上述补肾活血汤提取物按浓度梯度处理细胞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出最有效部位及其最佳浓度。用补肾活血汤最有效部位处理细胞, 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活血汤及其拆方均具有不同程度维持细胞活性的作用。其中以补肾组乙酸乙酯部位、全方组乙酸乙酯部位及活血组乙酸乙酯部位最为有效,且呈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100μg/mL为最佳药物浓度,并未出现细胞毒性反应。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补肾活血汤有效部位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速度与数量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以补肾组最有效,全方组次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补肾活血汤有效部位处理细胞后,处于增殖期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以补肾组最有效,全方组次之。【结论】补肾活血汤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有效部位在补肾组乙酸乙酯部位,可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处于增殖期细胞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在含活血药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IL-3、IFN-γ的浓度,探讨活血方药治疗再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活血方中药煎剂灌喂SD大鼠,抽取、制备含中药血清;Balb/c小鼠经60Co 5.5 Gy γ射线照射后,由尾静脉输入取自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悬液,形成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在含活血药血清的液体培养体系中培养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检测培养体系中IL-3、IFN-γ的浓度。结果 正常活血血清组IL-3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血清组(P<0.01),而再障活血血清组IL-3浓度则显著低于再障对照血清组(P<0.01),正常活血血清组、正常对照血清组IFN-γ均为0。再障活血血清组、再障对照血清组两组间IFN-γ无差异(P>0.05)。结论 活血方药临床治疗再障的作用可能是影响IL-3的生成而进一步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5.
补肾方药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IL-3、IFN-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不同补肾方药治疗再障的作用机理,用温肾方、滋肾方灌喂DBA/2大鼠,抽取、制备含中药血清:Ba1b/C小鼠经^60Co5.5Gyγ射线照射后由尾静脉输入取自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悬液形成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在含补肾方药血清的液体培养体系中培养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检测培养体系中IL-3、IFN-γ的浓度。结果:液体培养体系中滋肾血清使正常小鼠的IL-3浓度升高.而在再障小鼠IL-3浓度则表现降低,温肾血清仅使正常小鼠的IL-3浓度升高;两组中药血清对IFN-γ无影响。结论:滋肾方对IL-3的生成有影响,温肾方、滋肾方对培养体系中IFN-γ的生成均无影响。推测补肾方药临床治疗再障的作用是影响IL-3的生成。也可能影响造血组织局部IFN-γ的生成进而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化瘀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免疫学作用机理。方法:用马利兰造成大鼠AA模型,观察该方对AA模型大鼠造血细胞,造血调控因子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作用。结果:显示补肾调肝化瘀方对马利兰引起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且能降低IL-2、TNF?a的含量。结论:该方具有改善细胞因子分泌异常,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活血方及其拆方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防治作用。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细菌脂多糖(LPS)造成免疫性肝损伤的小鼠模型。以全方及其拆方治疗,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并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益气药、养阴药具有提高SOD活性的作用;解毒药、活血药降低MDA作用明显;益气药、活血药可显著调节TNF-α的产生;活血药主要降低IL-6水平,说明益气养阴解毒活血方具有抗自由基、调节免疫功能作用;该方各药物治疗作用不同。而全方综合疗效优于拆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补肾解毒活血法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预防组,中药预防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各组随机抽取10只,于造模前1 d及造模后第1、3、5、7、10天检测外周血象,其余10只小鼠在造模后第1天检测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凋亡情况、造血生长因子及培养造血祖细胞集落。结果造模后外周血WBC、PLT,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granulocyte macrophage,CFU-GM),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及造血生长因子中药预防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中药预防组总凋亡率远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肾解毒活血法可以减轻环磷酰胺对小鼠的骨髓抑制毒副作用,明显促进骨髓抑制小鼠WBC、PLT、CFU-GM及骨髓有核细胞的增加,抑制环磷酰胺所致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脾补肾解毒方对肺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 以Lewis肺癌移植小鼠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健脾补肾解毒方大、中、小剂量组,顺铂组,大、中、小剂量分别加顺铂组.并以健脾补肾解毒方大、小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制备荷瘤动物药物血清,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健脾补肾解毒方及其药物血清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和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健脾补肾解毒方对小鼠Lewis肺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增强顺铂对肺癌细胞的抑制杀伤作用,健脾补肾解毒方药物血清能显著阻滞细胞于G0/G1期,减少S期细胞的分布(P<0.01).结论 健脾补肾解毒方具有抑瘤增效和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寻求治疗免疫诱导再障的方法。方法:BALB/c小鼠7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64只)及正常对照组(8只)。实验组小鼠首先制造再障模型。将制模后小鼠再分为模型对照组(40只)及甘草酸组(24只)。将甘草酸组再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每天经灌胃分别给予10、20、30mg/(kg.d)甘草酸,连续14 d,于第15天脱臼处死小鼠,分别检测血象、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CFU-GM、BFU-E,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其余40只模型对照组小鼠每天经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并分别于第3、5、7、10、15天各处死一批次小鼠。8只正常对照组小鼠只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指标同上。结果:甘草酸组WBC、Hb、BMNC、CFU-GM、BFU-E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模型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凋亡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甘草酸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P<0.05,P<0.01),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甘草酸通过促进成熟淋巴细胞凋亡而有助于免疫诱导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脑络欣通)和补肾生髓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及补肾生髓方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 h,分别再灌注1,2,3周,采用苏木精-伊红、Spoerrl染色法观察缺血半暗带形态学变化。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示再灌注3周时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严重,可见核浓缩现象与胶质细胞增生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两种中药复方在再灌注3周时,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减轻,胶质细胞增生不明显,可见少量核浓缩现象。Spoerrl染色示神经细胞突触呈蓝红色,模型组神经突触阳性总面积单位显著减小(P〈0.01);再灌注各时间点,两种中药复方组神经细胞突触阳性总面积单位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再灌注2周补肾生髓方组比益气活血方阳性染色面积显著减少(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与补肾生髓方通过减轻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突触损伤或促进神经细胞突触再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抗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兔胫骨应力性损伤的防治作用。 方法:雄性成年兔35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跑跳运动1周组、跑跳运动2周组、跑跳运动3周组、跑跳运动4周组、服药1周运动组和服药2周运动组,每组各5只。采用自制高电压、低电流刺激仪刺激实验兔进行被动跑跳运动。观测实验兔胫骨X线表现、核素骨显像、组织学与电镜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和睾酮的含量。 结果:持续刺激2周后,骨细胞呈现应力性损伤的趋势,血BGP和血PTH均显著升高。血睾酮显著降低。持续刺激3~4周后,X线及核素骨显像均表现阳性,组织学及血生化出现应力性损伤的变化。两服药组X线及核素骨显像均呈阴性,皮质内出现新生骨,骨细胞具有较典型的成骨相,血PTH呈下降趋势,血BGP和血睾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同周运动组。 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药具有明显刺激新骨形成,提高血睾酮水平的作用,对胫骨应力性损伤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骨转换主要生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用6月龄SD雌性大鼠84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肾健脾活血方大,小剂量组共7组,用卵巢切除的方法进行物造模,给药90天后检测血清E2、BGP和尿DPD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补肾健脾活血方能明显增加血清E2,BGP的含量,降低尿DPD含量(P<0.01),其作用优越于西药雌激素治疗,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能促进骨形成,降低骨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涉及补肾法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试验进行系统评价,总结规律,以期促进中医药合理使用。[方法]计算机检索检索CNKI、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9年5月22日,筛选补肾法中药治疗A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依据RevMan 5.3说明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项RCT,包括2 291例患者,根据中药功效进一步区分为补肾(10篇),补肾健脾(5篇),补肾化痰(5篇),补肾活血(9篇)。补肾法能够改善A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与多奈哌齐疗效相当。补肾法联合多奈哌齐治疗优于多奈哌齐单一治疗(MMSE,MD=3.62,95%CI:0.83~6.40,P=0.01)。补肾健脾同样可改善AD的认知功能。补肾化痰、补肾活血对已接受多奈哌齐治疗的AD患者的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ADL)具有增效作用。补肾活血法联合多奈哌齐可改善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NPI),疗效优于单纯多奈哌齐(MD=-3.93,95%CI:-4.89~-2.98,P<0.001)。[结论]中药补肾法、补肾健脾法对AD患者的认知有益,补肾化痰和补肾活血法联合西药对AD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增效作用,补肾活血法对AD的精神行为症状有益。  相似文献   

15.
观察健脾补肾汤时正常和血虚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集落刺激因子(CSFs)的影响.用小鼠骨髓细胞测定正常和血虚大鼠脾条件培养液(SCM)和混合SCM中.CSFs水平.结果显示健脾补肾汤能显著促进和提升正常和血虚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CSFs的水平(P<0.01).结论:健脾补肾汤具有补肾生髓化血、健脾益气生血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OP)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多发病,好发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增加了患者骨折的风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导致的。除了雌激素缺乏对骨骼的直接负面影响外,绝经后妇女免疫状态的改变间接导致骨骼的持续破坏,因为绝经后妇女通常表现出慢性低级别炎症表型,细胞因子表达和免疫细胞谱发生改变。PMOP已严重危害我国女性健康。补肾活血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补肾活血中药,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师与患者越来越重视中医药,补肾活血方被应用于多种疾患,包括骨科的多种疾病,其对PMOP的防治效果亦明显。该文基于骨免疫微环境,以骨代谢对PMOP产生影响为基础,论述补肾活血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35-138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复发性流产伴子宫动脉血流高阻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生殖免疫科就诊的复发性流产伴子宫动脉血流高阻的75例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治疗经过分为空白对照组11例,其余治疗组分别在排卵后予低分子肝素(西药组21例)、补肾活血方(中药组19例)及低分子肝素联合补肾活血方(中西药组24例),比较各组在妊娠5周时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及血清VEGF、sFlt-1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治疗组在妊娠5周复查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妊娠5周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在妊娠5周的sFlt-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降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s Fl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与骨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卵巢切除雌性大鼠进行治疗。并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雌激素尼尔雌醇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补肾健脾活血方可显提高大鼠骨密度和骨强度,疗效明显优于尼尔雌醇治疗组,且经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后大鼠骨密度和骨强度接近于正常对照组,说明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既可增加骨量又可增加骨强度,从而减少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对环磷酰胺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的影响。方法:灌胃第11天:眼眶取血,进行血细胞分析;采用称重法测定胸腺、脾脏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NK细胞活性检测。结果:益气健脾方显著提高化疗小鼠胸腺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K细胞活性。结论:益气健脾方具有促进骨髓细胞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抵御化疗所引起的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下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Li M  Yang MH  Liu Y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3):310-317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动作迟缓等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既往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PD取得了较好疗效。目的:研究补肾活血颗粒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120例PD患者用在线随机系统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治疗组服用补肾活血颗粒,对照组服用安慰剂,2次/d,均以美多巴等西药为基础治疗。前3个月为治疗观察期,疗程结束后带药随访6个月。主要结局指标: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版第二部分、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量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从几个方面分别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补肾活血颗粒组治疗不同时闻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版第二部分评分、生存质量量表及睡眠量表评分在治疗观察期及随访观察期中均较安慰剂组改善(P〈0.05,P〈0.01)。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颗粒可明显改善PD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