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47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淤方对1,4-二氢-2,4,6-三甲基-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DDC)诱导胆汁淤积小鼠血清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N)组、DDC模型(M)组、奥贝胆酸(O)组、胆淤方(D)组,每组10只。N组小鼠用普通饲料喂养,M、O和D组小鼠用DDC饲料喂养,连续6周。造模第3周开始药物干预,O组ig予奥贝胆酸溶液(0.03 g·kg-1),D组ig予胆淤方药液(33 g·kg-1),M组和N组予相同体积的双蒸水。干预4周,收集小鼠血清和肝组织,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反应,CK19染色观察细胆管增生反应,天狼腥红染色观察纤维化,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血清胆汁酸谱。结果 O组和D组ALT、AST、ALP、TBA、TBIL水平均较M组显著下降(P<0.05);D组ALT、AST水平较O组显著下降(P<0.05)。D组小鼠肝组织炎症反应、纤维化及细胆管增生较M组减轻。D组血清初级胆汁酸胆酸(CA)和ω-鼠胆酸(ω-MCA)水平均较M组显著下降(P<0.001);D组血清次级胆汁酸甘氨胆酸(GCA)、牛磺胆酸(TCA)、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牛磺去氧胆酸(TDCA)、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较M组显著下降(P<0.05、0.01、0.001),O组的CA、ω-MCA、TCDCA、GCA和TCA水平较M组显著下降(P<0.001),D组血清TUDCA水平较O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热图分析显示13种胆汁酸可将M与N组、O与M组、D与M组、D与O组血清胆汁酸谱两两区分。结论 胆淤方可改善肝内炎症反应,具有广泛的降胆汁酸作用。  相似文献   
2.
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是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异质性、未成熟髓系细胞,对维持肿瘤患者免疫逃逸和耐受,促进肿瘤生长、增殖及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缺少特异性标志物及MDSCs异构性,人MDSCs表型尚未完全明确。人MDSCs能够通过上调关键酶降解氨基酸、诱导氧化应激、辅助性与调节性T细胞、激活PD-1/PD-L1轴、诱导高丰度肠道真菌及高表达抑制性细胞因子等机制抑制免疫应答,作为肿瘤预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应用于临床。检测外周血、腹腔液、肿瘤组织中MDSCs有助于肿瘤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通过抑制MDSCs功能、促进其分化为更成熟的细胞、破坏细胞内在结构链等可降低MDSCs的比例和表型。本文就国内外关于MDSCs临床应用相关分析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可能存在的免疫抑制机制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从MDSCs入手改善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状态,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甲基萘醌-4 ( MK-4)在少突胶质细胞缺氧环境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少突胶质细胞缺氧模 型,并给予MK-4,CCK-8 检测细胞活性变化;二氢乙锭染色检测细胞活性氧( ROS)释放情况;qRT-PCR 检测 炎症因子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 Gas6) mRNA表达变化。结果:MK-4可显著提高缺氧少突胶质细胞的活性,减少ROS的释放,下调IL-1β、IL-6、 TNF-α 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Gas6 的表达。结论:MK-4对少突胶质细胞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数字乳腺断层摄影技术(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是近几年推出的一项用于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技术,可较好地显示乳腺病灶,对乳腺病变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多集中于大或小角度曝光的辐射剂量研究,而有关大、小角度曝光辐射剂量有何差异的研究报道较少。对DBT中采用大、小角度曝光的辐射剂量进行分析和比较,以了解DBT检查时运用不同曝光角度在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方法:2016年7月—2016年9月,收集临床可触及乳腺肿块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患者共209例,100例入组DBT-HR模式行常规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DBT的大角度摄影、109例入组DBT-ST模式行常规FFDM和DBT的小角度摄影。分别比较两种曝光角度的辐射剂量差异,并对不同乳腺腺体类型、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摄影体位的辐射剂量差异进行比较。结果:DBT检查时采用HR模式的平均腺体剂量(average gland dose,AGD)均值2.76 mGy较ST模式的AGD均值1.37 mGy高出5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T检查下对不同乳腺腺体类型比较时,HR模式的AG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模式的AG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模式进行组间比较时,HR模式 b、c、d三种腺体类型的AGD值分别增加了50.16%、51.20%和45.19%,并可见c型腺体的AGD增幅最大,d型腺体的AGD增幅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比较时,两种模式的AG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模式的AGD值进行组间比较时,HR模式5组年龄段的AGD值分别增加了52.17%、50.53%、45.56%、51.54%和49.04%,并可见≤40岁年龄段患者的AGD值增幅最大,51~60岁年龄段患者的AGD值增幅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头尾(cranio-caudal,CC)位和内外侧斜(medial-lateral oblique,MLO)位不同压迫厚度的断层辐射剂量比较时,两种模式的AGD差异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模式的AGD值进行组间比较时,HR模式5组不同压迫厚度的AGD值在CC位分别增加了37.07%、47.94%、53.09%、50.06%和49.79%;在MLO位分别增加了35.15%、46.24%、53.26%、49.14%和48.04%;且2种体位均显示压迫厚度40~49 mm组的AGD值增幅最大,压迫厚度≤29 mm组的AGD值增幅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检查时采用大或小角度曝光的辐射剂量是有差异的,且不同乳腺腺体类型、不同年龄阶段患者、不同摄影体位的辐射剂量均有差异,但仍在规定的辐射剂量值范围内,所以DBT检查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技术,临床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肺功能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康复数据库中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行PCI术的ACS患者48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组,通过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和6 min步行距离评估其心肺功能特点。结果:与STEMI组患者相比,NSTE-ACS组既往心绞痛病史的比例更多(62.9%vs. 23.1%,P=0.01),支架置入数更多(P=0.03),LVEF更高[(65.4±5.9)%vs.(57.4±5.6)%,P0.05],而STEMI组行急诊PCI以及室壁运动异常的比例均显著高于NSTE-ACS组(76.9%vs.零,P=0.00;84.6%vs. 28.6%,P=0.001)。STEMI组和NSTE-ACS组在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各个指标以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和NSTE-ACS组患者的峰值公斤耗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67.23±15.50)%和(68.74±11.57)%,提示ACS患者心肺耐力下降。两组患者的峰值负荷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66.54±14.23)%和(75.11±20.08)%,提示ACS患者运动能力减退。此外,NSTE-ACS组患者的峰值耗氧量、峰值负荷量均与6 min步行距离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2,P=0.01;r=0.45,P=0.004),而STEMI组患者上述参数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不管是NSTE-ACS组还是STEMI组,其峰值耗氧量与LVEF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结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显示, PCI术后的ACS患者,不论是STEMI组还是NSTE-ACS组,均表现为心肺耐力和运动能力的下降。NSTE-ACS组患者的峰值耗氧量与6 min步行距离呈正相关。在临床上,特别是对于NSTE-ACS患者而言,6 min步行试验可能是一个有效便捷的评估手段,用以指导和制定心脏康复处方,以便更好地开展和推广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 选取33例(36眼)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0.75 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来矫正角膜散光。术前测患者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散光。行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中弧形切口直径为9 mm,深度为90%。术后3个月时复查患者角膜散光、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并用Alpins矢量分析法进行散光分析,主要观察以下矢量数据,即目标诱导散光向量、手术诱导散光向量、差异向量和矫正指数。结果 术前患者角膜散光为(1.16±0.35)D,术后3个月下降到(0.54±0.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裸眼远视力为0.81±0.42,术后3个月提高到0.26±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为0.76±0.30,术后3个月提高到0.0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患者术前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进行矢量分析显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为0.80~2.20(1.16±0.35)D,手术诱导散光向量为0.40~1.80(1.07±0.40)D,差异向量为0.20~1.00(0.54±0.22)D。矫正指数为0.89±0.35,理想值为1,提示总体为少许欠矫。大部分患眼(32眼)角度误差在15°范围内。成功指数平均值为0.47,提示还残留部分散光未得到矫正。通过公式计算可以得到散光矫正的成功率为53.0%。变平效果平均值为0.94,变平指数平均值为0.83。结论 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能有效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术内酯Ⅱ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Ⅱ作用不同时间,对巨噬细胞生长的影响,筛选出白术内酯Ⅱ的安全给药浓度。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Ⅱ作用24 h,巨噬细胞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光镜下观察2种细胞的存活状态,MTT比色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变化,筛选出白术内酯Ⅱ的有效给药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术内酯Ⅱ(200,100,50 mg·L~(-1))组。划痕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Ⅱ作用后巨噬细胞对胃癌细胞迁移及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CD86,CD206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相关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人类白细胞抗原2(HLA-DRA),CD8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IL)-10和IL-6 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和磷酸化(p)-PI3K蛋白表达。结果:当白术内酯Ⅱ质量浓度为1,10,50,100,200 mg·L~(-1)时,对巨噬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50,100,200 mg·L~(-1)白术内酯Ⅱ作用的巨噬细胞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术内酯Ⅱ(200,100 mg·L~(-1))组胃癌细胞迁移率降低(P0.05);白术内酯Ⅱ(200,100,50 mg·L~(-1))组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CD86表达增高(P0.05,P0.01),白术内酯Ⅱ(200 mg·L~(-1))组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CD206表达下降(P0.05);白术内酯Ⅱ(200,100 mg·L~(-1))组M1型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TNF-α,HLA-DRA,CD80 mRNA表达增高(P0.05,P0.01),白术内酯Ⅱ(200 mg·L~(-1))组TNF-α蛋白表达增高(P0.05);白术内酯Ⅱ(50 mg·L~(-1))组M2型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TGF-β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白术内酯Ⅱ(200 mg·L~(-1))组IL~(-1)0,IL-6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白术内酯Ⅱ(200,100 mg·L~(-1))组p-PI3K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白术内酯Ⅱ通过减少巨噬细胞内p-PI3K的表达,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进而抑制胃癌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8.
二期梅毒     
<正>患者,女,20岁。主诉:掌部红斑、外阴肛周肿物2月余。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掌部红斑及外阴肿物,无明显自觉症状。2个月来,掌部红斑颜色逐渐变暗,外阴肿物逐渐增大,数量增多,累及肛周。曾于外院妇科就诊,诊断不明,遂至我院门诊就诊。近1年来,无外生殖器及口腔黏膜溃疡史,精神、胃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个人史:否认冶游史、吸毒史。其男友4个月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激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 调查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98例(678眼)。术中使用Alcon LenSx飞秒激光行晶状体前囊膜切开、预劈核、透明角膜切口以及部分弧形角膜松解切口,随后按标准方法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术中与激光相关的并发症并用Adobe Photoshop CC 2017进行量化分析,同时探讨上述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激光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前囊膜切开不完整为6.34%、前囊膜撕裂为2.65%、劈核不完整为1.03%、角膜切口分离不全为6.49%、角膜切口靠内为25.81%、角膜切口倾斜为2.21%、弧形角膜松解切口偏中心为4.92%、负压环脱失为0.59%、结膜下出血为31.12%及瞳孔缩小为7.23%。以上对应并发症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分别为:眼位偏斜占41.86%、前囊膜切开不完整占55.56%、Ⅳ度硬核白内障占42.86%、老年环占45.45%、眼位偏斜占50.28%、眼位偏斜占53.33%、眼位偏斜占44.44%、患者配合不佳占100.00%、高负压占100.00%及前囊膜切口与虹膜太接近占63.27%。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虽然精准、微创,但仍然有部分患眼因各种原因而出现激光相关的并发症,眼科手术医师应关注这些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