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游离旋股外侧动静脉降支肌皮瓣治疗小腿皮肤缺损伴骨外露程国林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骨科(213200)关键词皮肤缺损;骨外露;外科治疗皮肤缺损伴骨外露是下肢开放性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创面感染,迁延不愈,我科采用游离旋股外侧动、静脉降支肌皮瓣治疗小腿皮肤...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小腿、足跟部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皮瓣面积最小10cmx7cm,最大26cmx15cm。结果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游离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处理后成活。结论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前外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伤性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及内固定物外露8例。结果:8例共移植16个皮瓣,缺损面积5.0 cm×8.0 cm~15.0 cm×23.0 cm,移植面积7.0 cm×10.0 cm~17.0 cm×25.0 cm;皮瓣携带的穿支数3支2例,2支5例,1支1例,单个穿支最大切取面积12.0cm×20.0 cm;血管蒂长5.5~14.5cm,16个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切取面积大,可携带股外侧肌形成肌皮瓣,是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因此类手术精细,时间较长,故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皮瓣成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保留膝关节截肢残端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例行保留膝关节的截肢后出现残端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逆行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面积为20cm×15cm~10cm×8cm,皮瓣面积22cm×16cm~11cm×7cm. 结果 4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3周后愈合.随访6~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优良.假肢安装后,皮瓣表现出了较好的耐磨性,膝关节功能良好,患者日常生活无碍. 结论 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管可靠,质地优良,可以有效的修复膝关节截肢残端创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桥式交叉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桥式交叉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深部组织外露的患者8例。软组织缺损范围最小28cm×9cm,最大23cm×20cm。术后两下肢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于平行位,3周断蒂。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有1例因皮瓣过大皮瓣远端尖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10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骨折6~7个月愈合。结论该方法特别适宜小腿因严重创伤后肢体仅残留有1根主干血管,局部带蒂皮瓣不能修复的巨大创面,必须应用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的患者。在修复患肢缺损同时把健肢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小腿感染性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伴有骨折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感染性创面,在充分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先进行彻底清除,切除感染与坏死组织,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控制后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小腿感染性缺损创面.结果 26例(92.9%)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7.1%)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行游离植皮术后痊愈;创面Ⅰ期愈合25例,Ⅱ期愈合3例;28例随访6个月至2年,胫骨和(或)腓骨骨折均顺利愈合,无一例形成窦道、发生骨不愈、骨感染或伤口感染.结论 在感染创面彻底清除的基础上,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股前外侧肌皮瓣血供充足,抗感染性强,可作为修复小腿感染性创面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利用截肢后废弃肢体的游离骨组织修复残端创面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们利用残肢游离骨塞技术急诊修复截肢后残端6例。确定截骨平面后,在其内及外侧保留骨膜瓣,用摆动锯截骨至骨面渗血,常规打磨处理残骨边缘。在清创后的离断肢的正常骨质上设计骨塞大小。剔除骨膜后制备成类圆锥型骨塞,其底面为骨皮质,4周为松质骨。其基底部则按截骨的横截面修整成一略带弧形的骨垫,塞入残端髓腔,修整骨塞基底部后,用骨膜瓣闭合残端骨髓腔。将事先设计好的软组织瓣依次包埋残端,皮下放置胶片引流,大量棉垫包扎,并石膏固定(硬包扎)处理。结果:4例患者创面甲级愈合,拆线出院。2例患者术后出现创缘下积液,予扩创换药后伤后20~25天创面愈合。患肢随访3~6个月,残端无窦道形成,伤后1年装配假肢残端皮肤无溃疡压疮,外形良好。结论:应用截肢肢体游离骨塞技术修复残端骨创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7月~2009年8月,采用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6例。其中挤压伤6例,热压伤5例,机器绞轧脱套伤2例,电伤击伤1例,爆炸伤1例,蛇咬伤1例。均合并骨,肌腱外露,合并骨折7例,合并关节开放感染6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4例,5例伴屈、伸肘功能障碍。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6cm×13cm~15cm×32cm;切取背阔肌皮瓣7cm×14cm~16cm×35cm,供区均以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16例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满意。术后获随访2~31个月,其中5例皮瓣外形臃肿,二期行皮瓣修薄整形术;重建感觉的5例患者3例恢复保护性感觉。3例以背阔肌作动力重建屈、伸肘关节功能部分恢复。3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其中2例经换药后治愈,l例二期植皮修复,余供区植皮均成活。结论背阔肌皮瓣血运丰富,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且切取面积大,并同时以背阔肌可作动力重建屈、伸肘关节功能。是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感染创面的较为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加外固定架治疗小腿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加外固定架治疗小腿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感染85例患者。结果85例患者中除1例所切取的皮辩出现皮肤、皮下组织坏死,筋膜戍活,后期游离植皮成活外,其余全部成活。6例伤口渗液,二期死骨摘除后愈合,其余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无再感染,保留了肢体并且均恢复一部分感觉。结论应用股前外侧皮辩加外固定架治疗小腿骨折软组织缺损,具有骨折固定可靠、创面覆盖满意、早期进行关节功能练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23例截肢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来自我院 1986~ 2 0 0 0年施行截肢术的 2 3例病例。其中男 2 0例 ,女 3例 ,年龄 18~ 5 9岁。下肢 17例 ,上肢 6例。疾病 :①创伤所致截肢 18例 ;②慢性骨病 5例 (慢性骨髓炎 2例 ,脉管炎 2例及肿瘤截肢 1例 )。其中行残端修整术 8例 ,闭合截肢12例 ,开放截肢 3例。全部病人术后切口愈后良好。经随访有 3例患者存有幻肢痛。其中 2例经心理护理及冬眠治疗后症状消失。 1例经手术切除残端神经瘤后症状消失。下肢截肢 17例中有 10例安装假肢 ,生活能自理 ,7例未安假肢患者生活质量较差。1 心理护理截肢术不仅破坏了患者身体的完整性 ,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组织瓣移位治疗下肢感染性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患者,因外伤及继发于内固定术后的感染造成感染性骨外露,软组织缺损范围(3-7)cm×(6-17)cm,采用外固定架固定,依据不同的病情分别选用肌瓣、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穿支皮瓣局部移位及不同类型的交腿皮瓣移位加以修复。结果:本组27例患者,2例患者术后形成窦道,1例患者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移位术后肌瓣坏死,二期行交腿皮瓣移位术。其余病例组织瓣移位术后组织瓣均成活,无1例坏死。局部炎症得到控制,骨外露得到良好覆盖。结论:外固定架联合组织瓣移位是治疗下肢感染性骨外露的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宁生 《黑龙江医学》2010,34(5):367-368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加带缝匠肌髂骨瓣植入治疗中青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中青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患者进行骨折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带缝匠肌髂骨瓣植骨术。结果随访2~3年,结果显示:术后6~8个月骨折均愈合,尚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带缝匠肌髂骨瓣植骨,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KG*2〗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疗效及对下肢肢体功能的影响。 〖HTH〗方法〖KG*2〗选取足部开放性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伴足部骨折。实施游离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4 cm×3 cm~24 cm×12 cm,供区游离植皮或拉拢缝合。 〖HTH〗结果〖KG*2〗60例患者游离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均顺利存活;创面Ⅰ期愈合57例,延期愈合3例。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供区未见肌力减退,质地及外观满意,触觉及温度觉恢复、活动好,其中55例皮瓣完全不臃肿,有较臃肿和较严重瘢痕形成各5例;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度为95%。骨折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8.5个月。肢体功能恢复状况中优35例,良20例,中5例,差0例,优良率为91.67%。 〖HTH〗结论〖KG*2〗游离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薄,不切取股外侧肌,对供区损伤小,皮瓣质地及外观满意,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能满足对足部创面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下肢短缩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23例伴有下肢短缩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并进行随访。术前从临床和骨盆正位片X线测量了解下肢短缩程度,估计股骨颈截骨水平,术中软组织松解程度,调整骨水泥厚度和假体头颈长度等对下肢短缩进行纠正。结果:15例短缩2 cm以上者,有2例短缩或延长在1.5~2 cm。8例短缩在2cm以内者术后双下肢等长。根据Harris评分,优良以上73.9%(17/23),中17.3%(4/23),差8.7%(2/23)。结论:术前测量,评估,术中股骨颈恰当截骨,软组织充分松解,调整骨水泥厚度及股骨头颈假体长度等方法,可以有效成功治疗伴有下肢短缩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回顾我院运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体会,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0年以来,选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获随访3个月以上的病人48例(48块皮瓣)。软组织缺损面积12cm×5cm~26cm×16cm,皮瓣面积13cm×6cm~27cm×17cm。术后随访3~48个月,对皮瓣的外形、血液循环和感觉进行观测。结果本组48块皮瓣,完全成活47例;1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吻合股外侧皮神经36例,其中30例恢复保护性感觉,未吻合皮神经12例中4例恢复保护性感觉,2例手部皮瓣出现烫伤后溃疡经换药后疤痕愈合。吻合皮神经组与未吻合皮神经组相比较,保护性感觉的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四肢远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股前外侧筋膜(皮)瓣移植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筋膜(皮)瓣带蒂转移或游离移植5例修复重建多部位的软组织缺损。结果 5例中,除1例游离皮瓣术后感染致皮瓣完全坏死,余均存活良好。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以各种不同的形成方式、携带不同的组织成分可用于修复不同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吴晓曙  蒋纯志  杨大伟 《吉林医学》2010,31(27):4662-4663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2009年收治的前臂、手部、足部等各类烧伤、创伤病例中的23例全部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结果:23例患者的不同创面均一期愈合,没有出现皮瓣坏死、瓣下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随访半年疗效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带股前外侧皮神经的感觉神经皮瓣,用来修复前臂及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高的皮瓣成活率和良好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不同部位肢体组织缺损25例,其中单纯应用21例,与游离腓骨移植组合应用1例,与拇再造同时应用3例。25例中14例带股前外侧神经终支与受区神经吻合。结果:25例共25块移植皮瓣中,23例未发生危象,完全成活;2例出现血管危象,皮瓣坏死;1例手掌部及2例足背部皮瓣修复术后外形欠满意做修薄手术。术后经6~24个月随访,14例吻合带神经皮瓣感觉不同程度恢复,S2 5例,S36例,S4 3例。23例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存活率高,外形美观,特别适合有美容要求的年轻患者,是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9.
注射毒品致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注射毒品致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假性动脉瘤破裂52例,住院期间再次或多次出血者26例。行髂外动脉—股浅动脉旁路带环人工血管重建术49例,行髂外动脉或股动脉结扎术14例。围手术期无死亡。1例住院期间出现移植物感染,5例随诊期间出现移植物感染,感染的移植物取出后同时行髂外动脉或股动脉结扎保肢成功。1例行股动脉结扎患者术后出现肢体坏死行大腿截肢。其余手术患者均恢复良好。36例复诊彩超检查示人工血管通畅。结论:尽早外科手术是抢救因注射毒品致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生命的唯一途径;彻底清创引流、髂外动脉—股浅动脉旁路带环人工血管重建以及控制感染是治疗的有效方法;在感染严重且局部条件无法重建血管的情况下,结扎髂外动脉或股动脉也是一种救治患者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