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董旭  郭洁  樊艳华  贾琳  武蕾  张慧聪  刘明  王蕾 《疑难病杂志》2015,(3):262-264,268
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共用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血乳酸(LAC)、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量及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统计2组的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高于对照组的40.0%(X~2=7.1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AC分别为(3.83±1.65)mmol/L和(4.72±2.25)mmol/L、BUN分别为(7.1±2.7)mmol/L和(9.3±3.5)mmol/L、SCr分别为(73.9±16.2)μmol/L和(95.7±15.8)μmol/L、尿量分别为(112.1±39.8)ml/h和(73.3±28.5)ml/h,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2.114、2.651、2.337、2.33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多巴胺用量分别为(993.1±261.7)mg和(1 340.9±356.4)mg、多巴酚丁胺用量分别为(776.2±281.0)mg和(1 049.2±364.3)mg、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用量分别为(56.4±34.6)mg和(107.6±51.3)mg,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223、2.312、2.286,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28 d病死率分别为41.1%和58.9%,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6.13,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以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肾脏灌注,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严重烧伤患者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SODS)防治效果.方法 严重烧伤患者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50例,采用未改进方案治疗25例(对照组)和改进方案治疗25例(治疗组),分析两组方案治疗患者脓毒症和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脓毒症发生率及病死率(17.4%和6.5%)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57.7%和23.0%)(x2=3.95,x2=4.93,P<0.05);治疗组休克纠正时间(1.9±0.9)h明显比对照组缩短(616±25)n(t=2.511,P<0.05).结论 治疗维可以显著降低脓毒症和MOD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黄对ICU危重患者胃肠道功能的临床效用.方法 将ICU危重患者共67例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35例和非大黄预防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通便情况及应激性粘膜病变、中毒性肠麻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并观察大黄对中毒性肠麻痹及MODS的防治作用.结果 大黄预防组通便率明显高于非预防组,而应激性粘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及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则明显低于非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能较理想地预防危重患者的胃肠功能衰竭,可明显降低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重症脑出血血容量监测的早期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心静脉压血容量监测的早期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32例基底节出血患者,根据是否进行了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分为两组.监测组105例,入院后立即行CVP监测,维持CVP 6~12cmH2O;非监测组127例,入院后未行CVP监测.观察发病2周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总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监测组MODS发生率为19.05%(20/105)、总病死率为27.62%(29/105),明显低于非监测组的MODS发生率[33.07%(42/127)]和总病死率[41.73%(53/127)].两组间MODS发生率和总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心静脉压血容量监测可以明显降低重症脑出血患者的MODS发生率和总病死率,应成为重症脑出血患者补液治疗的常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用于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28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进行抢救,对比分析两组患者72 h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传统补液组患者72 h病死率为35.32%,较亚休克疗法组的18.5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补液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0.80%,较亚休克疗法组的22.2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补液组72 h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时,应首选亚休克疗法,以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复苏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586例创伤性休克复苏患者,其中复苏后发生MODS患者设为MODS组,未发生的设为非MODS组.将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休克持续时间、经历2次以上较大手术、复苏后发生脓毒症、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入院时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评分和入院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休克持续时间、复苏后发生脓毒症、入院时ISS评分、Glasgow评分和入院后APACHEⅡ评分是创伤性休克复苏后发生MOD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休克持续时间越长、复苏后发生脓毒症、I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升高者MODS发生的危险性增大,而Glasgow评分升高者MODS发生危险性减少.临床上应认识创伤性休克复苏后发生MODS的危险因素,积极抗休克治疗,尽量缩短休克持续时间,降低创伤性休克复苏后发生MODS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王冰  任乾  凌海华  黎贵才 《医学综述》2014,(12):2267-2269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05年2月至2013年2月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度AOPP患者60例,其中联合治疗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生大黄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生大黄组(29例)为同期收治的因经济困难等原因仅予生大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阿托品、氯解磷定使用总量及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昏迷至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分别为(5.9±1.1)d、(6.1±1.2)d、(9.2±1.5)d、(3.9±0.7)d,生大黄组分别为(7.3±1.3)d、(8.5±1.3)d、(11.8±1.6)d、(6.2±0.8)d,联合治疗组显著短于生大黄组(P<0.05);联合治疗组阿托品、氯解磷定使用总量分别为(108.2±8.7)mg、(7.3±1.0)g,生大黄组分别为(121.8±9.3)mg、(12.3±1.3)g,联合治疗组显著少于生大黄组(P<0.05);联合治疗组中间综合征发生率、MODS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6.5%、12.9%、9.7%,生大黄组分别为31%、41.4%、37.9%,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生大黄组(P<0.05)。结论生大黄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度AOPP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勇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6):104-106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在未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未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液体复苏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MODS发生率、AR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未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MODS及ARDS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大黄治疗小儿肺炎合并严重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黄对小儿肺炎合并严重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肺炎合并严重胃肠功能障碍患者96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内服大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对照组65.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30.3%,死亡率为35.3%,而对照组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匀为50.0%,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黄能有效地纠正胃肠功能障碍,防止病情向MODS演变,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9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E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肾功能,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87%(104/124)和51.39%(37/72),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性(PT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酯酶(CH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C、ALB、PTA、CHE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C、PTA、CH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LB、TC、PTA、CH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Cr、BUN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年龄、肝炎临床分期、肝硬化及PTA是PE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E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肾功能;患者年龄、肝硬化、肝炎临床分期和PTA是影响PE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莉  解雅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2):1158-1160
因小儿耳鼻喉手术刺激强,时间短,且常与气道相关,故麻醉的控制有一定难度,现对国内外现阶段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改良方法及新观点进行评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云南省2006年登革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云南省登革热的疫情动态、人群抗体水平、媒介伊蚊种群(包括成幼虫孳生和密度变化)的动态变化、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各级医疗、卫生、检疫机构的医务人员对疑似、临床病例进行及时发现和诊断;在流行季节前随机抽取正常人群血清,-20℃保存,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在6~10月采用定时、定点调查法,对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的种群、孳生环境、伊蚊幼虫指数和成蚊密度进行监测,每月1次。结果2006年云南省发生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8例;健康人群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8.09%。伊蚊幼虫密度布雷图指数(BI)、容器指数(Cl)分别在14~98、4.7~73.68之间,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在3.5~34只,人工小时之间。结论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人群抗体水平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较高,提示当地人群中可能存在该病毒的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媒介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均较高。对登革热传播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脑出血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内糖原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只,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细菌胶原酶注射制作纹状体脑出血模型,对照组采用相同方法在相应部位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脑出血后24h病变局部及其周围和对照组超微结构的变化和糖原的水平变化.结果:电镜观察到在脑出血动物出血灶周围区,不同类型的细胞内均可见到各种各样的超微结构改变.最为醒目的是在脑内血肿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和突起内有大量的糖原颗粒聚集,尤其在毛细血管周围的胶质细胞突起内非常明显;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内均未发现明显糖原颗粒存在.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相应部位的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正常;而且神经元、各种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均无明显糖原颗粒聚集.结论:脑出血周围糖原含量增高,局部存在明显的糖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5.
Adenovirus infection in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in Taiwa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 J Clarke  I A Phillips  E R Alexander 《JAMA》1969,208(9):1671-1674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外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我国医药技术在2001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前完成了我国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汁划中的1%测序任务,到2000年,中国科学家在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多样性领域共完成研究论文1850篇,遍及医药各领域,研究手段和水平可于国际先进水平媲美,中国完全有条件在“后基因时代”成为主角之一。  相似文献   

17.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impacts of crystalline silica mixed dust and other potential occupational hazards on workers in ceramic factories, a cohort study of 4851 workers registered in the employment records in 3 ceramic factories in Jingdezhen city of China between 1972 and 1974 was identified. The cohort mortality was traced throughout 2003 with an accumulation of 128970.2 person-years, revealed 1542 deaths.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 (SMRs)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by using Chinese national mortality rates as reference. The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in three ceramic factories was 12.0‰ and the cumulative mortality was 31.8%. Malignant neoplasm,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espiratory diseases,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the first four illnesses that threaten workers’ life, and they accounted for 73.2% of all death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for all subjects was 1.02, which is very close to that expe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China national mortality rat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mortality excesses for respiratory disease (SMR=1.36), pneumoconiosis (SMR=37.34), infectious disease (SMR=5.70) and pul- monary tuberculosis (SMR=3.88) were observed. The mortality of 2938 dust-exposed worke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1913 non dust-exposed workers. Except for pneumoconiosis, the mortality from lung cancer, non-malignant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dust-exposed worker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non-exposed workers, and the relative risks (RRs) were 1.86 (1.16–2.99), 2.50 (1.84–3.40), 1.81 (1.34–2.45). The 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umulative dust exposure level and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colorectal cancer, lung cancer,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also identified.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silica mixed dust in ceramic factories has harmful impact on the workers’ health and life span in ceramic factory.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泉州市2009年流感活动情况及其型别特征。结论通过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泉州市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全市流感样病例占就诊人数的0.26%~2.34%;全年采集监测标本1392份,经RT-PCR法检测样本阳性率为22.34%;经MDCK细胞分离流感毒株134株,其中季节性H3N2和HINl型各占60.45%和11.19%,甲型H1N1流感占21.64%,B型占6.70%。结论 2009年泉州市流感春夏季以季节性H3N2亚型流感为优势毒株,秋冬季以甲型H1N1流感为流行株,需加强泉州市流感监测和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黄芪在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水提物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生物活性。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天,采血后,迅速取出肝组织,制成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黄芪可减少MDA含量,增强SOD活力。结论:黄芪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具有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器官损伤和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昆明市某高校大学生失眠情况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对昆明市某高校957名学生进行睡眠质量和失眠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27.3%的同学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女生失眠率高于男生(P〈0.01);本科生的失眠检出率高于研究生(P〈0.05);三年级学生失眠率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P=0.01).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学生失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年级、学历是影响高校学生睡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