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心肌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合酶及其基因异常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Cui S  Zhu H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5):327-330
目的用鼠的离体工作心脏研究心肌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NO)、NO合酶(NOS)同功酶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检测心肌组织NOS同功酶mRNA表达,测定心肌组织中的丙二醛(MDA)、NOS及冠脉流出液的NO、肌酸磷酸激酶(CPK)的量,同时检测心脏缺血再灌注前后的心功能变化。并分别于冷停跳液中加用地塞米松(Dex)和缓激肽(BK),观察其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结构型NOS(cNOS)的mRNA表达下调,诱导型NOS(iNOS)的mRNA表达上调;cNOS活性下降,iNOS活性升高,NO量减少。使用Dex后,与缺血再灌注的对照组相比,iNOS的mRNA表达下调,iNOS活力下降,NO分泌减少,并且心功能恢复好转,MDA、CPK下降;使用BK后,NOS的mRNA表达无变化,cNOS活力升高,NO分泌增多,心功能恢复有好转,MDA、CPK亦下降。结论NOS同功酶表达的变化可能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激活cNOS或下调iNOS的mRNA表达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肺癌患者肺泡巨噬细胞一氧化氮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镀铜镉还原-Criess法检测肺癌患者BALF及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液中NO水平;RT-PCR检测AM iNOS mRNA表达。结果显示,肺癌组BALF及AM培养上清液中N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AM iNOS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和91%(P〉0.05),但表达强度肺癌组明显弱于对照组(P〈0.01)。经GM-CSF刺激后,AM iNOS表达强度及培养上清液中NO水平均显  相似文献   

3.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正常豚鼠耳蜗内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synthase,iNOS)在正常豚鼠耳蜗内的分布,方法:以特异性iNOS抗体,应用免疫组化ABC法结合显微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在10只正常豚鼠耳蜗冰冻切片上检测inOS。结果:iNOS的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耳蜗的血管纹、螺旋神经节细胞、Corti器的内、外毛细胞及神经纤维。结论:正常豚鼠耳蜗有iNOS表达,提示iNOS可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iNOS过度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骨肉瘤标本iNOS的表达,FⅧ-RA和CD3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 80例骨肉瘤中52例iNOS阳性(65%),肿瘤细胞境质中的巨噬细胞和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均为阳性。iNOS阳性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显著正相关,而且iNOS阳性组病人生成率显著低于iNOS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并用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干预。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组(IG)、CVB3感染加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组(IVG)和对照组(CG)。采用电镜和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心肌线粒体形态、数量和膜磷脂定位,用酶细胞化学法分析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结果:IG小鼠心肌线粒体大量破坏,CCO和SDH活性降低,膜磷脂严重缺失、定位改变(P <0.05~ 0.01)。不同时相点IVG上述各项指标均较IG显著改善(P <0.05~0.01)。结论:VMC心肌线粒体结构严重破坏、功能明显下降,大剂量维生素C能有效保护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间歇性气囊挤压法(Intern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挤压大鼠腿部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检测中大鼠骨髓肌中3种一氧化氮合酶(NOS)同工酶,神经型NOS(nNOS);诱导型NOS(iNOS)和内皮细胞型NOS(eNOS)mRNA在IPC作用后的表达变化。25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个模拟组和4个IPC实验组。每只鼠取右侧胫前肌(  相似文献   

7.
用镀铜镉还原-Griess法检测肺癌患者BALF及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液中NO水平;RT-PCR检测AMiNOSmRNA表达。结果显示,肺癌组BALF及AM培养上清液中N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AMiNOS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和91%(P>0.05),但表达强度肺癌组明显弱于对照组(P<0.01)。经GM-CSF刺激后,AMiNOS表达强度及培养上清液中NO水平均显著提高。提示肺癌局部AM抗肿瘤功能可能存在某些缺陷;GM-CSF可刺激AM使其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犬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犬动物模型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用RT-PCR方法观察心力衰竭不同阶段心肌组织iNOS mRNA的表达。结果:在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不同阶段,心肌细胞均有iNOS mRNA的表达,表达的水平在起搏的第1周末即达到高峰,第2周末在有所回落并在第3周末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而在第4周末则出现了明显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与血吸虫病肝损伤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一氧化氮在血吸虫病肝损伤发病中的作用,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家兔(n=40)经皮肤感染血吸虫尾蚴后8、12、16、20、24周家兔肝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巨噬细胞(CD68)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与定位。结果显示,血吸虫病家兔肝的虫卵肉芽周围、门静脉分支管壁、肝窦壁、中央静脉壁有iNOS和CD68阳性免疫反应物,肝细胞内有iNOS阳性免疫反应物。正常家兔肝脏iNOS和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阴性。认为一氧化氮在血吸虫肉芽形成及肝脏微循环障碍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不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改变及在高血压形成中的作用,采用^3H-精氨酸转换为^3H-胍氨酸放射强度法和反转录-聚麦链式反应方法,比较SHR和对照组WKY大鼠不同组织NOS活性及iNOS、cNOS两种亚型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SHR肾皮质、心肌NOS活性明显低于WKY,而大脑皮质NOS活性两组间无显著差异;SHR肾皮质、心肌中cNOS表达和大脑皮质、培养的血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In order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IL-1β and TNF-α in the myocardium of MCMV myocarditis and their role in the myocardial damages, 60 BALB/C mice of 4 week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6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MCMV and 24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IL-1β and TNF-α expression in the myocardium, and myocardial lesions were observed histopathologically. Histopathological study on the myocardium from infected mice revealed focal or diffuse lesions characterized by inflammatory cells and degeneration or necrosis of myocytes. The myocardial lesion score showed the degree of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was slight in MCMV myocarditis. The positive staining signals for IL-1β and TNF-α proteins which mainly located in the infiltrating inflammatory cells and degenerative or necrotic myocytes were markedly detectable whereas there were no positive findings in the myocardium of control mice. IL-1β and TNF-α was expressed in the myocardium of viral myocarditis murine model induced by MCMV. IL-1β and TNF-α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iral myocarditis, TANG Xingsan, male, born in 1963, Associate Professor, M.D., Ph.D. This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997030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穿孔素(PFP)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0只小鼠等分为CVB3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所有小鼠于感染后第10天处死并取其心脏;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浸润细胞中PFP的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肌中CVB3RNA;半定量分析PFP抗原及CVB3RNA水平,并分析PFP抗原水平与CVB3复制及心肌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PFP抗原阳性信号指数与CVB3RNA杂交阳性信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82,P<0.05),与心肌病变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5)。结论PFP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VMC发病中可能具有抗病毒及致心肌损害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BALB/c小鼠后心肌细胞 L-型钙通道(LCCs)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 CVB3 感染BALB/c小鼠制作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按辛伐他汀剂量分为10 mg•kg-1 组、30 mg•kg-1 组及90 mg•kg-1 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感染对照组,行心肌病理观察,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及辛伐他汀组心肌细胞LCCs α1亚单位mRNA 表达量。结果:病毒感染组小鼠心肌组织有局灶性或弥漫性以单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重者可见大片状心肌细胞坏死;辛伐他汀组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灶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模型组心肌LCCs α1亚单位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06±0.01和1.37±0.3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辛伐他汀10 mg•kg-1、30 mg•kg-1 及90 mg•kg-1 组LCCs α1 亚单位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1.14±0.22、0.17±0.04和0.11±0.02,与病毒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以中、高剂量组下降最明显。结论:辛伐他汀可减轻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损害,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心肌细胞LCCs α1 亚单位的mRNA表达,发挥心肌保护功能,对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NF-α和明胶酶MMP-2、MMP-9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周龄近交系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感染组(n=60),分别给予PBS和含10-5.69 TCID50/mL的CVB3液0.1 mL注射,分别在第4、第10、第21、第30天各随机取8只小鼠处死并取血和心脏标本。Reed-Muench法测定接种病毒滴度;HE染色后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MMP-2、MMP-9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的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血清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MMP-2和MMP-9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MMP-2、MMP-9表达与心肌病理积分、TNF-α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在小鼠CVB3心肌炎中TNF-α及其下游产物MMP-2和MMP-9水平上调,可能参与VMC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大蒜多糖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大蒜多糖对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BALB 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蒜多糖组、黄芪组。注射病毒 1h后给药 ,连续 7d ,于第 8d处死存活鼠取材。观察小鼠存活率及心肌病理变化 ,测定血清心肌酶、丙二醛(MDA)、一氧化氮 (NO)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 :大蒜多糖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存活率明显增高 ,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 ,血清心肌酶、MDA、NO含量显著降低 ,GSH Px活力升高 ,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及iNOS表达降低。结论 :大蒜多糖对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VMC) 小鼠心肌骨桥蛋白(OPN) 及I 型胶原(Col I) 的表达,探讨OPN 在VMC 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 柯萨奇病毒 B3 (myocarditic coxsackievirus B3, CVB3) 感染BALB/C 小鼠建立 VMC 模型,取心肌组织行 HE 和 Masson 染色,并计算病理积分及心肌胶原纤维容积分数(CVF);RT-PCR 检测Col I 含量;RT-PCR及ELISA 法检测OPN 表达。结果:VMC 组第7 天心肌细胞大量坏死,炎性改变明显,随后炎性病灶逐渐吸收,第28 天病灶周围炎细胞几近消失,纤维化明显;VMC 组各时间点心肌病理积分、OPN mRNA 表达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以 第7 天最高,第 14 天开始下降,与 ELISA 检测结果一致;第7, 14 天 Col I mRNA 表达较弱,第21, 28 天表达增强,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CVF 结果一致,且 Col I mRNA 与CVF 呈正相关。结论:VMC 急性期即出现OPN 表达增加,至恢复期仍高于对照组,提示OPN 可能参与VMC 急性期的炎症反应,并促进恢复期胶原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 B3(CVB3)所致小鼠病毒性心肌炎 (VM)心肌细胞损伤的变化 ,观察细胞凋亡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CVB3制备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 ,分别于腹腔接种 CVB3后第 5、7、10、14、2 1、2 8d,取心肌组织切片 HE染色了解心肌损伤 (坏死 )情况 ;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 ,观察心肌中的细胞凋亡。结果 :心肌坏死方面 :光镜观察见对照组小鼠心肌组织无异常改变 ,实验组病鼠可见心肌细胞坏死和单核、淋巴细胞浸润 ,后期可见纤维化 ;心肌细胞凋亡方面 :电镜观察对照组心肌中未检出凋亡细胞 ,而病鼠心肌凋亡细胞检出率较高 5 8.33% (7/12例 ) ,且细胞凋亡多存在于炎症病灶周围的心肌细胞及病灶处炎性浸润细胞 ;各期病鼠心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流式细胞仪检测平均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为 2 6 .74± 15 .2 2 % ,感染后第 7~ 14 d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其余时间 (P<0 .0 0 1)。结论 :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心肌损伤坏死与凋亡共存 ,其中异常的心肌细胞凋亡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通过腹腔接种CVB3复制VMC模型.7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VMC组及bFGF低、中、高剂量干预组(bFGF给药采用肌肉注射,bFGF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的bFGF剂量分别为1 000.0、2 000.0、4 000.0 IU·kg-1,1次/d,共6次;bFGF的首次给药为腹腔接种CVB3的同时肌肉注射bFGF).于腹腔接种CVB3后第7天处死小鼠.用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的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丙二醛(MDA)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肌组织的金属硫蛋白(MT)含量及血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检测心肌组织的MT-Ⅰ mRNA、MT-Ⅱ mRNA表达.结果 VMC组心肌组织的O2.-、H2O2、·OH、MDA含量及病理积分、血清cTnI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肌组织MT-Ⅰ mRNA、MT-Ⅱ mRNA表达水平及M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bFGF低、中、高剂量3个干预组心肌组织的O2.-、H2O2、·OH、MDA含量及病理积分、血清cTnI含量明显低于VMC组(P〈0.01),心肌组织MT-Ⅰ mRNA、MT-Ⅱ mRNA表达水平及MT含量明显高于VMC组(P〈0.01),且与bFGF的剂量呈量效关系.结论 bFGF抑制CVB3导致心肌氧化应激而减轻CVB3对心肌的损伤,与其拮抗CVB3抑制心肌合成MT而增加心肌清除O2.-、H2O2、·OH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王霞  黄星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5):592-594,597,F0002
目的:探讨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P和CGRP的表达。结果:感染组小鼠心肌组织中SP、CGRP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14 d达高峰,阳性信号指数分别为(39.90±2.76)和(22.08±1.06),且与心肌病变呈正相关;感染组小鼠SP的表达与CGRP的表达呈正相关(r=0.957,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SP和CGRP水平的增高,提示SP和CGRP可能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内源性硫化氢(H2S)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内病毒复制的影响,探讨内源性H2S在VMC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通过腹腔接种CVB,复制VMC模型。7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VMC组及胱硫醚-1-裂解酶(CSE)不可逆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PAG)低、中、高剂量干预组(PAG给药采用皮下注射,PAG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的PAG剂量分别为:20.0、40.0、80.0mg·kg^-1,1次/d,共6次。PAG的首次给药为腹腔接种CVB,的同时皮下注射PAG)。于腹腔接种CVB,后第7天处死小鼠。用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的H2S含量;用酶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肌组织的CSE活性及血清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VB,mRNA表达。结果VMC组心肌组织的CSE活性、H2S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肌组织的病理积分、CVB,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的cTn I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G低、中、高剂量3个干预组心肌组织的CSE活性、H2S含量明显低于VMC组(P〈0.01),心肌组织的病理积分、CVB,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的cTn I含量明显高于VMC组(P〈0.01)。结论心肌内源性H2S能抑制CVB,在心肌内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