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盐城市区及东台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后的转归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盐城市区及东台市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同意参与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分为研究组(n=603,同意参与)和对照组(n=54,不同意参与)。研究组采用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进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对照组未进行相关管理。分别在入组前、入组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采用PANSS、TESS、ADL进行评估,并统计两组1年内再住院情况。结果研究组共402例患者未再次住院,占比66.67%;180例多次住院,占比29.85%,平均住院次数为(2.94±0.38)次;21例长期住院,占比3.48%。对照组共25例患者未再次住院,占比46.30%;20例多次住院,平均住院次数为(3.52±0.40)次;9例长期住院,占比16.67%。研究组再住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组前PANSS、TE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组后,两组患者PANSS、TESS、ADL评分均呈降低的趋势,且研究组入组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TE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入组后1、2、3年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城市区及东台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后得到规范的管理与治疗,患者再入院次数明显减少,精神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和功能缺失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1例疑诊德朗热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CdLS)的患儿进行致病基因变异检测,明确其发病原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捕获测序对CdLS相关致病基因(NIPBL、SMC1A、SMC3、RAD21和HDAC8)进行测序,用Sanger测序验证测序结果以及致病基因的家系分析。结果患儿NIPBL基因存在c.6109-1G>A杂合剪接变异,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表明患儿父母均未携带此变异,提示为新发变异,该变异未在HGMD及ExAC数据库收录。根据Human Splicing Finder预测剪接软件,预测该剪接变异将改变NIPBL基因剪接位点,为致病性变异。未发现SMC1A、SMC3、RAD21和HDAC8基因致病性变异。结论NIPBL基因c.6109-1G>A剪接变异可能是该例患儿的发病原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NIPBL基因变异谱。  相似文献   
4.
周爱华 《中外医疗》2016,(34):63-65
目的:探讨改良连续皮内缝合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分析。方法方便选取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15年6月_2016年6月行会阴侧切术的11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切口缝合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连续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缝合,观察和比较两组恢复结果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的缝合时间、VAS、术后住院天数和切口美观度分别为(6.3±2.1﹚min、(9.4±2.7﹚min,(2.8±0.4﹚分、(3.6±0.5﹚分,(1.4±0.3﹚d、(2.7±0.5﹚d,(6.8±1.3﹚分、(8.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切口甲级愈合率比较,x2=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术中采用改良连续皮内缝合,操作简便、痛苦较小,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和母乳喂养,改善产后生活质量,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隐攻击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2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患者组,112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偏好组词法测评两组内隐攻击性,采用暴力攻击行为筛查标准筛查患者组的暴力行为,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冲动性量表、攻击性量表评定患者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结果有暴力攻击行为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及行为紊乱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无暴力攻击行为组(P<0.05或0.01),冲动性量表总分及行动分量表因子分显著高于无暴力攻击行为组(P<0.01),攻击性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无暴力攻击行为组( P<0.05或0.01)。患者组与对照组及有暴力攻击行为组与无暴力攻击行为组偏好组词法测评攻击性词及身体攻击性词和语言攻击性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人有更多的暴力攻击行为,其原因是由精神症状及性格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FER)水平,探讨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5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肝脏疾病患者163例,包括肝癌组(n=82)和肝脏良性病变组(n=81),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TSGF,AFP,CEA和FER水平,以及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等。结果肝癌组AFP,CEA,FER和TSGF水平高于对照组(Z=-4.688,-4.469,-4.693,-8.239,均P0.01),肝脏良性病变组AFP,CEA和TSGF水平高于对照组(Z=2.759,-3.724,-2.773,均P0.01),肝癌组AFP,FER和TSGF水平高于肝脏良性病变组(Z=-2.619,-3.618,-2.549,均P0.05)。联合检测AFP,FER和TSGF特异度最高(88.9%),而联合检测FER和TSGF敏感度最高(90.2%)。结论 AFP,FER和TSGF是肝脏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联合检测AFP,FER和TSGF可提高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使用静脉溶栓疗法中接受预见性护理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参照则接受基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试验阳性结果和确认试验结果。方法对初筛阳性血清用胶体硒和ELISA试验复检,任一复检试验阳性的血清再用Western blot(wB)试验确认。结果481份初筛阳性血清经复检392份阳性,复检阳性样本经WB确认374份HIv-1抗体阳性(其中3例合并HIV-2感染),不确定14份,阴性4份。以WB结果为标准,ELISA、胶体硒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68%和96.14%。ELISA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90%,胶体硒法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6.11%。结论胶体硒和ELISA复检可排除大部分初筛假阳性,但两种复检试验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三种试验的不符情况仅出现在HIV抗体阴性和不确定组;确定HIV感染依赖于WB确认试验。  相似文献   
9.
周爱华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438-439
目的:观察骨转移癌放疗后应用安慰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安慰护理组和对照组,放疗同时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止痛效果、不良反应等临床指标。结果:安慰护理组患者情绪相对平稳,止痛效果明显提高,患者胃肠道反应也相应减轻。结论:放疗后采用安慰护理能提高疗效,有效降低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钟育波  邱磊  谢沛标  廖健南  周爱华  魏君 《广东医学》2012,33(13):1934-1936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subtotal colectomy with antiperisaltic cecoproctostomy,LASCAC)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例重度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全结肠游离,在腹部做小切口入腹,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手术.结果 LASCAC完成13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50) min,出血量50~130 mL,中位出血量70 mL,辅助切口平均长(5±0.8)cm,肛门排气时间(2.1±1.1) d,可下地行走时间(3.5±1.5) d,术后住院时间(11±3)d,无发生切口感染、吻合漏、吻合狭窄、盆腔感染.术后1周内,2例发生不全性小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缓解.术后随访3~26个月,13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痊愈率100%,排便2~5次/d,13例对排便频率感到满意.术后1年胃肠生活质量指数(110±25)分(满分144分),而术前仅为(90±15)分.结论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效方法,LASC创伤小,对患者机体内环境影响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